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府後宅,任宮的書房裏,氣氛凝重。


    當朝丞相任宮和太常樂成對案而坐,都滿臉愁容。


    那案上擺著的茶早已經涼透了,杯子裏的水更是滿滿當當,兩人沒有飲一口。


    剛才過去的這半個時辰裏,他們先是交換了各自派人打探到的消息,然後就是不停地唉聲歎氣。


    長安城如今的這個局麵,讓他們的處境非常尷尬。


    “再過兩日,就又是小朝議的日子了,大將軍如果真的去溫室殿上朝,那你我該如何自處?”樂成又一次問道。


    之前,天子詔令裏說得很清楚,給他們二人告賜三個月,但是卻沒有提二人若是“提前病愈”了,能不能“立刻複職”。


    那個時候,任宮和樂成確是與大將軍一起告病的,誰知道後來大將軍真的就病倒了。


    這就讓他們感到一陣心虛——深究起來,大將軍是積勞成疾,而他們是欺君罔上。


    現在,大將軍病好了要重迴朝堂;他們立刻就跟著說病好了,要重迴朝堂——這嘴臉未免太難看了一些。


    一旦有人在這件事情上做文章,上幾道告劾的章奏,天子再一查,就什麽都完了,所以他們才如此憂慮。


    “樂公,此事恐怕不好辦。”任宮歎氣道。


    “這大將軍難道就這樣……”樂成一時語塞,然後才說道,“大將軍難道就這樣與縣官和好如初了?”


    “這哪裏是什麽和好如初,恐怕大將軍是在縣官的恩威並施下,不得不做的決定。”


    “就是說大將軍……敗了?”樂成驚恐地瞪大了眼睛。


    任宮不情願地點了點頭。


    這一次,不管霍家在表麵上取得了多大的利益,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大將軍這一次是敗了。


    “我可是還聽說了,在這一次的朝議上,大將軍就會請天子親政。”任宮說道。


    “當真?”樂成問道。


    “八九不離十了吧,大將軍就算能保住大司馬大將軍的位置,但是在朝堂上的地位恐怕也不如前了。”


    “這樣一來……這大漢朝堂可就真的要變天了。”樂成整個人一下子就癱了下去。


    “何止是要變天,這天恐怕早就已經變了。”任宮無奈地說道。


    從表麵上看,這任宮比樂成要淡然許多,但實際上他內心更加波瀾起伏。


    原因很簡單,樂成是太常,這是一個手握實權的官職,不管大將軍在不在朝堂上當家做主,樂成手中的權力不會變。


    而丞相不同,看起來位高權重,但是權力早已經被中朝給取代了,隻不過是一個虛職。


    上任三個月,任宮在朝堂上似乎比楊敞風光許多,權力也更大,但是實際上,這是一種假象。


    因為任宮手中權力不是由丞相這一個官職帶來的,而是大將軍通過尚書署授予的。


    也意味著,一旦大將軍的權力從朝堂上消退,那麽任宮的權力也會跟著消退。


    說得更極端一些,大將軍如果徹底放手不管,又或者天子撤掉任宮的中朝官職,那麽任宮連參加小朝議的資格都沒有,地位恐怕連列卿都不如。


    在朝堂上當一個聽話的人偶木雕,還不是正值“壯年”的任宮的願望。


    “任公,那我等到底要如何行事,是不是去找大將軍商議一下?”


    “人多眼雜,不宜此此時就去吧?”任宮還有一些猶豫。


    不僅是因為時機敏感,更因為他隱約覺得就算是找了大將軍可能也沒用。


    “任公!現在不是在乎這臉麵的時候,我等不去找大將軍商議,還能找誰,總不能找縣官商議吧?”


    這句話提醒任宮想起了另一個人。


    現在不隻有大將軍,還有小將軍!既然大將軍靠不住,那麽就隻能靠小將軍了。


    但是在小將軍班師迴朝之前,先去探一探大將軍的口風也無妨。


    “樂公此言有理,倒是我迂腐了,那我等即刻就去大將軍府?”任宮說道


    “恐怕不妥,你我二人一同去大將軍府,太顯眼了一些,被有心之人看到了,反而不美。”


