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科利佐夫斯基跟範陽悠悠閑閑的討價還價,而另一邊,整個潘左諾夫第34摩托化步兵師,已經掀起一場地震。
阿拉木圖,南部區,阿拉套山在這邊叫做麥迪奧山,山腳下,有座占地18公頃的烈士陵園,叫做潘左諾夫28勇士紀念公園。
1939年,德軍發動閃電戰,繞過馬其頓防線,以其6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步兵師為主要突擊力量,配合航空部隊,在一馬平川的波蘭西部,撕裂了波蘭6個集團軍,約80萬人組成的防線。
以短短27天時間征服波蘭,1小時拿下丹麥,23天征服挪威,5天征服荷蘭,18天攻克比利時,39天打垮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打下了大半個歐洲。
1941年,德軍啟動巴巴羅薩作戰計劃,糾結了450萬兵力,170個師,3個裝甲集團軍群,侵略蘇連。
德軍的裝甲集群勢如破竹,以閃電戰術快速深入,裝甲部隊鉗形推進,先孤立,然後徹底摧毀,僅僅兩個月時間,就全麵占領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並且攻下烏克蘭首都基輔,在不到五個月的時間裏,就向莫斯科發動了猛攻。
決戰的時刻到了,這是偉大的衛國戰爭,莫斯科保衛戰,土耳其斯坦軍區全線支援莫斯科後,中亞五國全麵動員,厄羅斯人打沒了,又在阿拉木圖組建了以哈薩克人為主的316師。
這支316師,在莫斯科保衛戰最艱苦的時期投入戰鬥,據守在莫斯科市中心隻有40公裏的地方,英勇抗擊,拚死抵抗,沒讓德軍前進一步。
戰鬥到了最慘烈的時期,1941年11月16日,316師從5個團,打到最後1個團,1075團,這個團隻剩下28位戰士,在這個時候也沒後退,是真真實實的打光一兵一卒,在最後的動員中,該師師長潘左諾夫,告訴這28名戰士:“我們已無退路,因為莫斯科就在我們身後!”
這是一個純步兵師,就跟當年的川軍和湘軍一樣,裝備就是草鞋布鞋,全由哈薩克人組成,甚至還有人提著弓箭上戰場。
在經過短短的訓練之後,就被派上戰略高地,用血肉之軀對抗裝甲坦克。
反坦克炮彈打完了,就用汽油燃燒瓶砸向德軍坦克。
汽油燃燒瓶用完了,就用集束手榴彈炸坦克。
還有一名戰士抱著集束手榴彈藏在彈坑裏,等待德軍坦克碾壓過來時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坦克同歸於盡。
最後,這28名戰士全部壯烈犧牲,該師師長潘左洛夫,也英勇犧牲在戰場之上。
衛國戰爭勝利以後,蘇連國防委員會決定授予316師“近衛軍”稱號,接著又授予“近衛紅旗潘佐洛夫師”稱號。
28位蘇軍勇士都被授予“蘇連英雄”稱號。
戰後並入土耳其斯坦軍區,又因中亞軍區改組,從316師改為近衛紅旗潘左諾夫第34摩托化步兵師。
一直被視為哈薩克斯坦的驕傲。
陵園大門是一個高達9米的金字結構,兩邊有著茂密的綠植,和一座低頭抱腿,翅膀環繞著身體的天使雕像,走進陵園是一條長長的甬道,甬道盡頭的黑色大理石上,纏繞著象征蘇連銅製稻穗,和環繞的銅製金星,金星的中央是熊熊燃燒的長明火炬,象征著生命不息、精神永存。
而長明火台之後,則是28位勇士的群體銅雕,其中一名手握一枚反坦克手雷,張開雙臂,象征著向敵人的坦克撲去。
雕像下刻著那句名言:“我們已無退路,因為莫斯科就在我們身後!”
