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真真假假難斷分
迷心記——出版名 宮 作者:當木當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雲曦眯了眼睛,他今天駕臨左府是眾人皆知的事,晌午時分便向太後言明,他有時往重臣府裏去也不是什麽可奇怪的事。況且左含青一路奉駕有功,加上左含青除會領兵以外,對外家功法很有心得,家裏典藏武籍十分的豐富。皇上南巡的時候聽他說起便有心一觀,貴妃出事以後,皇上心情很不好,三月底的時候左含青便趁機一直恭請聖駕
昨天左含青又提起,太後便主動說讓皇上跟著出去逛逛散心也好。反正在京師皇城,皇上出去走走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所以今天皇上料理完朝中之事,便領了龐信汪成海幾個出宮往左府而來。
至於左含青的老婆,她有誥命在身,本就該每月初的時候入宮侍奉太後。不過因她惡名在外,太後也有耳聞,索性也不見她。後來那藍雙池不入宮來,太後也不問,直當沒這號人便罷了!四月初的時候,太後因這事氣的身子也不太好,眾命婦紛紛請安侍奉,往來的極多。藍雙池便領著誥命進宮,各門的見她極少。但左夫人的聲名在外,太後聽過她的名頭,哪樂意見這號人,聽說她過來問安也沒理會,藍雙池便在壽春宮殿外磕了頭罷了。出去的便是個替身,她臉生,衣服一換也沒人認得。
初五便跟著陳懷德等人一道進了掬慧宮料理,莫成勇讓皇上踹了以後,怕著了皇上的惱又打他,也因著太後的吩咐便也不怎麽近緋心的身,省得授人以柄。加上皇上常來,總是賴汪,陳以及自己宮裏的奴才服侍。所以沒幾日,緋心身邊也自然成了乾元宮領來的人。如此這般,剩下的便順理成章。
他從不懷疑緋心的應對,隻消一個動作他們便彼此明白。如此隻看明天,她既能為了忠心不惜自己入局。那麽現在,就該為了真心,再入他的局來!
這人將死的時候沒有不怵的,緋心也是一樣。若憑著一股子猛勇,也能得個痛快。偏是她還得用極短的時間把事情想一遍!
她隻覺一縷魂蕩蕩悠悠,似離複又歸。虎口一陣陣的痹麻之痛,她生是忍了,喉頭動了兩動,過了半晌,才輕輕“呃”出一聲來。
抬眼間,竟瞅到太後坐在床邊。攏著袖一臉陰沉的看著她!緋心怔怔的看她半晌,忽然揚唇一笑:“太後婆婆!”
她一出聲,生把阮星華震個七昏八素,這調子七轉八彎,竟是帶了淮安腔!緋心一直是字正腔圓的官中話,錦泰有例,舉凡官家必要學習官中話,不然南腔北調說來奇怪,也不成個體統。樂正寞在錦泰三年便脫了商籍,之後便一直嚴格管束家人。緋心入宮,從不帶出半點南語,如今怎麽…….再瞅她的表情,雙眼蒙蒙的,竟是比之往那深遂收斂,更明媚了幾分!
星華轉頭看著身邊的雲曦,眼見他雙目發紅似帶血淚,一直盯著緋心頸上烏紫的勒痕瞧!一時心裏百感交集,虧的她沒一時衝動要了緋心的命!
這案子前幾日她已經不想再查,實在是翻出太多父親之前的舊賬來!雖然種種證據表明,貴妃的確與外臣有勾,而且與林家勾連的最多。但之前那些因著常福繡靈舉報的,倒站不住腳了。太後一直想不太明白的是,為什麽貴妃要倉促之下急急認罪。貴妃這般一懸梁,今天過來複見了她的絕筆。太後真是什麽都明白了!
之前說是貴妃病了讓太醫會診,其實說說便罷了,也沒真讓太醫來。但昨天夜裏,莫成勇突然來報,道貴妃突然懸梁了!皇上昨天去了左府,結果他一走便出了事端!本來這兩日太後就很是心神不安,她照著皇上的意思引了林孝的老婆進來,沒想到那林雪清竟如此快速,馬上就坐不住了,虧的她一早讓莫成勇和陳懷德多關照些!
