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旁邊的神田俊,一聽到豆粕。

    激動得站了起來:“部長大人……”

    他怎麽也沒想到,部長大人居然把豆粕拿了出來。

    局麵雖然很被動,可居然把豆粕拿了出來。

    加藤平手一揮,示意神田俊坐下。

    範陽也饒有興味的看著加藤平。

    中國是個農產品出口大國,卻不是糧食出口大國。

    蔬菜水果之類的農副產品,連年順差。

    可糧食卻連年逆差。

    美國才是糧食的出口大國。

    中國隻有全球百分之7的耕地,卻有著全球最多的人口,由於山地多,平原少,水利也跟不上,可利用的耕地麵積,隻有美國的一半。

    美國有1.8億公頃。

    中國隻有0.9億公頃。

    而人均耕地麵積,隻有美國的10分之一。

    美國在40年代,就已經實現了機械化耕種,60年代得到普及。

    改革開放之初,國家的處境是非常艱難的,比俄羅斯的底子差得太多了。

    可中國的改革成功,俄羅斯的改革卻失敗了。

    經濟發展是靠工業,加工製成品,廉價的勞動力換來的。

    糧食自己都不夠吃。

    而大豆,是比水稻更高一級的經濟作物。

    而什麽是大豆呢?

    在中國叫黃豆。

    就是一般的黃豆。

    美國,就是世界上第一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

    大豆有著一條很長的產業鏈。

    首先是榨油。

    說到大豆油,可能很多人印象並不深刻。

    但一說色拉油,就都明白了。

    在改革開放之初,考慮糧食安全問題的時候,由於耕地有限,國家就選擇性的放棄了大豆,在食用油的萃取方麵,用玉米和油菜代替。

    所以中國人的餐桌上,特別農村,一般是菜籽榨取的清油,作為主力的食用油種類。

    但相比大豆呢,菜籽有一個不好的地方。

    菜籽榨完的油渣,剩不下多少,還含有毒素,抗營養因子,拿來喂豬也隻能少量的添加,要加玉米,麩皮。

    它不能全部作為飼料。

    而大豆就不一樣。

    榨的油量更多,而且渾身是寶。

    一噸大豆榨取0.2噸色拉油,還可以剩下0.8噸豆粕。

    它沒有過多浪費和殘留。

    不像菜籽榨完是黑漆漆的,大豆榨完非常幹淨,甚至可以直接食用。

    而大豆又是植物蛋白的主要來源,優質高蛋白,豆粕的作用還有很多,現在常喝的豆奶,也許多都是豆粕做的,還可以做成豆腐,豆皮,包括辣條也是豆粕做的。

    還可以加工成蛋白粉。

    提取幾遍,剩下的豆渣還可以做飼料。

    而豆粕和玉米,也是養殖業飼料的第一大原材料。

    進口玉米也是同樣的道理。

    當初選擇水稻而放棄大豆,是為了吃飽。

    而經濟發展快速,現代的養殖業,不可能再像從前一樣,出去打幾把豬草就喂養了。

    全靠飼料。

    四川的希望集團,就是做飼料起家的,是中國成長最為快速的企業之一。

    然而大豆,作為世界性的經濟作物之一,在很長一段時間以內,也是享受配額進出口的,直到2000年,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國家才開放了大豆進出口,作為糧油產業中唯一享受特殊進出口的品種。

    但在93年,一般人無法經營這個。

    可需求卻巨大。

    尤其是這幾年,城市生活水平增長太快,各種加工製成品呈現井噴狀態,國內需求也很強勁。

    豆粕這幾年越來越緊俏。

    買到就是賺。

    這是國家壟斷之下的暴利產品。

    曰後的豆粕,由於經濟價值巨大,甚至一度超過了大豆本身的價值,登陸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成為和棉花,原油,玉米,一樣的期貨產品。

    目前已經處在井噴狀態。

    經濟價值比水稻和玉米高得多。

    這相當於直接給範陽送錢了。

    更加重要的是,這傳遞給範陽一個信號,可以讓你的公司邁上一個新的層次。

    “那麽加藤先生手上的豆粕有多少?”範陽問道。

    加藤平略帶輕蔑的一笑:“非常多,範總經理應該知道,我國也是大豆生產鏈的上遊國家,豆粕儲備非常豐富,對中國方麵的出口也一直占據優勢,每年我會社方麵,向貴國出口的豆粕超過10萬噸,幾十萬噸,掌握在我手中的豆粕,每年也有萬噸以上,點點頭就可以批給你,就看範總經理吃得下多少了。”

