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羊肉泡饃的館子,兩個韓國人又去遊玩了一番。

    此時的西安旅遊產業,文化雖厚重,卻還沒發展到那個地步,還在大搞經濟建設,基礎建設,根本沒發展起來。

    到處都在修路。

    揚塵根本沒去治理。

    空氣感覺是渾濁的。

    還有關中平原的地質較鬆軟,緊挨著黃土高坡,土壤和地表的沙化很嚴重。

    去參觀過兵馬俑的人,肯定都知道,埋葬兵馬俑的地方,就是泡沙石坑。

    所以西安這座古城,給人的感覺是昏昏沉沉的,不像海南,那種天高水遠,空氣帶著鹹鹹的味道。

    也不像藏區,高原地帶,感覺天藍得舒服,空氣清新得像薄荷。

    市中心還好,四周的風景區,情況就更糟了。

    你要是站在古城牆下,看見下方的十裏沙場,眼睛一閉,那種殺聲震天,黃沙蔽地,要是再來陣妖風,感覺就像沙塵暴一樣,唿啦啦倒下一大片。

    真有點電影大片的感受。

    那些唐磚漢瓦,傳自先秦戰國的巨石城牆,傳遞著一種與其說古樸,不如說灰撲撲的感覺。

    西安的職工和家屬,主流的城鎮人口,都忙著上班。

    這些風景區隻有些老頭老太太,偶爾一些年輕人也多是小販,再加上偶爾有農民的牛車,馬車客串一下,一不小心古城牆下還拉泡牛糞。

    都90年代了,還給人一種看古舊墨片的感覺。

    而這古舊當中,兩個韓國人,穿得花裏胡哨,大冬天帶副墨鏡,還燙著一頭卷發,其中一個還挑染成金黃色。

    掛著一副相機。

    在這畫麵當中極有存在感。

    舉著相機不停的捕捉著四周的畫麵。

    老舊的牛車,破敗的城牆下麵,穿著洗得發白中山裝,顫顫巍巍的老人。

    偏偏還有一些陝北農夫,頭上裹著白帕,手上一副架架車,上麵堆幾個麻袋。

    兩個韓國人好的不拍,淨拍這些。

    即時出盒的照片,明明90年代,他硬是給你拍出了一個民國時期的水平。

    那個樸正宇,手裏抖著一張相片說道:“成煥西,這些相片寄到民國雜誌社,他們正在做印象中國,一定能賣個好價錢。”

    金成煥不屑的搖頭。

    逛得也差不多了。

    在翻譯程宇的帶領下,就準備返迴市中心下榻的賓館。

    路邊的一個水果攤販,上麵擺著梨子,蘋果,桔子,柚子。

    關中平原的地質鬆軟,是農業大省,陝西引種的紅富士,比曰本源產地品相更好。

    此時水果攤上的一堆紅富士,個頭比成年人拳頭還大。

    紅得誘人。

    攤子上的老板熱情的叫道:“喂,老板,買點水果?”

    兩個韓國人停了下來。

    翻譯看他們很感興趣的樣子,便問道:“多少錢一斤?”

    “3塊5。”

    兩個韓國人站著不動。

    程宇就打算自己掏錢,買幾斤。

    便挑選了10個。

    攤主麻利的裝進塑料袋裏,拿著一杆手提秤,秤好:“4斤2兩,給你算4斤,14塊錢。

    程宇正準備付錢。

    金成煥手伸了過來,將塑料袋按在攤子上,一手背在身後,用韓語說道:“程宇君,告訴他3塊錢,否則不買。”

    “無所謂的,我請客。”

    金成煥眼一瞪,很認真的看著程宇,說道:“告訴他,三塊錢。”

    程宇搞不懂什麽狀況,卻不敢拂逆了他。

    這兩個韓國人,一路遊山玩水,大手大腳的花錢,卻在這兩塊錢上較什麽勁?

    “貴了,我這兩位外賓說3塊錢,便宜一點。”

    那攤販說:“說好了的,咋變了呢,不買算了。”

    金成煥轉頭便走。

    可沒走兩步。

    那攤販叫道:“哎算了算了,迴來,3塊錢賣給你了。”

    得逞之後,金成煥嗤笑的說道:“消費是消費,那是我願意,但一個商人的立場,就要學會在各個方麵降低成本,程宇君。”伸手拍了拍程宇的肩膀:“你要學的還很多。”

    看見金成煥勉勵的眼神。

    程宇受用不盡,站直了身體,學著韓國人照搬曰本那一套,微微鞠躬:“謝謝成煥西指點。”

    迴到下榻的賓館。

    隔壁房間住著兩個男的,是連雲港一個外貿公司的職員。

    一路跟隨著兩個韓國人,為他們代理出口報關的事項。

    說好了一個星期,就該搞定的。

    可這兩個家夥一路遊山玩水,即使到了西安,還去爬了趟華山。

    他們在這賓館都住了一個星期了。

    早就等的不耐煩了。

    看見兩個韓國人迴來了,立刻跑過去敲門。

    不耐煩的神色,卻不敢表現出來,他們和靈岩公司已經合作了三年。

    每一年,都能掙到一筆可觀的代理費用。

    小聲的說道:“金成煥先生,我想提醒您,您的商務簽證已經過半了,迴去還有報關流程,再不能耽誤了。”

    金成煥放下手上的相片,還有點意猶未盡。

    想了下,還是說道:“那明天就去富平吧。”

    兩個外貿職員便說道:“那就不打擾您了,早點休息,我們去安排明天的行程。”

    “等一等。”

    金成煥又把兩人叫住:“還有個事情,會社方麵,再一次決定降低采購成本。”

    兩個外貿職員一聽:“再降?怎麽降得下來?”