清晨的露珠沾濕草皮,天空中飄著蒙蒙細雨,一個穿著灰色軍裝,肩膀上卻無軍銜的老人,站在雕像下方,背負雙手。
旁邊站著他的秘書。
麥德維丘克已經不成人形,身上的雪水已經凝成冰渣,正跪在28勇士雕像前麵。
而他旁邊,則跪著同樣被扒掉軍服的弗拉基米爾,旁邊還有著一長串被牽連的士兵。
粗略一數,至少有二三十人。
僅僅一夜之間,就連弗拉基米爾也被查了出來,等待他們的將是軍事法庭的製裁。
可這還不夠,這名老人已經滿頭銀發,親自持鞭,名字叫托卡列夫.謝爾蓋耶維奇.什努諾夫,固執的認為,他們理應在先烈麵前承受鞭撘。
烈士陵園當中傳來一陣陣慘叫。
陵園外麵的石板路上,停著一輛純黑色的“吉斯110”轎車,這輛車外形華貴,號稱前蘇連的勞斯萊斯,隻有最高等級的特權人物才能配備,轎車旁站著四個手持雨傘,帶黑色墨鏡,身穿黑色西裝的人物,身體筆直,畢恭畢敬的等待托卡列夫。
甬道上出現托卡列夫的身影,四個人便迎了上去,將額頭已經微微見汗的托卡列夫迎接上車。
坐進後座,秘書為托卡列夫遞上手帕,將後門關閉。
拍拍車門,對前麵的司機說道:“先送將軍迴家。”
托卡列夫手一揚:“等等,你也上車。”
但說完,就劇烈的咳嗽起來。
秘書趕緊拉開車門,從衣服裏拿出藥瓶,托卡列夫伸手推開:“不用。”
“先迴家吧,您的身體要緊,我知道怎麽處理的。”
“說了不用,上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另一邊,阿拉木圖中部,市中心,黃金人廣場,這座廣場上矗立著十幾座高約180公分的黃金人雕像,由哈薩克斯坦國寶黃金人複製而來,1969年,哈薩克斯坦的考古學家在阿拉木圖發掘了一座塞種人首領的墓葬,墓主衣物上縫製的裝飾和頭飾有序擺放,戰服由4800件,帶有動物植物和幾何圖案的飾片組成,頭飾上有一隻帶著翅膀和長著山羊角的翼馬形象,極其華貴,被視為國寶,黃金人的石製雕像更是隨處可見。
廣場背後修建著一排雄渾的白色建築群,這裏是哈薩克斯坦上下兩議院所在地。
獨立之後,哈薩克斯坦也沿用戈爾巴喬夫改革時期的施政方針,全麵貼近米國,實行總統製,三xx分立,有上下兩個議院,旁邊則是司法和行政部門,
一棟恢弘的蘇製建築聳立在上下兩議院,和司法行政兩棟大樓之間,這裏是哈薩克斯坦政府,國家中心,全力中樞。
波特蘭一個電話打到了第一副xx理,兼地區發展布長馬爾琴科家裏,是真正意義上的捅破天,也引起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哈薩克斯坦的行政機關下設17個布,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工業與貿易布,副布長,基爾科洛夫耳朵裏。
他費盡口舌,親自招商,利用歐亞大陸橋的區位優勢,好不容易才拉來了連雲港和上海的外貿行業協會,總共69人的考察團,屁股還沒坐熱乎,就傳出這樣一起惡性事件,怎麽得了?
他知道肯定會封鎖消息,但情急心切,堂堂副布長也按捺不住,親自往這邊趕來。
阿拉木圖,南部區,阿拉套山在這邊叫做麥迪奧山,山腳下,有座占地18公頃的烈士陵園,叫做潘左諾夫28勇士紀念公園。
1939年,德軍發動閃電戰,繞過馬其頓防線,以其6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步兵師為主要突擊力量,配合航空部隊,在一馬平川的波蘭西部,撕裂了波蘭6個集團軍,約80萬人組成的防線。
以短短27天時間征服波蘭,1小時拿下丹麥,23天征服挪威,5天征服荷蘭,18天攻克比利時,39天打垮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打下了大半個歐洲。
1941年,德軍啟動巴巴羅薩作戰計劃,糾結了450萬兵力,170個師,3個裝甲集團軍群,侵略蘇連。
德軍的裝甲集群勢如破竹,以閃電戰術快速深入,裝甲部隊鉗形推進,先孤立,然後徹底摧毀,僅僅兩個月時間,就全麵占領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並且攻下烏克蘭首都基輔,在不到五個月的時間裏,就向莫斯科發動了猛攻。
決戰的時刻到了,這是偉大的衛國戰爭,莫斯科保衛戰,土耳其斯坦軍區全線支援莫斯科後,中亞五國全麵動員,厄羅斯人打沒了,又在阿拉木圖組建了以哈薩克人為主的316師。
這支316師,在莫斯科保衛戰最艱苦的時期投入戰鬥,據守在莫斯科市中心隻有40公裏的地方,英勇抗擊,拚死抵抗,沒讓德軍前進一步。
戰鬥到了最慘烈的時期,1941年11月16日,316師從5個團,打到最後1個團,1075團,這個團隻剩下28位戰士,在這個時候也沒後退,是真真實實的打光一兵一卒,在最後的動員中,該師師長潘左諾夫,告訴這28名戰士:“我們已無退路,因為莫斯科就在我們身後!”
