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試探
盛世書香:二嫁富商相公 作者:南方有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沁娘看了他好一會兒,才問:“郡王爺莫不是在開玩笑?”
宋熹要選三殿下?他莫不是在試探她?
這野心都昭然若揭了,居然還在這裏假模假樣的說要選三皇子,這不是在逗她玩麽?
“本郡王看起來有那麽閑?”宋熹笑容不減的問。
沁娘默,她心想,您看起來真的很閑,不然也不會特地跑到這裏來廢話了。
野心都暴露得這般明顯了,居然還敢大言不慚的說要選三皇子,這話說出來不覺得心虛麽?
“郡王爺當真是高看我了,對我來說,誰做皇帝於我而言都不會有任何影響,楊家曆來隻做純臣,不站對,也不涉黨爭,況且,我不過是一介女流,對朝政之事也沒有任何見解,郡王爺特地把我請來問我這麽個問題,怕是要失望了。”
沁娘也不願與其多談,這個時候下麵園子裏的節目似乎已經進行得差不多了,人群三三兩兩的開始喝酒攀談起來,場麵看上去極其熱鬧。
不過,與下麵的熱鬧比起來,涼亭裏的冷清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沁娘話一出口後,宋熹與她都沒有再說話,一時間大家都心思各異,耳邊隻有微風拂過亭外樹木的沙沙聲。
“顧少夫人,將來誰做皇帝,真的跟你們楊家沒有關係麽?”過了好一會兒,宋熹突然開口問道。
沁娘轉過頭來,看向他,隻見他用那隻又白又修長的手提起桌上的茶壺,悠悠的給自己倒了一杯茶,笑道:“若是五皇子繼位呢?我記得你們兩家早就水火不融了吧?”
五皇子和江家的事情,在貴族圈子裏早就傳開了,以江家人的心性,他就不信楊沁顏不忌憚他們會報複。
“郡王爺真是說笑了,陛下那麽多皇子,而且現在還仍是壯年,他為何偏偏要選五皇子?”沁娘隨手捏起一塊糕點送到嘴邊,輕輕咬了一口,“陛下最少還能在位二十年,他就算要選太子,也不必急於這一時,您說是嗎?”
說完,她又咬了一口,細細的咀嚼著,也不再多話。
她的態度已經擺明了,不管是想拉她站隊還是想要試探她,在她這裏,都不會得到答案。
她從頭到尾都在跟對方打擦邊球,說話滴水不漏,根本不會讓對方找著話柄。
“既然楊家隻做純臣,那麽我也就不多說什麽了,隻是不知道以楊家目前的形勢而言,還有沒有那個做純臣的機會就不知道了。”宋熹說著,笑得一臉的高深莫測,“若是顧少夫人改了主意,最好盡快的告訴本郡王,不然……”
後麵的話他就沒有再說下去了,大家都是聰明人,自然能聽說那未盡之意後麵的威脅。
沁娘笑了笑,衝宋熹福了福身道:“既然畫已作完,那臣婦便不多打擾了,告辭。”
說完,她領著兩個丫鬟快速的朝著涼亭外麵走去。
宋熹在她轉身的那一瞬間,臉色瞬間便陰沉了下來,藏在袖中的手緊了緊,他沒想到都到了這個地步了,這個女人竟然還軟硬不吃,簡直不知死活。
沁娘出了涼亭後,隻覺得後背一陣寒意四起。
“小姐,你說這長樂郡王倒底什麽意思啊?他莫名奇妙的給你下帖子,難不成就是為了跟你說那些?”秋桃不明所以的問。
“傻秋桃,人家這是在給我下最後通諜呢,你還沒看明白。”沁娘扯了扯唇角,繞過迴廊,一路朝著長樂郡王府的儀門處走去,壓低了嗓門道,“他剛才都威脅過我了,你沒瞧出來?”
