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番外 誰說女子不如男2
春花老太迴七零,養雞賣菜我最牛 作者:賺錢養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六妮對於體驗當媽沒有任何興趣,因為雖然自己沒生過,但侄子侄女夠多,她當德華的體驗感已經拉滿了,就沒必要再自己生一個為難自己了。
再說了,從她觀察來看,不管夫妻有多和諧,家庭有多和睦,有孩子,總能雞飛狗跳一點。
六妮很滿足現在的生活,她一點都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鑒於馬家六姑娘把自己留成了老姑娘,她也知道村裏人有多風言風語,所以在九妮出嫁以後,自己就搬出去住了、
那年她才32歲,前兩年沈春花把集團交給她後,由於擴張和發展,整個企業都搬到了隔壁肅縣去,她也在省城買了套大房子,就住在了那裏。
林玉蘭和馬德祥本來還想著說不定住外麵會有姻緣,便也沒攔著。
結果這一住又是七八年,別說姻緣了,她那大平層裏半個男人的影子都沒見到過,連她養的那隻貓都是母的!
林玉蘭和馬德祥到最後終於接受了自家六姑娘決定不婚不育一輩子了,就算不接受也沒辦法,他們沒有任何一個點能拿捏住六妮去喊她結婚的。
隻能見著其他女兒女婿的時候,話裏話外的提著以後要讓孩子們多照顧著點她們六姨……
但其實六妮隻是不婚不育,倒沒有真的素到出家,戀愛還是有談的,隻是不告訴父母而已,就怕他們知道以後拚了命的催婚。
因為自己要是結婚,生活品質肯定沒有婚前好,那肯定不能結。她隻想談戀愛,不想負責任。
六妮最開始的時候,也就是三十歲以前,和幾個相親對象處過,就是……非常的一言難盡,以至於她很長一段時間對相親處對象這件事都有陰影。
比如有一個人男的,前一天晚上媒婆父母們一起才相親見了一麵,第二天就踩著自行車來給她送早飯了,還說要送她去上班。
你可以說他是熱情,看上了自己,雖然六妮沒看上他的顏值,但也不好意思直接拒絕,便處了兩禮拜。
結果那人第一個星期就問她以後是不是能陪嫁一輛小轎車,聽說你很能賺。
第二個星期就說自己是家裏唯一的兒子,以後他倆結婚了,六妮也得給他生兒子,反正六妮有錢,可以交罰款。
六妮:……生你媽。
第二個相親對象在相完親後的第一次外出吃飯的時候,小心翼翼的點了兩個菜,然後一個勁的和六妮說著你快吃,別浪費了,最後把盤子底下的油汁都刮幹淨了才起身。
六妮覺得自己應該是吃不了這個苦的,又拒絕了。
第三個……
第n個聽說生意做的也挺大的,自己賺錢買了小轎車和城裏的房子。父母還都是幹部,家庭背景特別好。媒婆說他大齡單身的原因主要是跟六妮一樣,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了,人太老實了,所以還沒對象。
六妮被催著見了一麵, 結果做了三天噩夢。隨後再三表示自己對錢也沒那麽大的興趣。
並且後麵也是她主動拒絕了馬德祥和林玉蘭給她介紹的任何一個相親。
你也不能說他們當父母的真的不挑,但六妮總覺得她倆的審美和認知都有問題,跟電腦一樣方的臉跟她說男人國字臉看起來穩重;一米六八一百八十斤的跟她說宰相肚裏能撐船?
出去坐一起吃飯,整頓飯下來三棍子打不出一個悶屁來的,他們說老實人適合過日子;流裏流氣的,他倆說腦子靈活,是個做事的人。
……
總之,還是算了。
六妮覺得隨緣吧,自己能找到合適的對象那就談談, 沒有的話就拉倒。
在省城她倒是真自己給自己找到過幾個男人談戀愛, 就是每段戀情到最後,都是以對方逼婚,六妮拒絕並分手為結局。
知道點自己妹妹感情生活的五妮就很無語,“你不想負責你談啥戀愛啊?你難道還能一輩子談戀愛不結婚嗎?”