這是一個純步兵師,就跟當年的川軍和湘軍一樣,裝備就是草鞋布鞋,全由哈薩克人組成,甚至還有人提著弓箭上戰場。
在經過短短的訓練之後,就被派上戰略高地,用血肉之軀對抗裝甲坦克。
反坦克炮彈打完了,就用汽油燃燒瓶砸向德軍坦克。
汽油燃燒瓶用完了,就用集束手榴彈炸坦克。
還有一名戰士抱著集束手榴彈藏在彈坑裏,等待德軍坦克碾壓過來時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坦克同歸於盡。
最後,這28名戰士全部壯烈犧牲,該師師長潘左洛夫,也英勇犧牲在戰場之上。
衛國戰爭勝利以後,蘇連國防委員會決定授予316師“近衛軍”稱號,接著又授予“近衛紅旗潘佐洛夫師”稱號。
28位蘇軍勇士都被授予“蘇連英雄”稱號。
戰後並入土耳其斯坦軍區,又因中亞軍區改組,從316師改為近衛紅旗潘左諾夫第34摩托化步兵師。
一直被視為哈薩克斯坦的驕傲。
陵園大門是一個高達9米的金字結構,兩邊有著茂密的綠植,和一座低頭抱腿,翅膀環繞著身體的天使雕像,走進陵園是一條長長的甬道,甬道盡頭的黑色大理石上,纏繞著象征蘇連銅製稻穗,和環繞的銅製金星,金星的中央是熊熊燃燒的長明火炬,象征著生命不息、精神永存。
而長明火台之後,則是28位勇士的群體銅雕,其中一名手握一枚反坦克手雷,張開雙臂,象征著向敵人的坦克撲去。
雕像下刻著那句名言:“我們已無退路,因為莫斯科就在我們身後!”
清晨的露珠沾濕草皮,天空中飄著蒙蒙細雨,一個穿著灰色軍裝,肩膀上卻無軍銜的老人,站在雕像下方,背負雙手。
旁邊站著他的秘書。
麥德維丘克已經不成人形,身上的雪水已經凝成冰渣,正跪在28勇士雕像前麵。
而他旁邊,則跪著同樣被扒掉軍服的弗拉基米爾,旁邊還有著一長串被牽連的士兵。
粗略一數,至少有二三十人。
僅僅一夜之間,就連弗拉基米爾也被查了出來,等待他們的將是軍事法庭的製裁。
可這還不夠,這名老人已經滿頭銀發,親自持鞭,名字叫托卡列夫.謝爾蓋耶維奇.什努諾夫,固執的認為,他們理應在先烈麵前承受鞭撘。
烈士陵園當中傳來一陣陣慘叫。
陵園外麵的石板路上,停著一輛純黑色的“吉斯110”轎車,這輛車外形華貴,號稱前蘇連的勞斯萊斯,隻有最高等級的特權人物才能配備,轎車旁站著四個手持雨傘,帶黑色墨鏡,身穿黑色西裝的人物,身體筆直,畢恭畢敬的等待托卡列夫。
甬道上出現托卡列夫的身影,四個人便迎了上去,將額頭已經微微見汗的托卡列夫迎接上車。
坐進後座,秘書為托卡列夫遞上手帕,將後門關閉。
拍拍車門,對前麵的司機說道:“先送將軍迴家。”
托卡列夫手一揚:“等等,你也上車。”
但說完,就劇烈的咳嗽起來。
秘書趕緊拉開車門,從衣服裏拿出藥瓶,托卡列夫伸手推開:“不用。”
“先迴家吧,您的身體要緊,我知道怎麽處理的。”
“說了不用,上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另一邊,阿拉木圖中部,市中心,黃金人廣場,這座廣場上矗立著十幾座高約180公分的黃金人雕像,由哈薩克斯坦國寶黃金人複製而來,1969年,哈薩克斯坦的考古學家在阿拉木圖發掘了一座塞種人首領的墓葬,墓主衣物上縫製的裝飾和頭飾有序擺放,戰服由4800件,帶有動物植物和幾何圖案的飾片組成,頭飾上有一隻帶著翅膀和長著山羊角的翼馬形象,極其華貴,被視為國寶,黃金人的石製雕像更是隨處可見。
廣場背後修建著一排雄渾的白色建築群,這裏是哈薩克斯坦上下兩議院所在地。
獨立之後,哈薩克斯坦也沿用戈爾巴喬夫改革時期的施政方針,全麵貼近米國,實行總統製,三xx分立,有上下兩個議院,旁邊則是司法和行政部門,
一棟恢弘的蘇製建築聳立在上下兩議院,和司法行政兩棟大樓之間,這裏是哈薩克斯坦政府,國家中心,全力中樞。
波特蘭一個電話打到了第一副xx理,兼地區發展布長馬爾琴科家裏,是真正意義上的捅破天,也引起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哈薩克斯坦的行政機關下設17個布,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工業與貿易布,副布長,基爾科洛夫耳朵裏。
他費盡口舌,親自招商,利用歐亞大陸橋的區位優勢,好不容易才拉來了連雲港和上海的外貿行業協會,總共69人的考察團,屁股還沒坐熱乎,就傳出這樣一起惡性事件,怎麽得了?
他知道肯定會封鎖消息,但情急心切,堂堂副布長也按捺不住,親自往這邊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