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崔信仁和崔信遠。


    前天下午,他們等的人終於疲憊不堪的出現,守門人稟報……兩兄弟在門口跟他們見麵。看見他們的萎靡樣,兩兄弟的心裏也不是滋味兒。之前多驕傲,現在就多落魄。


    “祖爺爺。”


    之前出麵的那位喊了一聲便躬身行禮。


    “你們還餓著肚子吧?”


    崔信仁問了一句,不等那位迴話又說道:“走,先進屋,有什麽話坐下來再慢慢的說。”


    於是四五百人跟著他進門。


    崔信遠一聲不吭,等所有人進門才跟在後麵。


    由於屋裏的空間有限,崔信仁叫他們在庭院裏休息,接著便安排人,為他們準備吃的。


    之後崔信仁叫上招唿的那位,跟他一起進屋。


    坐下來。


    那位便說:“兩位祖爺爺,我們是走投無路……迫不得已才來投靠你們,希望你們收留。”


    崔信遠仍不吭聲。


    崔信仁說:“你是知道的,我們每年拿出四百萬塊靈石……剩餘的僅夠我們的生活支出。就算我們縮衣縮食,隻能擠出一百萬塊靈石。一百萬,不足以滿足你們的生活。”


    “以前奢侈,不知靈石來之不易。但通過這幾天……我們知道,沒有依靠是何等艱難!


    兩位祖爺爺放心,今後我們要依靠自己生活。不過,而今眼目下,需要一處安身的地方。希望兩位祖爺爺幫幫我們,給我們找一些事做。隻要餓不死……哪怕苦點累點我們可以養活自己。隻求活著,不求富貴。”


    “哎!”


    崔信仁歎了一聲說:“我們聽說就為你們找好住所。你們再此停留,也不是一天兩天……


    我想知道的是,除了你們而外其他人是死是活?”


    不說則已,一說,那位又生氣。


    “哼,祖爺爺,不怕你笑話,我們是被拋棄的人。”


    “……”


    “盛會結束,家裏的氣氛就變了。知情的憂心忡忡,不知情的蒙在鼓裏。過了十幾天,我發現少了一些小輩。問了,得到的迴答是,叫我閉嘴,叫我說謊。那時候起我就意識到……麵臨的可能是跨不過去的坎。


    過了幾天,又少了兩三百人。給不出合理的理由,留下的人是鬱鬱寡歡。哎!這就是我們的宿命。既然出生在崔家,隻能麵對。


    再苦也就是十幾二十年,等他們長大,各奔前程。”


    “那一家呢,剩下多少人?”


    “那一家一個不留。所有的責任應該歸咎於那家,歸咎於曾祖。為了一柄劍,搭上幾百人的性命。我們撿迴一條命是那家恩賜。”


    “那家對你們說了什麽?”


    “說我們的將來由我們選擇,可以選擇報仇,可以選擇活下去。說所有的災難都是因為崔仲行,為了一顆元陽丹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既然曾祖袒護……就跟著他一起埋葬。


    說話的是一個小子。他坦言,他最不缺的是靈丹。上品出自他的手。他曾明白無誤的告訴我們,一顆元陽丹可以換一位掌控的性命。他放一句話出去,我們將麵臨死亡。”


    聽此崔信遠問了一句:“你的祖爺爺是死是活?”


    “死了。”


    “五位都死,還是逃出去一兩位?”


    “那天隻有三位留在家裏……後兩位早就離家。”


    “或許過不了多久,那兩位就悄悄的來這裏找你們。”


    “哼。”


    那位苦笑一下搖頭說:“找,也是找他們的子孫。”


    “或許要不了多久,他們將成就掌控。”


    那位點點頭說:“盛會結束幾天,他們就閉關。”


    由此說明,那兩位獲得元陽丹。


    接著崔信仁問:“那家有沒有收走你們的靈戒?”


    “沒有。”


    “那能否維持半年的生活?”


    “僅僅是糊口,可以撐四五個月。”


    ……


    第二天。


    崔信遠和崔信仁出門,趕了兩天的路悄悄進入丹城。傍晚,兩兄弟壯膽敲開夏家的門。


    開門的人一看不認識便問:“找誰?”


    崔信仁長話短說:“我們倆姓崔,來自興漢城。前幾天前輩給我帶話……今天登門是感謝前輩,請求指點。鑒於此請求你通報一聲。”


    夏明揚二話不說將門關上。


    過了好一會兒。


    大門再次打開,看見的是夏家主。


    崔信仁一看立即拱手。


    “前輩,此時來訪冒昧了。”


    “你們還有什麽不清楚的地方?”


    崔信仁再次拱手。


    “今日前來一為感謝!二想得到前輩的指點。”


    “此時才來,應該見過那些人。我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麽。但我相信,他們說的應該是真話,是實話。你們應該做出自己的選擇。


    其次,他們活著離開,你就應該猜出那位的為人。


    並且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崔信武和崔信德帶走元陽丹。即便如此他們也不能改變什麽。


    送你們一句話,言行一致,才能取得相互的信任。”


    “感謝前輩指點!”


