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寅時三刻,崔秉誌才匆匆趕至禮部,予俞正昂與韋邈歉意地一拜,言辭懇切道:“途中遇到些麻煩事,耽誤了時辰,乞蒙見恕。”


    俞正昂淡淡一笑,迴敬道,“崔大家言重了,為不誤放榜時辰,俞某已與韋太師先行將木箱拆封,檢查封存試卷是否有恙,祁將軍可做見證。既崔大家已至,我等即刻開始吧。”


    “是極是極。”崔秉誌長舒一口氣,連忙應下。畢竟後日就要放榜,時間緊迫。


    據林盡染統計呈報,共計四千七百五十六份。眼下這兩日裏還需完成彌封、謄錄、對讀、閱卷、搜落卷等環節,放榜前還要填寫正榜,時間上可謂相當緊張。


    崔秉誌木箱裏整齊擺放著糊名用的白紙及試卷,並無異樣。而應林盡染的要求,科考時學子的憑證實為一塊號牌,每位學子皆有一塊獨一無二的,且試卷上並無學子、姓名、籍貫等信息,而是對應抄寫號牌的標識。彌封時也是將此糊上,再用朱筆謄錄,供考官閱讀評卷。


    因此,縱然想對某個學子行舞弊之實,還需將學子號牌對應的信息默下來。這可是四千多份的號牌,若是記錯一位,那可是天壤之別,故而也就大大減少徇私舞弊的可能。


    仔細想來,又有誰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裏,拿著四千七百餘份試卷中僅有的號牌信息,去依照名冊裏查找到對應的學子。若無數十人的全力協助,恐怕難以完成。


    “既如此,俞某就要封院了。”


    得了同僚的紛紛點頭示意,俞正昂對外高聲喊道,“封院!”


    不稍片刻,就有禁軍將此屋團團圍住。封院期間就不得有外人來打擾,時辰到了也隻能送些飯菜茶水進去,且需經過禁軍的重重查驗。此時禮部內已進入了緊鑼密鼓地評卷之中。


    翌日,未時。


    陰雨天的長安街道上,人跡寥寥,顯得有些冷清,條條雨絲交織成一片銀色的簾幕,鋪天蓋地而下。


    林盡染在府中接詔入宮,可傳旨的太監此次卻是他人,並非是孫蓮英。而偷偷問這小太監,卻也是一問三不知,這倒讓原本有些疑惑的林盡染平添了一絲惴惴不安,心中有些沒底。


    剛踏進文英殿,見太師韋邈、崔秉誌、禮部尚書俞正昂、國子監祭酒及吏部尚書皆立在殿前。


    林盡染拱手一拜,唿道,“陛下萬歲。”


    此刻楚帝的臉色卻看不出個喜怒,開口問道,“林郎中可知次日科考的卷子共幾份?”


    “迴陛下,若是臣沒有記錯,應當是四千七百五十六份。”林盡染如實迴道。


    楚帝冷哼道,“你倒是記得清楚。”


    “迴陛下,職責所在,臣不敢忘。”


    “哦?”楚帝輕輕挑眉,隨即向殿下擲了一本名冊,“那林郎中看看這上麵的名字,可都認識?”


    林盡染拾起那冊子,倒是寫有幾個熟悉的名字,博陵崔俊弘、弘農向成林、汝南林明德,其餘的就不認識了。


    “不知這些學子有何問題?”


