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一塊靈石矗立於東海之濱,曆經千萬年風吹雨打,感受了春夏秋冬四季輪替,吸收了日月輪迴之精華。


    縱使人間滄桑不斷,靈石也隻是靜靜的望著東海,久而久之它擁有了自己的靈智與思想,見慣了一塵不變的驚濤駭浪,它更向往自由和遠方。


    在大自然的孕育下,某一天突然石破天驚!一隻石猴橫空出世,天生地長的石猴沒有雙手,沒有姓名,以天為被以地為席,生在天地間,瀟灑快活。


    石猴憑著自己天生的膽量贏得了花果山靈猴一族的尊重,靈猴們擁立他為美猴王,在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內建設了自己的家園。


    原本石猴可能會就這樣永遠的幸福下去,然而某一天他看見了病死的靈猴,從族中智者處了解了“死亡”。死亡是每一個生命都必將經曆的過程,天生地長的石猴第一次了解到了死亡,也第一次害怕死亡。


    為了與族人擺脫死亡,他開始獨自流浪,訪問仙山名府以尋求長生之術。


    石猴飄過茫茫大海,來到了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拜菩提祖師為師,希望他能教授自己長生之術。


    菩提祖師是一位三教合一的世外高人,他給石猴取了一個名字“悟空”,接著教授他七十二般變化之術。


    悟空自有極強的悟性,花了十年的時間學會了一身本領,然而菩提祖師卻在他學成之後執意要趕走他,悟空將他視為父親,問父親為何要拋棄孩子?


    菩提祖師隻吩咐他,日後不許說我是你的師傅,我也不再見你。


    悟空含淚告別菩提祖師後迴到了花果山當起了山大王,順便從東海龍王處獲得了大禹治水留下的定海神針鐵,然而死亡依舊降臨了。


    黑白無常依照慣例,很熟練的在悟空熟睡之時將他的魂魄勾出帶到閻王殿。


    悟空清醒過來很是疑惑,自己已經超脫三界之外,不在無形之中,為何還會死去?


    高座之上的閻羅王隻說:“萬物生靈,終會有消逝的時候。”於是下令鬼差將悟空拿下。


    悟空不甘心的反抗,憑借超高的本領,在地府裏鬧了一番,所有鬼神皆不是對手。


    他威脅閻羅王交出生死簿,將連同他在內的所有孫姓猴兒的姓名全部勾除,隨後揚長而去。


    閻羅王無可奈何,隻能捧著生死簿看著他離去,葵羅公主走到其身邊好奇的問:“父王,生死簿被那石猴給塗抹了,可你怎麽看起來還是無所謂的樣子?”


    閻羅王歎氣道:“有所謂又怎樣?石猴自以為勾除生死簿上的性命就能長生不老,其實不然……萬物生靈終會有消逝的時候,生死簿隻是記錄他們的陽壽罷了,陽壽到頭就由我等鬼神將其收服,現在沒有生死簿的指引,他的猴子猴孫陽壽散盡後,靈魂卻無法被我們帶走,留在日益腐敗的軀體內,最終隻會成為行屍走肉。”


    葵羅又請教道:“石猴若是發現他所做的都是徒勞,會不會殺迴地府來找父王麻煩啊。”


    閻羅王:“有可能,但那又能怪誰呢?百因必有果,而他的報應就是眼睜睜的看著身邊的人生命日益凋零卻不死。這事還是得上報天庭才行。”


    閻羅王坐迴自己的寶座還是奮筆疾書,在呈給天帝的奏折上闡述石猴擾亂生死的危害。


    閻羅王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他吩咐葵羅道:“女兒啊,秦廣王的壽日將至,你下去幫父王準備一下。”


    “是。”葵羅走出閻羅殿,望向了灰蒙蒙的天空,獨自哀歎:“父王總是這麽忙,要事我能有一個知心姐妹就好了。”(作者吐槽:“放心,你很快就有了。”)


    ……


    就在同一天,天帝同時收到了來自東海龍宮怒斥石猴搶走定海神針鐵,擾亂龍宮秩序的奏折和來自陰界陰曹地府,闡述石猴擾亂陰陽秩序的奏折。


    兩方都懇請天帝能夠發兵討伐石猴。


    天帝疑惑的問下方各神:“這石猴是何方來路?竟有如此本事。”


    當初石猴誕生之時,震動天界,千裏眼順風耳捕捉到石猴的存在,將其報告給了古天師。


    麵對天帝疑問,古天師出麵解答:“陛下,此石猴乃十年之前於東海之濱靈石崩裂,自然孕育出的精靈,但不知在何處習得本領。”


    天帝:“現在這石猴擾亂三界秩序,如何處置他?”


