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救火
“陛下,我代表西西裏向貴國表示抗議,西西裏本來就是一個和平的國家,但因為拉斯洛國王的命令,西西裏民眾受到了十幾年的壓迫,現在,西西裏有權選擇屬於自己的未來。”
“你們自己的未來原來是重新加入阿拉貢啊,我父親對你們不好嗎,你們今天享受的一切都是父親給你們的。有什麽臉麵還說要決定西西裏的未來,無恥!”
彼得斥責這些西西裏的代表,他們都是惡棍、蟲豸、不要臉的家夥。本來叛亂都夠鬧心的,結婚還來了個人說隻要他承認條約,他們就仍然處於那不勒斯的統治下。
他是沒有見過這麽無恥的,看來父親對他們還是太寬鬆了,這些人就應該斬草除根,一個不留才是。
“我可以理解成殿下拒絕了提議嗎?”
“不用理解,就是,你們竟然無恥的說這是為了更好的未來,父親要是知道了肯定會把你們統統殺了。”
“哦陛下,您怎麽能說這樣的話。”
“現在,你最好離開這裏,不然我不確定你能否繼續活著。”
彼得趕走了對方,他已經鐵了心要以武力解決問題。那不勒斯海軍進入墨西拿海峽,並向巴勒莫派遣援軍。
阿拉貢的斐迪南已經前往撒丁,看來是要吞並這裏了。彼得目前隻需要將西西裏保住就算勝利。
——————————
羅馬尼亞皇帝迴到了他忠誠的君士坦丁堡,這次獲得的利益仍然有很多。羅馬尼亞的勢力可以延伸到克拉科夫,這對鞏固自身地位非常有幫助。
“恭喜陛下凱旋”
巴蒂斯塔向彼得表示祝賀,在他的帶領下,帝國每次都能走向勝利。
“別說這麽多,皇太子已經送信告訴朕了,現在是什麽情況?”
彼得對那不勒斯的突發事件著急,本來都覺得可以對付阿拉伯了,結果西邊又來了問題。他這個救火隊長隻能不斷的調動,真是艱難。
“西西裏和撒丁已經叛亂,阿拉貢可能會有大的動作。熱那亞暗中用船隻運送物資。皇太子殿下已經命令羅馬軍隊南下,我們在直布羅陀的海軍也開始援助在巴勒莫的守軍。”
看來這次是地中海矛盾的一次總爆發,阿拉貢挑頭,熱那亞等國家暗中支持。
這些國家都是老相識了,看來熱那亞也想恢複昔日的輝煌。而且目前是這兩個國家,說不定還會有更多,薩伏依、米蘭、卡斯蒂利亞,甚至還有法蘭西和神羅。牽一發而動全身,現在的他總算是知道了。“還好還好,亞曆山大這件事做的不錯。現在派人去巴塞羅那,勸那位國王離開,如果不行,朕不介意親自前去勸他。”
彼得一直都是身體力行的進行決策,他認為自己親自去勸說比其他人去效率會高點。
“對了陛下,那不勒斯請求您親自去一趟,說是對新國王表達支持。”
彼得對這個外甥還是挺有印象的,就答應下來,等這個結束後就去。
“朕不在的這些日子,皇太子的表現怎麽樣?”
