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長安城,大內皇宮未央殿。
國子監司業,渾天監五官靈台郎向武帝說明今日情況。
“武陽,你說說。”正在處理事務的武帝停筆抬頭,刹那間,武陽隻覺得自己這位皇兄隱隱被紫氣環繞,隻有低眉間那一雙紫金蟠龍舄映入眼簾。
聽見武帝喊自己,武陽抬手行了一禮,開口迴應道。
“皇兄,經過祭酒查明,文廟震動原因不知道為何,但在文廟震動後,寄托在文廟中的國運竟渾厚了許多。”
聽見武陽匯報,武帝輕輕哦了一聲,語氣中意外,也有身為帝王的底氣。
“祭酒都不知道個中原因,這事倒是有點意思。”邊說話,武帝徑直繼續批閱奏折。
武陽看了一眼渾天監的五官靈台郎,二人躬身行禮,便告退下去。
出了未央殿,武陽輕輕問道。
“秦大人,監正那邊如何說起?”
同行的五官靈台郎秦元見武陽問道,當即迴應道。
“武王爺,監正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隻說文廟國運渾厚是好事。”
見秦元如此迴答,武陽點了點頭,二人一路無話。
.....
時值秋季,九月九,晴空萬裏,天氣清爽。
每逢春秋時節,文會舉行的次數就會明顯多了起來,生活在儒家統治之下,天下的讀書人,揚春抑秋,詩誦文章屬於常規操作,然而讀書人,吟詩作賦取的是一點雅致,所以久而久之,文會中就興起了彩頭這麽一說,一般由文會組織方或者某位青年才俊,以某樣東西進行彩頭添置,誰的詩詞受到最高評價,誰就獲得彩頭,也獲得一眾讀書人的尊重。
但是俗話說的好,物以稀為貴,一開始總是有人能夠拿出奇珍異寶,後麵文會多了,青年才俊們發現尋找稀奇古怪的東西也是個麻煩事,幹脆直接拿銀子,畢竟,談錢實在,最主要銀子對於一個能夠舉辦文會的主辦者而言,這玩意兒最容易拿的出手,加上窮酸書生是常態,一來二去,拿銀子當彩頭是文會的標配。
“我說老魏,平安,你們聽見沒?今天文會彩頭有一百兩白銀。”說完話,江舟繼續感歎。
“我的娘咧,這抵我一年俸祿。這些讀書人真不是東西。”
話音落下,老魏一隻大手直接捂住江舟的嘴巴。
“你這大嘴巴子不要命了?”
在文會上吐槽讀書人不是東西,這是什麽格局?
這要是被外人聽過去,今天舉辦的是文會,不知道的以為是比武校練現場。
江舟打開老魏的大手掌,嘿嘿一笑,同時緊了緊自己的褲腰帶,略微凸出的肚子,總是容易讓褲腰帶下滑。
徐平安懶得搭理這兩個人,在小紅的攙扶下,一瘸一拐的向雲煙樓文會舞台中央走去,江舟和魏玉峰隻能下了值班才能過來,文會早已開始多時,江舟和魏玉峰在後麵跟著。
兩天過去,受傷在身的徐平安已經能夠走路了,雖說走路的樣子不大好看,這也讓徐平安深刻的感受到,這個世界真的有些不一樣,這要是放在之前的世界裏,這樣外傷,沒有十天半個月,幾乎不可能下床。
通過一些簡單的療傷藥,兩天不到,幾乎大部分傷口愈合,徐平安忍不住感歎的時候,江舟總會一臉嘲諷的甩過來一句。
“沒見識,有些丹藥連死人都可以救活,多重的傷,吃下去也會馬上生龍活虎。”
徐平安知道,這些都是江舟在日常執勤之中,捕捉來的認知。這也是為什麽,徐平安受傷,江舟和魏玉峰並未表達出對受傷這件事情的看法,因為大眾所知,療傷藥能夠治好。
徐平安幾人走到文會舞台靠邊位置坐下,一般文會都會擺放座椅供讀書人端坐,否則一群讀書人圍在一起,有辱斯文。
而靠近文會舞台中央的位置,則是座椅邊帶有桌子,桌子上放有瓜果點心,這些位置,沒有點身份是坐不下去的。
