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的禦書房裏,皇帝正在批閱奏折,太監總管德順就輕手輕腳地走了過去。
“啟稟陛下,那個……四殿下、七殿下和南陵王府的南公子求見。”
“嗯?”聽到這三個稱唿,皇帝頗有些詫異地抬起頭來,“老四和阿南不是明日才能迴京嗎?老七又為什麽會跟他們一起進宮?”
因為他的有意疏遠,所以老七既不上朝,也不來宮裏晨昏定省,他有多長時間沒見過老七了?
想起那個被他疏遠的七兒子,皇帝神色複雜。
“老奴不知,”瞥一眼皇帝,德順小心翼翼地說道,“老奴看他們是押著城門衛左副將曾超一起來的,像是出了什麽事的樣子。”
“曾超?”皇帝還記得曾超,那個因為犯了錯被貶的將軍,“他別是又犯渾了。讓他們進來吧。”
“是。”德順立刻出門去請人進來,不一會兒就領著幾個人迴到皇帝麵前。
“兒臣參見父皇。”
“臣參見陛下。”
進門時楚修瑾有意慢了一步,進門後就一直走在楚修瑜和駱南的身後,跪下行禮時也是躲在楚修瑜和駱南身後,楚修瑾的身形本就比楚修瑜和駱南嬌小,這樣躲在兩人身後就被擋了個嚴嚴實實,皇帝左看右看就隻看到他在後邊跟著,卻連他的身形都沒看清楚。
雖說是有意疏遠,但人突然就到了眼前,皇帝的心裏就莫名地多了幾分忐忑、期待和好奇。
老七現在長成什麽樣子了?過得好不好?那麽久沒見,突然見到他老七會是什麽樣的心情和表情?會高興嗎?
“嗯,都起來吧,”嘴上的話是對眾人說的,皇帝的目光卻一直落在楚修瑾的身上,“老四,你們不是明日才能迴京嗎?”
聽到這話,才剛站起來的楚修瑜立刻就又跪了下去:“父皇恕罪,擅離職守未能依照皇命將南陵王府眾人護送入京是兒臣的錯,兒臣認罪,但兒臣是收到了傳信說七皇弟遇險,一時心急便快馬迴京。”
楚修瑜這一跪,站在楚修瑜身後的楚修瑾就暴露在皇帝眼前,讓皇帝看清了他瘦弱的身形,隻不過楚修瑾一直低著頭,皇帝還是看不清他的長相。
“老七遇險?怎麽迴事?”聽說楚修瑾遇險,皇帝終於將視線從楚修瑾身上收迴,略略陰沉了臉看著楚修瑜。
楚修瑜立刻說道:“啟稟父皇,兒臣受父皇之命離京辦差,才剛走不久七皇弟就被人推入水中,險些喪命,兒臣接到四皇子府的傳信後就安排畢星淵帶人到七皇子府去加強對七皇弟的保護,但近日畢星淵再次傳信給兒臣說七皇子府中疑有叛主小人與外人勾結,意圖加害於七皇弟,原本有畢星淵在側兒臣並不擔心,但對方陰險,竟欺七皇弟心思單純,屢次將七皇弟騙出七皇子府,兒臣聽後寢食難安,便連夜趕迴京城,恰在南郊偶遇七皇弟,就是他!”
楚修瑜轉身,怒瞪著曾超:“就是他在南郊企圖對七皇弟痛下殺手!若不是兒臣硬逼著駱南隨兒臣一道迴京,兒臣的身邊怕還沒人能攔得住他!”
“老七曾被人推入水中還險些喪命??”皇帝怒聲反問。
以為皇帝是不信,楚修瑜沉聲道:“就一個月前的事情,七皇弟溜去東郊湖畔遊玩,卻被有心人推入湖中,很多人都看見了,父皇若不信現在就可以差人去查。”
一聽這話,皇帝嘭的一聲拍案而起:“一個月前?這麽大的事兒怎麽都沒人進宮來向朕稟報?!”
楚修瑜一愣,抬眼瞄了皇帝一眼卻不知道該如何迴答。
怎麽沒人進宮稟報?父皇從來不過問修瑾的事情,以前他幾次想在父皇麵前提一提修瑾總被人暗害的事情,好讓父皇給句警告的話讓某些人收斂一些,奈何每次他才剛提起修瑾,父皇就要打斷他的話,他若執意說下去,父皇就要將他趕出去,父皇這樣不想理會修瑾,讓他怎麽派人入宮稟報?
不過這些話楚修瑜卻也沒法直接對皇帝說,但若不這樣說又想不出恰當的說法,楚修瑜犯了難了。
恰在此時,楚修瑾跪了下去,低垂著頭說道:“啟稟父皇,是兒臣攔著沒讓人入宮稟報,父皇要怪就怪兒臣吧。”
楚修瑾的聲音清朗,語調輕快,全沒了之前的懶散痞氣,倒是有幾分少年人的活潑和天真,這轉變叫駱南略有些驚訝地瞄了他一眼。
這小子還真是會裝模作樣。
“你攔著?”皇帝轉眼看向楚修瑾,卻還是看不見楚修瑾的臉,“你為何攔著?”
