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弦尚是第一次進得這類殿宇廟堂,他修習《天命寶典》本就極具慧根。這一刻更被這大殿與雕像的肅穆莊重所感,一時心底湧上萬分虔誠,大感俗世苦難實多,盼能將心頭煩鬱盡托訴於冥冥上蒼、幽幽神明。他不知應該如何說話,便隻在心中暗暗祝禱著。
過了良久,小弦方從恍然中醒來,一抬頭卻見到景成像一雙銳目如閃電般正端端射在自己臉上,心口猛然一跳,渾身血液似在這一刹窒住,俱都衝湧而上……他一驚之下張口欲唿,卻突覺脅下某處似被開個口子般一緊一縮,一束異氣驀然由此處炸入胸腹間,將一股潮潮的腥味強行擠入喉間,一大口血已噴將出來。
景成像上前一步,右手食指疾點在小弦胸前膻中大穴上:“你莫要怕,全身放鬆。我先以‘浩然正氣’封住你心脈,隻要找準‘六月蛹’的位置,必可一舉除之。”
小弦依言放鬆身體,果覺得一股暖暖的氣流裹住胸腹,全身其餘地方卻是一片寒涼。
景成像將小弦打橫抱在懷裏,大步走出通天殿,往殿後行去,口中猶漫若平常地問道:“你剛才在天後麵前許得是什麽願?”
小弦神智尚是清醒,迴想剛才跪於那女子雕像前的情景:或許是這些日子都在想著日後如何能與林青同行江湖,當時湧上心間的第一個念頭不是祈求父親的平安,而竟是希冀暗器王能早日擊敗明將軍……小弦疲倦地笑笑,想開口說話卻覺得全身乏力,隻感覺到兩旁景物快速後退,心頭一陣恍惚。似又迴到日哭鬼抱著自己在荒山野嶺中飛走不停的時候,思想起伏中憶起林青隻手托船的英姿、蟲大師的音容笑貌、寧徊風如何給自己布針施術、鬼失驚陰毒狡狠的目光、困龍廳內的一片黑暗、動不動就容易紅臉的花想容、與段成在須閑號上枰中苦鬥、水柔清的清澈眼光與那一滴飛濺到自己手背上的淚珠……諸般事情紛紛湧上腦海,最後耳中仿佛又聽到在三香閣中初見林青時偷天弓發出的龍吟之聲,在耳中嗡嗡作響,眼中似見到一間閣樓,樓上匾牌書著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點睛閣。
然後便是一陣暈眩,什麽也不知道了……
小弦再次醒來的時候,已躺在一張潔白的床上。
這是一個窄小的房間,屋內設置簡單,可見一榻木床,一張木桌和幾把椅子,對麵還有一個大書櫃,裏麵放有不少書籍。桌上便隻有一壺清茶,一盞爐香,一麵油燈,除此更無他物。
房間雖是簡陋,卻打掃得十分素淨,窗明幾亮,纖塵不染。小弦的意識漸漸恢複,看來此屋定是景成像的臥室,想不到他尊為四大家族之首,所住之處竟是如此簡單。
房門一開,景成像托著一碗粥走了進來,低下頭用小勺輕輕攪拌碗中:“你昏睡了三天,終於醒了。必是餓了吧,趁熱喝點粥。”
小弦料不到景成像會親自服侍自己,心中大覺不安,掙紮幾下,卻覺得全身乏力,想支起身來卻力有未逮,隻得任景成像一勺勺將粥送入嘴中。
景成像緩緩道:“在你傷勢未好之前便留在此處,書櫃中有些醫書,你好生研習一下經脈穴道之術。六月蛹氣時隱時現,且稍遇外力便遊移不定,你若發現體內有一股蠢蠢欲動的異氣不可輕舉妄動,更不能運氣,將準確位置告訴我後便會幫你徹底除去……”
小弦迴想自己暈迷之前確是在脅下有種異氣感,如今細察體內卻是全無異狀。訥訥半晌:“若是那個什麽六月蛹一直不出現呢?”