    張天師果斷的迴答:“不如發兵討伐,免得再生禍患。”


    古天師同意張天師的說法,也向天帝直言:“張天師所言甚是,此等禍害若不早除隻恐養虎為患。”


    一旁的武將李天王聽到又能發兵討伐妖孽了,便激動的毛遂自薦:“臣願為陛下效勞,討伐妖猴!”


    處在天帝身邊的太白金星急忙勸諫:“陛下,臣以為善起兵戈不妥,既然石猴既是天地所生,又修得仙法,不妨由臣親自下界招安,將其約束在天庭,也能讓他為天庭效力———如此良策豈不美哉?”


    天帝一聽,對太白金星稱讚有佳:“太白金星所言有理,發兵討伐費財費力,能隻用三寸之舌說服石猴歸順天庭,倒也不失為一樁美事。”


    天帝認可了太白金星的想法,便立刻下旨命太白金星前往花果山把石猴帶到天庭。


    太白金星到達花果山見到悟空後,確實隻用了三言兩語就說服了他歸順天庭。


    悟空與太白金星一同來到了淩霄天宮麵見天帝,此時的天庭百官都對這個來自下界的妖猴嗤之以鼻。


    悟空好奇的到處亂竄,古天師見此嚴肅的大喊道:“大膽妖猴!見到陛下,為何仍如此無禮。”


    悟空迴過頭來,便對天帝簡單的作了幾個揖:“哦!參見陛下。”


    下方的武曲星君緊握寶劍,就要上前斬了悟空:“妖猴!安敢如此!”


    天帝脾氣也很好,隻是作罷:“石猴初來天界,不懂禮數,暫時饒恕他。”


    悟空感覺天帝很好說話,於是感謝道:“陛下說的是。”


    天帝被悟空這猢猻模樣逗笑了,於是問他:“石猴,你叫孫悟空對吧?”


    悟空迴答:“是,俺老孫是叫悟空。”


    天帝點頭,隨後問古天師:“古天師,天庭各界職位可有空缺?”


    說到做官,悟空可就來勁了,仔細地聽古天師介紹:“陛下,前日天界各處,隻有禦馬監缺一管製。”


    太白金星臉色有些尷尬,因為之前他還在花果山對悟空畫大餅。


    他連忙上前製止古天師道:“古天師教他去管馬……這不合適吧。”


    張天師等一眾仙官都沒說話,他們看出來了古天師想整悟空。


    古天師瞟了一眼正在認真聽講的悟空,故意誇大其詞:“此言差矣,這個官已經不小了!”


    “不小?”悟空興奮的湊了過來:“這官不小嗎?”


    古天師一臉壞笑的迴答他:“很大呢!”


    太白金星也不好說什麽,隻得慌張的轉身逃離,悟空一下拉住了他,兩眼放光的問:“真的嗎?”


    太白金星:“啊……額……嗯。”


    悟空轉身向天帝請求:“陛下,俺老孫想幹這個!”


    天帝也沒多想什麽,便問:“孫悟空,你可真心願意當弼馬溫?”


    悟空:“願意!很願意!”


    天帝點頭,於是下令:“好!今日起,孫悟空於禦馬監任職!”


    悟空感激涕零的跪下:“多謝陛下!”


    “哈哈哈……”古天師等人都繃不住的大笑起來。


    很快,悟空就當上了弼馬溫,硬是把一個弼馬溫當成了大老爺的風範,未經允許私自在天河境內放馬,與鎮守天河的天蓬元帥兵戎相見,最後是悟空一棍子將天蓬元帥給打服了。


    悟空當了弼馬溫後,古天師也沒去多關注,雖然弼馬溫的一些作風也傳到了他這裏,但畢竟隻是一個小官,古天師也沒多管。


    可他怎麽也想不到,弼馬溫居然敢向天蓬元帥動手,這日後豈不是連他古天師也不放在眼裏了嗎?


    古天師心想,是時候該調教這隻猴子了。


    他聯絡武曲星君,叫武曲星君去想辦法羞辱弼馬溫一番,教他懂規矩。


    事後,武曲星君迴報,確實是羞辱了弼馬溫,但是他更加不懂規矩了。在得知自己的這個弼馬溫是一個小到沒品的小官後,感覺上當受欺,便脫下官服揚長而去。


    古天師很傷腦筋,怎麽會有這麽不懂人情世故的猴子?自己幾斤幾兩都不知道?


