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農信商業合作社的情況,比易小海想象的還要坑。
信用社賬麵上隻有700萬,而儲蓄用戶資金3億2千萬,即便是10分之一杠杆的擠兌安全線也是3200萬,
隻要那些儲蓄用戶知道銀行的情況,出現擠兌,銀行瞬間破產。
另外,
信用社的投資人投資了約1億資金,還有支持政府基礎建設發行的3億企業債券,以及零零碎碎的賬目,
整個信用社大約有7億4000萬的債務缺口,
徐棟說的7億7000萬收購價,包括解決7億4000萬債務,2300萬固定資產和700萬的現金,
易小海有點無語。
他以為7億7000萬,怎麽也要有點像樣的資產,沒想到全是債務。
唯一有價值的就是2300萬固定資產和700萬的現金,以及信用社部分工作有人員。
現實與想象的差距太大了,易小海有點措手不及。
花了近8個億買了一張銀行的牌照,有點貴,非常貴。
不過話說迴來,
未來的的7張金融牌照到手的話,差不多花了1億拿到1張牌照,算起來也不算是太吃虧。
那位促成的收購,肯定不會有什麽問題。
易小海本來想要殺個價的,想想沒有那麽幹。
徐棟告訴他7億7000萬,估計徐立和那位也是知道的,自己殺價有點太小氣了。
雙方的第一次接觸,非常順利,
農信商業合作社的負債比較嚴重,必須要賣,
易小海願意接受,還不砍價,對方沒有拒絕的道理,
雙方決定從明天開始,走收購程序。
離開農信商業合作社,易小海給蔣森打了個電話。
“你剛花了2億收購華健公司的產業,又花7個億買銀行,你這是燒錢啊!”
蔣森有些無語,
開學校,收購華健,收購農信商業合作社,還有一些其他的消費,
易小海最近花了十幾億,
蔣森著實有些感歎,錢多就是任性,
“哈哈哈,你要是有好的賺錢項目,我也願意燒錢支持一下……”
兩個人合作這麽久,早就熟悉了,
易小海開了個玩笑,
不過蔣森當真了。
“既然你這麽多錢,要不投資我們律師事務所?”
“缺錢了?”
“哈哈哈,我們現在何止是缺錢,恨不得1塊當兩塊花。”
易小海開始以為蔣森跟他開玩笑,不過聽對方的口氣,好像是真的缺錢。
他有些奇怪,
蔣森的律師事務所跟漢唐、靜南、雲天,還有其他不少公司都有合作,按照道理來說應該不缺錢的。
“真的缺錢?”
“其實也不算是缺錢,主要是我和方淼想要在燕京和魔都開分店,你也知道,那邊搞一個律師事務所需要不少錢,還需要找一些有名氣的律師加入,投資不小。”
魔都和燕京開律師事務所成本確實很高,不過蔣森和方淼賺了不少錢,還是足夠支付的。
隻不過易小海跟他們簽訂的是長期合作合同,今年的錢要過幾個月才能拿到。
他們等不及了。
“我跟趙宇和吳新宇說一下,讓他們把今年的費用打給你,”
“合作還是按照合同來,到時間再打款,我跟你說這事,不是要提前拿錢……”
蔣森說著有些不好意思了。
易小海還真是奇怪:“那你是什麽想法,私人借你?”
“嘿嘿。”
蔣森尷尬的笑了笑:“我的意思是,要不你入夥算了。”
“入夥?”
“其實錢缺的不是太多,想想辦法還是行的,就是想拉你入夥,開展業務也方便不是,”
易小海瞬間明白蔣森的意思了。
“業務這塊我會幫你介紹的,入夥就算了,算我提前給你們包的紅包,你看行不,”
蔣森的事務所,起步階段幾乎是靠易小海撐起來的,
後來發展壯大,也是靠易小海介紹的那些企業合作,才徹底站穩腳跟。
他們事務所現在是金陵最大規模的律所,賺錢能力很強,擴展真的缺錢,在銀行貸款很輕鬆。
蔣森之所以提出易小海入夥,其實是變相的給易小海分紅,感謝他的幫助。
雖然那點錢,易小海可能看不上,但是代表他們的心意。
“入夥吧……”
蔣森和方淼還是希望易小海可以加入其中,
這樣律所可以更好的發展,他們心裏也能舒坦一些。
“要不這樣,我出500萬,隻要10%的股份,”
易小海的話差點沒把蔣森嚇死。
他們開事務所,一千萬差不多封頂了,易小海500萬占一成,簡直開玩笑。
“500萬4成,我們還是占便宜了,”
“我隻要10%的股份。”
“那就100萬夠了。”
要是有人聽到他們兩個談合作的方式,估計要罵神經病了。
最後雙方據理力爭,換了一個方式。
易小海出5000萬用於全國擴張,占公司的2成分紅股,不參與經營。
掛了電話的蔣森撓撓頭:自己怎麽好像還是占了很大的便宜?