“陛下,皇太子處理的事情都很好。大馬士革發生了饑荒,也是殿下下令賑災的。”
巴蒂斯塔對亞曆山大這些天的監國打了個優秀,現在羅馬尼亞也沒有多少仗要打,皇太子在內政上自然是沒得說。就是軍事上可能有點欠缺。
“他是一個很好的繼承人,就是再需要曆練。”彼得是這麽說的。
“我希望這個沒有打亂在耶路撒冷的計劃。”
“陛下,一切正在進行。在亞丁的海軍基本掌控了局勢,一切飲用水、食品和武器也已經送到了當地,我們有很大的把握在半年內結束戰爭。”
半年,這符合彼得的預期。但他還是延長到一年半,沙漠中作戰可不比平原或者森林中作戰那樣快速。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隻有不斷占領據點,才能逼迫對方主動投降。
“麥加崛起的速度竟然能帝國丟失一半的領土,還把波斯滅了。這隻能說是奇跡。”
從誕生到崛起,阿拉伯用了不到80年的時間。除了占波斯和羅馬打仗兩敗俱傷的原因,武器的改進,軍事理論知識的提高,根據環境尋找適合的作戰工具和方法,都是阿拉伯人在軍事上高於其他國家的地方。有了先進的軍事係統,就使得阿拉伯人有了崛起的硬條件。
在對外擴張戰爭中,阿拉伯帝國也並沒有像其他兇殘的侵略者一樣進行屠城和鎮壓,而是將這些國家的工業和農業給予扶持和保護,這自然讓那些本以為必死無疑的戰敗國家的人民拍手叫好,所以都更加願意投入生產當中,並且心甘情願的為侵略自己的阿拉伯納稅。
而長期的戰爭,使得拜占庭帝國和波斯帝國國力逐漸削弱,戰爭對一個國家的實力消耗非常之大。而且這時候兩大帝國的人民對於自己的統治者連年開戰的行為非常的失望,他們逐漸的對阿拉伯國的政策產生了好感,因為阿拉伯沒有戰爭,也沒有其他的苛捐雜稅,所以他們屬於那種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存在。
很顯然,軍事、經濟、外部條件等多種因素造就了後來的阿拉伯帝國。但其實帝國的崛起更多的是內部的優化。強大的軍事條件,開明的經濟政策,以及統治者和民眾之間的信任都是阿拉伯帝國成功的最重要的條件。
(本章完)
第635章 救火
“陛下,我代表西西裏向貴國表示抗議,西西裏本來就是一個和平的國家,但因為拉斯洛國王的命令,西西裏民眾受到了十幾年的壓迫,現在,西西裏有權選擇屬於自己的未來。”
“你們自己的未來原來是重新加入阿拉貢啊,我父親對你們不好嗎,你們今天享受的一切都是父親給你們的。有什麽臉麵還說要決定西西裏的未來,無恥!”
彼得斥責這些西西裏的代表,他們都是惡棍、蟲豸、不要臉的家夥。本來叛亂都夠鬧心的,結婚還來了個人說隻要他承認條約,他們就仍然處於那不勒斯的統治下。
他是沒有見過這麽無恥的,看來父親對他們還是太寬鬆了,這些人就應該斬草除根,一個不留才是。
“我可以理解成殿下拒絕了提議嗎?”
“不用理解,就是,你們竟然無恥的說這是為了更好的未來,父親要是知道了肯定會把你們統統殺了。”
“哦陛下,您怎麽能說這樣的話。”
“現在,你最好離開這裏,不然我不確定你能否繼續活著。”
彼得趕走了對方,他已經鐵了心要以武力解決問題。那不勒斯海軍進入墨西拿海峽,並向巴勒莫派遣援軍。
阿拉貢的斐迪南已經前往撒丁,看來是要吞並這裏了。彼得目前隻需要將西西裏保住就算勝利。
——————————
羅馬尼亞皇帝迴到了他忠誠的君士坦丁堡,這次獲得的利益仍然有很多。羅馬尼亞的勢力可以延伸到克拉科夫,這對鞏固自身地位非常有幫助。
“恭喜陛下凱旋”
巴蒂斯塔向彼得表示祝賀,在他的帶領下,帝國每次都能走向勝利。
“別說這麽多,皇太子已經送信告訴朕了,現在是什麽情況?”
彼得對那不勒斯的突發事件著急,本來都覺得可以對付阿拉伯了,結果西邊又來了問題。他這個救火隊長隻能不斷的調動,真是艱難。
“西西裏和撒丁已經叛亂,阿拉貢可能會有大的動作。熱那亞暗中用船隻運送物資。皇太子殿下已經命令羅馬軍隊南下,我們在直布羅陀的海軍也開始援助在巴勒莫的守軍。”
看來這次是地中海矛盾的一次總爆發,阿拉貢挑頭,熱那亞等國家暗中支持。
這些國家都是老相識了,看來熱那亞也想恢複昔日的輝煌。而且目前是這兩個國家,說不定還會有更多,薩伏依、米蘭、卡斯蒂利亞,甚至還有法蘭西和神羅。牽一發而動全身,現在的他總算是知道了。“還好還好,亞曆山大這件事做的不錯。現在派人去巴塞羅那,勸那位國王離開,如果不行,朕不介意親自前去勸他。”
彼得一直都是身體力行的進行決策,他認為自己親自去勸說比其他人去效率會高點。
“對了陛下,那不勒斯請求您親自去一趟,說是對新國王表達支持。”
彼得對這個外甥還是挺有印象的,就答應下來,等這個結束後就去。
“朕不在的這些日子,皇太子的表現怎麽樣?”