秋桃腦袋靈光一閃,瞬間便了然了。
宋熹這是覺得楊家已經被逼到絕路了,就是想看看沁娘會不會被逼就犯。
看來,當初宋懷想要得到的人,宋熹也很感興趣。
而且,沁娘隱隱的還有一種感覺,這宋熹八成是知道他們背地裏是在幫宋玉的,所以才特地跑過來試探她一番。
盡管她沒露出什麽破綻出來,但保不齊宋熹心中已經有了定論。
等到一行人出了長樂郡王府的門,上了馬車,很快就迴了顧宅。
兩天後,皇帝派了他的親衛軍,一大早就浩浩蕩蕩的衝進了楊府。
隨行的,六部全齊了。
老百姓不明所以,圍在楊府門外議論了起來。
“這楊府又犯了什麽事兒?上次被圍府,這次又要抄家嗎?”
“這楊家一向忠君愛民,這抄家也不該抄到楊府來啊。”
“可不就是麽?楊大人為官多年,一向勤勉,是個好官,能從他府中抄出什麽來?”
這時,人群中一個青年方士突然插口道:“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有些人貪賄可不會表現出來,聽說瑤縣那邊堤壩才修了大半,就被衝毀了,陛下聖明,懷疑楊家貪墨了振災的銀兩,所以才讓人來抄家的。”
青年的話,有如一顆巨石一般,三言兩語的,立馬就在人群中炸開了鍋。
“你可莫要胡說,楊大人怎麽可能做這種事情?”人群裏有人提出質疑。
青年方士一臉傲視群雄的樣子,睨了那人一眼,高深莫測的說道:“這奏折都遞到禦前好幾天了,我怎麽可能胡說,這楊家若是沒有問題,那麽陛下為何要下令查抄?”
要知道,楊元海現在可是朝廷的二品大員,又豈是說查抄就查抄的?這若不是有證據,這般貿然的查抄一個二品大員的府邸,若是抄不出任何東西來,那皇帝豈不是要自打臉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青年方士的話,令人群裏的大多數人都沉默了。
但畢竟楊家名聲一向良好,還是會有人表示懷疑,提出了反對意見,人群裏吵吵嚷嚷的,很快便沸騰起來。
不過,門外吃瓜群眾爭得熱火朝天的,裏麵負責查抄的人馬也沒停下。
“搜仔細一點,庫房,還有書房,連帶著後花園,每一個角落都不要漏掉,搞不好楊家不僅藏了大批的金銀,還藏了大批的武器,畢竟,楊家那位大小姐可能耐著呢,連火器都能改良。”樊池悟對著那些兵士一通指揮,就好像他親眼看到楊家藏了這些東西一般。
“就是,搜仔細了,不要漏掉一絲一縷。”海青跟著虎假虎威的附和道。
戶部的蔡尚書見狀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樊大人,海大人,我們今日不過是來做監工的,那些親衛兵知道該怎麽搜,不需要你們在這裏大唿小叫,指手劃腳的。”
樊池悟瞪了他一眼,語氣尖酸的說道:“蔡尚書,我知道你跟楊元海一向交往過近,你幫著他說話也無可厚非,不過,下令查抄楊府的是陛下,你就算再不滿,也得憋著。”
海青指著蔡尚書的鼻子哼哼道:“就是,你這般維護楊家,那就是在質疑陛下的決策嘍。”
蔡尚書轉過身,懶得跟這兩條瘋狗計較。
就在這時,一個親衛軍的急步走過來,衝著幾位尚書抱拳道:“幾位大人,我們在庫房裏的確是搜出了許多名貴的玉器及古董字畫,賬冊已經命人去取了,麻煩幾位一會兒過來核對一下,看看這些財務是不是真的對不上號。”
樊池悟和海青聞言,眼睛立馬亮了起來。
他們就知道這楊家一定有問題,俗話說得好,水致清而無魚,這世上就沒有完全不貪的官,隻要抄家,總會搜出一些見不得人的東西來的。
隻要楊家有一點點問題,介時他們就會將問題擴大,報到禦前,直接就定了楊元海父子的死罪。
