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別來無恙
官途:救了領導後我扶搖直上 作者:夜雨風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家人迴到三河縣,把楊建國的父母高興壞了。
湖畔的別院裏,不時傳出楊建國父親爽朗的笑聲。
在楊建國的印象裏,上輩子的他很少聽到父親這樣開心地笑。
或許是因為上輩子的自己並沒有什麽成就,沒有什麽可以讓自己的父親感到驕傲的地方。
幸好這輩子的楊建國,事業一帆風順,家庭也是圓圓滿滿。
在家裏也就待了一天,第二天就不停地接到電話,說是要上門拜訪。
現在的楊建國,已經不再是昔日阿蒙了。
眼看著馬上就要是縣委書記了,迴到三河縣,上至縣委的姚書記,下至已經快要退休的老朱和老魯,都想著跟楊建國見上一麵。
這樣的應酬,讓楊建國感覺到有些疲憊,但是卻又不得不去麵對。
一方麵這些老領導、老同事、老朋友都是曾經給予自己幫助的人,另外一方麵,三河縣畢竟是自己的根,父母也還在這裏生活,平日裏免不了需要這些的幫助和照顧。
所以楊建國幹脆主動地邀請,中午他就邀請了縣委姚書記、高新區林書記等老領導一起吃了午飯。
蘇曉對於這些應酬也是非常理解,知道在官場上麵,是必不可少的。
隻不過,因為一直以來幫著她帶孩子的阿姨這一次也跟著迴了三河縣,蘇曉給阿姨也放了兩天假。
所以,應酬的場合,蘇曉就不出席了,留在家裏和楊媽媽一起帶孩子。
上午十一點鍾,姚書記就派自己的司機和縣委辦常務副主任羅建開車過來接楊建國。
說是楊建國請客,但是姚書記怎麽可能能夠讓楊建國出錢,早早就在華星酒店訂下了一桌飯菜。
當楊建國一上車,就看到了一個老熟人——羅建。
“咦,羅主任?”楊建國有些驚訝地打著招唿。
羅建設有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了,楊建國居然還記得自己,當即滿臉堆笑:“楊處長好,姚書記讓我過來接您!”
楊建國點點頭,親熱地說道:“哈哈,羅主任別來無恙啊!”
當初楊建國和羅建剛剛認識的時候,楊建國還隻是一個排頭兵,連股長都不是,而當時的羅建就已經是鄉鎮長了。
這麽多年過去了,時光荏苒,當初大頭兵已經成為正處級幹部,而羅建依然是正科級的縣委辦常務副主任。
兩個人的職位和地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這樣的落差,讓羅建的心中難免幾多唏噓。
隻不過,楊建國和藹的笑容還是給了他一些安慰。
“楊處這些年平步青雲,不像我們依舊在原地踏步啊!”羅建感慨道。
“革命隻是分工不同嘛,都是為人民服務!”楊建國淡淡地說道。
自己的升遷,也是靠著政績一點一點地積累,靠著自己對機會的把控才有了今天的局麵,楊建國覺得自己並沒有太多的義務去安慰一個在官場上失落的男人。
畢竟,這樣的人不要太多。
在官場上從來都是一步慢,步步慢。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走到更高的舞台的。
羅建也感覺到了楊建國的淡漠,心中雖然有些失落,但是也知道自己不能在楊建國的麵前表露太多的不滿。
現在的楊建國,可能隨便一句話,就可以改變他現在的環境,自己最好還是要謹慎一點的好。
“這兩年,咱們三河縣也變化不小啊!”楊建國看著車窗外麵的街景逐漸變得有些陌生,不由得感歎道。
“是啊!現在姚書記領導下,三河縣的城建工作也在轟轟烈烈地推進,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同步推進,這也讓我們三河縣這個縣城迸發出了勃勃的生機啊!”羅建順著楊建國的話說道。
楊建國點點頭:“街道都變了,哈哈!羅主任,當年跟我們一起工作的很多同誌,也都各奔東西了吧!”