    “那今日我先去,如果有了什麽消息,就立刻再派人給樂公送信,邀你來詳談。”任宮說道。


    “那就有勞任公了。”樂成誠惶誠恐地說道,但是在那慌亂的眼神下,卻藏著一絲不易覺察的狡黠。


    ……


    很快,兩輛簡陋的馬車就一前一後,離開了丞相府。


    一輛駛向了大將軍府,另一輛駛向了太常寺。


    這後一輛馬車上自然就是樂成,他在車中閉目養神,思考著剛才任宮說的那番話,臉色陰沉,但並不慌張。


    在霍黨當中,樂成並不出眾。


    資曆沒有任宮高,貢獻沒有田延年大。


    屬於是不起眼的一個“晚輩”。


    機緣巧合之下,他才越過了田延年,從這少府一步就跳到了九卿之首“太常”的位置上。


    樂成再往前走一步,就是禦史大夫和丞相了。


    所以太常之位喜從天降的時候,樂成很很高興了一陣。


    但是如今,他卻明白了那句“福禍所依”的真諦。


    直到幾個月之前,他在少府任上的時候,那是深受天子的重用和信任。


    如果當時他就改弦易幟,去燒天子的冷灶,說不定今日就沒有這凡心的事情了。


    又或許,現在投到天子的門下,也還不晚。


    畢竟在幾個月之前,是自己親自將天子迎立到長安城的。


    這迎立之功在天子眼中,說不定還有一些分量?


    那麽關鍵就是,如何和天子勾連上了。


    樂成聽著那劣質車馬鈴的喑啞的聲音,逐漸從腦海中挖出了一個人名。


    現在去找此人,雖然難免會遭到奚落,甚至碰一鼻子灰,但是隻要能保住自己的官位,也是一件上算的事情。


    想到此處,樂成慢慢地睜開了眼睛,用手指挑開了車簾的一道縫,對外麵的馭手說道:“先不迴府,直接就去左馮翊!”


    “諾!”


    ……


    樂成的馬車在長安城的官道上七歪八拐,行了半個時辰之後,終於來到了左馮翊的大門外。


    亭卒看到這輛破馬車竟然敢停在門口礙事,立刻就過來準備驅趕。


    直到樂成伸出一隻手,亮出了自己那顆官印,才讓耀武揚威的亭卒們連連告饒,急忙去通報。


    不多時,這馬車被引入了左馮翊。


    但是,樂成沒有被帶到正堂去,而是被一個老練的屬官引到了一處偏僻的廂房等候。


    “左馮翊正在正堂上處理公務,還勞煩府君在此稍等片刻,左馮翊空下來之後,立刻就來。”


    “讓左馮翊莫要著急,我就在此刻等他,不打緊。”


    “諾。”


    這個連組綬都沒有資格佩戴的屬官並沒有離開,而是靜靜地守在了門外。


    樂成看了看這間廂房,心中不悅,卻不便多說什麽。


    廂房裏的各種擺設已經破舊得不像樣子,房梁立柱也都有蟲蛀的孔洞,角落裏掛著蛛網,一片破敗蕭條。


    樂成伸出一根手指在幾案上抹了一下,粘起了一層厚厚的灰。


    更過份的是,連茶都沒有上一壺。


    現在這個時候,安樂謹慎一點可以理解,但是這廂房一看就許久沒有人來過了,恐怕就不是謹慎可以解釋的了。


    看來是這左馮翊安樂要給自己一個下馬威。


    這勢利眼的安樂,自己不就是收迴了那處出借給他的宅院嗎,怎麽可以做出這麽失禮的事情?


    那時候,樂成因為和天子走得太近,被大將軍敲打了一番,自然要將那處宅院收迴來了。


    樂成一邊歎氣一邊就將這怨言咽了下去,誰讓安樂燒對了天子這個冷灶呢?


    自己此刻隻能乖乖等下去了。


    廂房裏沒有火牆暖道,門也關不嚴,呆在裏麵就和呆在外麵差不了許多。


    因為沒有陽光照進來,所以還更陰冷一些。


    樂成不敢胡亂走動,怕被旁人看見,隻得在那薄薄的榻上幹坐著。


    這一等就是半個時辰,直到這樂成手腳都冷麻了,一陣腳步聲才由遠至近。


    終於,滿麵春風的左馮翊安樂終於走了進來。


    “誒呀,讓樂府君久等了,實在是失敬,失敬啊。”安樂拱手說道。


    “安公公務繁忙,倒是我冒昧叨擾了。”樂成連忙站起來迴禮。


    “年底啦,這衙中事情實在太多,所以有些忙不過來,可不比樂府君清閑,可在後宅將養三個月。”


    樂成聽出了安樂這話中有話,似乎有諷刺之意,但是卻又不敢當場發作,隻得幹笑兩聲,敷衍過去。


    落座之後,安樂看了看樂成,才故作疑惑地問道:“嗯?樂府君不是病了嗎,為何看起來臉色倒是不錯,比下官還要紅潤幾分?”