樊池悟與海青對視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一抹亮光。
蔡尚書跟承安候對視了一眼,心頭浮現出一抹擔憂。
承安候平日裏最不耐煩來處理這種事情,今日若不是因為樊池悟跟海青也在,生怕這兩個人合起夥來搞鬼,像查抄大臣府邸這種小事,他又何必親自到場,派個心腹來便是。
一行人心思各異,很快便來到了楊家的庫房。
如那位親衛兵將所說的那般,庫房裏有許多奇珍異寶,甚至還有一些都是有錢都買不著的。
“我就說這楊家一定有問題,一個區區的工部尚書,哪來的銀子置辦這些東西,看來這楊元海平日裏貪了不少啊。”樊池悟看著那滿庫房的東西,眼中飛快的閃過一抹貪婪。
到時候收繳的時候,他若能趁亂順走幾隻古董……
這般一想,樊池悟整個人都熱血沸騰了起來。
楊家這邊的動靜,沁娘自然也不可能不知道。
這會兒,她就喬裝打扮成了普通的婦人,領著秋桃和秋雪坐在楊府對麵的茶樓上喝著茶,時不時的往人群裏瞟一眼。
“小姐,那個男人看起來像是個托啊。”秋雪眼尖,一眼便認出了在人群在煽動楊家貪賄實錘的青年方士,“他定是受了什麽人的囑咐才故意在這裏挑起民怨的吧。”
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沁娘跟秋桃都看到了那個站在人群中滔滔不絕的年輕男子。
他說得有板有眼的,那些原本還有些不信的老百姓頓時也有些動搖了。
“小姐,要不要奴婢一會兒去把他給抓過來,看看他到底是受了誰的指使。”秋雪說著,摸了摸藏在袖中的短斂道。
“要不現在就去吧,若不然,任由他在胡說八道下去,恐怕不到半日,這滿京城的人都要以為我們楊家真的貪了振災的銀兩了。”秋桃說著,用詢問的眼神看向沁娘。
宋熹要選三殿下?他莫不是在試探她?
這野心都昭然若揭了,居然還在這裏假模假樣的說要選三皇子,這不是在逗她玩麽?
“本郡王看起來有那麽閑?”宋熹笑容不減的問。
沁娘默,她心想,您看起來真的很閑,不然也不會特地跑到這裏來廢話了。
野心都暴露得這般明顯了,居然還敢大言不慚的說要選三皇子,這話說出來不覺得心虛麽?
“郡王爺當真是高看我了,對我來說,誰做皇帝於我而言都不會有任何影響,楊家曆來隻做純臣,不站對,也不涉黨爭,況且,我不過是一介女流,對朝政之事也沒有任何見解,郡王爺特地把我請來問我這麽個問題,怕是要失望了。”
沁娘也不願與其多談,這個時候下麵園子裏的節目似乎已經進行得差不多了,人群三三兩兩的開始喝酒攀談起來,場麵看上去極其熱鬧。
不過,與下麵的熱鬧比起來,涼亭裏的冷清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沁娘話一出口後,宋熹與她都沒有再說話,一時間大家都心思各異,耳邊隻有微風拂過亭外樹木的沙沙聲。
“顧少夫人,將來誰做皇帝,真的跟你們楊家沒有關係麽?”過了好一會兒,宋熹突然開口問道。
沁娘轉過頭來,看向他,隻見他用那隻又白又修長的手提起桌上的茶壺,悠悠的給自己倒了一杯茶,笑道:“若是五皇子繼位呢?我記得你們兩家早就水火不融了吧?”
五皇子和江家的事情,在貴族圈子裏早就傳開了,以江家人的心性,他就不信楊沁顏不忌憚他們會報複。
“郡王爺真是說笑了,陛下那麽多皇子,而且現在還仍是壯年,他為何偏偏要選五皇子?”沁娘隨手捏起一塊糕點送到嘴邊,輕輕咬了一口,“陛下最少還能在位二十年,他就算要選太子,也不必急於這一時,您說是嗎?”
