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身為妃嬪,用不入流的東西送對自己有恩之人確實說不過去,一時間,許才人成為了眾妃嬪之間的笑柄。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像林才人和程才人這般放在了明麵上笑話於她,畢竟許才人現在還是最得聖心的紅人,她們可不能得罪許才人。
趙諾清微微動了惻隱之心,正想替許才人爭論幾句,皇後身邊的大宮女清煙突然走了過來,先是對著眾人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隨後又轉身看向趙諾清道:“趙才人,皇後娘娘請您進正殿同娘娘一起侍奉太後呢!”
此話一出,所有人的目光再次凝聚在趙諾清身上,各個臉上都布滿了嫉妒。
趙諾清一個小小才人,何德何能去伺候太後?
皇後又為什麽會幫她?
趙諾清顯然也十分吃驚,呆呆的站在原地,清煙在一旁催促道:“皇後娘娘還在正殿等著您呢!”
趙諾清迴過神來,點了點頭,立即跟著清煙往正殿走去。
慈寧宮正殿此刻燈火通明,一進屋迎麵便是一架繪有青山綠水的青紅木金漆屏風。
據說太後來自溫柔的南方水鄉,後嫁入皇宮成了皇後,又生下太子也就是當今的皇上,如今年過半百,前半生也算順遂,後半生自也無憂,心中唯一的念想便是迴到自己的家鄉看看,可是太後又舍不得把皇上一人留在宮裏,皇上國事繁忙亦不能陪同母親迴鄉,於是太後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內殿裏忽然傳來一陣十分爽朗的笑聲,趙諾清低順著眉眼跟著清荷往內殿走去,聽到這聲笑聲,原本緊張的心情也舒緩了些許。
太後現在心情很好,就算她待會兒不小心犯了什麽愚蠢的過錯,太後總不至於要了她的性命。
一進內殿趙諾清便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味,聞之使人神情氣爽。
趙諾清在清煙的指引下朝著半倚在軟榻上的太後和端坐在太後身邊的皇後行禮。
趙諾清跪在打掃的一塵不染的地麵,恭恭敬敬的朝著二人磕了頭。
接著,便聽一道沉穩又洪亮的聲音淡淡響起,“你就是趙才人啊?抬起頭來讓哀家瞧瞧!”
趙諾清緩緩抬起頭,卻不敢直視太後。
微抬的雙眸便隻能看到一身絳紫色梅花紋的衣衫和太後布滿歲月痕跡的雙手以及右手中撚著的一串佛珠。
單是看著這身雍容華貴的服飾,趙諾清便感受到了來自太後身上威嚴的壓迫感。
太後還算清亮的雙眸上下打量了趙諾清一眼,便聽身旁的皇後笑說道:“母後,如何?是否和兒臣所說一般,是個美人胚子呢?”
太後點了點頭,不置可否,“確實美,比素來自稱天下第一美人的瑾妃還要美上三分呢!”
趙諾清惶恐的低下了頭。
皇後笑說道:“兒臣也是這樣和皇上說的,可皇上卻說趙才人不過蒲柳之姿,眼光高的很呢!”
太後突然笑出聲來,含笑斥責道:“也就是你敢在他親娘跟前調侃當朝皇上!真真是膽大包天了你!”
太後身邊和太後差不多年歲的蘭嬤嬤也跟著笑說起來,“還不是太後您老人家慣的,現在知道厲害了吧!”
皇後一如像父母撒嬌的小女兒一般,笑說道:“可不就是太後寵的嘛!”
趙諾清跪在地上聽著婆媳還有忠仆之間的玩笑話,心中頓時充滿辛酸,她的母親在她三歲的時候便亡故了,而她的繼母對她也不過是維持著表麵上的客氣,何曾有過這樣母女之間的溫馨時刻?
幾人又閑聊了幾句,仿佛把跪在下方的趙諾清給遺忘了,就在趙諾清感覺雙腿酸麻不已的時候,蘭嬤嬤突然笑著開口,提醒太後道:“您瞧,光顧著和皇後閑聊,您怎把您的另一個兒媳給忘了?您看趙才人還在地上跪著呢!”