……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
易小海基本上每天都在外麵溜達,幫舅舅和大伯找合適的地方。
雖然可以交給別人,不過他還是想要自己來,這是對家人的重視。
找到地方之後,他通知舅舅和大伯來市區,看看位置合不合適。
沒想到跟他一起來的還有彭浩。
彭浩來市區,也是為了開公司的事。
他的那個服裝廠自從接了易氏度假酒店的訂單,賺了不少錢,生意也越來越紅火,現在做了不少代工。
年後縣裏規劃,工廠要拆遷,他想來市裏開公司。
不管怎麽說,縣裏的資源沒有辦法跟市區相比較,市裏有更多的機會。
“你準備繼續做服裝廠還是有其他想法?”
“這次拆遷賠了不少錢,我想更換一套更先進的生產線,繼續做紡織生意,不過我想花樣多一點,做一些服裝代工,最近談了一個外貿的訂單,想要試試。”
“來市裏機會確實多,不過競爭也大,各項成本支出也多,你可要考慮清楚。”
“我考慮過了,金陵城南工業園現在扶持民營企業,工廠搬過去,免1年租金和2年的稅收,有兩年時間,我想應該能走上正軌。”
“行,你想清楚我也支持,城南那邊的工業園我有熟人,可以幫你要更多優惠,我聯係他。”
梧桐園那塊地跟城南工業園是同一個老板,他賣梧桐園的時候,跟對方接觸比較多,
幫彭浩要點優惠,還是沒問題的。
...
n
信用社賬麵上隻有700萬,而儲蓄用戶資金3億2千萬,即便是10分之一杠杆的擠兌安全線也是3200萬,
隻要那些儲蓄用戶知道銀行的情況,出現擠兌,銀行瞬間破產。
另外,
信用社的投資人投資了約1億資金,還有支持政府基礎建設發行的3億企業債券,以及零零碎碎的賬目,
整個信用社大約有7億4000萬的債務缺口,
徐棟說的7億7000萬收購價,包括解決7億4000萬債務,2300萬固定資產和700萬的現金,
易小海有點無語。
他以為7億7000萬,怎麽也要有點像樣的資產,沒想到全是債務。
唯一有價值的就是2300萬固定資產和700萬的現金,以及信用社部分工作有人員。
現實與想象的差距太大了,易小海有點措手不及。
花了近8個億買了一張銀行的牌照,有點貴,非常貴。
不過話說迴來,
未來的的7張金融牌照到手的話,差不多花了1億拿到1張牌照,算起來也不算是太吃虧。
那位促成的收購,肯定不會有什麽問題。
易小海本來想要殺個價的,想想沒有那麽幹。
徐棟告訴他7億7000萬,估計徐立和那位也是知道的,自己殺價有點太小氣了。
雙方的第一次接觸,非常順利,
農信商業合作社的負債比較嚴重,必須要賣,
易小海願意接受,還不砍價,對方沒有拒絕的道理,
雙方決定從明天開始,走收購程序。
離開農信商業合作社,易小海給蔣森打了個電話。
“你剛花了2億收購華健公司的產業,又花7個億買銀行,你這是燒錢啊!”
蔣森有些無語,
開學校,收購華健,收購農信商業合作社,還有一些其他的消費,
易小海最近花了十幾億,
蔣森著實有些感歎,錢多就是任性,
“哈哈哈,你要是有好的賺錢項目,我也願意燒錢支持一下……”
兩個人合作這麽久,早就熟悉了,
易小海開了個玩笑,
不過蔣森當真了。
“既然你這麽多錢,要不投資我們律師事務所?”