“陛下,皇太子處理的事情都很好。大馬士革發生了饑荒,也是殿下下令賑災的。”
巴蒂斯塔對亞曆山大這些天的監國打了個優秀,現在羅馬尼亞也沒有多少仗要打,皇太子在內政上自然是沒得說。就是軍事上可能有點欠缺。
“他是一個很好的繼承人,就是再需要曆練。”彼得是這麽說的。
“我希望這個沒有打亂在耶路撒冷的計劃。”
“陛下,一切正在進行。在亞丁的海軍基本掌控了局勢,一切飲用水、食品和武器也已經送到了當地,我們有很大的把握在半年內結束戰爭。”
半年,這符合彼得的預期。但他還是延長到一年半,沙漠中作戰可不比平原或者森林中作戰那樣快速。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隻有不斷占領據點,才能逼迫對方主動投降。
“麥加崛起的速度竟然能帝國丟失一半的領土,還把波斯滅了。這隻能說是奇跡。”
從誕生到崛起,阿拉伯用了不到80年的時間。除了占波斯和羅馬打仗兩敗俱傷的原因,武器的改進,軍事理論知識的提高,根據環境尋找適合的作戰工具和方法,都是阿拉伯人在軍事上高於其他國家的地方。有了先進的軍事係統,就使得阿拉伯人有了崛起的硬條件。
在對外擴張戰爭中,阿拉伯帝國也並沒有像其他兇殘的侵略者一樣進行屠城和鎮壓,而是將這些國家的工業和農業給予扶持和保護,這自然讓那些本以為必死無疑的戰敗國家的人民拍手叫好,所以都更加願意投入生產當中,並且心甘情願的為侵略自己的阿拉伯納稅。
而長期的戰爭,使得拜占庭帝國和波斯帝國國力逐漸削弱,戰爭對一個國家的實力消耗非常之大。而且這時候兩大帝國的人民對於自己的統治者連年開戰的行為非常的失望,他們逐漸的對阿拉伯國的政策產生了好感,因為阿拉伯沒有戰爭,也沒有其他的苛捐雜稅,所以他們屬於那種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存在。
很顯然,軍事、經濟、外部條件等多種因素造就了後來的阿拉伯帝國。但其實帝國的崛起更多的是內部的優化。強大的軍事條件,開明的經濟政策,以及統治者和民眾之間的信任都是阿拉伯帝國成功的最重要的條件。
(本章完)
“陛下,我代表西西裏向貴國表示抗議,西西裏本來就是一個和平的國家,但因為拉斯洛國王的命令,西西裏民眾受到了十幾年的壓迫,現在,西西裏有權選擇屬於自己的未來。”
“你們自己的未來原來是重新加入阿拉貢啊,我父親對你們不好嗎,你們今天享受的一切都是父親給你們的。有什麽臉麵還說要決定西西裏的未來,無恥!”
彼得斥責這些西西裏的代表,他們都是惡棍、蟲豸、不要臉的家夥。本來叛亂都夠鬧心的,結婚還來了個人說隻要他承認條約,他們就仍然處於那不勒斯的統治下。
他是沒有見過這麽無恥的,看來父親對他們還是太寬鬆了,這些人就應該斬草除根,一個不留才是。
“我可以理解成殿下拒絕了提議嗎?”
“不用理解,就是,你們竟然無恥的說這是為了更好的未來,父親要是知道了肯定會把你們統統殺了。”
“哦陛下,您怎麽能說這樣的話。”
“現在,你最好離開這裏,不然我不確定你能否繼續活著。”
彼得趕走了對方,他已經鐵了心要以武力解決問題。那不勒斯海軍進入墨西拿海峽,並向巴勒莫派遣援軍。
阿拉貢的斐迪南已經前往撒丁,看來是要吞並這裏了。彼得目前隻需要將西西裏保住就算勝利。
——————————
羅馬尼亞皇帝迴到了他忠誠的君士坦丁堡,這次獲得的利益仍然有很多。羅馬尼亞的勢力可以延伸到克拉科夫,這對鞏固自身地位非常有幫助。
“恭喜陛下凱旋”
巴蒂斯塔向彼得表示祝賀,在他的帶領下,帝國每次都能走向勝利。
“別說這麽多,皇太子已經送信告訴朕了,現在是什麽情況?”