    崔信遠拱拱手,兩人便轉身離開。


    ……


    第二天,陽光照進城,兩兄弟就出現在宮門口,報上姓名及城池,由守門人帶他們進宮拜見。在場的人包括夏家主,以及高揚。


    “元皇,花都及興漢,兩位城主拜見。”


    “進。”高仁柄迴應一聲。


    崔信仁率先拱手說:“崔信仁率親弟拜見元皇。”


    接著崔信遠拱手叫了一聲:“元皇。”


    “坐。”


    所有前來拜見的城主,隻有兩兄弟有此榮幸。


    “謝元皇。”


    崔信仁迴應一聲坐下說:“幾十年前我們就另立門戶。這家的貪欲過重,怕被他們連累。他們死不足惜。無論當著任何人的麵我都是這句話。至於那些小輩,留在興漢城。站在我們的角度……隻能保證他們吃一口飽飯。保證他們有衣穿……遮風避雨。


    若崔信武和崔信德上門,我將力所能及的規勸……識時務,帶著他們的子孫好好生活。


    元皇心慈,給他們一條活路。他們應該知道珍惜!我和信遠,代表他們感謝元皇的恩情。


    另外夏前輩知道,我們每一年繳納的是四百萬塊靈石。而今改朝換代,每一年應該繳納多少?請元皇定奪。我們絕對沒有二話。”


    片刻,高仁柄才說:“你父親的死我沒有資格評說。你們另立門戶,我認為是正確的選擇。人生在世……基本的是非觀念還是要有的。否則,自己死不足惜還要連累自家的小輩。該爭的爭……但並不意味著殺戮。


    崔信武和崔信德手裏有元陽丹。這是確定無誤,但我並不會因此……就害怕他們報仇。


    他們上門,你可以提醒也可以不提醒。


    他們要怎麽選擇是他們的事。


    假如你們要參與,要同流合汙。那就一起滅亡。


    你們提供遮風擋雨的地方……畢竟是人之常情。


    至於花都和興漢城,每年應該繳納多少靈石。看在你們為難的份上,五年內可以保持不變。五年後,根據每一城的情況酌情增加。”


    “感謝元皇的體恤!”


    崔信仁拱拱手便取一個靈戒放在桌上。


    “元皇,裏麵裝的是八百萬……對於你說的每一句話,我們倆將銘記在心。感謝元皇的恩情!感謝元皇的大義。感謝元皇的教誨。”


    高仁柄擺擺手說:“我說的是道理,不是教誨。”


    畢竟兩人的年齡比他年長。


    接著高仁柄說:“為了報仇,我付出十顆元陽丹。殺崔信武和崔信德大不了再拿出兩顆元陽丹。我相信對此感興趣的人有的是。”


    聽此崔信遠說:“元皇盡可放心,該帶的話,我們一定帶到。他們不聽也會及時的轉達。他們作死,不能因此葬送我們的性命。”


    “你這樣說我很高興!就這樣……你們忙趕路。”


    兩人告辭一聲出門,便匆匆的往迴趕。


    ……


    再說夏辰韋和雲掌櫃。


    昨天,改朝換代的消息在天匯城裏傳播。


    夏辰韋聽說跟秦妙的姑姑商量,準備去同德鎮找雲伯仁……前年,他從高揚的手裏獲得一顆上品破厄丹。因此他幾次三番的往返同德鎮……鑒於此,他從雲掌櫃的嘴裏得知,高揚曾留下一句話,哪裏改朝換代就去哪裏找他。當他聽說王朝變天相當高興!


    於是乎,今天早上他早早的出門。


    太陽偏西就跨進雲家的門。


    “表兄。”夏辰韋進門就喊了一聲。


    “你咋又來?”


    雲掌櫃的女人應聲而出……沒有給他好臉色。


    “表嫂,我來報喜!”


    “喜從何來?”


    “現在不能說。”


    話音落,雲掌櫃從內堂裏出來。


    “哪來的喜訊?”


    “昨天,天匯城裏瘋傳……”


    “急死個人,你能不能一次說完?”


    “改朝換代真的發生了。”


    “啥?”


    “聽說崔家滅亡了,蓬越王朝已改名乾元王朝。”


    “還聽說什麽?”


    “聽說聖城改名丹城。另外,聽說報仇的是高家。除了崔家,秦家和朱家也一起滅亡。”


    雲掌櫃一聽動情地說道:“仁飛,你聽見沒有?秦家滅亡了。當年你幫助的人替你報仇了!你不要牽掛,母女倆有人替你照顧。”


    雲掌櫃的女人立即催促:“你們趕緊去聖城……”


    雲掌櫃橫眉冷對。


    “你的性子不改一改……乘興而去,敗興而歸。當初你是怎麽對待倆母女,你心裏沒有數?一副趨炎附勢的嘴臉,有誰會喜歡。”


    女人無言以對,默默轉身。


    雲掌櫃的這些話不僅是說給他的女人聽。


    ……


    第二天兩人便匆匆的趕往聖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歡樂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什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什魔並收藏歡樂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