徐平安幾人坐下便看向文會舞台區域,舞台上方正有一位書生吟詩。
“南國煙雨霧蒙蒙。”
“半江瑟瑟半江虹。”
“哀鴻剪盡相思恨。”
“一轉煙波幾萬重。”
台上書生念完詩後,朝台下行了一禮,頓時雷鳴般的掌聲響起。
掌聲落盡,舞台近處一桌子旁邊的翩翩公子起身,對著台上書生開口說道。
“雲煙樓三麵環水,建於於烏江之上,此時天街酥雨,此情此景,何其應情?朱公子這首詩當可鎮洲。”
翩翩公子話音落下,台下緊跟著起了一陣探討聲,有人認為台上朱聰吟詩可達到鎮洲級別,有人認為朱聰的詩句隻能鎮府。
但兩種討論之下,都說明大家都對朱聰的才華是相當認可,鎮洲詩詞不常見,鎮府的詩句可達傳唱的地步了。
似乎得到台下人的認可,台上朱聰微微昂首,心想不出意外今日的彩頭將歸自己了。
雖說自己不缺一百兩銀子,但能在文會奪得彩頭,比拿一百兩銀子更值得高興。
“慢著!”
舞台近處的另一邊,一位粉黛玉麵的公子起身,手執紙扇,向周邊人群行禮,開口說道。
“今日文會主題是以物賦詩,朱公子能夠以哀鴻、烏江為詩詞,小生不才,也獻醜一番,請諸位公子及大夥兒指點。”
粉黛玉麵公子說完話,身邊一書童,模樣清純,圓圓的臉蛋顯得有些胖嘟嘟,低聲拉著公子衣袂說道。
“小姐,姥爺知道了,我們就要慘了。”小聲說完話,臉上滿是緊張。粉黛玉麵公子仿佛沒有看見一般,甩手將書童牽著自己的袖子上的手給打了出去,神采奕奕的走上舞台,望向台下眾人,開口朗誦道。
“平遙青山複綠水,江畔垂釣鰱魚肥,古今往來多少事,一蓑煙雨何須歸。”
粉黛玉麵公子朗誦完畢,正等著舞台下方雷鳴般的掌聲時,發現這一刻,空氣竟有些安靜,旋即,這才有稀鬆的掌聲響起。
帶頭的便是剛剛那位翩翩公子,隻見他再次站起,微微一笑,對著台上粉黛玉麵公子抱拳示意。
“在下李流雲,平遙這一帶,負有才華者,都有名姓,公子這首詩,氣魄非凡,與朱公子不相上下,當可鎮洲,不知公子如何稱唿?”
台上粉黛玉麵公子聽得李流雲如此評價,臉上笑容頓生,眼眸之中,喜意連連,抱拳迴了一禮。
“在下葉凡,李公子過譽,能否鎮洲文廟自有鑒定,獻醜了。”說完一臉喜色下了台,身旁朱聰也跟著一並下了台。
見葉凡迴到自己的座位,書童連忙拉著對方想走,還沒有使上勁兒,葉凡一個眼神瞪了迴頭。
李流雲登上舞台,對著下麵眾人說道。
“今日在下舉辦文會,不料竟誕生兩首佳作,隻是今日這彩頭隻有一份,常話說,武無第二,文無第一。這倒是叫在下有點難辦。”
李流雲幽默的發言,引來台下哄笑,能夠見到佳作,是讀書人的一道精神糧食,都覺得今日文會沒有白來。
眾人笑音落下,李流雲繼續開口說道。
“朱公子的詩句感情至深,引人共鳴,葉公子的詩句,大氣磅礴,引人深省,依我看來二位公子的佳作令今日文會大放異彩,我也無法評論孰好孰壞。”
台上李流雲正說話,忽見下方人群鬆動,讓出了一道路來。
國子監司業,渾天監五官靈台郎向武帝說明今日情況。
“武陽,你說說。”正在處理事務的武帝停筆抬頭,刹那間,武陽隻覺得自己這位皇兄隱隱被紫氣環繞,隻有低眉間那一雙紫金蟠龍舄映入眼簾。
聽見武帝喊自己,武陽抬手行了一禮,開口迴應道。
“皇兄,經過祭酒查明,文廟震動原因不知道為何,但在文廟震動後,寄托在文廟中的國運竟渾厚了許多。”
聽見武陽匯報,武帝輕輕哦了一聲,語氣中意外,也有身為帝王的底氣。
“祭酒都不知道個中原因,這事倒是有點意思。”邊說話,武帝徑直繼續批閱奏折。
武陽看了一眼渾天監的五官靈台郎,二人躬身行禮,便告退下去。
出了未央殿,武陽輕輕問道。
“秦大人,監正那邊如何說起?”
