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前殿中,劉賀這個天子準時來到在了前殿上。


    前殿之中,百官公卿稀稀拉拉地站著,人數少到了極點。


    就連本該由霍光占據的那個位置,現在也是空空如也。


    連帶著,朝堂上那些“最後的霍黨”幾乎也都沒有來。


    之所以說幾乎,是因為大司農田延年規規矩矩地來了。


    看來,這個九卿是死心塌地地倒向自己的陣營了。


    將來,劉賀未必會因此饒了他,但可以讓他走得更體麵一些。


    接下來大漢的動蕩隻會越來越大,能走得體麵一些,其實不一定是一件壞事。


    劉賀坐在皇榻上,麵無表情地看著霍光本該出現的那個位置。


    自己那親愛的仲父不會故技重演,再來一次稱病罷衙吧?


    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甚至不能一次走進同一條河流。


    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那霍光就真的是老了。


    除了沒來的這些霍黨,剩餘的這些百官公卿的臉上,也是表情各異。


    張安世這些帝黨的臉上是一種混合了慶幸、喜悅和疲憊的複雜表情。


    進殿之前,他們就偷偷交換了自己手中的消息,對昨夜長安城發生的事情都有了幾分了解。


    而且天子此刻安然無恙地坐在皇榻上,更表明長安的局麵被徹底地控製住了。


    這長安城裏唯一的變數,就隻有還沒未上殿的霍光了。


    天子說了,今日的朝議上,霍光一定會困獸猶鬥,所有的霍黨都會露出馬腳,那就是最好的機會。


    張安世們是興奮和激動,就連那些不甚重要的騎牆派,也已多多少少聽到了一些風聲。


    他們一個一個都低著頭,看著麵前的方案,不發一言,在思考著未來的出路。


    劉賀就這樣安安靜靜地等了一刻鍾,終於失去了所有的耐心。


    事主沒有來,這殯照樣能出。


    劉賀清了清自己的嗓子,準備讓張安世將昨夜發生的事情公之於眾時,殿外突然傳來了謁者的喊唱聲。


    “大司馬大將軍請見天子!”


    “大司馬大將軍請見天子!”


    霍光有讚拜不名的特權,所以上朝隻需要稱唿官職即可。


    這謁者的喊唱聲由遠及近,由小到大,越來越清晰地傳到了前殿中。


    劉賀不易覺察地笑了笑,來了就好啊,免得自己一個人唱獨角戲。


    沒讓這大殿裏的百官公卿們等太久,霍光出現在了前殿的大門外。


    他的頭發和胡須都仔細地梳理過,袍服也收拾得一塵不染,腹部微微隆起,組綬緊緊紮住……


    再加上那把許久未出過鞘的寶劍,盡顯一個權臣的風采。


    隻是,霍光雖然盡量擺足了氣勢,但是劉賀仍然從他的眉眼之間看出了一絲疲態。


    強弩之末,恐怕說的就是現在的霍光吧。


    霍光當然不是隻身前來的,他的身後還高矮胖瘦地跟著許多朝臣。


    他們當中不少人的品秩沒有資格參加朝議,而臉上的表情也不是十分情願,看來,許多都是被霍光強逼來的。


    這也好,省得劉賀以後去甄別了。


    排在這十幾個人最前麵的分別是任宮、李光、鄧破虜、範安寧。


    這些朝臣是霍光手中最大的幾張牌了。


    劉賀還注意到,自己的“姐夫們”並沒有出現在這虛張聲勢的隊伍裏。


    看來霍光還沒有因為權力喪失理智,仍然知道要保全和自己最親近的人。


    反倒是任宮他們也有一些可悲——是霍光可以犧牲的角色。


    “老臣霍光問陛下安。”


    “微臣任宮問陛下安。”


    “微臣李光問陛下安。”


    ……


    這些朝臣一個個地上來問安,徑直打斷了朝議的進程。


    劉賀並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看他們裝模作樣地表演。


    “方才,老臣在北闕遇到了這幾位,與他們攀談了幾句,所以才遲了一些,請陛下恕罪。”霍光說道。


    “既然事出有因,朕恕眾卿無罪。”劉賀淡淡地說道,“諸位愛卿坐下吧,來人,再加一些坐榻……”


    “坐就先不坐了,老夫此刻有要事要上奏。”霍光高傲地說著。


    “就算仲父不坐,其他的朝臣說不定想坐呢?”劉賀意有所指。


    “陛下,老臣身後的這些朝臣今日是要與老臣聯名上奏,所以老臣不坐,他們也不會坐的。”


    霍光這句話引來了所有人的側目。


    這哪裏是要聯名向天子上奏,簡直是要帶人與天子打擂台,很是跋扈。


    但就算不能跋扈,霍光也跋扈十幾年了,不多這一次,也不少這一次。


    “嗯?大將軍身後站的人,是丞相任卿嗎?”