彼得對那不勒斯的突發事件著急,本來都覺得可以對付阿拉伯了,結果西邊又來了問題。他這個救火隊長隻能不斷的調動,真是艱難。
“西西裏和撒丁已經叛亂,阿拉貢可能會有大的動作。熱那亞暗中用船隻運送物資。皇太子殿下已經命令羅馬軍隊南下,我們在直布羅陀的海軍也開始援助在巴勒莫的守軍。”
看來這次是地中海矛盾的一次總爆發,阿拉貢挑頭,熱那亞等國家暗中支持。
這些國家都是老相識了,看來熱那亞也想恢複昔日的輝煌。而且目前是這兩個國家,說不定還會有更多,薩伏依、米蘭、卡斯蒂利亞,甚至還有法蘭西和神羅。牽一發而動全身,現在的他總算是知道了。“還好還好,亞曆山大這件事做的不錯。現在派人去巴塞羅那,勸那位國王離開,如果不行,朕不介意親自前去勸他。”
彼得一直都是身體力行的進行決策,他認為自己親自去勸說比其他人去效率會高點。
“對了陛下,那不勒斯請求您親自去一趟,說是對新國王表達支持。”
彼得對這個外甥還是挺有印象的,就答應下來,等這個結束後就去。
“朕不在的這些日子,皇太子的表現怎麽樣?”
“陛下,皇太子處理的事情都很好。大馬士革發生了饑荒,也是殿下下令賑災的。”
巴蒂斯塔對亞曆山大這些天的監國打了個優秀,現在羅馬尼亞也沒有多少仗要打,皇太子在內政上自然是沒得說。就是軍事上可能有點欠缺。
“他是一個很好的繼承人,就是再需要曆練。”彼得是這麽說的。
“我希望這個沒有打亂在耶路撒冷的計劃。”
“陛下,一切正在進行。在亞丁的海軍基本掌控了局勢,一切飲用水、食品和武器也已經送到了當地,我們有很大的把握在半年內結束戰爭。”
半年,這符合彼得的預期。但他還是延長到一年半,沙漠中作戰可不比平原或者森林中作戰那樣快速。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隻有不斷占領據點,才能逼迫對方主動投降。
“麥加崛起的速度竟然能帝國丟失一半的領土,還把波斯滅了。這隻能說是奇跡。”
從誕生到崛起,阿拉伯用了不到80年的時間。除了占波斯和羅馬打仗兩敗俱傷的原因,武器的改進,軍事理論知識的提高,根據環境尋找適合的作戰工具和方法,都是阿拉伯人在軍事上高於其他國家的地方。有了先進的軍事係統,就使得阿拉伯人有了崛起的硬條件。
在對外擴張戰爭中,阿拉伯帝國也並沒有像其他兇殘的侵略者一樣進行屠城和鎮壓,而是將這些國家的工業和農業給予扶持和保護,這自然讓那些本以為必死無疑的戰敗國家的人民拍手叫好,所以都更加願意投入生產當中,並且心甘情願的為侵略自己的阿拉伯納稅。
而長期的戰爭,使得拜占庭帝國和波斯帝國國力逐漸削弱,戰爭對一個國家的實力消耗非常之大。而且這時候兩大帝國的人民對於自己的統治者連年開戰的行為非常的失望,他們逐漸的對阿拉伯國的政策產生了好感,因為阿拉伯沒有戰爭,也沒有其他的苛捐雜稅,所以他們屬於那種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存在。
很顯然,軍事、經濟、外部條件等多種因素造就了後來的阿拉伯帝國。但其實帝國的崛起更多的是內部的優化。強大的軍事條件,開明的經濟政策,以及統治者和民眾之間的信任都是阿拉伯帝國成功的最重要的條件。
(本章完)
第635章 救火
“陛下,我代表西西裏向貴國表示抗議,西西裏本來就是一個和平的國家,但因為拉斯洛國王的命令,西西裏民眾受到了十幾年的壓迫,現在,西西裏有權選擇屬於自己的未來。”
“你們自己的未來原來是重新加入阿拉貢啊,我父親對你們不好嗎,你們今天享受的一切都是父親給你們的。有什麽臉麵還說要決定西西裏的未來,無恥!”
彼得斥責這些西西裏的代表,他們都是惡棍、蟲豸、不要臉的家夥。本來叛亂都夠鬧心的,結婚還來了個人說隻要他承認條約,他們就仍然處於那不勒斯的統治下。
他是沒有見過這麽無恥的,看來父親對他們還是太寬鬆了,這些人就應該斬草除根,一個不留才是。
“我可以理解成殿下拒絕了提議嗎?”