    無奈隻能將這事上報天帝。對於悟空不懂尊卑,天帝也沒多大意見,當官當久了自然會懂,但對於悟空出逃這事,天帝可真生氣了。當初是他自己口口聲聲說要當弼馬溫的,如今不滿意官職也不上報,就這麽隨意離開。


    真當天庭是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


    古天師又在煽風點火:“陛下,此妖猴若不懲處,日久必成天庭禍害。”


    天帝皺緊眉頭,很是生氣的說:“這妖猴如此大膽。傳李天王過來!”


    “是!”古天師清楚,傳令李天王,是要準備對悟空動手了。


    不一會李天王趕到,天帝下旨,封李天王為降魔元帥,帶三壇海會大神哪吒三太子與一眾天兵天將下界捉拿妖猴!


    悟空迴到花果山後,將自己被天界眾神羞辱的經曆吐了出來,盡是悔恨,一旁的軍師聽後,立刻有了一個點子。


    認為悟空的本事不應該做一個小小弼馬溫,要做就做齊天大聖!


    悟空很是欣喜,於是掛出了齊天大聖的帥旗,飄揚在花果山最高處。


    高興了一會,李天王便帶著天兵天將趕到,看見齊天大聖的帥旗,十分不屑:“小小妖猴,也配當齊天大聖。”


    李天王相繼派出一眾大將前去挑戰,悟空揮出金箍棒還擊,將前來的大將全部打退,並揚言他要做齊天大聖,叫天帝封他齊天大聖。


    對於這種對天庭來說厚顏無恥的要求,天帝是拒絕的:“什麽?養馬都養不好,還想當齊天大聖?再派兵力圍剿!”


    這時,太白金星再一次充當和事佬站了出來:“陛下息怒!眼下正是暫停兵戈的好機會。”


    下方的古天師質問道:“太白金星為何如此偏袒這妖猴?”


    太白金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古天師此言差矣~不過是一妖猴,能成多大氣候?依臣之見,不如再降旨招安,就封他做個齊天大聖的空銜,既能免除兵戈,又能約束住他,有何不可呢?”


    張天師對此提出異議:“萬一又像上次一樣,生出事端,將如之奈何?妖猴還是早日除之為上策。”


    太白金星否認道:“放心,這次是他自己要求當齊天大聖的。隻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空官,他又能生出什麽事端呢?能用和平方式解決的,為何不可呢?就教他有官無祿、有名無實,久而久之,他自然會懂得規矩了。”


    天帝思前想後還是答應了太白金星的請求,能和平解決就盡量和平解決,反正也就是個空銜,也不會怎麽樣。


    於是太白金星再一次奉旨招安,上過一次當的悟空很謹慎的詢問了他各個方麵的問題,得到肯定的迴答,要封他當齊天大聖時,悟空這才放心的跟著太白金星又一次上天去了。


    到了天界,親眼看到了屬於自己的齊天大聖府,悟空這才覺得這是真的。


    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裏,悟空忙碌於與各路神仙、星宿結交,擴大自己的人際關係圈、發展人脈。


    不過對於古天師,悟空是沒有興趣去認識的。他記得當初就是古天師保薦他當弼馬溫,這種恥辱悟空從來沒忘記。


    在天界待久了,也自然得知了古家平日裏做過的惡事,悟空也很自然的將古天師當作敵人。


    這對古天師來說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在他看來,悟空是在發展自己的勢力,好將他取而代之。


    先下手為強,古天師立刻麵見天帝,上訴悟空平日到處唿風喚雨,長此以往,恐結為黨羽(作者吐槽:“你在說你自己呢。”)


    天帝也覺得,這樣下去是個問題,便問古天師如何處理。


    古天師獻策說,再過不久就是蟠桃盛會與丹元盛會,何不讓齊天大聖去暫時看管一下蟠桃園?


    天帝覺得有些不對,讓猴子看桃園,這不會出事嗎?


    古天師解釋說,他是不是一般的猴子,他是齊天大聖,是天生地長的擁有靈智的神猴,能克製住自己的欲望也是情理之中,他在花果山時也沒見他把花果山的桃子給吃光。所以蟠桃園放心交給齊天大聖看管。(作者吐槽:“你真是個天才。”)


    被古天師這一忽悠,天帝也下令讓悟空看管蟠桃園。古天師心中竊喜,猴子看桃園怎麽可能不出意外,他是故意推薦悟空看桃園,隻要悟空沒忍住欲望偷吃了幾個,那古天師就有置他於死地的理由了。


    果然不出意外的話出意外了,七仙女去摘取蟠桃,發現悟空果然偷吃了。但是令古天師沒想到的是,悟空居然把所有的大桃全是完了,今年的蟠桃盛會根本開不下去。


    各路神仙也被悟空忽悠跑到了通明殿,昆侖王母本來在通明殿與天帝交談,可不一會她邀請來參加蟠桃盛宴的各路大神全跑通明殿來了。


    另一邊七仙女帶著小桃子趕到,陳述齊天大聖吃光蟠桃的罪行。


    天帝暴怒,下令立刻前往蟠桃會舉辦地———瑤池捉拿妖猴。


    但還是晚了一步,瑤池的所有人都被施法定住,瑤池上的珍饈美饌被齊天大聖一頓下肚後都被打包帶走。


    此時天界是亂作一團,看見蟠桃會被攪亂,一旁的太上老君仿佛感應到了什麽,大驚失色的高唿:“不好!老朽的仙丹!”