    “迴稟陛下,正是微臣。”任宮也不躲避,一步走上前來,與霍光並肩而立,大有共同進退的意思。


    “任卿不是病了嗎,未向朕上奏病愈,就來參加朝議,恐怕不合成製。”劉賀似笑非笑地問道。


    “微臣確實病了,至今也未痊愈,但聽聞大漢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候,所以隻能鬥膽帶病上朝了。”


    膽大包天的任宮,居然敢當眾對天子如此不敬。


    張安世和蔡義等人已經氣得吹胡子瞪眼了,一個個躍躍欲試,想要出來與之一較高下。


    但劉賀給了他們一個眼神,阻止了他們。


    現在還沒有輪到他們出手的時候。


    “嗯,看來任卿還真是忠臣,竟然願意帶病上朝,實在難能可貴……”


    “隻可惜和你一起病倒的那樂成,卻是欺世盜名之徒,竟然欺君裝病,令朕失望!”


    說到最後幾個字的時候,劉賀故意將聲音提了上去。


    這戳中了任宮的隱痛,心中羞惱,那囂張的氣焰終於消退了一些。


    “陛下,老夫所要上奏之事幹係重大,還望陛下準許老夫現在就上奏。”霍光強逼了一句說道。


    “仲父要上奏的事情再大,也沒有朕的事情大,先容朕說完,仲父再說。”劉賀要搶得這先機。


    “可是……”


    “難道說仲父覺得比朕還要大嗎?”


    好一個含糊不清,好一個語雙關。


    前殿裏的所有人都聽出了這“大”字所包含的兩重含義。


    事情大還是地位大?


    霍光怎麽迴答都不好。


    他此刻就算再心急,也不敢接這個話茬。


    “既然仲父不說了,那朕就說了。”


    “昨夜,朕收到靈武縣令梁延年急遞而來的軍情……”


    “範明友和田廣明在靈武城下以清君側為名起兵謀逆,所部七萬人正在向長安城殺來,如今應該已經到三水了。”


    “另,中壘校尉範緩及所部護君使者霍封及執金吾蘇昌抗旨不遵,意圖謀反,業已伏法。”


    “京兆尹鄧破虜、右扶風範安寧、廷尉李光等人與範明友等人過從甚密,不宜擔任要職,朕已下詔由魏相、蕭望之和黃霸等人代行其職……”


    劉賀的語速不快,但其中的殺氣卻完全遮掩不住。


    霍光隻知道蘇昌已經死了,沒想到範緩和霍封也被天子殺了,這刀可真快啊。


    他有些難以置信地看著天子,沒曾想到對方還有著毒辣的一麵。


    那些不明所以的朝臣也都愕然。


    他們看慣了天子平易近人的模樣,以為天子是仁君,哪裏想到天子會立即舉起屠刀呢?


    而且,這屠刀舉起來容易,放下去就難了,這長安城恐怕沒有安生的日子了。


    “朕的話說完了,仲父有什麽話現在可以說了。”


    話都被天子說完了,他還能說什麽呢?


    天子搶先說話,恐怕就是為了將範明友的事情定個調子吧。


    霍光今日是來掀攤子的,當然不會輕易退縮。


    “老臣認為陛下此舉欠妥,不似明君。”


    “哦?仲父難道說朕是昏君?”


    這樣的對話,數月之前也曾經發生過一次。


    那一次,被天子抓住言語漏洞的人是長信少府夏侯勝,後來險些死在了詔獄裏。


    霍光不是迂腐的夏侯勝,更不是無權無勢的夏侯勝。


    “老臣不敢說陛下是昏君,但若如此魯莽地處置此事,陛下恐怕難當明君。”霍光不緊不慢地說道。


    “嗯,那仲父說說看,朕哪裏說得不對?”