“不用理解,就是,你們竟然無恥的說這是為了更好的未來,父親要是知道了肯定會把你們統統殺了。”
“哦陛下,您怎麽能說這樣的話。”
“現在,你最好離開這裏,不然我不確定你能否繼續活著。”
彼得趕走了對方,他已經鐵了心要以武力解決問題。那不勒斯海軍進入墨西拿海峽,並向巴勒莫派遣援軍。
阿拉貢的斐迪南已經前往撒丁,看來是要吞並這裏了。彼得目前隻需要將西西裏保住就算勝利。
——————————
羅馬尼亞皇帝迴到了他忠誠的君士坦丁堡,這次獲得的利益仍然有很多。羅馬尼亞的勢力可以延伸到克拉科夫,這對鞏固自身地位非常有幫助。
“恭喜陛下凱旋”
巴蒂斯塔向彼得表示祝賀,在他的帶領下,帝國每次都能走向勝利。
“別說這麽多,皇太子已經送信告訴朕了,現在是什麽情況?”
彼得對那不勒斯的突發事件著急,本來都覺得可以對付阿拉伯了,結果西邊又來了問題。他這個救火隊長隻能不斷的調動,真是艱難。
“西西裏和撒丁已經叛亂,阿拉貢可能會有大的動作。熱那亞暗中用船隻運送物資。皇太子殿下已經命令羅馬軍隊南下,我們在直布羅陀的海軍也開始援助在巴勒莫的守軍。”
看來這次是地中海矛盾的一次總爆發,阿拉貢挑頭,熱那亞等國家暗中支持。
這些國家都是老相識了,看來熱那亞也想恢複昔日的輝煌。而且目前是這兩個國家,說不定還會有更多,薩伏依、米蘭、卡斯蒂利亞,甚至還有法蘭西和神羅。牽一發而動全身,現在的他總算是知道了。“還好還好,亞曆山大這件事做的不錯。現在派人去巴塞羅那,勸那位國王離開,如果不行,朕不介意親自前去勸他。”
彼得一直都是身體力行的進行決策,他認為自己親自去勸說比其他人去效率會高點。
“對了陛下,那不勒斯請求您親自去一趟,說是對新國王表達支持。”
彼得對這個外甥還是挺有印象的,就答應下來,等這個結束後就去。
“朕不在的這些日子,皇太子的表現怎麽樣?”
“陛下,皇太子處理的事情都很好。大馬士革發生了饑荒,也是殿下下令賑災的。”
巴蒂斯塔對亞曆山大這些天的監國打了個優秀,現在羅馬尼亞也沒有多少仗要打,皇太子在內政上自然是沒得說。就是軍事上可能有點欠缺。
“他是一個很好的繼承人,就是再需要曆練。”彼得是這麽說的。
“我希望這個沒有打亂在耶路撒冷的計劃。”
“陛下,一切正在進行。在亞丁的海軍基本掌控了局勢,一切飲用水、食品和武器也已經送到了當地,我們有很大的把握在半年內結束戰爭。”
半年,這符合彼得的預期。但他還是延長到一年半,沙漠中作戰可不比平原或者森林中作戰那樣快速。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隻有不斷占領據點,才能逼迫對方主動投降。
“麥加崛起的速度竟然能帝國丟失一半的領土,還把波斯滅了。這隻能說是奇跡。”
從誕生到崛起,阿拉伯用了不到80年的時間。除了占波斯和羅馬打仗兩敗俱傷的原因,武器的改進,軍事理論知識的提高,根據環境尋找適合的作戰工具和方法,都是阿拉伯人在軍事上高於其他國家的地方。有了先進的軍事係統,就使得阿拉伯人有了崛起的硬條件。
在對外擴張戰爭中,阿拉伯帝國也並沒有像其他兇殘的侵略者一樣進行屠城和鎮壓,而是將這些國家的工業和農業給予扶持和保護,這自然讓那些本以為必死無疑的戰敗國家的人民拍手叫好,所以都更加願意投入生產當中,並且心甘情願的為侵略自己的阿拉伯納稅。
而長期的戰爭,使得拜占庭帝國和波斯帝國國力逐漸削弱,戰爭對一個國家的實力消耗非常之大。而且這時候兩大帝國的人民對於自己的統治者連年開戰的行為非常的失望,他們逐漸的對阿拉伯國的政策產生了好感,因為阿拉伯沒有戰爭,也沒有其他的苛捐雜稅,所以他們屬於那種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存在。
很顯然,軍事、經濟、外部條件等多種因素造就了後來的阿拉伯帝國。但其實帝國的崛起更多的是內部的優化。強大的軍事條件,開明的經濟政策,以及統治者和民眾之間的信任都是阿拉伯帝國成功的最重要的條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