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海之前為了迎新晚會訓練,美食社裏歸他幹的事,都是薛鵬和江磊分擔的,兩人沒有抱怨一句,看著薛鵬和江磊累的氣喘籲籲,易小海有些慚愧:“這兩天事情太多,一會你們休息一會,我充當主力……”
易小海把工作重新進行了分工,蘇蕊和周佳肴在大彪店裏,專門負責接單下單。
外賣做好之後,易小海開車把外賣從飯店送到宿舍樓下,
小貝和勝利覺得送外賣很新鮮,非要跟著一起送外賣,易小海讓薛鵬和江磊帶著他們兩負責整個南區宿舍樓。
西區宿舍樓隻有10棟樓,女生和新生占了大多數,點外賣的不是很多,易小海一個人負責。
這樣分工明確,特別是易小海車子的加入,讓美食街到宿舍樓的時間縮短到了5分鍾左右,效率大大的增加,薛鵬他們不需要趕時間,人也沒有那麽累了。
從五點半開始幹活,到晚上8點半,整整三個小時,外賣才開始陸陸續續的變少,美食社的人這才有空坐在一起吃點東西。
一盤金陵烤鴨配上一個炒菜,一端上桌,就是風卷殘雲,女生也顧不上形象,和男生搶著吃,吵著要吃小龍蝦的小貝,不等龍嚇上桌,先一碗飯下去,填了填肚子。
“小海,送外賣這個事我們是不是要重新安排一下……”
吃了點東西,周佳肴稍微舒服了一點,趁著上菜的功夫,周佳肴征求易小海的意見。
易小海幫助美食社走出了困境,為人穩重,做事條理清晰,贏得了大家的信任,他在美食社的地位不次於周佳肴這個社長,
“原本我們和店裏是說好的,外賣他們自己送,今天是特殊情況,以後還是要靠他們自己,不過這個事還是要提醒他們一下,以免壞了我們美食社的招牌,口碑可是社團在學校立足的根本……”
“小海說的對,不過,光靠商家自覺是不行的,我們也要有一定的監督……”周佳肴說道。
易小海想法,是照抄前世的點評網的模式,在學校這個小的範圍內,把美食社作為一個獨立第三方消費點評的組織,給學生提供商戶信息,提供消費優惠。
他沒有想著現在就做一個點評網出來,因為1998年互聯網和手機終端還沒有井噴式的發展,點評網缺少一個快速傳播的途接。
美食社現在麵臨一個問題,沒有一個軟件或者一個網站作為載體,很多功能實現不了,特別是沒有有效的手段約束商家。
互聯網,傳播信息,網站……
易小海把這些串聯到一起,想到了一個還算不錯的點子。
“學姐,學校要是自己辦雜誌,需要哪些手續?”
周佳肴雖然奇怪易小海的問題,但是沒有多問,她知道易小海肯定有他的用意:“雜誌誰都能辦,去學生處備案就可以了,不過雜誌不能宣傳黃色和消極的內容……”
“我們就做一個雜誌,對每一家合作的商鋪的口味、服務態度、外賣反應速度、衛生等等做評價,讓學生可以有一個直觀的認識,這樣對商家有一定的約束,讓他們不敢亂來……”
“好主意……”
“但是這樣評分是不是有些主管,應該讓消費者去評分才合適吧?”李葉妮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易小海對她的提意是認可的,但是現在的技術無法全方位的統計:“現在的技術手段做不到兼顧每一個消費者,隻能通過迴訪、問卷調查這些手段……”
“我有一個主意”薛鵬興奮的說:“我們可以通過學校的論壇收集大家的建議,這樣比我們一個一個迴訪更全麵更有效率……”
江磊說:“我們可以在學校內網做一個美食社的網站……”
果然是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
………
周六晚上,學校的bbs論壇上出現了一封置頂的帖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致廣大校友的一封信:每一個城市都有不一樣的街景,每一個國家都有不一樣文化,
華夏是一個擁有悠久文明曆史的國度,從燧人氏鑽木取火,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到伏羲氏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
周秦時期,以穀物蔬菜為主食,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基礎,漢代時期,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豐富了中華飲食文化
明清飲食文化在唐宋食俗的基礎上繼續和發展,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點,讓中華的飲食文化趨於圓滿……
垂涎的山珍,迴腸的美味,來自五湖四海的食材無時無刻的觸動著世界的神經和味蕾……
盡享天下美食,體味百味生活,品位美食,絕不意味著要燒錢,用一頓飯的錢,吃最美味的食物,美食校園征集活動於周三下午4點到7點,在校1號食堂、2號食堂、名苑食堂門口準時開始……“
1998年,對大學生來說,能吃飽已經是最大的幸福了。
他們大多數是在學校的食堂吃飯,因為食堂的飯菜價格便宜,又能吃飽,他們不會在意食堂衛不衛生,也不會糾結飯菜是否口可,更不要談什麽品味美食了。
易小海這個宣傳的精髓就在於告訴了學生,品嚐美食不是一定要花大價錢,其實一頓飯的錢就可以吃到美食,這對很多人來說有致命的吸引力。
……
周日早上易小海、高飛和江明一起去機場送韋貝貝四人。
“小貝這是你的小龍蝦,還有配方,勝利這是你的烤鴨和配方,迴去放冰箱……”
易小海把手裏的大包小包遞給小貝和勝利,叮囑他們妥善的保存。
易小海的禮物可是很用心的,他知道兩人一個喜歡小龍蝦一個喜歡烤鴨,專門做好了幾份,用真空包裝壓縮之後,給他們兩帶迴去,還專門從謝大彪和鴨子店宋老板那裏討來的配方。
“謝謝小海哥……”
韋貝貝一副大哥的派頭,拍拍易小海的肩膀:“小海哥,看在你送我禮物的份上,你出賣我的事,就原諒你了……”
......