“那你就隻好一直躺在這裏了。”景成像漠然道:“容兒與清兒來過一次,我命她們在你傷好之前不許打擾。”
小弦一呆,央求道:“景大叔,我若是隻能一直躺在這裏隻怕非迫瘋了不可,要不你找清兒來與我下下棋吧。”
“你也會下棋?”景成像奇道:“清兒的棋力可是不俗,在四大家族女弟子算是最強的。”
小弦心中大是得意,便將自己如何向段成學棋,十日後與水柔清舟中賭棋的事繪聲繪色地說出來。不知為何,似是出於想與水柔清共同保留一些秘密的念頭,倒不說起最後如何相讓於她,便隻說逼得一局和棋。
小弦說罷,還隻道景成像定會誇獎自己幾句,卻不料隻聽景成像淡淡道:“你身挾《天命寶典》,對世間諸般技業均是上手極快,原也不足為奇。”又加重語氣道:“你現在的狀態絕不能妄動心力,乖乖看書吧。”
小弦頓覺無趣,偷眼看景成像,卻見他雙目倦意隱現,紅絲橫布。
他知道像景成像這等高手縱是幾日幾夜不眠也斷不會如此,或許是為了自己的傷勢大傷腦筋,熬夜苦思破法,一時心中頗感內疚,說不出話來。
景成像也不多言,眼看一碗粥喂完了:“你若是不飽,我再添些給你。”
小弦低聲道:“給我拿本書來看吧。”
景成像從書櫃中取出一本絹冊遞給小弦:“這本是《黃帝內經》,你亦無需硬行鑽研,隻將經脈穴道的位置記清就好,若有不懂盡可問我。”竟無多餘言語,轉身欲離。
小弦心中尚有許多謎團未解,一心想與景成像多說些話。隻是看他麵上一副漠然的神情,不知從何話題說起。他剛剛喝了一碗粥,自覺得體力稍稍恢複,想坐起身來,不料手一撐床仍覺得渾身酸軟無力。
景成像聽到響動,轉過頭來輕聲道:“你不要亂動,至少十餘天內你都隻能躺著。”
小弦不解:“為什麽?”
景成像眼望床沿:“我怕你妄動內氣,在你昏迷的時候喂你吃了一付‘軟筋散’……”
小弦大驚,勉強笑道:“我又不會內功,如何能妄動內氣?景大叔……”
景成像打斷小弦的話:“你若不會內功如何又能使出嫁衣神功?”
小弦語塞。猶記得當時心中一想到運用嫁衣神功的各處穴道時,便不自覺地有絲絲內氣遊身而走,可自己確是從未跟父親學過什麽內功,這倒真是奇了。
原來那《天命寶典》雖非武學典籍,但卻是通今博古,集老、莊、易經等道學典藏為一體,匯陰陽於無極,化繁複為簡單,可於不知不覺中引發人體對塵世萬物的一絲靈覺,借以汲取天地之精華。隻不過這種發於本體的靈覺卻需得從小修習,待得年歲大了,耳聞目睹紅塵濁世,異感為凡囂所蔽,便再不能於至靜至極中與自然溝通。
此等道理別說巧拙大師與許漠洋不知曉,隻怕當初撰下《天命寶典》的昊空門祖師昊空真人亦不自知。大凡這種理念玄妙高深的典籍都需飽學博識之士先熟讀萬卷書再來細細研習,不然一個初識字的黃毛小兒如何能解開那意念繁複的道家學術?
也是天命使然。許漠洋的《天命寶典》本就是巧拙有意無意間口述身教與強行傳功入體,既是難窺全豹,又無書典指導。許漠洋隻恐時日久了心中遺忘有負巧拙傳功,便時時默誦於口,更是因為身處荒山野嶺無人交流,便隻當對牛彈琴般說與小弦聽,權做聊以解悶。卻不料小孩子的識見原大都是得於父母後天的言傳身教,小弦在許漠洋的潛移默化下竟也初通《天命寶典》的皮毛,待他略微大一些許漠洋再有意相授,如此一來反造就了小弦以初蒙世事的垂髫之齡便打下道學根基這等千古未有之奇事,其中精微玄奧處連幾個當局者亦是不詳,也的確是造化弄人了……小弦見景成像欲要離去,實是怕了一人獨對這空寂的房屋,一急之下脫口道:“景大叔莫走,我,我想多說會話。”
景成像淡然道:“你現在就隻須好好看書,說什麽話?”
小弦勉強笑道:“從前我生病的時候爹爹都陪著我……我,我有點怕。”
景成像看了小弦半天,沉聲道:“我又不是你爹爹!”