太後宣了太醫去瞧,然後等皇上迴來又對著皇上哭了一氣,那邊太醫折騰半宿可算把人救迴一口氣。結果又是一記悶雷,貴妃有點怪怪的,似是臆症了!
這下太後慌了神,至了早上,二人一道過來瞧。當時貴妃一懸梁,掬慧宮上下亂成一團。都忙著救人也沒顧別的,至了早上,莫成勇這才瞅見桌角下頭掉了張紙。撿起一瞧,竟是貴妃留的絕笑。忙呈上給二人看。一看太後是全明白了,皇上卻受不得了,當時晃晃要倒,人整個就快暈了過去!
太後心裏油煎火烤的痛不欲生,這些天皇上熬的形銷骨立日日難安。一場舊仇牽扯出這多少事端?大司馬的舊賬千絲萬縷,真要究算下來怕是要族滅。太後是又怕又悔,這封絕筆,更是讓太後難以自處!卻不成想,她竟是有這份心的人!
如今她醒過來,整個人竟癡呆了一般,一張嘴還出了南腔了?要星華還有什麽臉再麵對皇上!
“你可還記得這是哪裏?”太後瞧著緋心,輕聲開口。
“記得啊,太後婆婆!”緋心聽了她的話,複笑了起來,“掬慧宮,對不?”
太後微抽了一口氣,一時起了身,移了屏擋在床畔。看了看皇上,兩人一道往外頭去,伸手把幾個太醫召來:“貴妃如今怎麽這般模樣?”
“貴妃脈阻不暢,有痰迷之症,氣血虧柔飲食不能融痰迷……”馮太醫跪在地上剛說了一半,太後已經不耐煩起來:“哪個讓你背這些藥經?揀要緊的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依微臣愚見,怕是臆癡痰迷之症!”邊上的孟太醫忙低聲說,“貴妃吃痛緩悟,卻意識清楚。並無瘋癲混亂之態。怕是因急痛絞心,一時火逼而滯澀。這症候不大好拿捏,隻得先行行針,吃幾劑再瞧瞧。”
“可能好得?朕還與她有話說。”雲曦越發不耐,一臉心焦的樣子。
“這個…….”
太後見幾個老菜瓜子都是一臉的難色,剛欲開口,突然聽裏頭一陣吵嚷。雲曦皺了眉毛:“又怎麽了?”
一會子汪成海顛兒顛兒的過來,抺一把汗:“娘娘道餓了,要吃湯菜!”
太後一聽暈得不行,本來這半個來月,就沒一天安生的。越發不敢再看皇上的表情,想想自己也哭了!
皇上這邊忙著安慰,簡直滿頭都是包,生讓這一堆子事搞得肝火亂竄。把太醫連滾帶爬的轟出去之後道:“母後要保養自家身體,千萬別再病了才是……”
“是哀家不能體會你的心,連她一個進宮五年的都曉得這個。偏是哀家與你二十年相依,卻是不能體會!她如此快的認了,便是不想再引得母子情離,也是顧著哀家的體麵。哀家快五十的人了,大半輩子都在宮中,見過多少風浪。卻因這一時的憤恨,把皇上坑的裏外難為!”太後哭的不行,拉著他的手,“如今是林孝也好,貴妃也好,或者兩人合謀也好,都不重要了!哀家隻是心裏難受的很呐!”
