第982章 公主逃離風波
三國:娶妻就變強,我不當人了! 作者:應天墨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的話剛落,突然察覺到有不尋常的動靜。
轉過頭去,她們發現幾名身著鎧甲的侍衛正朝她們走來。
玉蘭心跳加速,下意識地擋在公主麵前。
“是他們……”
她低聲道。
這時,金虹宇走近她們,“公主,請隨我們迴去吧。這樣對您比較安全。”
麵對金虹宇看似懇切的要求,玉樹公主沉默片刻,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說道:“看來我沒得選擇了。”
她的聲音平靜,在這樣的情境下,連玉蘭都不禁感到意外。
玉樹公主舉步向前,玉蘭緊隨其後。
金虹宇點了點頭,示意侍衛們小心護送公主,隨後在一旁謹慎地跟著。
抵達駐地後,金虹宇親自帶領玉樹公主進入一間雅致的廂房,為她安排好住處。
待一切妥當,他才退後一步認真地說道:“公主,您現在可以放心休息,我們會保障您的安全。”
玉樹公主看著眼前的年輕侍衛,盡管心中還有些不安,但她懂得此刻必須順勢而為。
“謝謝,我知道該如何做了。”
她說道。
金虹宇點點頭,轉身走出房間,前去向徐道元匯報。
與徐道元會麵時,他說了這次行動的細節。
徐道元聽罷,臉上露出笑容,“你做得很好,接下來我們得計劃好下一步動作。”
朝堂上。
剛剛送別了功勳卓著的太尉王尚,這無疑讓整個朝局略顯壓抑。
秦羽坐在高高的禦座上。
他知道,王尚的離去不僅是國朝的大事,更是他個人的損失。
這時,禮部右侍郎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微微低頭奏道:“陛下,新羅國的使團已經抵達,正在外候旨。”
秦羽微微點頭,“讓他們入殿。”
他的聲音如往常般穩重,但在這一刻,廳中所有的大臣都能夠感受氣氛好像變得微妙起來。
不多時,新羅的使臣們依次入殿,排成整齊的隊列。
其後,一襲素雅衣飾的玉樹公主緩步踏入,當她出現在眾人視線中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去。
她神情平和。
秦羽目視這個在此種場合並不多見的女子,內心絲毫沒有波瀾。
他淡淡地說道:“看來新羅對我們大秦的重視可見一斑。”
玉樹公主微笑,舉手行禮:“大秦國的強大在東海之濱無人不知,我國王特命我前來,隻為表達我們對大秦的敬意。”
麵對公主的恭敬,秦羽麵色不改,揮手示意她可以起身。
新羅國使臣一旁略顯尷尬,大概並未料想到秦羽會這般淡然。
一直以來,大秦和新羅的關係平穩,新羅多次派駐使節入秦求和,習慣了禮遇和賞賜,而這一次,似乎出乎他們的預料。
秦羽沒有更多逗留,不再多言。
在他眼中,國家的穩定遠比任何外交儀式重要,他轉向群臣,“今日之議皆散,諸事仍以國議為重。”
隨著他的轉身離去,群臣齊聲稱是。
對此,玉樹公主看在眼裏,心中微動。
她明白,眼前這個帝王,有著與生俱來的王者氣度,那是她從來未曾在別的君王身上見過的。
當天下朝後,李懷安與蕭賀走在宮殿迴廊中,二人對今日朝中的突發頗有感觸。
李懷安沉吟道:“陛下真是自信,而我們也應追隨他的步伐。”
蕭賀讚許地點頭,“隻有國家穩固,我們才有餘暇談外交,否則一切皆是空中樓閣。”
兩人隨即加快腳步,向各自的辦公地點前進。
朝議結束,秦羽便迴到了他的書房。
書房內的燈火柔和,幾卷書簡整齊地擺放在書架上。
秦羽坐在案前,雙手輕輕撫過國書的封麵,眼中流露出深思的神色。
不久後,李懷安走了進來,輕聲問道:“陛下,您對新羅的請求有何看法?”