    “這……這不是已經病好了嘛。”樂成有些心虛地迴答道。


    “盡然好的這麽快,下官可要向樂府君道喜了。”


    “這算什麽喜,要說喜,還得是賢弟有喜啊。”


    這樂成終於又認迴了安樂這個賢弟,要知道在不久之前,他這個賢弟連他的麵都見不到。


    “嗬嗬,我整日忙於政事,哪裏有什麽喜事可言?”安樂推道。


    “當然是喬遷之喜了。”


    “嗯?此話怎講?”安樂眼睛眯了一下,頗有防備地說道。


    “上個月,愚兄不是將那處借給賢弟的宅院收了迴來嗎?”


    “想的就是重新翻修一遍,然後再贈予賢弟的。”


    “哪知道家中的那幾個賤奴實在不成器,說了許多不該說的話,冒犯賢弟了。”


    “如今那宅院已經翻修過了,那些賤奴也已經被重罰,而愚兄今日就是特意來賠罪的。”


    樂成說了一大通,沒有一點九卿之首的模樣,更像是一個來向安樂討差事的微末小官。


    安樂冷眼聽著自己這個“賢兄”的話,似笑非笑,不做任何迴答。


    他想了想之前自己去走樂成後門的“卑躬屈膝”,再看看樂成現在這副討好的模樣,頓感揚眉吐氣。


    果然,大漢是劉氏的大漢,跟著誰走都不如跟著天子走。


    在天子麵前,那大將軍霍光就是個屁!


    想到這裏,安樂又得意地坐直了一些。


    “樂公此言差矣。”安樂不鹹不淡地打斷了樂成的話頭。


    “那處宅院是樂公的私產,當日我初到長安城,沒有落腳的地方……”


    “你才把那宅院借給我與家眷小住,這已經是莫大的恩情了,我怎可以賴著不走?”


    “如今,我的家眷已經在這左馮翊的後宅裏麵安頓了下來,也不用再叨擾你了。”


    “更何況,無功不受祿,我怎麽能平白無故地收這麽一份大禮呢?”


    安樂終於把昌邑相的那副官架子,重新端了出來,一邊說一邊輕捋自己的胡須,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而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樂成:安樂越是拒絕,樂成就越是想要把這處宅院送到安樂的手。


    “賢弟,這哪裏是什麽無功不受祿,愚兄眼下就有一件事情想求你幫上一幫。”樂成壓低聲音說道。


    “哦?你是太常,我是左馮翊,地位相差甚遠,我又如何幫得了你?”安樂冷笑道。


    “賢弟現在就莫要取笑了,之前千錯萬錯,是愚兄的錯……”


    “你如今定然是知道愚兄的困境的……我也不敢奢望其他的,隻希望賢弟給縣官上書一封,幫愚兄美言幾句。”


    “你是九卿,又隻是告病,大可以自己上書縣官,就說病疾已經痊愈,縣官定然會明白你一心為國的苦心。”


    安樂說得公事公辦,沒有一點出手的意思。


    “這……這……”樂成吞吞吐吐,最後才說道,“大將軍馬上就要迴朝堂上了,我現在就上書要跟著迴去,恐怕容易遭縣官猜忌。”樂成說道。


    “那你想讓我如何幫你?”安樂問道。


    “賢弟是縣官潛邸時的親信,縣官定然會信你的話……”


    “賢弟上書的時候就可以說……就說太常寺事務繁忙,應該讓我帶病任事……最好能誇獎上幾句。”


    “如果有機會,賢弟還可以讓陛下召見愚兄……”


    聽著樂成的話,安樂那右手食指就不停地輕敲著案麵,似乎在盤算謀劃什麽。


    安樂送上來的那套宅院起碼值一百五十萬錢,這已經是一個不小的誘惑。


    很快,安樂睜開了半閉著的眼睛。


    他點了點頭笑著說道:“在昌邑國時,愚弟與兄長就一見如故,如今兄長有難,愚弟怎可坐視不管……”