貴妃的遺書細道出個中原委,她因家在淮安周濟緩慢,所以一直想攏絡外臣尋找支倚。但大司馬不屑與之相交,眾人皆受大司馬所迫不敢有所異動。即便是受過她恩惠的林孝當時也無力相扶。她的確因此生出恨意,想趁皇上與大司馬最針鋒相對的時機將大司馬除掉!她看中了林孝,是因林孝與大司馬一向不合。她家裏早年經商各地,所以多識江湖人士。她願意讓家人搭橋,讓林孝前往交接。但林孝並不肯應,她心有不甘,便向林孝反複索銀。
大司馬暴斃之後,她以為林孝明裏不應,暗裏動手,便借著提拔之機向林孝索取報酬,林孝真是付錢與她。後來她坐享銀錢,林孝得封高職,二人再無往來。
但隨她與皇上日日情深,她亦也懼此事東窗事發影響二人感情。想借著整頓司掌局,可以掌控後宮,從此她收支嚴重不符之事也不會泄露。至與皇上南巡後二人情深更篤,她雖處深宮,也知天下難掌。十分後悔當初借高位之便索取巨款的行徑。至三月莫成勇搜宮得出證物,她心知東窗事發,本有心招出林孝,但當日與林孝書信往來極多。怕牽扯起來再連累了淮安家宅,複又一想皇上倚重林孝,終是又怕皇上為難,太後多心。便不想再牽連他人,索性令常福與繡靈向太後告發,同時認罪!後來因皇上細細追查不肯甘休,越發覺得有愧皇恩,如今將所知盡吐,願身死以保皇家顏麵。家人遠在淮安並不知此事,隻懇請皇上保其家聲!
這絕筆若是早幾日,太後是半點都不信。但現在事情已經查到這一步,她之前的證據根本是漏洞百出。而常福與繡靈這兩個關鍵人物,每及細問總是前後不一,疑點頗多。當時太後震怒,哪裏想得這許多。如今細想,這常福與繡靈都是自小入宮,在宮中多年早該知道一旦主子事敗,奴才必難脫活的道理。如何會招的這般爽快?
貴妃以為拿著林孝的小辮子,便向林孝貪錢倒真是有可能。但她一個後宮女人,就算布劃的再密慎,大司馬何等人物,哪裏是她說殺便殺得的?查了這麽久,父親過往種種鐵證如山,人證牽扯出來足有百餘。比之貴妃行徑更加的讓人發指!貴妃縱是貪婪可惡,但此時亦也逼得瘋瘋傻傻。她不過入宮五年,也明白這種事查出來沒個幹淨,願意一死了事省得連累家人,不如為皇上盡忠!倒是她阮星華,當了快二十年的太後,竟不明白塵土已歸,複挖無用的道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昨天左含青又提起,太後便主動說讓皇上跟著出去逛逛散心也好。反正在京師皇城,皇上出去走走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所以今天皇上料理完朝中之事,便領了龐信汪成海幾個出宮往左府而來。
至於左含青的老婆,她有誥命在身,本就該每月初的時候入宮侍奉太後。不過因她惡名在外,太後也有耳聞,索性也不見她。後來那藍雙池不入宮來,太後也不問,直當沒這號人便罷了!四月初的時候,太後因這事氣的身子也不太好,眾命婦紛紛請安侍奉,往來的極多。藍雙池便領著誥命進宮,各門的見她極少。但左夫人的聲名在外,太後聽過她的名頭,哪樂意見這號人,聽說她過來問安也沒理會,藍雙池便在壽春宮殿外磕了頭罷了。出去的便是個替身,她臉生,衣服一換也沒人認得。
初五便跟著陳懷德等人一道進了掬慧宮料理,莫成勇讓皇上踹了以後,怕著了皇上的惱又打他,也因著太後的吩咐便也不怎麽近緋心的身,省得授人以柄。加上皇上常來,總是賴汪,陳以及自己宮裏的奴才服侍。所以沒幾日,緋心身邊也自然成了乾元宮領來的人。如此這般,剩下的便順理成章。
他從不懷疑緋心的應對,隻消一個動作他們便彼此明白。如此隻看明天,她既能為了忠心不惜自己入局。那麽現在,就該為了真心,再入他的局來!
這人將死的時候沒有不怵的,緋心也是一樣。若憑著一股子猛勇,也能得個痛快。偏是她還得用極短的時間把事情想一遍!