秦羽微微蹙眉,舉起手中的國書,說道:“新羅希望我們出兵攻打高句麗,這請求於理不合。”
“我擔心其中另有隱情。”
李懷安點頭表示讚同,他靠近幾步,低聲分析道:“新羅與高句麗長期以來邊境摩擦不斷,若是此時我們卷入其中,極有可能被拖入一場無底洞般的戰爭。不如先靜觀其變,多搜集一些情報。”
秦羽頷首,顯然對李懷安的話深以為然。
他放下國書,站起身來,麵向窗外,沉聲說道:“不僅如此,高句麗與我們的邊界關係一直較為謹慎,我不願因一時衝動改變這一局麵。我們不妨讓徐健和劉將軍加強防範,密切關注新羅與高句麗的動向。”
李懷安感受到帝王話語中的決斷,他附和地說:“陛下英明,穩重為上。”
正當兩人對話時,書房的門被輕輕推開,墨瑤提著一盞沒有點燃的蓮花燈走進來。
她溫柔地笑著說道:“陛下,這夜風微涼,我已備了茶水。”
秦羽臉上的嚴肅稍有放鬆,他對墨瑤的體貼懷著幾分感激。
他接過墨瑤手中的燈,給妻子使了個眼色,然後對李懷安說道:“懷安,你去安排吧,盡快給我帶迴更多的情報。”
李懷安會意,向二人行禮後便悄然退下。
書房內隻剩下秦羽和墨瑤,氣氛頓時柔和下來。
秦羽對墨瑤說:“你是最了解朕是什麽時候需要放鬆一下了。”
墨瑤莞爾一笑,端起茶壺,給秦羽倒了一杯,“守在您身邊久了,自然也懂得些您的心事。”
“放心吧,夫君,事情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秦羽握住墨瑤的手,陷入沉思。
他知道,身邊的這些人總是在默默支持著他,而他所做的一切。
然而,國際形勢和國家內部的複雜局麵總是需要他時刻保持警惕。
“我們的路,依舊漫長。”
秦羽輕聲自語道。
第二天的朝堂上。
各位大臣列隊而立。
秦羽步入殿中。
“關東使團一事,我有話要說。”
秦羽沉聲開口,眾人齊齊抬頭注目。
其中,蕭賀眉頭微皺。
秦羽看了一圈大臣,接著說道:“昨日,有人告訴我,玉樹公主試圖從駐地逃離。”
“這是為何?難道我大秦的待客之道有何不妥?”
這句話像石子投進湖麵。
轉過頭去,她們發現幾名身著鎧甲的侍衛正朝她們走來。
玉蘭心跳加速,下意識地擋在公主麵前。
“是他們……”
她低聲道。
這時,金虹宇走近她們,“公主,請隨我們迴去吧。這樣對您比較安全。”
麵對金虹宇看似懇切的要求,玉樹公主沉默片刻,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說道:“看來我沒得選擇了。”
她的聲音平靜,在這樣的情境下,連玉蘭都不禁感到意外。
玉樹公主舉步向前,玉蘭緊隨其後。
金虹宇點了點頭,示意侍衛們小心護送公主,隨後在一旁謹慎地跟著。
抵達駐地後,金虹宇親自帶領玉樹公主進入一間雅致的廂房,為她安排好住處。
待一切妥當,他才退後一步認真地說道:“公主,您現在可以放心休息,我們會保障您的安全。”
玉樹公主看著眼前的年輕侍衛,盡管心中還有些不安,但她懂得此刻必須順勢而為。
“謝謝,我知道該如何做了。”
她說道。
金虹宇點點頭,轉身走出房間,前去向徐道元匯報。
與徐道元會麵時,他說了這次行動的細節。
徐道元聽罷,臉上露出笑容,“你做得很好,接下來我們得計劃好下一步動作。”
朝堂上。
剛剛送別了功勳卓著的太尉王尚,這無疑讓整個朝局略顯壓抑。
秦羽坐在高高的禦座上。
他知道,王尚的離去不僅是國朝的大事,更是他個人的損失。
這時,禮部右侍郎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微微低頭奏道:“陛下,新羅國的使團已經抵達,正在外候旨。”
秦羽微微點頭,“讓他們入殿。”
他的聲音如往常般穩重,但在這一刻,廳中所有的大臣都能夠感受氣氛好像變得微妙起來。
不多時,新羅的使臣們依次入殿,排成整齊的隊列。