“為什麽不可以?”六妮窩在她五姐家沙發裏嚼著五妮婆婆今年新曬的番薯片,一臉理所當然的說著,“不是你們說的嗎?結婚前是風花雪月,結婚後就是柴米油鹽,再好的感情也會在帶孩子中消磨殆盡。
那我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還是不結了吧。”
五妮:……怪她們話太多了唄?
“我那麽有錢。萬一人家看上的是我的錢呢?”六妮攤手,
“隻要不結婚,這都是我的私人財產;隻要不結婚,男的打人就不算家暴,而能判毆打;隻要不結婚,他就算殺了我,也不能讓什麽亂七八糟的血親出具諒解書;隻要不結婚,我也不用被迫去生孩子……”
五妮:……有那麽誇張嗎?
但她也知道,六妮更多的還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才不樂意結婚的。不管他們家後來變得有多好,童年的陰影籠罩著她們每一個人。
不管另一半有多好,在她們的心裏,結婚的本質還是搭夥過日子,要不是因為活在這個社會,不想太出挑,不婚不育太過於驚世駭俗,他們可能都無所謂這個。
九姐妹裏賺錢最瘋狂的,一個是三妮一個就是六妮。
三妮為了其他姐妹擔下了所謂“傳宗接代”的職責,還好遇到了齊進舟,婚姻也算是圓滿,要是換個人,估計也是那種寧可“去父留子”的。
而六妮,她大概就是那個不樂意慣著社會世俗走的那個人。
“五姐,”六妮笑眯眯的看向五妮,“你們應該開心才對,畢竟我沒有孩子,以後我的錢就都是你們孩子的。這種時候,你就應該讓然然多抱抱我的大腿,說不定以後我還能多分她一點。那她就能少奮鬥很多年了!”
五妮一個白眼翻給她,“她倒也不缺你這點錢,應該說你這些外甥外甥女們都不缺……我們寧可你現在突然有個自己的孩子,然後把錢留給她\/他的。”
五妮伸出一根手指搖啊搖。“nonononono……萬一生出一個不孝子來,那有還不如沒有呢!”
再說了,從她觀察來看,不管夫妻有多和諧,家庭有多和睦,有孩子,總能雞飛狗跳一點。
六妮很滿足現在的生活,她一點都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鑒於馬家六姑娘把自己留成了老姑娘,她也知道村裏人有多風言風語,所以在九妮出嫁以後,自己就搬出去住了、
那年她才32歲,前兩年沈春花把集團交給她後,由於擴張和發展,整個企業都搬到了隔壁肅縣去,她也在省城買了套大房子,就住在了那裏。
林玉蘭和馬德祥本來還想著說不定住外麵會有姻緣,便也沒攔著。
結果這一住又是七八年,別說姻緣了,她那大平層裏半個男人的影子都沒見到過,連她養的那隻貓都是母的!