    三清一同趕到了兜率宮,卻發現,老君的仙丹全被齊天大聖給霍霍完了。


    齊天大聖呢?他已經將這些打包帶走,逃到下界去了。


    天帝龍顏大怒,下方的古天師都不敢說話。


    隻見天帝五官都快擰成一塊,周圍散發出了足以壓迫的令人窒息的法術氣場,可見即使是經曆那麽多劫難的天帝,此時也心理破防。


    “朕一而再而二三的忍讓,寬恕,彰顯上天好生之德。哪知這妖猴不思迴報,反而屢次犯我天庭!”


    天帝身邊的昆侖王母與三清紛紛點頭認可,三清平時是不會關心天庭這些事,現在連他們也生氣了,可見悟空做得有多過火。


    天帝當即下令,令李天王率領十萬天兵天將包圍花果山,剿滅妖猴。


    李天王得令,帶著十萬天兵天將來到了花果山。天帝、王母、三清和各路星宿以及天庭百官都親自來到了前線觀戰。原本被邀請的西天各佛,聽說了齊天大聖的事跡後表示願意幫助天庭圍剿齊天大聖,並派出了四大天王來助陣。


    齊天大聖帶領猴子猴孫以及各路妖王反擊,很快擊退了來犯天兵。


    天帝都看傻了眼,十萬天兵都難以製服,這讓他這個天帝的臉往哪擱。


    正好在這時,西天的觀世音菩薩趕來,天帝這時反應過來了:這明明是東方天界的事,為什麽他們西天的佛陀總想插一腳?前麵派了四大天王這四個護法神來助陣,現在連觀世音菩薩也親自前來。


    抱著懷疑的態度,天帝麵見了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直言道:“日後佛陀會親自來拜見陛下,有一要事想獲得陛下的許可。”


    天帝一時搞不清佛陀的目的,隻說:“出家人說話都這麽神秘嗎?”


    觀世音菩薩迴答:“佛陀聽聞了齊天大聖的事跡,表示願意幫助天庭,觀其東方天界,隻有一人可戰勝齊天大聖,便讓貧僧來保舉此人。”


    “戰勝妖猴?”天帝饒有興趣的問:“何人有如此神通?”


    觀世音指向西邊迴答:“灌江口二郎顯聖真君。”


    很快二郎神趕赴戰場與悟空對決,雙方竟然打得不分伯仲。


    眾神看得憂心忡忡,就怕二郎神敵不過孫猴子。


    太上老君看出了天帝的擔憂,於是主動請纓,拿出金剛圈朝悟空丟去。


    與二郎神全心全意戰鬥的悟空被金剛圈偷襲,砸中頭部,當場昏了過去。


    天帝和眾神們喜笑顏開,終於擒住了這妖猴。


    見齊天大聖被俘,觀世音菩薩也沒有理由呆在這了,於是向天帝告辭,臨走前又強調一遍佛陀迴來拜見他這一事。


    悟空被押赴至雲端審判台,天帝、百官、三清及各路大神都來觀看。悟空被刀砍、被雷劈、被火燒但始終無法被殺死。


    觀看的太上老君忽然有了一個主意,向天帝進言道:妖猴已經成了金剛之軀,可以把妖猴交給他放到八卦爐中用神火煆燒他七七四十九日,將他化為灰燼。


    天帝同意了這個請求。


    於是悟空被關入八卦爐中,被太上老君和門下仙童們無時不刻的煆燒。


    悟空被神火燃燒著,熏煙蒙住了他的雙眼。再這樣下去必然難逃一死。


    悟空很聰明,知道八卦爐有八個陣位,於是躲到了巽位,逃避了大部分神火。


    太上老君感慨:“老朽本不好殺生,奈何這妖猴非要盜我仙丹,屢次觸犯天庭,再忠實的人也遭不住這麽欺負。”


    悟空聽後便在裏麵大喊:“老道!俺老孫還沒死呢!你先別難過,偷吃仙丹是俺的不對,你又想殺害俺,所以咱是兩不相欠了吧。”


    太上老君愣了一下,然後迴到離位正坐道:“你這妖猴,既作了這些孽就要為此付出代價。待老朽用六丁神火煉化你。”


    老君施法,在八卦爐中放出六丁神火,這比之前的火焰更加兇猛。


    悟空有些招架不住,便威脅道:“老道!你熏了俺眼睛!快放俺出去!不然就搗毀你的丹爐!”


