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神大賽最後的決賽,非常的精彩,競爭也很激烈。

    8位大廚費盡了心思,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

    最後一道菜,可謂是龍爭虎鬥。

    他們每個人的菜,都是非常驚豔,隻不過其中五位,在創新或者口感層次上,稍微有所欠缺,分數稍微低了一點。

    另外3位大廚,無論是菜式、口味、層次還是創新上,都是無可挑剔的。

    評委給出的分數最後也是一樣的。

    可是廚神隻有一個,必須要分出勝負,按照比賽規則,需要加試。

    所謂的加試,並不是做一道菜,而是比拚基本功。

    俗話說,廚師是七分墩子,三分灶台,

    基本功是學廚的必經之路,對於一名廚師,基本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直接影響著成菜的美觀度與口感

    廚師的基本功主要包括,

    刀工精細、翻鍋自如、漿糊適度均勻、正確識別和掌握油溫、投料準確適時、靈活適當的掌握火候、勾芡適當、出鍋及時、裝盤熟練等。

    行業中一般把刀功、勺功、抽糊、宰剔作為廚師入門的必備基本功,

    今天的加試,就是在這四項裏麵選擇一項。

    為了保證公平公正,抽簽由主持人隨機在觀眾裏麵點了一位。

    那位大媽激動的上台,抽了一個刀工,

    評委席和三位大廚突然都有點安靜。

    那位大媽感覺到氣氛不對,有點緊張的問主持人,怎麽了。

    主持人告訴她,大家可能沒想到會選到刀工,有點詫異。

    她送了一份酒店的餐食禮盒給大媽,大媽歡天喜地的下台去了。

    “小海,評委和大廚反應好像不太對,怎麽了?”

    李玄雨也感覺到台上氣氛不大對勁,有點奇怪。

    其他人也很不解,都看著易小海,等待他的解釋。

    “周學姐,你知道原因嗎?”

    易小海沒有解釋,而是問周佳肴。

    “我大概知道一點。”

    周佳肴開始解釋。

    蘇菜講究的就是一個細致,可以說是八大菜係當中最為細膩的一個菜係,也是最看顏值的菜係。

    它和川菜、湘菜不同,因為過於清淡,為了美觀精致,所以蘇菜的樣式會做的非常的好看,做蘇菜的廚師的刀工一般都是比較的好的。

    普通人看來,廚師的刀工都要非常好,可是到頂尖的層次,還是有差別的。

    中式烹飪博大精深,選料、刀工、調味、火候,每個地方菜都各有側重,

    比如魯菜注重火候,川菜注重調味,而蘇菜特別講究刀工。

    文思豆腐、燙幹絲,再到三套鴨,蘇菜對刀工的要求幾乎到了苛刻的地步,

    王友金是蘇菜大師,刀工是他的強項,另外兩位比較起來,肯定會有些差距的。

    大家聽了周佳肴的解釋,都恍然大悟。

    評委和選手大概都沒有想到,竟然抽到了刀工。

    “其實蘇菜的組成不同,主要以金陵菜、淮揚菜、蘇錫菜、徐海菜等地方菜組成,每個廚師的擅長不同,在刀工上還是有區別的,我師傅擅長淮揚菜,所以才會讓他們覺得比賽勝負已定。”

    薛鵬撓撓頭:“淮揚菜刀工很厲害?”

    易小海翻了個白眼:

    “你還是美食社的,這點基本的常識都不知道!”

    “嘿嘿,我那就是混吃混喝,理論咱也不懂,咱也不問,再說,你問問老五,他還不是不知道。”

    江磊沒想到戰火燒到自己身上:“別扯上我,我還是懂一點的。”

    “別吹了,你說說,你懂啥,為什麽淮揚菜刀工厲害?”

    江磊很是窘迫,他哪知道那麽多,不過蘇蕊卻站出來幫他解圍了。

    “淮揚菜注重刀工,跟它的曆史有關。”

    淮揚一帶,自古盛產淮鹽,

    明朝中期以後,因為鹽業政策的變化,淮揚地區成為華夏最重要的鹽產地之一,無數的鹽商移居於此,並且依靠鹽業發家致富。

    商人在古代的地位低,衣冠穿著受到嚴苛的限製,隻能用絹布,不得穿綢、紗等,甚至不許穿貂皮大衣。

    商人們能夠大肆花錢的鄰域隻有吃。

    鹽商開始盛行養家廚,互相請客,互相攀比、爭鬥。

    《廣陵畫舫錄》中記載,

    “烹飪之技,家皰最勝,吳一山炒豆腐,田雁門走炸雞,江鄭堂十樣豬頭,汪南溪拌鱘鰉,施胖子梨絲炒肉,張四迴子全羊,汪銀山沒骨魚,汪文密車螯餅,管大骨董湯、鱟魚糊塗,孔切庵螃蟹麵,文思和尚豆腐,小山和尚馬鞍喬,風味皆臻絕勝。”

    鹽商的吃,比的不僅僅錢,還要比精。

    淮揚鹽商和官府士紳、文人騷客間的密切交往,他們不僅僅是鬥富,是鬥精,而對刀工的注重,也是鬥精的結果。

    薛鵬若有所思。

    “照這麽說,他們這不是做菜,是炫技?”

    “並不是,”

    易小海搖頭:

    “刀工的極致追求,是為了菜的口感和口味。”

    “淮揚菜裏麵,有兩道非常有名的菜,大煮幹絲和燙幹絲,原材料都是白幹,但是因為烹飪方式有差別,對刀工的要求也不同。”

    “大煮幹絲要求2cm厚的方幹片成20片,而燙幹絲更是要求要片成22片左右,因為大煮幹絲要放進雞湯中燉煮,切得太細容易縮和碎,影響口感,而燙幹絲隻是用沸水燙兩三遍,太粗就會有豆腥味……”

    “還有我們平時吃的肉丸,淮揚菜裏有一道獅子頭,那個在做法上,也是對刀工的要求造就不同的口感。”

    易小海沒說完,薛鵬就質疑了。

    “獅子頭是把肉給剁碎或者絞碎,跟刀工沒關係吧……”

    “說你沒文化,真可怕,你這種,就已經開除出美食社,真是丟人。”

    易小海罵道。

    其實不光是薛鵬,絕大部分人都是這麽認為的。

    實際上,獅子頭並不是把肉絞成肉泥或者剁成肉餡,而是切出來。

    王友金說過,需要把肥肉和瘦肉分別切成石榴粒般的大小,再將瘦肉和肥肉以4比6的比例搭配。

    瘦肉粒,攪拌均勻後,每一顆瘦肉粒周邊都布滿肥肉粒,口感更嫩,是肉泥無法達到的。

    易小海解釋完,他們才恍然大悟。

    ……

    n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98之燦爛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帥帥的甜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帥帥的甜瓜並收藏重生98之燦爛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