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預備如何?”


    前方曠地擂台中央處,張繡眉目微凝,目光落在高順身上,隨之凝神問道。


    “此刻諸多參賽者中,唯有餘下我等四人,還未曾落敗淘汰。既是如此,那麽為求公平起見,我建議,不若將賽製分為兩組,各自角逐出當局勝者,再行由其中勝者,去爭奪那最後的魁首。”


    高順目光微掃,視線看過站立於自己身側的滿寵以及趙儼二人,隨之轉迴看向前方的判官道。


    這名負責主持這場擂台武將比試的判官,當下自己也難做決定,於是便轉頭,同樣看向了身後下方的國仕,示意明顯。


    國仕唇角微撇,對於高順的建議,倒是不置可否。


    不過高順此前,身為董卓手下陷陣營之大將,其對騎兵的訓練和掌控程度,以及在雍涼二州,騎兵陣營之中的號召力,倒是不可小覷。


    國仕為爭取高順身後之勢力的支持,此刻倒是需得對他,表現出足夠的禮敬來。


    他緩緩起身,命身後侍從,斟酒上前,將其中一樽盛滿的桂花佳釀,雙手持柄遞出,朝高順笑言道:“既然高將軍有此建議,本相亦覺無甚不可。這最後的比拚角逐,當然需見證諸位更精彩之技藝。”


    “滿府君,趙太守,你二人可有何想法?”


    國仕將酒樽盛滿,一一命侍從遞於兩者身前,示意明顯。


    倘或他二人也是表示同意,那便也飲下此樽酒。


    滿寵對於此次角逐之勝負,本身也就是一個重在參與的態度,他身為洛陽之地府君,自有其職責所在。此番倘或不是手癢躍躍欲試,想要找人挑戰武藝,恐也會跟著身後的諸多武官一般,挪步退卻了。


    於是他便率先站出,伸手將前方侍從盤中的酒樽拾起,仰頭一飲而盡。


    倒是那站立於滿寵身側的趙儼,清秀麵龐之上,神色淡然,令人看不清他此刻心中所想。


    他目光斜瞥了側前方的高順一眼,繼而略作遲鈍,也跟著端起剩餘一盞酒樽,於鼻尖輕作嗅探,接著竟是劍眉微皺。


    “趙太守,可有何疑難?”


    國仕眉目流轉,思緒微沉之間,目光轉而看向趙儼,笑言問道。


    “此法既是高將軍提出,那趙某也想主動相邀,與高將軍,分在這半決賽一組。可否?”


    趙儼未曾徑直答複於國仕,他自是手持酒樽,在朝國仕略作恭聲示意後,便是繞過了他,朝著前方處的高順手去,進而緩緩將手中酒杯,朝其遞出,以此授意。


    高順略作看了趙儼一眼,對於眼前之將,他倒是略顯麵生,並不清楚對方的實力如何。不過高順性子粗獷豪邁,如何會懼怕於對方的主動挑戰,當即便是應接了下來。


    “好,某就與你分在一組!”


    接過趙儼遞來的酒樽,高順便是徑直將其飲下。


    國仕迴神瞅著兩人間這一幕,神色倒是不禁有些泠然。


    “這個家夥,不願喝我的酒啊。莫非……”


    心頭略作這般思忖,國仕對於這位名為趙儼之將,倒不禁多了幾分揣測和重視。


    “好,眼下既然分組既定,那便不做抓鬮了。為公平起見,給予張繡將軍足夠的時間休息,眼下這半決賽的第一場比試,便由高將軍與趙太守二人,以一炷香時間為限,同台切磋罷!”


    看台之上的一側,判官當即瞧見國仕坐迴首位,便是當即將手一揮,朗聲吩咐道。


    ……


    月黑風高,當天際一輪朗月,依舊明晰照耀著這方,京畿之地的城牆時,此刻的內城宮廷之內,皇宮德陽殿內,此刻卻是依舊燭火幢幢,徹夜通明。


    身為漢獻帝的劉協,自董卓入長安霍亂宮闈,廢去少帝劉辯,將他立為皇帝以來,如今已然是第四個年頭了。


    早年董卓自封相國,將其視作傀儡,不過是自行實權,而他卻僅有著皇帝之名,難行皇權。


    此後董卓為十八路諸侯聯合所滅,由當朝大將軍袁紹,將之援引入東宮洛陽,重新迎迴帝師百官,這才令劉協,重新燃起了興複漢室之望。


    可令他不曾想到的是,袁紹也與董卓,差之不大。


    他身為祖上已然曆經四世三公之天下名門士族,眼見漢室傾頹,天下大亂,早已胸中有著熊熊野心的上位者,又如何沒有篡立之心呢?


    袁紹當初,便是直接再行上朝不輟,劍履伴身出入宮廷,而且自置將軍府,收納天下兵馬,已然是把軍權、和財權,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此刻加之相權行政,又為先帝任命在了國仕手中,身為當朝陛下的劉協,說到底,還是一名“虛銜帝印”罷了。


    也就是說,由始至終,在劉協登基伊始的這四年多以來,他幾乎是無時無刻,不受到三公九卿、以及士族、軍閥的掣肘限製,難掩弱勢之態。


    細細思來,如今董卓身死,袁紹已亡,南方荊州劉表、淮南袁術,也已被國仕所平叛鎮壓。位於司州京畿、皇城地界周遭最為龐大的軍閥勢力,此刻儼然便隻餘剩下了國仕與曹操。


    故而即便曹操,在諸番平叛之戰中,都未曾立下堪比國仕之功勳,但他還是最後,為獻帝所親授璽印,封為了當朝大將軍之職,且加以紫授公爵,其位絲毫不在國仕之下。


    劉協此舉,饒是國仕手下那些幕僚文武,也都能夠瞧出其中的緣故來——


    陛下這是,有意製衡太師啊。


    而且曹氏本就出身士族大家,其祖父曹騰、父親曹嵩,於帝國皆是有功之臣,而且身居高位,曹操幼時便善結識名流,常出入於兗、豫二州之世家門閥,故此其族中能人、以及各大名門貴氏廣布資源網,在這一點上,是國仕斷不能及的。


    所以說,別看國仕現今身兼數職,官至三公之列,位極人臣之上,但他所能夠掌控的實際背後勢力,卻是頗為有限。


    他手下大將雖多,但哪些是真心無二跟隨他走,哪些隻是在他的帳下,作為大漢裙袂之臣,征討天下建立功勳,時至今日,國仕也難斷一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傲仕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島與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島與海並收藏重生之傲仕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