她隻覺一縷魂蕩蕩悠悠,似離複又歸。虎口一陣陣的痹麻之痛,她生是忍了,喉頭動了兩動,過了半晌,才輕輕“呃”出一聲來。
抬眼間,竟瞅到太後坐在床邊。攏著袖一臉陰沉的看著她!緋心怔怔的看她半晌,忽然揚唇一笑:“太後婆婆!”
她一出聲,生把阮星華震個七昏八素,這調子七轉八彎,竟是帶了淮安腔!緋心一直是字正腔圓的官中話,錦泰有例,舉凡官家必要學習官中話,不然南腔北調說來奇怪,也不成個體統。樂正寞在錦泰三年便脫了商籍,之後便一直嚴格管束家人。緋心入宮,從不帶出半點南語,如今怎麽…….再瞅她的表情,雙眼蒙蒙的,竟是比之往那深遂收斂,更明媚了幾分!
星華轉頭看著身邊的雲曦,眼見他雙目發紅似帶血淚,一直盯著緋心頸上烏紫的勒痕瞧!一時心裏百感交集,虧的她沒一時衝動要了緋心的命!
這案子前幾日她已經不想再查,實在是翻出太多父親之前的舊賬來!雖然種種證據表明,貴妃的確與外臣有勾,而且與林家勾連的最多。但之前那些因著常福繡靈舉報的,倒站不住腳了。太後一直想不太明白的是,為什麽貴妃要倉促之下急急認罪。貴妃這般一懸梁,今天過來複見了她的絕筆。太後真是什麽都明白了!
之前說是貴妃病了讓太醫會診,其實說說便罷了,也沒真讓太醫來。但昨天夜裏,莫成勇突然來報,道貴妃突然懸梁了!皇上昨天去了左府,結果他一走便出了事端!本來這兩日太後就很是心神不安,她照著皇上的意思引了林孝的老婆進來,沒想到那林雪清竟如此快速,馬上就坐不住了,虧的她一早讓莫成勇和陳懷德多關照些!
太後宣了太醫去瞧,然後等皇上迴來又對著皇上哭了一氣,那邊太醫折騰半宿可算把人救迴一口氣。結果又是一記悶雷,貴妃有點怪怪的,似是臆症了!
這下太後慌了神,至了早上,二人一道過來瞧。當時貴妃一懸梁,掬慧宮上下亂成一團。都忙著救人也沒顧別的,至了早上,莫成勇這才瞅見桌角下頭掉了張紙。撿起一瞧,竟是貴妃留的絕笑。忙呈上給二人看。一看太後是全明白了,皇上卻受不得了,當時晃晃要倒,人整個就快暈了過去!
太後心裏油煎火烤的痛不欲生,這些天皇上熬的形銷骨立日日難安。一場舊仇牽扯出這多少事端?大司馬的舊賬千絲萬縷,真要究算下來怕是要族滅。太後是又怕又悔,這封絕筆,更是讓太後難以自處!卻不成想,她竟是有這份心的人!
如今她醒過來,整個人竟癡呆了一般,一張嘴還出了南腔了?要星華還有什麽臉再麵對皇上!
“你可還記得這是哪裏?”太後瞧著緋心,輕聲開口。
“記得啊,太後婆婆!”緋心聽了她的話,複笑了起來,“掬慧宮,對不?”
太後微抽了一口氣,一時起了身,移了屏擋在床畔。看了看皇上,兩人一道往外頭去,伸手把幾個太醫召來:“貴妃如今怎麽這般模樣?”
“貴妃脈阻不暢,有痰迷之症,氣血虧柔飲食不能融痰迷……”馮太醫跪在地上剛說了一半,太後已經不耐煩起來:“哪個讓你背這些藥經?揀要緊的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依微臣愚見,怕是臆癡痰迷之症!”邊上的孟太醫忙低聲說,“貴妃吃痛緩悟,卻意識清楚。並無瘋癲混亂之態。怕是因急痛絞心,一時火逼而滯澀。這症候不大好拿捏,隻得先行行針,吃幾劑再瞧瞧。”
“可能好得?朕還與她有話說。”雲曦越發不耐,一臉心焦的樣子。
“這個…….”
