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蘭笑而不語。

    布萊恩在旁說道:“你隻需要知道,這可以讓你輕易的成為千萬富翁。”

    這兩頭老狐狸不簡單啊。

    要說什麽陰謀詭計,範陽相信這兩人是做不出來的。

    但他可以肯定,這背後肯定還有大的項目。

    想到厄羅斯趁火打劫?

    時間也不對啊。

    波特蘭笑道:“談談這400萬的貿易合同吧,你準備得怎麽樣了?”

    範陽充分發揮兩麵派,把前往外經廳的經過原原本本講了一遍。

    把自己總結出來的一些想法,也講了一遍。

    “外經廳方麵的意向,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也不是為難,就是想借助這次機會,拓寬一點渠道而已了,番茄醬這個問題,你們覺得怎樣?”範陽問道。

    布萊恩答道:“你要知道,番茄醬是歐洲的傳統商品,競爭激烈,市場上可以數出幾千種不同的品牌,你認為這是一個好的商品嗎?”

    說白了就是太普通。

    除非有巨大的價格優勢,再一個就是品牌創新。

    引用意大利的設備又能怎樣?

    還不是炒老菜。

    出口東歐可以,出口西歐的話,忙活半天,掙不了錢。

    打開銷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隻有統一企業自己的銷售部門,一個一個的去談,去聯係。

    “我知道,換我來也不願意做,但總歸要塞一點進去,哪怕是象征性的也好,對吧。”

    波特蘭抿了一口紅酒,說道:“外經廳有沒有對你說過這次合同,是怎麽發起的?”

    “沒有。”範陽答道:“才第一次見麵,都是些程式化的溝通,我也是大談東拉西扯,證明我有一定的見解和能力罷了,多的我也不敢問啊。”

    不敢問,卻並不代表範陽不了解。

    他隻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罷了。

    經貿部的合同,有一定的特殊性,並不是單純的買賣。

    嚴格來說是一種尋求合作的方式。

    就好比兩國建立貿易關係,每年一百個億,一千個億,盡量要保持一個貿易平衡,你需要什麽,我需要什麽,這些都需要談判小組一項一項的羅列,選擇。

    傳統的貿易是先有商品,再有合同,核算金額。

    合作貿易,是先有合同,再來選擇商品。

    就好比兩個公司談判一樣,要采取合作,既有利益,也有衝突,雙方都要爭取最大的利益。

    一場談判動不動僵持好幾個月,這都是正常的。

    例如開發非洲,要廉價進口礦石,要獲取對方的資源,肯定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

    要為對方投入大量的基礎建設,像曰後為了糧食安全投資的烏幹達,為了鐵礦銅礦,石油,煤炭,投資的埃塞俄比亞,出資為對方修建鐵路,公路,變電站,機場,船塢。

    國際上的合作通常都是采取這種合作與互換的模式。

    除了米國。

    他要牛逼一些,一般是談不攏就懟。

    兩次石油危機,介入三次中東戰爭,海灣戰爭過後,中東除了伊朗,阿富汗,絕大部份都變成了米國能源的後花園。

    而中國自80年代後,十年的改革開放,就依靠龐大的製造業,迅速的擺脫了能源換外匯的模式。

    86年以前,中國還是傳統的石油出口大國,礦產出口大國,糧食出口大國。

    但從90年開始,中國就完成了落後到發展的初步轉變。

    之後的二十年,中國一躍成為僅次於米國,世界第二的能源與糧食淨進口大國。

    出口糧食和資源,不再是為了經濟,而是有著戰略目的。

    更多的像是一種援助。

    像目前的哈薩克斯坦,別人飯都吃不起了,才會幫忙出口。

    所以在範陽看來,外經廳有這種決策,是正常的。

    因為新韁是承接投資方。

    你要在我的國土上掙錢,不拿點誠意出來怎麽行。

    範陽都可以想象這樣一種場景。

    絲綢之路十四國集團旅行團,從歐洲過來,進入新韁,雙方boss級領導,進行了親切的會談,簽訂了6000萬美元的投資意向,400萬美元的貿易合同。

    兩個boss級領導一握手,剩下的就交給下麵的執行部門。

    而怎麽執行呢?