    “今日太師與崔秉誌呈上折子,稱少了幾份學子的試卷。依著號牌尋去,查出少了名冊上這些學子的試卷。林郎中可知這些卷子的下落?”楚帝言語中有些怒氣。


    畢竟,學子報考除了身份、年齡的限製外,還需呈交幾封策論以作篩選,這才有了萬餘學子初報名就會去了大半的說法。


    因此,這幾名學子的試卷丟失後,就需將報考時呈交的策論找出,讓楚帝閱覽。


    偏這些個學子的策論都是拔尖的,若是能保持呈交策論的水平,這些學子也定是會榜上有名。


    因而,丟失這些學子的試卷,就需要問責,而林盡染恰恰是運送這些試卷至禮部的責任人。


    此事說大也不大,丟失試卷那就讓這些個學子迴來重寫,或是另給命題再寫一篇便是。但如此一來,既有失公允,又容易落人話柄。


    偏此屆科考亦是首屆,出現這種問題必定得有個交代,何況這裏麵還有兩個學子較為特殊,一位是尚書令之子,一位是博陵崔氏的宗族子弟。


    林盡染拱手一拜,正色說道,“啟稟陛下,臣不知。”


    隻見楚帝炯炯有神的眼睛裏流露出一股怒氣,怒叱道,“好一個不知。若是林郎中不知,在場的還有哪位知曉?”


    侍候在殿內的內侍宮娥,還有站在殿下的幾位臣子皆嚇得魂不附體,齊溜溜的跪下,戰戰兢兢地輕唿,“陛下息怒。”


    可林盡染卻還是直挺挺地站著,拱手說道,“陛下息怒。”


    不料楚帝此刻卻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怒極反笑,質問道,“息怒?林郎中且說說如何讓朕息怒。”


    眼瞧著楚帝的怒意,已是要將殿中的人屠戮殆盡的樣子,但林盡染依舊泰然自若的模樣,分析道,“學子們要的交代不過是公平二字,敢問韋太師與崔大家,此次上榜的才俊有多少名?”


    楚帝冷哼一聲,心中也在思慮這林盡染究竟要出個什麽主意,遂降諭起身。


    韋太師拱手一拜,“陛下,我等審閱試卷共計四千七百五十份整,未算上丟失的六份卷子,可上榜的學子合計有七十人。”


    “陛下,臣建議將此七十名學子,與剩餘六名學子召來文英殿參與殿試,由陛下親自擢選,賜天子門生。彼時,這六名學子的才學便可高下立判,而陛下指點科考學子,也不失為一段佳話。”林盡染心中也是暗暗鬆了口氣,得虧講述科舉之事時,可沒有在場的人,天子門生,這可是一個大大的噱頭。


    可也早已暗暗嘀咕,丟六份試卷?這若是沒人從中作梗,自己是萬萬不信的,偏偏丟的一個是林明德這種死對頭,一個是崔大家的子侄,無怪崔大家的眼神有些不善。


    想來也是,好不容易能讓子侄有機會參與科考,走上仕途,偏偏還將卷子給丟了,崔秉誌對自己若是沒些怨氣,那定是假的。


    楚帝聞言,冷哼一聲,但怒氣總歸是消下去了一些,依舊是沒個好臉色地說道,“林郎中倒是打的好主意,你丟的卷子,讓朕來給你收拾局麵?”


    見楚帝的臉色都緩和些了,林盡染緊繃的弦都稍稍鬆馳了些,有些沒皮沒臉地說道,“陛下英明,染之可是一心為了陛下啊!染之的忠心,天地可鑒,日月可表···”


    “得得得!”楚帝一臉嫌棄的模樣,似是聽他說過這不要臉的‘忠言’,卻也不再計較這話何時說的,轉而厲聲道,“此事該當有個結果,也好給這六位學子一個交代。”


    楚帝這會兒幾是明令讓林盡染去徹查此事,倘若真是無意間弄丟了那六張卷子倒也罷了;但若是有意為之,那就是有人在插手科考之事,而性質可真就大變了。


    “如此,明日照常發榜,剩餘六名學子與這七十名翰林學子擇日聽宣進宮殿試。朕要親自考較,若那六名學子有真才實學,朕也不會虧待他們。”


    “陛下聖明。”殿下群臣齊唿。


    對於韋邈、崔秉誌而言,這已然是個皆大歡喜的局麵。


    楚帝見狀,旋即擺了擺手,示意皆可退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楚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司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司遙並收藏楚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