小弦話才一出口立覺不妥。他對景成像的第一印象極好,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知不覺便當他是親人一般。但轉念一想,說到底景成像與自己素不相識,隻不過應林青與蟲大師之請給自己治傷,他身為一閣之主自是有許多事情要做,自己這樣要求確是顯得冒失了。解嘲般喃喃自語道:“你若是怕我動內氣便點我幾處穴道好了,用藥物豈不是顯得太沒有高手風度了。”
景成像厲聲道:“你還與我講條件麽?”稍稍一怔,似是覺出自己語氣太重,目光與小弦略略一觸即刻移開。
小弦萬萬也未料到原本安詳慈和的景成像會突然變得如此嚴厲,語音震得耳中嗡嗡作響,千萬種委屈一齊襲上心頭……他極是敏感,覺得景成像似有什麽難言之隱。心道點睛閣主與暗器王林青也沒有什麽交情,給自己治傷費神費力,怕是未必心甘情願。一念至此,登時激起一股傲氣,咬住嘴唇不再言語。
景成像長歎一聲,輕撫小弦的頭,放緩語氣解釋道:“你不清楚其中的兇險處,若是妄加外力隻會提前引發你的傷勢……”小弦甩甩腦袋,卻晃不開他的手。景成像也不多說,再歎一聲,朝門口走去。
小弦撅著嘴,賭氣般恨恨道:“我若是尿急撒在床上你可別怨我……”
景成像驟然轉頭,瞪了小弦半晌,也覺好笑,卻仍是板住臉:“我給你做個牽著繩子的鈴鐺,若要叫我隻需拉鈴便是。”
一連幾日,小弦都在專心看《黃帝內經》《子午經注》《千金方》《扁鵲神術》等各類醫書。可那些書上多是以古篆所書,小弦認得幾個,大多卻是不識。
他隻道景成像有些嫌煩自己,也不去找他釋疑。索性不按那些經脈的走向,先去認穴道上標注的簡單文字,記住一個穴道的方位便在身上比劃幾下,然後再去認下一個穴道……比如剛剛記下手肺經的“中府”穴,又立刻跳轉到任脈的“天突”穴,再轉至足腎經的“少泉”穴……說來也怪,隨著他從一個穴道跳至另一個穴道,體內便有股氣流隱隱而動,宛若活物一般……原來小弦雖因《天命寶典》有些內功的根底,卻從未正式修習過內功,根本不懂收放之法。而他一心要記下經脈圖上的各處穴道,隨著意念所想,內息便不自覺地循勢而行。
小弦記憶本強,不幾日能認下字的穴道俱都記住,左右無事便去認那些難檢字,按偏旁認取或是胡記一氣,一時似是而非的穴道記了一腦子,卻全然串聯不起。隻覺得一股內息亦在體內各處經脈間跳蕩不休,時而滯窒,時而暢通。
他還以為是那“六月蛹”遊走全身,起初尚是有些害怕,慣了也便不當迴事,反覺得十分好玩。他性子倔強,有時兩處穴道間的內息無法暢連,反而強行鼓動內息,力竭方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卻不知如此行功大是兇險,除非失心瘋了,否則誰敢似他這般將不依經脈運氣亂衝亂撞?有時甚至嚐試以內氣打通任督二脈,就連內家高手亦要修習幾十年後方敢如此行事,何況他一個初窺門徑的小孩子。
幸好一來小弦功力尚淺;二來他全心全意隻為記下穴道方位,反對體內運轉的內息不以為意,恰恰合了道家“無為”的路子;三來他隻怕這“六月蛹”氣收拾不住引發傷勢,稍覺不對立時換個穴道;四來《天命寶典》雖非武學典籍,卻是最講究順天行事,每當他睡覺休息時便不知不覺中將體內紊亂的內息帶上正軌……如此種種原因加起來,方不至於令他走火入魔,導致大禍,不然似他這般胡練一氣,隻怕早是嘔血而亡了。
景成像每天都要來看他數次,卻隻是送來食物清水,連目光亦不與他相對。小弦心中賭氣,也不去向他請教體內的種種異狀,隻是覺得體內氣息越來越強,有時幾欲收束不住。他非但不怕,反倒是心頭得意,試想若是能自己將這“六月蛹”氣迫出來更好,再不用看這原本寬厚突又變得有些不可理喻的點睛閣主的臉色。
如此過了十餘天。這日一早醒來,小弦忽覺頭暈目眩,體內異氣蓬勃欲出,他試著如前幾日將內息引導於各穴道,卻再也不見靈光。渾身精血似要沸騰般擠迫著每處毛發血管,更有一股如實質般的氣流全身遊移不定,每過一處便踽踽而動,將身體脹得酸麻難忍,體內就似伏著一隻擇路而出的什麽怪物。
過了良久,小弦方從恍然中醒來,一抬頭卻見到景成像一雙銳目如閃電般正端端射在自己臉上,心口猛然一跳,渾身血液似在這一刹窒住,俱都衝湧而上……他一驚之下張口欲唿,卻突覺脅下某處似被開個口子般一緊一縮,一束異氣驀然由此處炸入胸腹間,將一股潮潮的腥味強行擠入喉間,一大口血已噴將出來。
景成像上前一步,右手食指疾點在小弦胸前膻中大穴上:“你莫要怕,全身放鬆。我先以‘浩然正氣’封住你心脈,隻要找準‘六月蛹’的位置,必可一舉除之。”
小弦依言放鬆身體,果覺得一股暖暖的氣流裹住胸腹,全身其餘地方卻是一片寒涼。
景成像將小弦打橫抱在懷裏,大步走出通天殿,往殿後行去,口中猶漫若平常地問道:“你剛才在天後麵前許得是什麽願?”