“因為父皇忙啊。”
“朕忙?”皇帝皺著眉瞄了楚修瑜一眼,那一眼若有所思,“誰與你說朕忙的?”
“他們都這麽說,”楚修瑾突然抬起頭來看著皇帝,那跟月妃有七八分像的容貌叫皇帝毫無防備地怔住,“每次兒臣到了宮門口跟他們說兒臣想要見父皇的時候,他們就說父皇忙,兒臣見皇兄總是入宮,就想讓皇兄帶兒臣入宮見父皇一麵,皇兄就總說他是入宮與父皇說正事的,父皇忙,等父皇閑下來再帶兒臣入宮,誰知兒臣一等就等到現在,兒臣就想啊,父皇忙得連見兒臣一麵、跟兒臣說說話的時間都沒有,那得有多忙啊!兒臣愚鈍,不能像幾位皇兄那樣幫父皇排憂解難,兒臣心中有愧,便想著一定不能給父皇添麻煩,不能讓父皇再為兒臣的事情勞心傷神,反正也是有驚無險,兒臣就沒讓人入宮來跟父皇說。”
楚修瑾這話說得一本正經、合情合理,聽得楚修瑜差點兒笑出聲來。
修瑾這話說得妙,聽起來句句都是為人子體諒父親的孝心,但細細一品卻又是句句都直言道出了父皇對修瑾的忽視,偏又讓人聽不出指責之意,反倒處處都是理解和體諒,修瑾那仿佛什麽都不懂隻一心相信父皇的天真語氣更是叫人聽了心疼,父皇但凡有把修瑾當成是自己的兒子,但凡還對修瑾有些父子之情,此時定要心生愧疚。
偷偷瞄皇帝一眼,楚修瑜就在皇帝的臉上看出了愧疚,頓時就放下心來,卻又倍感疑惑。
他一直都覺得奇怪,父皇好麵子,雖沒明著說過什麽,但心裏對母妃的事情還是有愧疚和悔恨的,因此他迴京之後父皇多多少少都有些偏心於他,這才讓他漸漸有了與太子相抗的能力,但同樣都是母妃的兒子,父皇卻對修瑾避之不及,那提都不願提的樣子讓他困惑不已,他一直覺得父皇是因為某種他們所不知道的原因而厭棄著修瑾,但現在看來好像又不是……到底是怎麽迴事?
“啟稟陛下,那個……四殿下、七殿下和南陵王府的南公子求見。”
“嗯?”聽到這三個稱唿,皇帝頗有些詫異地抬起頭來,“老四和阿南不是明日才能迴京嗎?老七又為什麽會跟他們一起進宮?”
因為他的有意疏遠,所以老七既不上朝,也不來宮裏晨昏定省,他有多長時間沒見過老七了?
想起那個被他疏遠的七兒子,皇帝神色複雜。
“老奴不知,”瞥一眼皇帝,德順小心翼翼地說道,“老奴看他們是押著城門衛左副將曾超一起來的,像是出了什麽事的樣子。”
“曾超?”皇帝還記得曾超,那個因為犯了錯被貶的將軍,“他別是又犯渾了。讓他們進來吧。”
“是。”德順立刻出門去請人進來,不一會兒就領著幾個人迴到皇帝麵前。
“兒臣參見父皇。”
“臣參見陛下。”
進門時楚修瑾有意慢了一步,進門後就一直走在楚修瑜和駱南的身後,跪下行禮時也是躲在楚修瑜和駱南身後,楚修瑾的身形本就比楚修瑜和駱南嬌小,這樣躲在兩人身後就被擋了個嚴嚴實實,皇帝左看右看就隻看到他在後邊跟著,卻連他的身形都沒看清楚。
雖說是有意疏遠,但人突然就到了眼前,皇帝的心裏就莫名地多了幾分忐忑、期待和好奇。
老七現在長成什麽樣子了?過得好不好?那麽久沒見,突然見到他老七會是什麽樣的心情和表情?會高興嗎?
“嗯,都起來吧,”嘴上的話是對眾人說的,皇帝的目光卻一直落在楚修瑾的身上,“老四,你們不是明日才能迴京嗎?”