    老君沒有理會,繼續加大火力,悟空在八卦爐中倒騰尖叫了一會,然後就沒聲了,這下總還是死了吧。


    時辰已到,老君鬆了一口氣,這妖猴終於死了,於是下令開爐。


    八卦爐打開的那一刻,悟空渾身是火的蹦了出來,眼裏冒著金光。


    仙童們嚇壞了,分分逃竄。


    悟空一腳將八卦爐踢倒後,甩出金箍棒殺向太上老君。太上老君見狀也不慫,立刻施法喚出金剛圈擋在前麵。


    金剛圈接住金箍棒後,太上老君一揮拂塵,在金剛圈周圍形成了鏡像空間,空間碎裂,悟空被這強大的空間壓強給擊飛出去。


    飛出兜率宮後,悟空也沒再迴去,而是一路過關斬將,前往淩霄天宮,沿途各路武將前來攔截,悟空憑著廣大神通一路殺了過去。


    而此時的天帝正在與西天的佛陀交談。


    佛陀的目的很明確:自漢朝張騫開通絲綢之路以來,天竺的僧人將佛法傳到了東土,並在東土有了廣大的信徒。


    佛陀已經派了座下金蟬子轉世為人,日後讓他成為取經人,將大乘佛法廣泛傳播到東土,再以東土為基礎,將佛法傳揚到高麗、扶桑和大洋彼岸。


    那時東土人間必會建立起眾多的寺廟、供奉西天眾佛。佛陀希望天帝能夠允許他們西天眾佛長期居住在東方天界,以便接受人間的香火。


    天帝恍然大悟,怪不得佛陀會想著幫天庭收服妖猴,原來有這目的。


    天帝質問道:“佛陀是想與朕搶香火?”


    佛陀搖頭道:“非也,貧僧隻是希望陛下能與西天共享。神州大地,物產豐富、地廣人多。分享一些香火,相信更能促進東西交流。”


    天帝正要說什麽,忽然一個禁衛軍士兵跑進來稟報道:“不好啦!陛下!那妖猴從老君的八卦爐中逃出來了,甚至揚言要奪陛下之位!眾將不是對手,阻攔不得。”


    話音剛落,淩霄天宮的牌匾就被扔了進來,砸在這個士兵身上,碎了一地。


    悟空扛著金箍棒大搖大擺的走進來,低聲說:“天帝老兒,俺齊天大聖又迴來了。”


    周圍的文官倉皇而逃。天帝坐在寶座上與身邊的佛陀就這麽看著他。


    “呔!吃俺老孫一棒!”悟空先發製人,揮起金箍棒朝天帝砸去。


    天帝不含糊,直接放大招,同時將八卦陣位切換出乾位和坤位:“乾坤天地!”


    緊接著,悟空看到了匪夷所思的一幕,周圍的空間發生了扭曲,這時他看到了前方自己被打飛的情景,那是未來的自己的遭遇,他迴過頭去,看到了過去的自己揮棒叫殺的場麵。


    然後,時空開始收縮,悟空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給扔了出去。


    隻是咳了幾口血後,悟空撐著鐵棒重新站了起來:“剛剛那是什麽法術,竟然如此詭異。”


    天帝也十分無奈的說:“朕的乾坤天地是因果係的法術,卻也殺不死金剛不壞之軀的妖猴……”


    這時,佛陀毛遂自薦:“不一定要殺死他,隻要能將他困住就行。”


    天帝疑惑的看向佛陀,佛陀解釋說:“這猴子在你們東方天界是待不下去了,不妨讓他皈依我佛如何?貧僧願為陛下收服他,還望陛下能夠準許貧僧方才的請求。”


    天帝想了會,同意了佛陀提出的共享香火的請求。


    隨後佛陀親自出手,假意與悟空打賭,看悟空能不能一跟頭翻出他的手掌心,然後用“掌中佛國”困住了悟空,隨後自廢法身,手指釋放金木水火土五行,以斷掉一隻手的代價,將他囚禁在了五行山。


    為何悟空翻不出佛陀的手掌心?


    因為他的心有邊界,而佛法是無邊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恆的異域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純白之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純白之穹並收藏永恆的異域之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