同行的五官靈台郎秦元見武陽問道,當即迴應道。
“武王爺,監正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隻說文廟國運渾厚是好事。”
見秦元如此迴答,武陽點了點頭,二人一路無話。
.....
時值秋季,九月九,晴空萬裏,天氣清爽。
每逢春秋時節,文會舉行的次數就會明顯多了起來,生活在儒家統治之下,天下的讀書人,揚春抑秋,詩誦文章屬於常規操作,然而讀書人,吟詩作賦取的是一點雅致,所以久而久之,文會中就興起了彩頭這麽一說,一般由文會組織方或者某位青年才俊,以某樣東西進行彩頭添置,誰的詩詞受到最高評價,誰就獲得彩頭,也獲得一眾讀書人的尊重。
但是俗話說的好,物以稀為貴,一開始總是有人能夠拿出奇珍異寶,後麵文會多了,青年才俊們發現尋找稀奇古怪的東西也是個麻煩事,幹脆直接拿銀子,畢竟,談錢實在,最主要銀子對於一個能夠舉辦文會的主辦者而言,這玩意兒最容易拿的出手,加上窮酸書生是常態,一來二去,拿銀子當彩頭是文會的標配。
“我說老魏,平安,你們聽見沒?今天文會彩頭有一百兩白銀。”說完話,江舟繼續感歎。
“我的娘咧,這抵我一年俸祿。這些讀書人真不是東西。”
話音落下,老魏一隻大手直接捂住江舟的嘴巴。
“你這大嘴巴子不要命了?”
在文會上吐槽讀書人不是東西,這是什麽格局?
這要是被外人聽過去,今天舉辦的是文會,不知道的以為是比武校練現場。
江舟打開老魏的大手掌,嘿嘿一笑,同時緊了緊自己的褲腰帶,略微凸出的肚子,總是容易讓褲腰帶下滑。
徐平安懶得搭理這兩個人,在小紅的攙扶下,一瘸一拐的向雲煙樓文會舞台中央走去,江舟和魏玉峰隻能下了值班才能過來,文會早已開始多時,江舟和魏玉峰在後麵跟著。
兩天過去,受傷在身的徐平安已經能夠走路了,雖說走路的樣子不大好看,這也讓徐平安深刻的感受到,這個世界真的有些不一樣,這要是放在之前的世界裏,這樣外傷,沒有十天半個月,幾乎不可能下床。
通過一些簡單的療傷藥,兩天不到,幾乎大部分傷口愈合,徐平安忍不住感歎的時候,江舟總會一臉嘲諷的甩過來一句。
“沒見識,有些丹藥連死人都可以救活,多重的傷,吃下去也會馬上生龍活虎。”
徐平安知道,這些都是江舟在日常執勤之中,捕捉來的認知。這也是為什麽,徐平安受傷,江舟和魏玉峰並未表達出對受傷這件事情的看法,因為大眾所知,療傷藥能夠治好。
徐平安幾人走到文會舞台靠邊位置坐下,一般文會都會擺放座椅供讀書人端坐,否則一群讀書人圍在一起,有辱斯文。
而靠近文會舞台中央的位置,則是座椅邊帶有桌子,桌子上放有瓜果點心,這些位置,沒有點身份是坐不下去的。
徐平安幾人坐下便看向文會舞台區域,舞台上方正有一位書生吟詩。
“南國煙雨霧蒙蒙。”
“半江瑟瑟半江虹。”
“哀鴻剪盡相思恨。”