林玉蘭和馬德祥到最後終於接受了自家六姑娘決定不婚不育一輩子了,就算不接受也沒辦法,他們沒有任何一個點能拿捏住六妮去喊她結婚的。
隻能見著其他女兒女婿的時候,話裏話外的提著以後要讓孩子們多照顧著點她們六姨……
但其實六妮隻是不婚不育,倒沒有真的素到出家,戀愛還是有談的,隻是不告訴父母而已,就怕他們知道以後拚了命的催婚。
因為自己要是結婚,生活品質肯定沒有婚前好,那肯定不能結。她隻想談戀愛,不想負責任。
六妮最開始的時候,也就是三十歲以前,和幾個相親對象處過,就是……非常的一言難盡,以至於她很長一段時間對相親處對象這件事都有陰影。
比如有一個人男的,前一天晚上媒婆父母們一起才相親見了一麵,第二天就踩著自行車來給她送早飯了,還說要送她去上班。
你可以說他是熱情,看上了自己,雖然六妮沒看上他的顏值,但也不好意思直接拒絕,便處了兩禮拜。
結果那人第一個星期就問她以後是不是能陪嫁一輛小轎車,聽說你很能賺。
第二個星期就說自己是家裏唯一的兒子,以後他倆結婚了,六妮也得給他生兒子,反正六妮有錢,可以交罰款。
六妮:……生你媽。
第二個相親對象在相完親後的第一次外出吃飯的時候,小心翼翼的點了兩個菜,然後一個勁的和六妮說著你快吃,別浪費了,最後把盤子底下的油汁都刮幹淨了才起身。
六妮覺得自己應該是吃不了這個苦的,又拒絕了。
第三個……
第n個聽說生意做的也挺大的,自己賺錢買了小轎車和城裏的房子。父母還都是幹部,家庭背景特別好。媒婆說他大齡單身的原因主要是跟六妮一樣,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了,人太老實了,所以還沒對象。
六妮被催著見了一麵, 結果做了三天噩夢。隨後再三表示自己對錢也沒那麽大的興趣。
並且後麵也是她主動拒絕了馬德祥和林玉蘭給她介紹的任何一個相親。
你也不能說他們當父母的真的不挑,但六妮總覺得她倆的審美和認知都有問題,跟電腦一樣方的臉跟她說男人國字臉看起來穩重;一米六八一百八十斤的跟她說宰相肚裏能撐船?
出去坐一起吃飯,整頓飯下來三棍子打不出一個悶屁來的,他們說老實人適合過日子;流裏流氣的,他倆說腦子靈活,是個做事的人。
……
總之,還是算了。
六妮覺得隨緣吧,自己能找到合適的對象那就談談, 沒有的話就拉倒。
在省城她倒是真自己給自己找到過幾個男人談戀愛, 就是每段戀情到最後,都是以對方逼婚,六妮拒絕並分手為結局。
知道點自己妹妹感情生活的五妮就很無語,“你不想負責你談啥戀愛啊?你難道還能一輩子談戀愛不結婚嗎?”
“為什麽不可以?”六妮窩在她五姐家沙發裏嚼著五妮婆婆今年新曬的番薯片,一臉理所當然的說著,“不是你們說的嗎?結婚前是風花雪月,結婚後就是柴米油鹽,再好的感情也會在帶孩子中消磨殆盡。
那我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還是不結了吧。”
五妮:……怪她們話太多了唄?
“我那麽有錢。萬一人家看上的是我的錢呢?”六妮攤手,
“隻要不結婚,這都是我的私人財產;隻要不結婚,男的打人就不算家暴,而能判毆打;隻要不結婚,他就算殺了我,也不能讓什麽亂七八糟的血親出具諒解書;隻要不結婚,我也不用被迫去生孩子……”
五妮:……有那麽誇張嗎?
但她也知道,六妮更多的還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才不樂意結婚的。不管他們家後來變得有多好,童年的陰影籠罩著她們每一個人。
不管另一半有多好,在她們的心裏,結婚的本質還是搭夥過日子,要不是因為活在這個社會,不想太出挑,不婚不育太過於驚世駭俗,他們可能都無所謂這個。
九姐妹裏賺錢最瘋狂的,一個是三妮一個就是六妮。
三妮為了其他姐妹擔下了所謂“傳宗接代”的職責,還好遇到了齊進舟,婚姻也算是圓滿,要是換個人,估計也是那種寧可“去父留子”的。
而六妮,她大概就是那個不樂意慣著社會世俗走的那個人。
“五姐,”六妮笑眯眯的看向五妮,“你們應該開心才對,畢竟我沒有孩子,以後我的錢就都是你們孩子的。這種時候,你就應該讓然然多抱抱我的大腿,說不定以後我還能多分她一點。那她就能少奮鬥很多年了!”
五妮一個白眼翻給她,“她倒也不缺你這點錢,應該說你這些外甥外甥女們都不缺……我們寧可你現在突然有個自己的孩子,然後把錢留給她\/他的。”
五妮伸出一根手指搖啊搖。“nonononono……萬一生出一個不孝子來,那有還不如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