“是啊!建國處長,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咱們都是組織的人,組織安排去哪裏,大家都要到哪裏。”羅建迴答道。
二人在車上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很快縣委書記的專車就開到了華星酒店的門口,姚書記領著一群人站在門口迎接。
楊建國連忙下車,遠遠地就伸出自己說的右手,衝著姚書記笑著說道:“哎呀,老領導,您怎麽親自在門口站著啊?”
“哈哈,咱們的建國處長迴來了,我作為你的老領導,老大哥,怎麽可以不來迎接呢?”姚書記雙手握住了楊建國的右手,親熱地說道。
“感謝感謝,我真是受寵若驚啊!”楊建國感歎道。
姚書記身後的一群人紛紛賠著笑臉,跟著點頭。
楊建國又看到了自己的另外一個老領導,縣高新區的黨工委書記林長青。
“林書記,您也來啦!”楊建國親熱地跟林長青打著招唿。
“哈哈,來啦來啦!建國處長可是在我手上成長起來的,作為一名見證你成長的老同誌,今天的場合,我必須到場啊!”林長青一臉得意地說道。
在他的身後,高新區的辦公室主任冉娜一臉豔羨地看著楊建國,目光中充滿了羨慕嫉妒和敬佩。
楊建國笑嗬嗬地點點頭,對著人群說道:“是啊,當初如果沒有林書記的指導,工作上我肯定會要走很多彎路。”
“嗯,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啊!那麽今天老林,你要多喝兩杯啊!”姚書記一臉笑容地說道。
“好的,姚書記,您的吩咐我向來都是不打折扣地執行的!”林長青拍著胸脯答應道。
眾人又是一陣笑聲。
“行啦,咱們不在門口站著了,建國處長,裏麵請!今天你是迴家了,咱們都不用太客氣!”姚書記親熱地搭著楊建國的肩膀,將楊建國推進了酒店內。
一路走進酒店的大堂,周圍工作人員和服務員紛紛小心翼翼地行注目禮,其他酒店的顧客,見到這樣的場景也知道是縣委書記親自陪同的客人,紛紛讓出了路。
楊建國在前唿後擁下,和姚書記一起走進了電梯。
湖畔的別院裏,不時傳出楊建國父親爽朗的笑聲。
在楊建國的印象裏,上輩子的他很少聽到父親這樣開心地笑。
或許是因為上輩子的自己並沒有什麽成就,沒有什麽可以讓自己的父親感到驕傲的地方。
幸好這輩子的楊建國,事業一帆風順,家庭也是圓圓滿滿。
在家裏也就待了一天,第二天就不停地接到電話,說是要上門拜訪。
現在的楊建國,已經不再是昔日阿蒙了。
眼看著馬上就要是縣委書記了,迴到三河縣,上至縣委的姚書記,下至已經快要退休的老朱和老魯,都想著跟楊建國見上一麵。
這樣的應酬,讓楊建國感覺到有些疲憊,但是卻又不得不去麵對。
一方麵這些老領導、老同事、老朋友都是曾經給予自己幫助的人,另外一方麵,三河縣畢竟是自己的根,父母也還在這裏生活,平日裏免不了需要這些的幫助和照顧。
所以楊建國幹脆主動地邀請,中午他就邀請了縣委姚書記、高新區林書記等老領導一起吃了午飯。
蘇曉對於這些應酬也是非常理解,知道在官場上麵,是必不可少的。
隻不過,因為一直以來幫著她帶孩子的阿姨這一次也跟著迴了三河縣,蘇曉給阿姨也放了兩天假。
所以,應酬的場合,蘇曉就不出席了,留在家裏和楊媽媽一起帶孩子。
上午十一點鍾,姚書記就派自己的司機和縣委辦常務副主任羅建開車過來接楊建國。
說是楊建國請客,但是姚書記怎麽可能能夠讓楊建國出錢,早早就在華星酒店訂下了一桌飯菜。
當楊建國一上車,就看到了一個老熟人——羅建。
“咦,羅主任?”楊建國有些驚訝地打著招唿。
羅建設有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了,楊建國居然還記得自己,當即滿臉堆笑:“楊處長好,姚書記讓我過來接您!”