    “過兩日就是朝議的日子了,到時候我會當場上書天子,為兄長求情的。”


    安樂的態度突然轉暖,讓樂成有一些疑惑,但是得到了這許諾的樂成早就大喜過望了,也沒有多想。


    “賢弟放心,我迴去之後,就派人將宅院的地契和房契都送過來……”


    “那些奴婢的賣身契也會一並送來,我在長安還有幾處宅院,如果賢弟不滿意,還可以自己去挑。”


    為了能夠官複原職,這樂成出手是夠大方的了。


    “這就大可不必了,這一處宅院,我很滿意了。”安樂咧嘴笑了,連那兩排森森的白牙都露了出來。


    樂成又連著說了幾遍“多謝賢弟”,然後才匆匆告辭。


    安樂借口人多眼雜,也就並沒有起身遠送。


    等樂成離開之後,安樂才起身站了起來,他走到了廂房的門邊,不由自主地向昌邑國的方向看了看。


    長安城距離昌邑國有幾千裏遠,當然不可能看到昌邑宮,但是安樂這一看,卻看到了天子懲治田不吝的場景。


    天子非常厭惡貪官,安樂知道得清清楚楚,這宅院加上奴婢起碼價值二三百萬……


    安樂沒有往下想,這麽做雖然有一些危險,但是誘惑實在太大了。


    ……


    在樂成自尋出路的時候,在大將軍府的書房內,任宮也終於見到了霍光。


    “後日小朝議,大將軍真的會去嗎?”


    “嗯,縣官雷厲風行,三處衙署都已經恢複了正常,而那棘手的幾件事情也被處理得妥妥當當,老夫不上朝,也無益了。”


    “可如此一來,朝堂之上豈不是人人都知道縣官贏了?”


    “贏與輸,此刻已經不重要了,最後贏的才是真的贏。”霍光說得很是含糊。


    “大將軍,那如果縣官有更多的動作,我等該如何是好?”


    “再有十多天,這征北大軍定會有捷報傳來,到時候老夫便可借勢而起,聯絡那些搖擺的朝臣,讓他們重迴正道……”


    “屆時,老夫會再找機會將蔡義等人逐一罷免,而等到大軍返迴之時,朝政也就可以恢複如初。”


    霍光說著自己的想法,倒不失為一個徐徐圖之的好計策。但是任宮想的卻不同,在他眼中,此舉實在太被動了一些。


    最關鍵的是,任宮要為自己多考慮幾分——至少要盡快地迴到朝堂上去,穩自己的丞相之位。


    “那我與樂成如何是好,就這樣躲在後宅裏嗎,我怕會日久生變啊。”


    “此事也不急,等捷報傳來,老夫會向天子上書,讓你們迴到朝堂。”霍光篤定地說道。


    “可這捷報何時才能來,如果一直……”任宮口不擇言地說道。


    “任公!”霍光震怒道,“再往下說去,就是動搖軍心了!”


    “是我言行無狀了。”任宮一下子就像泄了氣的豬尿泡,癟了下去。


    “你放心,十五日之內,捷報定然會來,你們好好等著便是了,就算沒有捷報,過了這段時日老夫也會讓你們迴來的。”


    “諾。”任宮隻能點頭。


    任宮從大將軍的書房裏走了出來,他抬頭看了看天上翻滾的烏雲,又迴頭看了看書房中大將軍的身影,有一些絕望。


    這大將軍已經被天子拿捏在了手裏,雖然此刻還有一些餘威,但是霍家估計會越來越衰敗。


    三五年之內,這霍家必然會有一場橫禍。


    任宮對大將軍霍光已經不抱任何的希望了,等小將軍迴來之後,就要勸他趕快行事,不可有任何的遲疑。


    明年,要趁著大將軍還有不少的權勢,將那頭等大事定下來。


    否則,他們這些霍黨就是等死。


    想到這裏,任宮沒有遲疑,著急地走出了院子。


    要做的事情還有許多。


    派信使帶信到邊郡等著,要讓小將軍在返漢後的第一時間,就知道長安的變故。


    還要給少府樂成送個口信,將這口風透露給他,他還不是‘佐君盟’的人,得想辦法將他也拉攏進來。


    樂成、安樂、任宮……他們和大漢的整個天下比起來,看似重要,實際卻仍然很渺小。


    他們做出了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但是卻會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變故。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非漢廢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波門小書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波門小書童並收藏朕非漢廢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