“缺錢了?”
“哈哈哈,我們現在何止是缺錢,恨不得1塊當兩塊花。”
易小海開始以為蔣森跟他開玩笑,不過聽對方的口氣,好像是真的缺錢。
他有些奇怪,
蔣森的律師事務所跟漢唐、靜南、雲天,還有其他不少公司都有合作,按照道理來說應該不缺錢的。
“真的缺錢?”
“其實也不算是缺錢,主要是我和方淼想要在燕京和魔都開分店,你也知道,那邊搞一個律師事務所需要不少錢,還需要找一些有名氣的律師加入,投資不小。”
魔都和燕京開律師事務所成本確實很高,不過蔣森和方淼賺了不少錢,還是足夠支付的。
隻不過易小海跟他們簽訂的是長期合作合同,今年的錢要過幾個月才能拿到。
他們等不及了。
“我跟趙宇和吳新宇說一下,讓他們把今年的費用打給你,”
“合作還是按照合同來,到時間再打款,我跟你說這事,不是要提前拿錢……”
蔣森說著有些不好意思了。
易小海還真是奇怪:“那你是什麽想法,私人借你?”
“嘿嘿。”
蔣森尷尬的笑了笑:“我的意思是,要不你入夥算了。”
“入夥?”
“其實錢缺的不是太多,想想辦法還是行的,就是想拉你入夥,開展業務也方便不是,”
易小海瞬間明白蔣森的意思了。
“業務這塊我會幫你介紹的,入夥就算了,算我提前給你們包的紅包,你看行不,”
蔣森的事務所,起步階段幾乎是靠易小海撐起來的,
後來發展壯大,也是靠易小海介紹的那些企業合作,才徹底站穩腳跟。
他們事務所現在是金陵最大規模的律所,賺錢能力很強,擴展真的缺錢,在銀行貸款很輕鬆。
蔣森之所以提出易小海入夥,其實是變相的給易小海分紅,感謝他的幫助。
雖然那點錢,易小海可能看不上,但是代表他們的心意。
“入夥吧……”
蔣森和方淼還是希望易小海可以加入其中,
這樣律所可以更好的發展,他們心裏也能舒坦一些。
“要不這樣,我出500萬,隻要10%的股份,”
易小海的話差點沒把蔣森嚇死。
他們開事務所,一千萬差不多封頂了,易小海500萬占一成,簡直開玩笑。
“500萬4成,我們還是占便宜了,”
“我隻要10%的股份。”
“那就100萬夠了。”
要是有人聽到他們兩個談合作的方式,估計要罵神經病了。
最後雙方據理力爭,換了一個方式。
易小海出5000萬用於全國擴張,占公司的2成分紅股,不參與經營。
掛了電話的蔣森撓撓頭:自己怎麽好像還是占了很大的便宜?
……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
易小海基本上每天都在外麵溜達,幫舅舅和大伯找合適的地方。
雖然可以交給別人,不過他還是想要自己來,這是對家人的重視。
找到地方之後,他通知舅舅和大伯來市區,看看位置合不合適。
沒想到跟他一起來的還有彭浩。
彭浩來市區,也是為了開公司的事。
他的那個服裝廠自從接了易氏度假酒店的訂單,賺了不少錢,生意也越來越紅火,現在做了不少代工。
年後縣裏規劃,工廠要拆遷,他想來市裏開公司。
不管怎麽說,縣裏的資源沒有辦法跟市區相比較,市裏有更多的機會。
“你準備繼續做服裝廠還是有其他想法?”
“這次拆遷賠了不少錢,我想更換一套更先進的生產線,繼續做紡織生意,不過我想花樣多一點,做一些服裝代工,最近談了一個外貿的訂單,想要試試。”
“來市裏機會確實多,不過競爭也大,各項成本支出也多,你可要考慮清楚。”
“我考慮過了,金陵城南工業園現在扶持民營企業,工廠搬過去,免1年租金和2年的稅收,有兩年時間,我想應該能走上正軌。”
“行,你想清楚我也支持,城南那邊的工業園我有熟人,可以幫你要更多優惠,我聯係他。”
梧桐園那塊地跟城南工業園是同一個老板,他賣梧桐園的時候,跟對方接觸比較多,
幫彭浩要點優惠,還是沒問題的。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