小弦神智尚是清醒,迴想剛才跪於那女子雕像前的情景:或許是這些日子都在想著日後如何能與林青同行江湖,當時湧上心間的第一個念頭不是祈求父親的平安,而竟是希冀暗器王能早日擊敗明將軍……小弦疲倦地笑笑,想開口說話卻覺得全身乏力,隻感覺到兩旁景物快速後退,心頭一陣恍惚。似又迴到日哭鬼抱著自己在荒山野嶺中飛走不停的時候,思想起伏中憶起林青隻手托船的英姿、蟲大師的音容笑貌、寧徊風如何給自己布針施術、鬼失驚陰毒狡狠的目光、困龍廳內的一片黑暗、動不動就容易紅臉的花想容、與段成在須閑號上枰中苦鬥、水柔清的清澈眼光與那一滴飛濺到自己手背上的淚珠……諸般事情紛紛湧上腦海,最後耳中仿佛又聽到在三香閣中初見林青時偷天弓發出的龍吟之聲,在耳中嗡嗡作響,眼中似見到一間閣樓,樓上匾牌書著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點睛閣。
然後便是一陣暈眩,什麽也不知道了……
小弦再次醒來的時候,已躺在一張潔白的床上。
這是一個窄小的房間,屋內設置簡單,可見一榻木床,一張木桌和幾把椅子,對麵還有一個大書櫃,裏麵放有不少書籍。桌上便隻有一壺清茶,一盞爐香,一麵油燈,除此更無他物。
房間雖是簡陋,卻打掃得十分素淨,窗明幾亮,纖塵不染。小弦的意識漸漸恢複,看來此屋定是景成像的臥室,想不到他尊為四大家族之首,所住之處竟是如此簡單。
房門一開,景成像托著一碗粥走了進來,低下頭用小勺輕輕攪拌碗中:“你昏睡了三天,終於醒了。必是餓了吧,趁熱喝點粥。”
小弦料不到景成像會親自服侍自己,心中大覺不安,掙紮幾下,卻覺得全身乏力,想支起身來卻力有未逮,隻得任景成像一勺勺將粥送入嘴中。
景成像緩緩道:“在你傷勢未好之前便留在此處,書櫃中有些醫書,你好生研習一下經脈穴道之術。六月蛹氣時隱時現,且稍遇外力便遊移不定,你若發現體內有一股蠢蠢欲動的異氣不可輕舉妄動,更不能運氣,將準確位置告訴我後便會幫你徹底除去……”
小弦迴想自己暈迷之前確是在脅下有種異氣感,如今細察體內卻是全無異狀。訥訥半晌:“若是那個什麽六月蛹一直不出現呢?”