    富平本地,柿餅的批發價都是2塊錢一斤,由於量大,而且是出口訂單,已經被他們壓到了1塊6毛錢一斤。

    “還降多少?”

    “20個點。”

    “20個點?”其中一個外貿職員驚訝的說道:“1塊3?這絕不可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金成煥手一擺:“這是會社方麵的決定,你們不用再說,這次的磋商,我親自來談,出去吧。”

    兩個職員把門帶上,迴到自己的房間。

    “1塊3?喂豬呢?豬飼料都不止這個價錢,這些韓國人太貪了。”一個憤憤的說道。

    另一個則要老成得多:“他要談,就讓他自己談吧,反正沒簽購銷合同的,他願意砍價讓他自己去砍,談崩了也不怪我們。”

    “萬一這單黃了呢?劉總那裏,咱兩怎麽交代?”

    老成那個說道:“這有什麽,還不是拿那麽多工資。”迴頭卻罵道:“早點談崩早點迴去,都他嗎耽誤半個月了。”

    兩個職員穿好衣服鞋子,出去安排車了。

    而另一邊,範陽等人,早就趕到了富平。

    富平是一個縣,地方不大,處於關中平原,和黃土高坡的過度地帶。

    秦嶺餘脈。

    在地理上,屬於半山地區,森林資源豐富。

    氣候上,屬於暖溫帶季風型氣候。

    和汶川差不多。

    都是農林生產適宜的地區。

    山區的植被豐富,樹木高大,含氧量高。

    走到這個地方,空氣又變得清新起來。

    和汶川不同的是,這個地方的農業,也搞得挺不錯。

    山坡上有一層層的梯田。

    富平是個農業大縣,下屬32個鄉鎮。

    這32個鄉鎮,都有栽培柿子。

    但不是每個鄉鎮,都以柿子為主要資源。

    因為這個年代的經濟效益,還不明顯。

    種了也掙不了多少錢。

    所以優良的柿子,柿餅,隻有幾個鄉鎮在主要生產。

    其中最主要的柿餅產地,就是馬家坡。

    也叫馬家坪。

    那顆朱元璋禦封的淩霜侯,就在這個地方。

    範陽的目的明確,沒有過多停留,問好路,就往馬家坡趕去了。

    在山間小路隨意的塗抹著方向盤,範陽打開車窗,幾人欣賞著路邊的田園景色。

    忽然看見前麵一處空曠的山坡。

    上麵生長著一顆光禿禿的樹子。

    生長得盤根錯節,張牙舞爪的樣子,偏偏樹子還挺高。

    樹上一片葉子都沒有。

    樹幹也是漆黑的。

    可偏偏那些枝頭上麵,掛滿了金黃色的柿子。

    一片葉子都沒有,卻掛滿了果子。

    這個視覺感官,挺神奇的。

    初次看見的人,不大不小,都會被震撼一下。

    可無論大軍還是紅兵,趙光明也好,農村裏都是見慣了柿子的。

    也沒什麽大驚小怪。

    隻是感覺到親切。

    把車停下,到那顆柿子樹下麵轉了一圈兒,應該是顆野生的柿子樹,也不知道多少年了。

    也沒修枝剪果,沒人管理,所以柿子的個頭不大,隻比乒乓球略大一些。

    可是多。

    上麵的柿子沒人摘,好多掛在樹枝上,都快焉了。

    地上也掉得到處都是。

    “走吧,前麵就是馬家坡了。”

    前世範陽來過,還曾專門來參觀過那顆淩霜侯。

    上了鄉村公路,經過馬家坡的坳口,卻沒有看見後世的《世界最優良柿子產區》的牌子。

    現在92年,富平的柿餅,還藏在山旮旮裏,未經發掘。

    農民的生活水平,也在貧困線的樣子。

    來之前的路上,都隻偶爾看得到幾顆柿子樹。

    一進馬家坡,柿子樹就多了起來。

    也開始成片栽種了。

    有好幾個果園,都是以前進獻貢品的。

    而柿子樹,是著名的長生果樹,最著名的那顆淩霜侯,又叫柿壽星,已經有1200年的樹齡。

    曆史是極其悠久的。

    所以富平的柿餅這麽出名呢,那幾片山林,幾百年的果樹,也有很大的關係。

    你其他地方,還就是弄不出別人這個味道。

    路邊的農舍,早就開始製作柿餅了。

    其他地方作柿餅,都是晾在簸箕裏曬。

    而富平則是掛起來曬。

    就像吐魯番葡萄幹一樣。

    也像東北的玉米棒子一樣。

    農民的家裏,屋簷下掛滿了一長串一長串的柿子。

    就像門簾一樣。

    透著金黃的顏色,煞是好看。

    順著鄉村公路,範陽直接把車開到了馬家坡鄉公所。

    讓大軍和紅兵等在車上。

    自己和趙光明進了鄉公所。

    沒多久一會兒,麵色古怪的出來了。

    一上車就再也忍不住了,哈哈大笑,少有的罵起了髒話:“這些韓國人,太他嗎牛了,連購銷合同都不簽,這不是傻比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國際倒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吹牛小王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吹牛小王呀並收藏重生之國際倒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