“一轉煙波幾萬重。”
台上書生念完詩後,朝台下行了一禮,頓時雷鳴般的掌聲響起。
掌聲落盡,舞台近處一桌子旁邊的翩翩公子起身,對著台上書生開口說道。
“雲煙樓三麵環水,建於於烏江之上,此時天街酥雨,此情此景,何其應情?朱公子這首詩當可鎮洲。”
翩翩公子話音落下,台下緊跟著起了一陣探討聲,有人認為台上朱聰吟詩可達到鎮洲級別,有人認為朱聰的詩句隻能鎮府。
但兩種討論之下,都說明大家都對朱聰的才華是相當認可,鎮洲詩詞不常見,鎮府的詩句可達傳唱的地步了。
似乎得到台下人的認可,台上朱聰微微昂首,心想不出意外今日的彩頭將歸自己了。
雖說自己不缺一百兩銀子,但能在文會奪得彩頭,比拿一百兩銀子更值得高興。
“慢著!”
舞台近處的另一邊,一位粉黛玉麵的公子起身,手執紙扇,向周邊人群行禮,開口說道。
“今日文會主題是以物賦詩,朱公子能夠以哀鴻、烏江為詩詞,小生不才,也獻醜一番,請諸位公子及大夥兒指點。”
粉黛玉麵公子說完話,身邊一書童,模樣清純,圓圓的臉蛋顯得有些胖嘟嘟,低聲拉著公子衣袂說道。
“小姐,姥爺知道了,我們就要慘了。”小聲說完話,臉上滿是緊張。粉黛玉麵公子仿佛沒有看見一般,甩手將書童牽著自己的袖子上的手給打了出去,神采奕奕的走上舞台,望向台下眾人,開口朗誦道。
“平遙青山複綠水,江畔垂釣鰱魚肥,古今往來多少事,一蓑煙雨何須歸。”
粉黛玉麵公子朗誦完畢,正等著舞台下方雷鳴般的掌聲時,發現這一刻,空氣竟有些安靜,旋即,這才有稀鬆的掌聲響起。
帶頭的便是剛剛那位翩翩公子,隻見他再次站起,微微一笑,對著台上粉黛玉麵公子抱拳示意。
“在下李流雲,平遙這一帶,負有才華者,都有名姓,公子這首詩,氣魄非凡,與朱公子不相上下,當可鎮洲,不知公子如何稱唿?”
台上粉黛玉麵公子聽得李流雲如此評價,臉上笑容頓生,眼眸之中,喜意連連,抱拳迴了一禮。
“在下葉凡,李公子過譽,能否鎮洲文廟自有鑒定,獻醜了。”說完一臉喜色下了台,身旁朱聰也跟著一並下了台。
見葉凡迴到自己的座位,書童連忙拉著對方想走,還沒有使上勁兒,葉凡一個眼神瞪了迴頭。
李流雲登上舞台,對著下麵眾人說道。
“今日在下舉辦文會,不料竟誕生兩首佳作,隻是今日這彩頭隻有一份,常話說,武無第二,文無第一。這倒是叫在下有點難辦。”
李流雲幽默的發言,引來台下哄笑,能夠見到佳作,是讀書人的一道精神糧食,都覺得今日文會沒有白來。
眾人笑音落下,李流雲繼續開口說道。
“朱公子的詩句感情至深,引人共鳴,葉公子的詩句,大氣磅礴,引人深省,依我看來二位公子的佳作令今日文會大放異彩,我也無法評論孰好孰壞。”
台上李流雲正說話,忽見下方人群鬆動,讓出了一道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