太後自然不是“不小心”把趙諾清給“忘了”的,而是故意給她施威,蘭嬤嬤作為伺候太後多年的心腹自然不會不知太後的意思,此時她提起趙諾清,不過也是太後示意罷了。
趙諾清雖然不知太後為何要施威於她,總之,在她跪在原地靜靜聽著她們婆媳兩個玩笑的時候,太後看向趙諾清的眼神也不似一開始那般充滿戒心了。
太後帶著笑意的聲音響起,笑說道:“哎呦,哀家真是越老越不中用了,快扶趙才人起來!”
蘭嬤嬤笑著上前將趙諾清攙扶而起,一旁的皇後也裝作什麽都不知道的模樣對太後道:“您可不老!若是不知情的看到您,隻當您是十七八的小姑娘呢!”
太後笑著睨了她一眼,“就知道哄我開心!再怎麽年輕我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太婆也比不上你們這些真正十七八的小姑娘!”
趙諾清借著蘭嬤嬤的力顫顫巍巍的站起身來後,趕忙謝過了蘭嬤嬤,接著便乖順的站在一旁等著太後和皇後的示下。
這時,從外殿走進一位宮女,那宮女手中端著一個檀木匣子,走到太後身邊跪了下來,聲音顫抖的道:“啟稟太後,您的這隻簪子,阮司珍說毀壞太過嚴重,司珍房修不好,現下阮司珍正在殿外請罪呢!”
太後的臉色略微沉了一沉,皇後問道:“可是父皇和母後成婚那日,父皇送給母後的定情之物?”
太後麵帶哀傷的點了點頭,語氣盡顯哀戚的道:“那日哀家心血來潮想要拿出來戴戴,不曾想一時失手,竟將其摔了個粉碎!哎,都怪哀家!”
說罷,太後對跪在地上的宮女道:“去告訴阮司珍,修不好便修不好吧,讓她迴去吧,沒得因為一支死物責罰於她!”
宮女心中鬆了口氣,起身將檀木匣子交到蘭嬤嬤手上後便退了出去。
蘭嬤嬤又將匣子遞到了太後手中,太後緩緩拉動匣子上方的蓋子,裏麵赫然露出摔得四分五裂的琉璃嵌金絲團花鳳簪。
看見簪子的一瞬,太後的思緒仿佛迴到了三十年前,先皇親手將這枚鳳簪戴到她的發髻時的模樣,眼裏淚光閃爍。
眾人一時不知該如何安慰。
太後難過了一陣後,便囑咐蘭嬤嬤,“將這簪子扔了吧,既然修不好了,放在屋裏每每看到也是添堵,倒不如丟了幹淨!”
“可是……”蘭嬤嬤有些不舍得的看著匣子裏的簪子,這柄簪子承載著了先皇和太後的深厚情誼,怎能輕易丟棄呢?
可看著太後這般堅決的模樣,蘭嬤嬤也不敢違背太後懿旨,從太後手中接過檀木匣子便要派人丟了去。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像林才人和程才人這般放在了明麵上笑話於她,畢竟許才人現在還是最得聖心的紅人,她們可不能得罪許才人。
趙諾清微微動了惻隱之心,正想替許才人爭論幾句,皇後身邊的大宮女清煙突然走了過來,先是對著眾人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隨後又轉身看向趙諾清道:“趙才人,皇後娘娘請您進正殿同娘娘一起侍奉太後呢!”
此話一出,所有人的目光再次凝聚在趙諾清身上,各個臉上都布滿了嫉妒。
趙諾清一個小小才人,何德何能去伺候太後?
皇後又為什麽會幫她?
趙諾清顯然也十分吃驚,呆呆的站在原地,清煙在一旁催促道:“皇後娘娘還在正殿等著您呢!”