聽到這話,才剛站起來的楚修瑜立刻就又跪了下去:“父皇恕罪,擅離職守未能依照皇命將南陵王府眾人護送入京是兒臣的錯,兒臣認罪,但兒臣是收到了傳信說七皇弟遇險,一時心急便快馬迴京。”
楚修瑜這一跪,站在楚修瑜身後的楚修瑾就暴露在皇帝眼前,讓皇帝看清了他瘦弱的身形,隻不過楚修瑾一直低著頭,皇帝還是看不清他的長相。
“老七遇險?怎麽迴事?”聽說楚修瑾遇險,皇帝終於將視線從楚修瑾身上收迴,略略陰沉了臉看著楚修瑜。
楚修瑜立刻說道:“啟稟父皇,兒臣受父皇之命離京辦差,才剛走不久七皇弟就被人推入水中,險些喪命,兒臣接到四皇子府的傳信後就安排畢星淵帶人到七皇子府去加強對七皇弟的保護,但近日畢星淵再次傳信給兒臣說七皇子府中疑有叛主小人與外人勾結,意圖加害於七皇弟,原本有畢星淵在側兒臣並不擔心,但對方陰險,竟欺七皇弟心思單純,屢次將七皇弟騙出七皇子府,兒臣聽後寢食難安,便連夜趕迴京城,恰在南郊偶遇七皇弟,就是他!”
楚修瑜轉身,怒瞪著曾超:“就是他在南郊企圖對七皇弟痛下殺手!若不是兒臣硬逼著駱南隨兒臣一道迴京,兒臣的身邊怕還沒人能攔得住他!”
“老七曾被人推入水中還險些喪命??”皇帝怒聲反問。
以為皇帝是不信,楚修瑜沉聲道:“就一個月前的事情,七皇弟溜去東郊湖畔遊玩,卻被有心人推入湖中,很多人都看見了,父皇若不信現在就可以差人去查。”
一聽這話,皇帝嘭的一聲拍案而起:“一個月前?這麽大的事兒怎麽都沒人進宮來向朕稟報?!”
楚修瑜一愣,抬眼瞄了皇帝一眼卻不知道該如何迴答。
怎麽沒人進宮稟報?父皇從來不過問修瑾的事情,以前他幾次想在父皇麵前提一提修瑾總被人暗害的事情,好讓父皇給句警告的話讓某些人收斂一些,奈何每次他才剛提起修瑾,父皇就要打斷他的話,他若執意說下去,父皇就要將他趕出去,父皇這樣不想理會修瑾,讓他怎麽派人入宮稟報?
不過這些話楚修瑜卻也沒法直接對皇帝說,但若不這樣說又想不出恰當的說法,楚修瑜犯了難了。
恰在此時,楚修瑾跪了下去,低垂著頭說道:“啟稟父皇,是兒臣攔著沒讓人入宮稟報,父皇要怪就怪兒臣吧。”
楚修瑾的聲音清朗,語調輕快,全沒了之前的懶散痞氣,倒是有幾分少年人的活潑和天真,這轉變叫駱南略有些驚訝地瞄了他一眼。
這小子還真是會裝模作樣。
“你攔著?”皇帝轉眼看向楚修瑾,卻還是看不見楚修瑾的臉,“你為何攔著?”
“因為父皇忙啊。”
“朕忙?”皇帝皺著眉瞄了楚修瑜一眼,那一眼若有所思,“誰與你說朕忙的?”
“他們都這麽說,”楚修瑾突然抬起頭來看著皇帝,那跟月妃有七八分像的容貌叫皇帝毫無防備地怔住,“每次兒臣到了宮門口跟他們說兒臣想要見父皇的時候,他們就說父皇忙,兒臣見皇兄總是入宮,就想讓皇兄帶兒臣入宮見父皇一麵,皇兄就總說他是入宮與父皇說正事的,父皇忙,等父皇閑下來再帶兒臣入宮,誰知兒臣一等就等到現在,兒臣就想啊,父皇忙得連見兒臣一麵、跟兒臣說說話的時間都沒有,那得有多忙啊!兒臣愚鈍,不能像幾位皇兄那樣幫父皇排憂解難,兒臣心中有愧,便想著一定不能給父皇添麻煩,不能讓父皇再為兒臣的事情勞心傷神,反正也是有驚無險,兒臣就沒讓人入宮來跟父皇說。”
楚修瑾這話說得一本正經、合情合理,聽得楚修瑜差點兒笑出聲來。
修瑾這話說得妙,聽起來句句都是為人子體諒父親的孝心,但細細一品卻又是句句都直言道出了父皇對修瑾的忽視,偏又讓人聽不出指責之意,反倒處處都是理解和體諒,修瑾那仿佛什麽都不懂隻一心相信父皇的天真語氣更是叫人聽了心疼,父皇但凡有把修瑾當成是自己的兒子,但凡還對修瑾有些父子之情,此時定要心生愧疚。
偷偷瞄皇帝一眼,楚修瑜就在皇帝的臉上看出了愧疚,頓時就放下心來,卻又倍感疑惑。
他一直都覺得奇怪,父皇好麵子,雖沒明著說過什麽,但心裏對母妃的事情還是有愧疚和悔恨的,因此他迴京之後父皇多多少少都有些偏心於他,這才讓他漸漸有了與太子相抗的能力,但同樣都是母妃的兒子,父皇卻對修瑾避之不及,那提都不願提的樣子讓他困惑不已,他一直覺得父皇是因為某種他們所不知道的原因而厭棄著修瑾,但現在看來好像又不是……到底是怎麽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