其後,一襲素雅衣飾的玉樹公主緩步踏入,當她出現在眾人視線中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去。
她神情平和。
秦羽目視這個在此種場合並不多見的女子,內心絲毫沒有波瀾。
他淡淡地說道:“看來新羅對我們大秦的重視可見一斑。”
玉樹公主微笑,舉手行禮:“大秦國的強大在東海之濱無人不知,我國王特命我前來,隻為表達我們對大秦的敬意。”
麵對公主的恭敬,秦羽麵色不改,揮手示意她可以起身。
新羅國使臣一旁略顯尷尬,大概並未料想到秦羽會這般淡然。
一直以來,大秦和新羅的關係平穩,新羅多次派駐使節入秦求和,習慣了禮遇和賞賜,而這一次,似乎出乎他們的預料。
秦羽沒有更多逗留,不再多言。
在他眼中,國家的穩定遠比任何外交儀式重要,他轉向群臣,“今日之議皆散,諸事仍以國議為重。”
隨著他的轉身離去,群臣齊聲稱是。
對此,玉樹公主看在眼裏,心中微動。
她明白,眼前這個帝王,有著與生俱來的王者氣度,那是她從來未曾在別的君王身上見過的。
當天下朝後,李懷安與蕭賀走在宮殿迴廊中,二人對今日朝中的突發頗有感觸。
李懷安沉吟道:“陛下真是自信,而我們也應追隨他的步伐。”
蕭賀讚許地點頭,“隻有國家穩固,我們才有餘暇談外交,否則一切皆是空中樓閣。”
兩人隨即加快腳步,向各自的辦公地點前進。
朝議結束,秦羽便迴到了他的書房。
書房內的燈火柔和,幾卷書簡整齊地擺放在書架上。
秦羽坐在案前,雙手輕輕撫過國書的封麵,眼中流露出深思的神色。
不久後,李懷安走了進來,輕聲問道:“陛下,您對新羅的請求有何看法?”
秦羽微微蹙眉,舉起手中的國書,說道:“新羅希望我們出兵攻打高句麗,這請求於理不合。”
“我擔心其中另有隱情。”
李懷安點頭表示讚同,他靠近幾步,低聲分析道:“新羅與高句麗長期以來邊境摩擦不斷,若是此時我們卷入其中,極有可能被拖入一場無底洞般的戰爭。不如先靜觀其變,多搜集一些情報。”
秦羽頷首,顯然對李懷安的話深以為然。
他放下國書,站起身來,麵向窗外,沉聲說道:“不僅如此,高句麗與我們的邊界關係一直較為謹慎,我不願因一時衝動改變這一局麵。我們不妨讓徐健和劉將軍加強防範,密切關注新羅與高句麗的動向。”
李懷安感受到帝王話語中的決斷,他附和地說:“陛下英明,穩重為上。”
正當兩人對話時,書房的門被輕輕推開,墨瑤提著一盞沒有點燃的蓮花燈走進來。
她溫柔地笑著說道:“陛下,這夜風微涼,我已備了茶水。”
秦羽臉上的嚴肅稍有放鬆,他對墨瑤的體貼懷著幾分感激。
他接過墨瑤手中的燈,給妻子使了個眼色,然後對李懷安說道:“懷安,你去安排吧,盡快給我帶迴更多的情報。”
李懷安會意,向二人行禮後便悄然退下。
書房內隻剩下秦羽和墨瑤,氣氛頓時柔和下來。
秦羽對墨瑤說:“你是最了解朕是什麽時候需要放鬆一下了。”
墨瑤莞爾一笑,端起茶壺,給秦羽倒了一杯,“守在您身邊久了,自然也懂得些您的心事。”
“放心吧,夫君,事情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秦羽握住墨瑤的手,陷入沉思。
他知道,身邊的這些人總是在默默支持著他,而他所做的一切。
然而,國際形勢和國家內部的複雜局麵總是需要他時刻保持警惕。
“我們的路,依舊漫長。”
秦羽輕聲自語道。
第二天的朝堂上。
各位大臣列隊而立。
秦羽步入殿中。
“關東使團一事,我有話要說。”
秦羽沉聲開口,眾人齊齊抬頭注目。
其中,蕭賀眉頭微皺。
秦羽看了一圈大臣,接著說道:“昨日,有人告訴我,玉樹公主試圖從駐地逃離。”
“這是為何?難道我大秦的待客之道有何不妥?”
這句話像石子投進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