    “昨夜,老夫也收到了北地郡送來的軍情,不過不是靈武縣令送來的,而是度遼將軍範明友送來的。”


    霍光仍稱範明友為度遼將軍,意味深長。


    “度遼將軍範明友等人並非要起兵謀逆,他們隻是認為陛下受到了奸臣挑唆,先是猜忌出征塞北將士們的忠心,而後又下亂詔不讓其南返……”


    “這詔令寒了將士們的心,他們為大漢基業不受損,為了陛下不受騙,為天下蒼生不受荼毒……才要起兵清君側!”


    霍光站得筆直,挺著肚子將這番話慢條斯理地說了出來,沒有任何猶豫和卡殼。


    一時之間,那些不明所以的朝臣都跟著紛紛議論了起來。


    劉賀看著霍光,心中既佩服,又厭惡。


    沒想到大將軍這指鹿為馬的本事這麽大,能將謀逆之事包裝成忠義之事。


    “大將軍是在說,這都是朕的錯?”劉賀陰著臉問道。


    “陛下剛剛親政,犯錯在所難免!”霍光昂著頭,沒有任何害怕和後退的意思。


    他又拿出了輔政大臣的派頭,當麵指摘天子的錯誤,也絲毫不覺得有什麽不妥。


    因為霍光已經被逼到了牆角,不硬氣一些,整個霍家馬上就要分崩離析了。


    而他也有強硬的底氣:懷揣的那份上官太後的懿旨,是他最大的一件武器。


    劉賀不免就有一些驚訝和意外。


    長安的局勢暫時穩定了下來,但範明友等人麾下的七萬叛軍還在虎視眈眈存在,長安城的危險並沒有解除。


    劉賀想過霍光會想辦法控製長安城,也想過霍光會連夜逃出長安城,甚至還想過霍光與自己討價還價讓範明友等人投降。


    但是他沒有想過,霍光會拋下自己最看重的忠臣名聲,顛倒黑白地將範明友等人造反的事情說成是忠義之事。


    乍一聽不可理喻,但這本就是一個立場問題。


    天子說他們是造反,霍光說他們是清君側,各說各有理。


    如果劉賀是如日中天的孝武皇帝,霍光當然不敢這樣說。


    但他的威望還沒有達到頂峰,最多隻能算是與霍光平起平坐。


    劉賀看了看張安世,在心中盤算能不能當場派人將霍光拿下。


    但看了看霍光身後的朝臣,想了想越來越近的七萬叛軍。


    還是暫時按下了心中這份躁動。


    不明所以的百姓和朝臣很多,心向霍家的百姓和朝臣也很多。


    如今隻是範明友起兵造反,和霍光並沒有直接的聯係。


    現在就將霍光拿下,傳出去說不定會引起民亂,更會被範明友等人拿來做文章。


    說不定更多不明所以的百姓和朝臣會被卷入他們的隊伍中。


    許多事情,從長安傳到外郡去,很容易就會走樣。


    《長安月報》來得太晚了一些,如果《長安月報》的影響力再大一些,那劉賀能做的事情就多了很多。


    看著霍光,劉賀握緊了拳頭。


    今日,霍光是來找自己拚命的,寄希望於什麽君君臣臣的倫理已經沒有用了。


    而恐怕霍光也不是要來當這個忠臣勸誡自己的,而是要來當權臣威脅自己的。


    說不定……曆史會迴到原來的時間線上:霍光是不是已經想要廢掉自己這個皇帝。


    劉賀算了算雙方手中的牌。


    自己有整個長安城、天子的大義、多數朝臣的支持和一部分的民心。


    霍光有七萬大軍,輔政大臣的功勞,少數朝臣的支持和一部分的民心。


    勢均力敵,不分伯仲。


    除此之外,自己還有韓增正在路上的三萬大軍——這可能會成為決勝的最後籌碼。


    但是,劉賀要先看看,霍光手中還有什麽自己不知道的牌。


    “仲父既然覺得朕做錯了,那麽朕想要問問仲父,仲父覺得朕應該如何亡羊補牢呢?”劉賀故意有些遲疑地問道。


    “首先當誅蔡義,以平征北將士之憤!”