說完,她又咬了一口,細細的咀嚼著,也不再多話。
她的態度已經擺明了,不管是想拉她站隊還是想要試探她,在她這裏,都不會得到答案。
她從頭到尾都在跟對方打擦邊球,說話滴水不漏,根本不會讓對方找著話柄。
“既然楊家隻做純臣,那麽我也就不多說什麽了,隻是不知道以楊家目前的形勢而言,還有沒有那個做純臣的機會就不知道了。”宋熹說著,笑得一臉的高深莫測,“若是顧少夫人改了主意,最好盡快的告訴本郡王,不然……”
後麵的話他就沒有再說下去了,大家都是聰明人,自然能聽說那未盡之意後麵的威脅。
沁娘笑了笑,衝宋熹福了福身道:“既然畫已作完,那臣婦便不多打擾了,告辭。”
說完,她領著兩個丫鬟快速的朝著涼亭外麵走去。
宋熹在她轉身的那一瞬間,臉色瞬間便陰沉了下來,藏在袖中的手緊了緊,他沒想到都到了這個地步了,這個女人竟然還軟硬不吃,簡直不知死活。
沁娘出了涼亭後,隻覺得後背一陣寒意四起。
“小姐,你說這長樂郡王倒底什麽意思啊?他莫名奇妙的給你下帖子,難不成就是為了跟你說那些?”秋桃不明所以的問。
“傻秋桃,人家這是在給我下最後通諜呢,你還沒看明白。”沁娘扯了扯唇角,繞過迴廊,一路朝著長樂郡王府的儀門處走去,壓低了嗓門道,“他剛才都威脅過我了,你沒瞧出來?”
秋桃腦袋靈光一閃,瞬間便了然了。
宋熹這是覺得楊家已經被逼到絕路了,就是想看看沁娘會不會被逼就犯。
看來,當初宋懷想要得到的人,宋熹也很感興趣。
而且,沁娘隱隱的還有一種感覺,這宋熹八成是知道他們背地裏是在幫宋玉的,所以才特地跑過來試探她一番。
盡管她沒露出什麽破綻出來,但保不齊宋熹心中已經有了定論。
等到一行人出了長樂郡王府的門,上了馬車,很快就迴了顧宅。
兩天後,皇帝派了他的親衛軍,一大早就浩浩蕩蕩的衝進了楊府。
隨行的,六部全齊了。
老百姓不明所以,圍在楊府門外議論了起來。
“這楊府又犯了什麽事兒?上次被圍府,這次又要抄家嗎?”
“這楊家一向忠君愛民,這抄家也不該抄到楊府來啊。”
“可不就是麽?楊大人為官多年,一向勤勉,是個好官,能從他府中抄出什麽來?”
這時,人群中一個青年方士突然插口道:“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有些人貪賄可不會表現出來,聽說瑤縣那邊堤壩才修了大半,就被衝毀了,陛下聖明,懷疑楊家貪墨了振災的銀兩,所以才讓人來抄家的。”
青年的話,有如一顆巨石一般,三言兩語的,立馬就在人群中炸開了鍋。
“你可莫要胡說,楊大人怎麽可能做這種事情?”人群裏有人提出質疑。
青年方士一臉傲視群雄的樣子,睨了那人一眼,高深莫測的說道:“這奏折都遞到禦前好幾天了,我怎麽可能胡說,這楊家若是沒有問題,那麽陛下為何要下令查抄?”