太後見幾個老菜瓜子都是一臉的難色,剛欲開口,突然聽裏頭一陣吵嚷。雲曦皺了眉毛:“又怎麽了?”
一會子汪成海顛兒顛兒的過來,抺一把汗:“娘娘道餓了,要吃湯菜!”
太後一聽暈得不行,本來這半個來月,就沒一天安生的。越發不敢再看皇上的表情,想想自己也哭了!
皇上這邊忙著安慰,簡直滿頭都是包,生讓這一堆子事搞得肝火亂竄。把太醫連滾帶爬的轟出去之後道:“母後要保養自家身體,千萬別再病了才是……”
“是哀家不能體會你的心,連她一個進宮五年的都曉得這個。偏是哀家與你二十年相依,卻是不能體會!她如此快的認了,便是不想再引得母子情離,也是顧著哀家的體麵。哀家快五十的人了,大半輩子都在宮中,見過多少風浪。卻因這一時的憤恨,把皇上坑的裏外難為!”太後哭的不行,拉著他的手,“如今是林孝也好,貴妃也好,或者兩人合謀也好,都不重要了!哀家隻是心裏難受的很呐!”
貴妃的遺書細道出個中原委,她因家在淮安周濟緩慢,所以一直想攏絡外臣尋找支倚。但大司馬不屑與之相交,眾人皆受大司馬所迫不敢有所異動。即便是受過她恩惠的林孝當時也無力相扶。她的確因此生出恨意,想趁皇上與大司馬最針鋒相對的時機將大司馬除掉!她看中了林孝,是因林孝與大司馬一向不合。她家裏早年經商各地,所以多識江湖人士。她願意讓家人搭橋,讓林孝前往交接。但林孝並不肯應,她心有不甘,便向林孝反複索銀。
大司馬暴斃之後,她以為林孝明裏不應,暗裏動手,便借著提拔之機向林孝索取報酬,林孝真是付錢與她。後來她坐享銀錢,林孝得封高職,二人再無往來。
但隨她與皇上日日情深,她亦也懼此事東窗事發影響二人感情。想借著整頓司掌局,可以掌控後宮,從此她收支嚴重不符之事也不會泄露。至與皇上南巡後二人情深更篤,她雖處深宮,也知天下難掌。十分後悔當初借高位之便索取巨款的行徑。至三月莫成勇搜宮得出證物,她心知東窗事發,本有心招出林孝,但當日與林孝書信往來極多。怕牽扯起來再連累了淮安家宅,複又一想皇上倚重林孝,終是又怕皇上為難,太後多心。便不想再牽連他人,索性令常福與繡靈向太後告發,同時認罪!後來因皇上細細追查不肯甘休,越發覺得有愧皇恩,如今將所知盡吐,願身死以保皇家顏麵。家人遠在淮安並不知此事,隻懇請皇上保其家聲!
這絕筆若是早幾日,太後是半點都不信。但現在事情已經查到這一步,她之前的證據根本是漏洞百出。而常福與繡靈這兩個關鍵人物,每及細問總是前後不一,疑點頗多。當時太後震怒,哪裏想得這許多。如今細想,這常福與繡靈都是自小入宮,在宮中多年早該知道一旦主子事敗,奴才必難脫活的道理。如何會招的這般爽快?
貴妃以為拿著林孝的小辮子,便向林孝貪錢倒真是有可能。但她一個後宮女人,就算布劃的再密慎,大司馬何等人物,哪裏是她說殺便殺得的?查了這麽久,父親過往種種鐵證如山,人證牽扯出來足有百餘。比之貴妃行徑更加的讓人發指!貴妃縱是貪婪可惡,但此時亦也逼得瘋瘋傻傻。她不過入宮五年,也明白這種事查出來沒個幹淨,願意一死了事省得連累家人,不如為皇上盡忠!倒是她阮星華,當了快二十年的太後,竟不明白塵土已歸,複挖無用的道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