    “再次下詔安撫,穩定征北將士軍心。”


    “而後下罪己詔,向天下的百姓謝罪。”


    “最後許大軍南返,獎犒有功之將士。”


    霍光說完,劉賀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那蔡義倒是“撲通”一聲就跪倒了下來。


    “陛下,霍光老賊血口噴人,他是血口噴人、公報私仇,陛下不可被他們蒙蔽啊,陛下……陛下!”


    蔡義昨夜知道範明友等人要“清君側,誅蔡義”之後,就沒有一刻是安生的,一整夜都是在恐慌和害怕中度過的。


    如今霍光當眾提出讓天子誅殺他,他更是嚇得肝膽俱裂。


    天子這幾個月來越發強硬,但麵對七萬大軍的威逼和霍光的反戈一擊,能不能頂住壓力還真讓蔡義心裏沒底。


    當年,孝景皇帝雖然最終也平定了七王之亂,但也是先殺了晁錯的啊。


    蔡義攤在不顧顏麵地痛哭流涕,非常有礙觀瞻,而且哭著哭著眼看就要氣短暈厥過去了。


    劉賀被吵得有些心煩,也怕蔡義哭死在這前殿中。


    “樊克。”


    “微臣在。”


    “將蔡卿扶到偏殿歇息,並傳太醫來看護。”


    “諾。”


    樊克很機靈,看出今日朝議上的氣氛不對了,他幫不了天子太多,但是這件事還是能做的。


    很快,蔡義被扶了下去,前殿裏才稍稍恢複了安靜和威嚴。


    此時,有一些朝臣看劉賀的目光變了。


    變得有些模糊和曖昧起來,他們似乎覺得霍光說的好像也有幾分道理。


    或者是說,他們不一定覺得霍光說得有理,而是怕那殺氣騰騰的七萬大軍。


    有實力,說的話就有道理。


    “除了這些事情外,朕還要做別的什麽事嗎?”


    “陛下犯下如此大錯,自然是因為年少無知,恐怕還無力親政……”


    “如今恐怕隻有大將軍可勸範田二位將軍偃兵息鼓,所以陛下還應再尊大將軍為輔政大臣,總領一切朝權和軍權。”


    “如若陛下一味貪戀權勢,放不下這朝政,這長安城、關中和天下郡國都會被戰亂波及。”


    說話的人是任宮,劉賀斜著眼睛看著此人,後悔沒有先騰出手來將他捉到詔獄去和樂成做伴。


    霍光剛才的話還顧及了雙方的顏麵,那麽任宮就是為虎做先鋒的倀鬼了,要可惡百倍。


    看來,霍光心中真的做好了廢帝的準備了。


    劉賀沒想到,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隻不過,朕不是曆史上的昌邑王。


    “大將軍和丞相都說完了嗎?”


    兩人並未行禮應諾,但也沒有再說其他的話。


    “既然兩位愛卿說完了,那朕也有幾句話要說。”劉賀說完站了起來,走到玉階之上。


    “霍光所提之事,朕通通不允。”


    “蔡義,朕不殺。”


    “叛將,朕不撫。”


    “罪己,朕不認。”


    “叛軍,朕不懼!”


    “朝政,朕不還。”


    “朕話講完,誰讚成,誰反對?”


    劉賀背手而立,冷冷地說出了這簡短的幾句話,將態度表達得清清楚楚。


    霍光和任宮麵色陰沉,張安世們長籲一口氣,其餘中立之人卻噤若寒蟬。


    “陛下,你當真要一意孤行嗎,難道不為天下蒼生思量,不為大漢江山思量,不為自己思量?”


    霍光說著,手就伸進了懷中,似乎要取什麽東西。


    劉賀看到了,眼皮一跳,他要拿什麽?


    今日還有一張5k,晚一些,霍光的劇情就在這裏落幕大致落幕了。


    大家罵得多,但是可能是第一次寫曆史類的文,並不知道大家想看什麽,所以寫得難免有些問題,我不找其他的借口。


    至於大家討厭主角,也許我也討厭呢?


    就像現在,下一章把他刀了,不少人也會拍手稱快吧。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非漢廢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波門小書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波門小書童並收藏朕非漢廢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