要知道,楊元海現在可是朝廷的二品大員,又豈是說查抄就查抄的?這若不是有證據,這般貿然的查抄一個二品大員的府邸,若是抄不出任何東西來,那皇帝豈不是要自打臉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青年方士的話,令人群裏的大多數人都沉默了。
但畢竟楊家名聲一向良好,還是會有人表示懷疑,提出了反對意見,人群裏吵吵嚷嚷的,很快便沸騰起來。
不過,門外吃瓜群眾爭得熱火朝天的,裏麵負責查抄的人馬也沒停下。
“搜仔細一點,庫房,還有書房,連帶著後花園,每一個角落都不要漏掉,搞不好楊家不僅藏了大批的金銀,還藏了大批的武器,畢竟,楊家那位大小姐可能耐著呢,連火器都能改良。”樊池悟對著那些兵士一通指揮,就好像他親眼看到楊家藏了這些東西一般。
“就是,搜仔細了,不要漏掉一絲一縷。”海青跟著虎假虎威的附和道。
戶部的蔡尚書見狀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樊大人,海大人,我們今日不過是來做監工的,那些親衛兵知道該怎麽搜,不需要你們在這裏大唿小叫,指手劃腳的。”
樊池悟瞪了他一眼,語氣尖酸的說道:“蔡尚書,我知道你跟楊元海一向交往過近,你幫著他說話也無可厚非,不過,下令查抄楊府的是陛下,你就算再不滿,也得憋著。”
海青指著蔡尚書的鼻子哼哼道:“就是,你這般維護楊家,那就是在質疑陛下的決策嘍。”
蔡尚書轉過身,懶得跟這兩條瘋狗計較。
就在這時,一個親衛軍的急步走過來,衝著幾位尚書抱拳道:“幾位大人,我們在庫房裏的確是搜出了許多名貴的玉器及古董字畫,賬冊已經命人去取了,麻煩幾位一會兒過來核對一下,看看這些財務是不是真的對不上號。”
樊池悟和海青聞言,眼睛立馬亮了起來。
他們就知道這楊家一定有問題,俗話說得好,水致清而無魚,這世上就沒有完全不貪的官,隻要抄家,總會搜出一些見不得人的東西來的。
隻要楊家有一點點問題,介時他們就會將問題擴大,報到禦前,直接就定了楊元海父子的死罪。
樊池悟與海青對視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一抹亮光。
蔡尚書跟承安候對視了一眼,心頭浮現出一抹擔憂。
承安候平日裏最不耐煩來處理這種事情,今日若不是因為樊池悟跟海青也在,生怕這兩個人合起夥來搞鬼,像查抄大臣府邸這種小事,他又何必親自到場,派個心腹來便是。
一行人心思各異,很快便來到了楊家的庫房。
如那位親衛兵將所說的那般,庫房裏有許多奇珍異寶,甚至還有一些都是有錢都買不著的。
“我就說這楊家一定有問題,一個區區的工部尚書,哪來的銀子置辦這些東西,看來這楊元海平日裏貪了不少啊。”樊池悟看著那滿庫房的東西,眼中飛快的閃過一抹貪婪。
到時候收繳的時候,他若能趁亂順走幾隻古董……
這般一想,樊池悟整個人都熱血沸騰了起來。
楊家這邊的動靜,沁娘自然也不可能不知道。
這會兒,她就喬裝打扮成了普通的婦人,領著秋桃和秋雪坐在楊府對麵的茶樓上喝著茶,時不時的往人群裏瞟一眼。
“小姐,那個男人看起來像是個托啊。”秋雪眼尖,一眼便認出了在人群在煽動楊家貪賄實錘的青年方士,“他定是受了什麽人的囑咐才故意在這裏挑起民怨的吧。”
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沁娘跟秋桃都看到了那個站在人群中滔滔不絕的年輕男子。
他說得有板有眼的,那些原本還有些不信的老百姓頓時也有些動搖了。
“小姐,要不要奴婢一會兒去把他給抓過來,看看他到底是受了誰的指使。”秋雪說著,摸了摸藏在袖中的短斂道。
“要不現在就去吧,若不然,任由他在胡說八道下去,恐怕不到半日,這滿京城的人都要以為我們楊家真的貪了振災的銀兩了。”秋桃說著,用詢問的眼神看向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