    範陽覺得很有意思。

    萬噸的豆粕。

    之前範陽沒有關注這一塊兒。

    具體價格不知道多少。

    或許一兩千吧。

    一噸掙個一兩百塊錢,問題不大。

    一萬噸,就是一兩百萬,這是純利潤。

    關鍵這是一條門路。

    還會不停做大。

    按照以後中國社會,對豆粕的需求量來說,這個誘惑不可謂不大。

    加藤平手上有豆粕,範陽毫不懷疑。

    說起來曰本還是挺無奈的,長期承受高額美國國債,還會迫於政治壓力,購買美國滯銷的產品。

    曰本一直是美國大豆傾銷地。

    曰本國內的糧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到有很大一部份因素,是被逼出來的。

    大豆榨油這個是賺錢的,曰本人從六十年代開始,就建立並且逐步完善了全球化的糧油銷售渠道。

    可剩下的豆粕,本國的消化能力卻極其有限。

    就拿來喂牛。

    一級豆粕,蛋白質含量高達43%的豆粕拿來喂牛。

    把剩餘價值轉嫁到牛肉上麵。

    喂養和牛,采取和澳洲牛肉一樣的等級評定方法。

    又創造出了新一輪的經濟價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曰本人就是這樣,無論做什麽都很成功,這是事實。

    但更多的豆粕,還是出口到中國。

    像豆奶這種產品,在曰本很難銷售出去,在中國卻很受歡迎。

    事實上中國的乳製品企業,酸酸乳,蒙牛的酸酸甜甜就是我那款產品,大部份也是植物蛋白加工出來的。

    還有很多風味飲品。

    核桃露這些之類的。

    它標注的都不是牛奶。

    而是牛奶味飲料。

    還有常喝的奶茶,裏麵的奶精粉,也大部份是豆粕加工出來的。

    工業用途非常廣泛。

    國內需求升溫,偏偏產量大規模減少。

    國家不扶持,種植大豆沒有補貼,又無法實現機械化耕作。

    所以豆粕在中國連年緊俏。

    但範陽根本不信,加藤平會批給自己萬噸。

    “那價格呢?”範陽問道。

    “按照今年的標準價格,每噸200美元左右,市場浮動不會超過百分之10。”加藤平答道。

    旁邊的神田俊又一次按奈不住激動,差一點就脫口而出,想製止了。

    就連賈景元和他們合作,以前在國貿公司,也從來沒有拿到過哪怕1噸豆粕。

    這是他們自己賣的。

    也是加藤平和神田俊兩人,在中國方麵,最為主要的經濟收入之一。

    不僅如此,賣了還要給會社高層迴扣的。

    怎麽可能拿給範陽。

    200美元?換算成人民幣1160,加上進口裞1500,就是不知道現在的豆粕銷售價格多少。

    範陽索性問道:“我對這個版塊兒不熟,那問一下加藤先生,目前國內的豆粕銷售價格是多少?”

    加藤平被嗆了一口。

    這你都問我。

    “2000左右。”

    “不錯啊,利潤挺高,那麽加藤平先生可以賣給我多少?”範陽問。

    “1000噸。”

    “30萬的利潤?”

    神田俊在一旁,就快落淚了。

    加藤平橫了範陽一眼:“沒錯,但行業中的規矩你也要明白的,我尋找的是銷售下遊,對會社也要有個交代,我可以前期批1000噸給你,但我要拿百分之十的迴扣。”

    “百分之十?總金額?”範陽問道。

    “對,有什麽不妥嗎?”加藤平問。

    總金額的百分之10,加上進口裞,一噸就要抽走140的純利潤。

    相當於30萬純利潤就隻剩下了16萬。

    加藤平一口咬去一半。

    這樣說,神田俊臉上才好看了一點。

    不至於自己倒貼錢迴會社。

    即便16萬,作為見麵禮來說,也是很不錯的了。

    可範陽還看不上。

    “感謝了,人有自知之明,暫時我還沒有進口豆粕的打算。”

    “為什麽?”加藤平忍耐不住了,自己已經下了血本,他知道今天不會這樣簡單收場,可為了自己大曰本帝國商務精英的尊嚴,他已經做出了足夠誠意的讓步:“範總經理,你到底有沒有意識到,擺在你麵前是一份怎樣的機會?你要知道,貴國的貿易公司,為了這一份合同,可以卑躬屈膝到什麽地步?我尋找的是可靠,忠誠,有能力的合夥人,今天我批給你1000噸,你掙15萬的同時,我也賺取15萬,隻要你做得漂亮,我可以批給你萬噸,年年如此,一年比一年多,最終把你扶持為連雲港占有一定份量的貿易公司,這是一筆雙贏的交易,沒有人會拒絕,為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國際倒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吹牛小王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吹牛小王呀並收藏重生之國際倒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