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賀還想再多勸幾句,但是王式直接就拒絕了。


    “昔日孝文帝入主長安,也就隻帶了六個人,殿下此去長安,帶的屬官不宜超過此數,否則容易招到朝中諸公的懷疑與怨懟。”


    朝廷上的位子就那麽多,人多了,位子就不夠了,那就得有人挪地方,而挪地方的人一定不會開心。


    “老夫已經老了,就不厚著臉皮占一個位置了,與其去長安給別人添堵,還不如在昌邑國裏教教書,為大漢多培養出幾個儒生。更何況,長安還有那個比老夫強上萬倍的龔遂老賊呢。”


    王式口裏雖然喊著老賊,但是臉上卻是笑。


    看來,這個老儒確實變了很多。


    儒生不可輕視啊。


    劉賀點了點頭,終於沒有再強求。


    在曆史上,也許是原來的那位昌邑王太不爭氣了,所以王式這把老骨頭最終是一路跟著去了長安。


    劉賀被廢之後,王式也在被誅殺之列,後來霍光聽人說起,他曾經以《詩經》多次規勸昌邑王,已經盡到了王傅的責任,最終才免去了他的死罪。


    但是,目睹自己的學生被廢,目睹自己的同僚被殺。


    對於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來說,這未免也太殘忍了一些。


    “那王傅珍重!”


    劉賀說罷,就站了起來,拜了下去,王式不敢托大,連忙將劉賀扶起來。


    “殿下除了要帶一些親近的郎官之外,還得帶一個品行方正、年富力強的能員幹吏作為屬官之首,然而那安樂可用卻不可信。”


    劉賀沒有打斷王式的話,他知道王式既然提到了這件事情,那麽心裏就一定已經是有人選了。


    “老夫向殿下推舉一個人,可擔此大任。”


    “王傅請講。”


    “昌邑中尉,王吉。”


    王吉是一個很好的人選,劉賀其實也早就注意到他了。


    如今,王吉又得到了王式的認證,那就更沒有問題了。


    雖然同為昌邑屬官,但是王吉和安樂的身份是大有不同的——因為他擔任的中尉屬於武官,身份敏感。


    所以這幾年來,劉賀在與王吉交往的時候都非常謹慎,幾乎沒有任何的私人交情。


    現在,自己如果下令征辟,那麽對方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服從,但是到底願意出幾分力,有幾分忠心,可就有些說不準了。


    “可寡人與王吉中尉並無交情,恐怕……”


    “殿下又忘了剛才我們說過的話,殿下很快就會成為大漢的天子,天子征辟,何人敢不從,何人敢不忠呢?”


    “另外,殿下放心,老夫與王吉是忘年交,願意替殿下去和王吉談,王吉的品行和能力值得殿下信賴。”


    “如此甚好。”


    如此一來,於公於私,王吉都會忠於自己的。


    王式沒有過多耽誤,與劉賀談完之後,立刻就離開了。


    這時,劉賀在麵前的案上展開了一卷空白的竹簡。


    他決定聽從王式的建議,盡量壓縮跟隨自己去長安的屬官人選。


    既然人數要少,那麽就更需要好好算計一番了。


    首先,劉賀不假思索地在竹簡上寫下了王吉的名字。


    他是被王式和自己雙重驗證過的人,不管是能力和學識,還是品行,都絕對值得信任,將來一定會是劉賀能夠依靠的左膀右臂。


    更重要的一點,王吉是劉賀手裏唯一一張武將牌。


    假如某一天,劉賀有機會能掌握一隻小小的軍隊,這王吉恐怕是唯一一個能夠領兵的人。


    雖然這個念頭還遙不可及,甚至異想天開,但是有備無患,要不然機會到了麵前,恐怕都抓不住。


    接著,劉賀又寫下了龔遂的名字。


    龔遂如今應該正在去往長安的路上,不知道他是否已經收到天子大行的消息。


    龔遂對朝堂的局麵一定比王式更為了解熟悉,是劉賀不可缺少的智囊。


    另外,龔遂擔任郎中令一職數十年,在管理郎官,宿衛宮禁等事情上經驗豐富。


    短時間內,劉賀還不能堂而皇之地把手伸到南軍和北軍中,但是想一些小手腕,控製一些負責宮殿內外警戒的郎官還是有可能的。


    雖然,霍光現在還做不出刺殺自己這種下賤的事情。


    但是難保霍光身邊的人不會“發瘋”。


    而且,劉賀可不隻要提防霍光,還要提防那個廣陵王,說不定還要提防其他藏在暗處的什麽勢力。


    有龔遂這個經驗豐富的郎中令在身邊,劉賀夜晚睡覺都能安心不少。


    又經過一番慎重的考慮之後,劉賀還是把安樂的名字也寫了上去。


    安樂是昌邑相,不帶他去長安,那是說不過去。


    而且,別看安樂此時儒雅方正,但是不帶他去長安,而是把他留在昌邑,指不定就會因妒生恨,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


    與其讓安樂變成一個不安定因素,不如就帶去長安,讓他幫自己去與百官周旋,當一顆煙霧彈。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總能發揮一些作用的。


    ……


    如果說龔遂代表過去,王吉代表現在,那麽禹無憂就代表未來。


    所以,禹無憂也應該在這這份名單裏占有一席之地。


    第五個人是昌邑仆薛怯。


    雖然長安有專門為天子駕車的太仆,但是駕車這種事情,劉賀還是想讓自己人來幹。


    在古代,坐船坐車對於皇帝來說都是高風險活動,說不定什麽時候車就陷入淤泥裏,船就在水裏散了架。


    自己此時還不是天子,去長安的這一路,也需要薛怯駕車。


    而且薛怯身長八尺,武力想必也不弱,不隻能當仆,還能當貼身衛士,一人二用,劃算得很。


    最後一個位置,劉賀決定帶上法曹史陳修。


    陳修在刑訊這件事情上深得自己的真傳。


    到了長安,私下捉人、拿人、審人的事情一定不會少。


    到時候,堂堂的天子就不能再去大獄了,這樣的事情就隻能委托給陳修去做了。


    除了這些有品秩的官員之外,劉賀還要帶一些人。


    比如說安樂的門下遊繳簡寇、那個射箭很準的年輕什長柳相、昌邑宮裏手藝很好的膳夫、從工官裏釋放出來的昌邑少年郎……他們要麽是不在冊的門下吏,要麽是無傷大雅的小人物,帶上了也不會被懷疑,但是劉賀看得到他們的價值。


    說不定什麽時候,這些人就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除了禹無憂之外,劉賀對其餘的郎官謁者也做了安排。


    他們會在戴宗的帶領下,暫時留在昌邑國,發展工坊、研讀算學、推廣精耕之術……


    等到了合適的時機,劉賀會再下令,把昌邑國的一切都帶去長安。


    直到夕陽落下,劉賀才終於把去留的人員名單定了下來。


    夕陽從窗格裏照射進來,似鮮血星星點點地碎落一地。


    很快,劉賀就能看到長安的夕陽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非漢廢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波門小書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波門小書童並收藏朕非漢廢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