    貿易合同怎麽磋商呢?

    後麵肯定要扯皮的。

    這是國際慣例。

    不扯皮就不叫談判。

    作為居中協調者,範陽所處的位置,其實非常尷尬。

    一個處理不好,就兩頭得罪人。

    想必外經廳與絲綢之路旅行團方麵,肯定也有這樣的一層顧慮。

    雙方絕不能直接撕破臉。

    需要一個中間人。

    主要是拿來甩鍋的。

    但處理好了呢?

    就收獲巨大。

    不僅獲得了外經廳的認可,還將一舉收獲整個絲綢之路旅行團。

    目前唯一的優勢,就是和布萊恩有私交,波特蘭對自己挺有好感。

    範陽自然要好好利用了。

    端起桌上的紅酒杯,臉上露出一抹難色:“感謝兩位給我這麽好的機會,可實話說,夾在中間,我可是很為難啊。”

    布萊恩說道:“有壓力是好事,這能為你累積更高一個層次的組織經驗,這種程度的貿易,你能夠參與進去,並圓滿的完成任務,對你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鍛煉,不要推辭。”

    “推辭,不會,我怎麽也不會辜負你們的好意,但我還是想冒昧的打聽一下,這6000萬美元的投資談判,進行到什麽程度了?是怎麽發起的?400萬美元的貿易合同,究竟是怎麽簽訂的,絲綢之路旅行團有14個國家,誰占主要,各承擔多少,我才好有的放矢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波特蘭和布萊恩對望一眼。

    兩人都沒說話。

    範陽一看,有點不樂意了。

    外經廳敷衍自己就算了,你們兩人還當我是自己人麽?

    臉色就慢慢的垮了下來。

    波特蘭兩根手指敲擊著桌麵,想了很久。

    場麵一度尷尬。

    布萊恩在旁晃蕩著紅酒杯。

    兩根手指敲擊桌麵的篤篤聲很有節奏感。

    幾分鍾之後,波特蘭才停止敲擊。

    “向你說明也是應該的,但我個人來說,沒有向你授權更多的權利,你也要向我保證守口如瓶。”

    鬆口了?

    隻要鬆口就好說。

    範陽點頭:“這是自然。”

    “那你有什麽想問的,盡管問吧,我有選擇性的迴答。”

    說到這裏,布萊恩站了起來:“你們聊,我去煮杯咖啡。”

    就連布萊恩都需要迴避?

    應該是為了避嫌吧。

    範陽這樣想著,問道:“首先這6000萬美元,貴方是打算獲得什麽投資地位?”

    波特蘭沒有正麵迴答這個問題。

    而是問道:“你知道80年代的航運危機嗎?”

    範陽點頭:“知道啊。”

    這個就不得不談到航運業了。

    二戰以後,世界兩極格局形成,米蘇各霸一方,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稱蘇連在歐洲大陸掀起了一道鐵幕,將歐洲一分為二,東歐,西歐,陸上貿易通道完全阻斷。

    西歐和東歐之間,在幾十年的時間當中,幾乎斷絕了貿易往來。

    其中就包括我國。

    關閉了所有的海上港口。

    陸路被斷,但有貿易的需要,就助長了航運業的發展。

    好比英國,依靠香港和印度,構建起了一個連接歐亞,北美,東南亞的蜘蛛網型貿易網絡。

    香港生產的產品,要運迴英國,必須穿過馬六甲海峽,繞道新加坡,馬來西亞,再從好望角途經非洲,最終到達歐洲。

    走的是海上絲綢之路。

    這一時期,香港的航運業,得到了史無前例的發展。

    香港的四大船王,最多的包玉剛,擁有200多艘巨型貨輪。

    六七十年代就身家幾千億。

    大陸投資的中遠集團,也有100多條巨輪。

    這是其一,貿易助長航運發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國際倒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吹牛小王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吹牛小王呀並收藏重生之國際倒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