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禑雖承諾給李成桂加官進爵,但由於行軍困難,糧餉不濟。再加上中途不斷有士兵逃跑。


    無奈之下李成桂隻得再次上書請求班師迴朝,可是王禑和崔瑩(首相)非但不同意,還要求李成桂加速進軍。


    李成桂久征沙場,當然知道此戰必敗無疑,又何必去螳臂當車呢?


    於是他召集部下,以“清君側”的名義打算從威化島退兵並迴京麵見國王。


    李成桂的計劃獲得了以左軍都統使曹修敏(此時李成桂任右軍都統使)為首的一幹將士的支持。


    這年六月,李成桂在開京的宮中華園裏逮捕了王禑,並將崔瑩流放。


    此後,李成桂出任右侍中,曹敏修出任左侍中,二人一同掌握高麗政權。


    此時,李成桂的羽翼已經豐滿,於是暗中與大臣勾結,打算行廢立之舉。


    不久,王禑被諸將逼宮退位,退居江華島。


    不過在王位繼承人的人選上麵大家產生了分歧。


    李成桂主張擁戴王氏後人為國王,而以李穡為首的大臣則主張擁護王禑的兒子王昌為國王。


    由於李穡在朝中德高望重,最終王昌繼位為王。


    此時,依舊由李成桂和曹修敏二人分掌朝中大權。


    後來,李成桂利用趙浚的彈劾清除了曹修敏在朝中的勢力,從此獨攬朝中大權。


    後來,王禑派人刺殺李成桂失敗,李成桂大為惱火,趁機找了個借口將王昌貶為庶人,並將其流放。


    在廢除王昌之後,李成桂改立高麗宗室王瑤為王。


    後來以李成桂為首的“新興士大夫”和以鄭夢周為首的高麗王朝維護黨展開了四年的明爭暗鬥。


    說到這裏,我們就不得不提提鄭夢周這個人,畢竟這個人在曆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這裏你不要把鄭夢周和鄭道傳混為一談。


    鄭道傳是李成桂改朝換代的堅決擁護者,而鄭夢周則是反對者。


    鄭夢周,字達可,號圃隱,所以人稱圃隱先生。


    傳言他母親在懷他的時候夢見蘭花盆掉落,所以他的本名為夢蘭,後來才改名為夢周。


    他“生而秀異,肩上有黑子七,列如北鬥。”


    這一切都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鄭夢周確實十分優秀,他於至正二十年(1360年)狀元及第。


    他在朝中曆任禮曹正郎以及成均館等館閣機構的學官。


    在朝外他經常在李成桂幕下,跟隨其南征北戰,為其出謀劃策。可以說兩人惺惺相惜,私交十分要好。


    鄭夢周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


    他曾經六次出使明朝,不僅將程朱理學引入朝鮮半島,而且為明朝和高麗兩國宗藩關係的鞏固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在1386年,鄭夢周曾經出使大明,請求朱元璋減免歲貢。


    在朱元璋答應其請求之後,鄭夢周大為感動,曾經寫下一首詩來記錄這件事:


    內人日午忽傳宣,


    走上龍墀向禦筵。


    聖訓近聞天咫尺,


    寬恩遠及海東邊。


    退來不覺流雙涕,


    感激唯知祝萬年。


    從此三韓蒙帝力,


    耕田鑿井總安眠。


    鄭夢周除了出使過明朝之外,還出使過日本。


    因為鄭夢周反對高麗朝廷上的親元的外交政策,所以親元派的掌權勢力特地安排他出使日本。


    你要知道那個時候,因為倭寇的關係,日本和高麗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張。


    再加上當初交通十分不方便,所以可以說出使日本是九死一生。


    沒想到鄭夢周去了之後不僅受到了日本人的禮遇,後來還安全迴了國。


    鄭夢周還特地寫了一首叫《洪武丁巳奉使日本作》的詩來記錄這次日本之行。全詩如下:


    奉使遊桑城,


    從人問土風。


    染牙方是貴,


    脫履是為恭。


    柳入新年綠,


    花如故國紅。


    客居殊寂寞,


    喜聽足音跫。


    從他的詩我們不難看出,那個時候日本人就喜歡染黑,並且喜歡脫鞋。


    正是由於鄭夢周這些出色的才能加上他在高麗儒生中崇高的地位,所以李成桂一直想讓他加入自己的陣營。


    因為一旦鄭夢周加入自己的陣營,李成桂就等於獲得了儒生的支持。那麽他的改朝換代將會變得名正言順起來。


    原因很簡單,在那個時代,儒生掌握了國家的輿論導向,他們就代表著仁義道德,有了他們的支持,李成桂的行為就會變得十分正義。


    李成桂對待其他敵人都是心狠手辣的,順他者昌,逆他者亡。


    唯獨對待鄭夢周十分寬容,他吩咐手下人不得妄動鄭夢周,他一直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言語打動鄭夢周。


    雖然鄭夢周一開始也十分欣賞李成桂,曾經為李成桂畫像作讚,還稱頌他“遏洪流於滄海,扶日出於鹹池”。


    可是當鄭夢周得知李成桂要謀權篡位之後,便與其分道揚鑣。


    鄭夢周從小學的就是孔孟之道,從小被灌輸了要忠君愛國的思想,所以他是堅定的高麗王朝擁護者。


    由於鄭夢周就成為了李成桂奪權路上的重要阻力。


    由於李成桂吩咐任何人不得傷害鄭夢周的性命,所以李成桂的手下錯失了很多將鄭夢周一黨消滅的良機。


    後來,李成桂在海州打獵時墜馬受傷,鄭夢周聞之大喜,便打算乘李成桂重傷之際除掉李成桂一幹人等。


    沒找到這件事被李成桂的第五個兒子李芳遠知道了。


    此時李芳遠正在為母守孝,一聽見自己的父親有危險,便顧不得其他了。


    連忙趕到李成桂所在的禮成江碧瀾渡,然後派人用轎子將李成桂連夜抬迴開京,這才讓鄭夢周的計劃破產。


    鄭夢周聽說李成桂迴來之後,便前去拜望李成桂以探口風。


    李成桂依舊待鄭夢周十分友好。並再次企圖拉攏鄭夢周站到自己這一邊,沒想到鄭夢周還是拒絕了。


    李芳遠知道,如果鄭夢周不除,那麽父親的霸業很有可能會因為這個人而失敗。


    竟然自己的父親不願意動手,那隻能自己動手了。


    於是李芳遠便派人帶上兵器埋伏在鄭夢周歸家路上,並最終在鄭夢周經過善竹橋時將其斬殺。


    李成桂在得知李芳遠派人殺了鄭夢周之後大怒,痛罵李芳遠是不忠不孝之人。但事已至此,已別無他法。


    從這件事開始,李成桂的心裏就開始對李芳遠有了意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海東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詩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詩夢並收藏海東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