“那你就隻好一直躺在這裏了。”景成像漠然道:“容兒與清兒來過一次,我命她們在你傷好之前不許打擾。”
小弦一呆,央求道:“景大叔,我若是隻能一直躺在這裏隻怕非迫瘋了不可,要不你找清兒來與我下下棋吧。”
“你也會下棋?”景成像奇道:“清兒的棋力可是不俗,在四大家族女弟子算是最強的。”
小弦心中大是得意,便將自己如何向段成學棋,十日後與水柔清舟中賭棋的事繪聲繪色地說出來。不知為何,似是出於想與水柔清共同保留一些秘密的念頭,倒不說起最後如何相讓於她,便隻說逼得一局和棋。
小弦說罷,還隻道景成像定會誇獎自己幾句,卻不料隻聽景成像淡淡道:“你身挾《天命寶典》,對世間諸般技業均是上手極快,原也不足為奇。”又加重語氣道:“你現在的狀態絕不能妄動心力,乖乖看書吧。”
小弦頓覺無趣,偷眼看景成像,卻見他雙目倦意隱現,紅絲橫布。
他知道像景成像這等高手縱是幾日幾夜不眠也斷不會如此,或許是為了自己的傷勢大傷腦筋,熬夜苦思破法,一時心中頗感內疚,說不出話來。
景成像也不多言,眼看一碗粥喂完了:“你若是不飽,我再添些給你。”
小弦低聲道:“給我拿本書來看吧。”
景成像從書櫃中取出一本絹冊遞給小弦:“這本是《黃帝內經》,你亦無需硬行鑽研,隻將經脈穴道的位置記清就好,若有不懂盡可問我。”竟無多餘言語,轉身欲離。
小弦心中尚有許多謎團未解,一心想與景成像多說些話。隻是看他麵上一副漠然的神情,不知從何話題說起。他剛剛喝了一碗粥,自覺得體力稍稍恢複,想坐起身來,不料手一撐床仍覺得渾身酸軟無力。
景成像聽到響動,轉過頭來輕聲道:“你不要亂動,至少十餘天內你都隻能躺著。”
小弦不解:“為什麽?”
景成像眼望床沿:“我怕你妄動內氣,在你昏迷的時候喂你吃了一付‘軟筋散’……”
小弦大驚,勉強笑道:“我又不會內功,如何能妄動內氣?景大叔……”
景成像打斷小弦的話:“你若不會內功如何又能使出嫁衣神功?”
小弦語塞。猶記得當時心中一想到運用嫁衣神功的各處穴道時,便不自覺地有絲絲內氣遊身而走,可自己確是從未跟父親學過什麽內功,這倒真是奇了。
原來那《天命寶典》雖非武學典籍,但卻是通今博古,集老、莊、易經等道學典藏為一體,匯陰陽於無極,化繁複為簡單,可於不知不覺中引發人體對塵世萬物的一絲靈覺,借以汲取天地之精華。隻不過這種發於本體的靈覺卻需得從小修習,待得年歲大了,耳聞目睹紅塵濁世,異感為凡囂所蔽,便再不能於至靜至極中與自然溝通。
此等道理別說巧拙大師與許漠洋不知曉,隻怕當初撰下《天命寶典》的昊空門祖師昊空真人亦不自知。大凡這種理念玄妙高深的典籍都需飽學博識之士先熟讀萬卷書再來細細研習,不然一個初識字的黃毛小兒如何能解開那意念繁複的道家學術?
也是天命使然。許漠洋的《天命寶典》本就是巧拙有意無意間口述身教與強行傳功入體,既是難窺全豹,又無書典指導。許漠洋隻恐時日久了心中遺忘有負巧拙傳功,便時時默誦於口,更是因為身處荒山野嶺無人交流,便隻當對牛彈琴般說與小弦聽,權做聊以解悶。卻不料小孩子的識見原大都是得於父母後天的言傳身教,小弦在許漠洋的潛移默化下竟也初通《天命寶典》的皮毛,待他略微大一些許漠洋再有意相授,如此一來反造就了小弦以初蒙世事的垂髫之齡便打下道學根基這等千古未有之奇事,其中精微玄奧處連幾個當局者亦是不詳,也的確是造化弄人了……小弦見景成像欲要離去,實是怕了一人獨對這空寂的房屋,一急之下脫口道:“景大叔莫走,我,我想多說會話。”
景成像淡然道:“你現在就隻須好好看書,說什麽話?”
小弦勉強笑道:“從前我生病的時候爹爹都陪著我……我,我有點怕。”
景成像看了小弦半天,沉聲道:“我又不是你爹爹!”