n
易小海把工作重新進行了分工,蘇蕊和周佳肴在大彪店裏,專門負責接單下單。
外賣做好之後,易小海開車把外賣從飯店送到宿舍樓下,
小貝和勝利覺得送外賣很新鮮,非要跟著一起送外賣,易小海讓薛鵬和江磊帶著他們兩負責整個南區宿舍樓。
西區宿舍樓隻有10棟樓,女生和新生占了大多數,點外賣的不是很多,易小海一個人負責。
這樣分工明確,特別是易小海車子的加入,讓美食街到宿舍樓的時間縮短到了5分鍾左右,效率大大的增加,薛鵬他們不需要趕時間,人也沒有那麽累了。
從五點半開始幹活,到晚上8點半,整整三個小時,外賣才開始陸陸續續的變少,美食社的人這才有空坐在一起吃點東西。
一盤金陵烤鴨配上一個炒菜,一端上桌,就是風卷殘雲,女生也顧不上形象,和男生搶著吃,吵著要吃小龍蝦的小貝,不等龍嚇上桌,先一碗飯下去,填了填肚子。
“小海,送外賣這個事我們是不是要重新安排一下……”
吃了點東西,周佳肴稍微舒服了一點,趁著上菜的功夫,周佳肴征求易小海的意見。
易小海幫助美食社走出了困境,為人穩重,做事條理清晰,贏得了大家的信任,他在美食社的地位不次於周佳肴這個社長,
“原本我們和店裏是說好的,外賣他們自己送,今天是特殊情況,以後還是要靠他們自己,不過這個事還是要提醒他們一下,以免壞了我們美食社的招牌,口碑可是社團在學校立足的根本……”
“小海說的對,不過,光靠商家自覺是不行的,我們也要有一定的監督……”周佳肴說道。
易小海想法,是照抄前世的點評網的模式,在學校這個小的範圍內,把美食社作為一個獨立第三方消費點評的組織,給學生提供商戶信息,提供消費優惠。
他沒有想著現在就做一個點評網出來,因為1998年互聯網和手機終端還沒有井噴式的發展,點評網缺少一個快速傳播的途接。
美食社現在麵臨一個問題,沒有一個軟件或者一個網站作為載體,很多功能實現不了,特別是沒有有效的手段約束商家。
互聯網,傳播信息,網站……
易小海把這些串聯到一起,想到了一個還算不錯的點子。
“學姐,學校要是自己辦雜誌,需要哪些手續?”
周佳肴雖然奇怪易小海的問題,但是沒有多問,她知道易小海肯定有他的用意:“雜誌誰都能辦,去學生處備案就可以了,不過雜誌不能宣傳黃色和消極的內容……”
“我們就做一個雜誌,對每一家合作的商鋪的口味、服務態度、外賣反應速度、衛生等等做評價,讓學生可以有一個直觀的認識,這樣對商家有一定的約束,讓他們不敢亂來……”
“好主意……”
“但是這樣評分是不是有些主管,應該讓消費者去評分才合適吧?”李葉妮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易小海對她的提意是認可的,但是現在的技術無法全方位的統計:“現在的技術手段做不到兼顧每一個消費者,隻能通過迴訪、問卷調查這些手段……”
“我有一個主意”薛鵬興奮的說:“我們可以通過學校的論壇收集大家的建議,這樣比我們一個一個迴訪更全麵更有效率……”
江磊說:“我們可以在學校內網做一個美食社的網站……”
果然是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
………
周六晚上,學校的bbs論壇上出現了一封置頂的帖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致廣大校友的一封信:每一個城市都有不一樣的街景,每一個國家都有不一樣文化,
華夏是一個擁有悠久文明曆史的國度,從燧人氏鑽木取火,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到伏羲氏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
周秦時期,以穀物蔬菜為主食,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基礎,漢代時期,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豐富了中華飲食文化
明清飲食文化在唐宋食俗的基礎上繼續和發展,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點,讓中華的飲食文化趨於圓滿……
垂涎的山珍,迴腸的美味,來自五湖四海的食材無時無刻的觸動著世界的神經和味蕾……
盡享天下美食,體味百味生活,品位美食,絕不意味著要燒錢,用一頓飯的錢,吃最美味的食物,美食校園征集活動於周三下午4點到7點,在校1號食堂、2號食堂、名苑食堂門口準時開始……“
1998年,對大學生來說,能吃飽已經是最大的幸福了。
他們大多數是在學校的食堂吃飯,因為食堂的飯菜價格便宜,又能吃飽,他們不會在意食堂衛不衛生,也不會糾結飯菜是否口可,更不要談什麽品味美食了。
易小海這個宣傳的精髓就在於告訴了學生,品嚐美食不是一定要花大價錢,其實一頓飯的錢就可以吃到美食,這對很多人來說有致命的吸引力。
……
周日早上易小海、高飛和江明一起去機場送韋貝貝四人。
“小貝這是你的小龍蝦,還有配方,勝利這是你的烤鴨和配方,迴去放冰箱……”
易小海把手裏的大包小包遞給小貝和勝利,叮囑他們妥善的保存。
易小海的禮物可是很用心的,他知道兩人一個喜歡小龍蝦一個喜歡烤鴨,專門做好了幾份,用真空包裝壓縮之後,給他們兩帶迴去,還專門從謝大彪和鴨子店宋老板那裏討來的配方。
“謝謝小海哥……”
韋貝貝一副大哥的派頭,拍拍易小海的肩膀:“小海哥,看在你送我禮物的份上,你出賣我的事,就原諒你了……”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