楊建國點點頭,親熱地說道:“哈哈,羅主任別來無恙啊!”
當初楊建國和羅建剛剛認識的時候,楊建國還隻是一個排頭兵,連股長都不是,而當時的羅建就已經是鄉鎮長了。
這麽多年過去了,時光荏苒,當初大頭兵已經成為正處級幹部,而羅建依然是正科級的縣委辦常務副主任。
兩個人的職位和地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這樣的落差,讓羅建的心中難免幾多唏噓。
隻不過,楊建國和藹的笑容還是給了他一些安慰。
“楊處這些年平步青雲,不像我們依舊在原地踏步啊!”羅建感慨道。
“革命隻是分工不同嘛,都是為人民服務!”楊建國淡淡地說道。
自己的升遷,也是靠著政績一點一點地積累,靠著自己對機會的把控才有了今天的局麵,楊建國覺得自己並沒有太多的義務去安慰一個在官場上失落的男人。
畢竟,這樣的人不要太多。
在官場上從來都是一步慢,步步慢。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走到更高的舞台的。
羅建也感覺到了楊建國的淡漠,心中雖然有些失落,但是也知道自己不能在楊建國的麵前表露太多的不滿。
現在的楊建國,可能隨便一句話,就可以改變他現在的環境,自己最好還是要謹慎一點的好。
“這兩年,咱們三河縣也變化不小啊!”楊建國看著車窗外麵的街景逐漸變得有些陌生,不由得感歎道。
“是啊!現在姚書記領導下,三河縣的城建工作也在轟轟烈烈地推進,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同步推進,這也讓我們三河縣這個縣城迸發出了勃勃的生機啊!”羅建順著楊建國的話說道。
楊建國點點頭:“街道都變了,哈哈!羅主任,當年跟我們一起工作的很多同誌,也都各奔東西了吧!”
“是啊!建國處長,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咱們都是組織的人,組織安排去哪裏,大家都要到哪裏。”羅建迴答道。
二人在車上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很快縣委書記的專車就開到了華星酒店的門口,姚書記領著一群人站在門口迎接。
楊建國連忙下車,遠遠地就伸出自己說的右手,衝著姚書記笑著說道:“哎呀,老領導,您怎麽親自在門口站著啊?”
“哈哈,咱們的建國處長迴來了,我作為你的老領導,老大哥,怎麽可以不來迎接呢?”姚書記雙手握住了楊建國的右手,親熱地說道。
“感謝感謝,我真是受寵若驚啊!”楊建國感歎道。
姚書記身後的一群人紛紛賠著笑臉,跟著點頭。
楊建國又看到了自己的另外一個老領導,縣高新區的黨工委書記林長青。
“林書記,您也來啦!”楊建國親熱地跟林長青打著招唿。
“哈哈,來啦來啦!建國處長可是在我手上成長起來的,作為一名見證你成長的老同誌,今天的場合,我必須到場啊!”林長青一臉得意地說道。
在他的身後,高新區的辦公室主任冉娜一臉豔羨地看著楊建國,目光中充滿了羨慕嫉妒和敬佩。
楊建國笑嗬嗬地點點頭,對著人群說道:“是啊,當初如果沒有林書記的指導,工作上我肯定會要走很多彎路。”
“嗯,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啊!那麽今天老林,你要多喝兩杯啊!”姚書記一臉笑容地說道。
“好的,姚書記,您的吩咐我向來都是不打折扣地執行的!”林長青拍著胸脯答應道。
眾人又是一陣笑聲。
“行啦,咱們不在門口站著了,建國處長,裏麵請!今天你是迴家了,咱們都不用太客氣!”姚書記親熱地搭著楊建國的肩膀,將楊建國推進了酒店內。
一路走進酒店的大堂,周圍工作人員和服務員紛紛小心翼翼地行注目禮,其他酒店的顧客,見到這樣的場景也知道是縣委書記親自陪同的客人,紛紛讓出了路。
楊建國在前唿後擁下,和姚書記一起走進了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