小弦話才一出口立覺不妥。他對景成像的第一印象極好,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知不覺便當他是親人一般。但轉念一想,說到底景成像與自己素不相識,隻不過應林青與蟲大師之請給自己治傷,他身為一閣之主自是有許多事情要做,自己這樣要求確是顯得冒失了。解嘲般喃喃自語道:“你若是怕我動內氣便點我幾處穴道好了,用藥物豈不是顯得太沒有高手風度了。”
景成像厲聲道:“你還與我講條件麽?”稍稍一怔,似是覺出自己語氣太重,目光與小弦略略一觸即刻移開。
小弦萬萬也未料到原本安詳慈和的景成像會突然變得如此嚴厲,語音震得耳中嗡嗡作響,千萬種委屈一齊襲上心頭……他極是敏感,覺得景成像似有什麽難言之隱。心道點睛閣主與暗器王林青也沒有什麽交情,給自己治傷費神費力,怕是未必心甘情願。一念至此,登時激起一股傲氣,咬住嘴唇不再言語。
景成像長歎一聲,輕撫小弦的頭,放緩語氣解釋道:“你不清楚其中的兇險處,若是妄加外力隻會提前引發你的傷勢……”小弦甩甩腦袋,卻晃不開他的手。景成像也不多說,再歎一聲,朝門口走去。
小弦撅著嘴,賭氣般恨恨道:“我若是尿急撒在床上你可別怨我……”
景成像驟然轉頭,瞪了小弦半晌,也覺好笑,卻仍是板住臉:“我給你做個牽著繩子的鈴鐺,若要叫我隻需拉鈴便是。”
一連幾日,小弦都在專心看《黃帝內經》《子午經注》《千金方》《扁鵲神術》等各類醫書。可那些書上多是以古篆所書,小弦認得幾個,大多卻是不識。
他隻道景成像有些嫌煩自己,也不去找他釋疑。索性不按那些經脈的走向,先去認穴道上標注的簡單文字,記住一個穴道的方位便在身上比劃幾下,然後再去認下一個穴道……比如剛剛記下手肺經的“中府”穴,又立刻跳轉到任脈的“天突”穴,再轉至足腎經的“少泉”穴……說來也怪,隨著他從一個穴道跳至另一個穴道,體內便有股氣流隱隱而動,宛若活物一般……原來小弦雖因《天命寶典》有些內功的根底,卻從未正式修習過內功,根本不懂收放之法。而他一心要記下經脈圖上的各處穴道,隨著意念所想,內息便不自覺地循勢而行。
小弦記憶本強,不幾日能認下字的穴道俱都記住,左右無事便去認那些難檢字,按偏旁認取或是胡記一氣,一時似是而非的穴道記了一腦子,卻全然串聯不起。隻覺得一股內息亦在體內各處經脈間跳蕩不休,時而滯窒,時而暢通。
他還以為是那“六月蛹”遊走全身,起初尚是有些害怕,慣了也便不當迴事,反覺得十分好玩。他性子倔強,有時兩處穴道間的內息無法暢連,反而強行鼓動內息,力竭方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卻不知如此行功大是兇險,除非失心瘋了,否則誰敢似他這般將不依經脈運氣亂衝亂撞?有時甚至嚐試以內氣打通任督二脈,就連內家高手亦要修習幾十年後方敢如此行事,何況他一個初窺門徑的小孩子。
幸好一來小弦功力尚淺;二來他全心全意隻為記下穴道方位,反對體內運轉的內息不以為意,恰恰合了道家“無為”的路子;三來他隻怕這“六月蛹”氣收拾不住引發傷勢,稍覺不對立時換個穴道;四來《天命寶典》雖非武學典籍,卻是最講究順天行事,每當他睡覺休息時便不知不覺中將體內紊亂的內息帶上正軌……如此種種原因加起來,方不至於令他走火入魔,導致大禍,不然似他這般胡練一氣,隻怕早是嘔血而亡了。
景成像每天都要來看他數次,卻隻是送來食物清水,連目光亦不與他相對。小弦心中賭氣,也不去向他請教體內的種種異狀,隻是覺得體內氣息越來越強,有時幾欲收束不住。他非但不怕,反倒是心頭得意,試想若是能自己將這“六月蛹”氣迫出來更好,再不用看這原本寬厚突又變得有些不可理喻的點睛閣主的臉色。
如此過了十餘天。這日一早醒來,小弦忽覺頭暈目眩,體內異氣蓬勃欲出,他試著如前幾日將內息引導於各穴道,卻再也不見靈光。渾身精血似要沸騰般擠迫著每處毛發血管,更有一股如實質般的氣流全身遊移不定,每過一處便踽踽而動,將身體脹得酸麻難忍,體內就似伏著一隻擇路而出的什麽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