趙諾清迴過神來,點了點頭,立即跟著清煙往正殿走去。
慈寧宮正殿此刻燈火通明,一進屋迎麵便是一架繪有青山綠水的青紅木金漆屏風。
據說太後來自溫柔的南方水鄉,後嫁入皇宮成了皇後,又生下太子也就是當今的皇上,如今年過半百,前半生也算順遂,後半生自也無憂,心中唯一的念想便是迴到自己的家鄉看看,可是太後又舍不得把皇上一人留在宮裏,皇上國事繁忙亦不能陪同母親迴鄉,於是太後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內殿裏忽然傳來一陣十分爽朗的笑聲,趙諾清低順著眉眼跟著清荷往內殿走去,聽到這聲笑聲,原本緊張的心情也舒緩了些許。
太後現在心情很好,就算她待會兒不小心犯了什麽愚蠢的過錯,太後總不至於要了她的性命。
一進內殿趙諾清便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味,聞之使人神情氣爽。
趙諾清在清煙的指引下朝著半倚在軟榻上的太後和端坐在太後身邊的皇後行禮。
趙諾清跪在打掃的一塵不染的地麵,恭恭敬敬的朝著二人磕了頭。
接著,便聽一道沉穩又洪亮的聲音淡淡響起,“你就是趙才人啊?抬起頭來讓哀家瞧瞧!”
趙諾清緩緩抬起頭,卻不敢直視太後。
微抬的雙眸便隻能看到一身絳紫色梅花紋的衣衫和太後布滿歲月痕跡的雙手以及右手中撚著的一串佛珠。
單是看著這身雍容華貴的服飾,趙諾清便感受到了來自太後身上威嚴的壓迫感。
太後還算清亮的雙眸上下打量了趙諾清一眼,便聽身旁的皇後笑說道:“母後,如何?是否和兒臣所說一般,是個美人胚子呢?”
太後點了點頭,不置可否,“確實美,比素來自稱天下第一美人的瑾妃還要美上三分呢!”
趙諾清惶恐的低下了頭。
皇後笑說道:“兒臣也是這樣和皇上說的,可皇上卻說趙才人不過蒲柳之姿,眼光高的很呢!”
太後突然笑出聲來,含笑斥責道:“也就是你敢在他親娘跟前調侃當朝皇上!真真是膽大包天了你!”
太後身邊和太後差不多年歲的蘭嬤嬤也跟著笑說起來,“還不是太後您老人家慣的,現在知道厲害了吧!”
皇後一如像父母撒嬌的小女兒一般,笑說道:“可不就是太後寵的嘛!”
趙諾清跪在地上聽著婆媳還有忠仆之間的玩笑話,心中頓時充滿辛酸,她的母親在她三歲的時候便亡故了,而她的繼母對她也不過是維持著表麵上的客氣,何曾有過這樣母女之間的溫馨時刻?
幾人又閑聊了幾句,仿佛把跪在下方的趙諾清給遺忘了,就在趙諾清感覺雙腿酸麻不已的時候,蘭嬤嬤突然笑著開口,提醒太後道:“您瞧,光顧著和皇後閑聊,您怎把您的另一個兒媳給忘了?您看趙才人還在地上跪著呢!”
太後自然不是“不小心”把趙諾清給“忘了”的,而是故意給她施威,蘭嬤嬤作為伺候太後多年的心腹自然不會不知太後的意思,此時她提起趙諾清,不過也是太後示意罷了。
趙諾清雖然不知太後為何要施威於她,總之,在她跪在原地靜靜聽著她們婆媳兩個玩笑的時候,太後看向趙諾清的眼神也不似一開始那般充滿戒心了。
太後帶著笑意的聲音響起,笑說道:“哎呦,哀家真是越老越不中用了,快扶趙才人起來!”
蘭嬤嬤笑著上前將趙諾清攙扶而起,一旁的皇後也裝作什麽都不知道的模樣對太後道:“您可不老!若是不知情的看到您,隻當您是十七八的小姑娘呢!”
太後笑著睨了她一眼,“就知道哄我開心!再怎麽年輕我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太婆也比不上你們這些真正十七八的小姑娘!”
趙諾清借著蘭嬤嬤的力顫顫巍巍的站起身來後,趕忙謝過了蘭嬤嬤,接著便乖順的站在一旁等著太後和皇後的示下。
這時,從外殿走進一位宮女,那宮女手中端著一個檀木匣子,走到太後身邊跪了下來,聲音顫抖的道:“啟稟太後,您的這隻簪子,阮司珍說毀壞太過嚴重,司珍房修不好,現下阮司珍正在殿外請罪呢!”
太後的臉色略微沉了一沉,皇後問道:“可是父皇和母後成婚那日,父皇送給母後的定情之物?”
太後麵帶哀傷的點了點頭,語氣盡顯哀戚的道:“那日哀家心血來潮想要拿出來戴戴,不曾想一時失手,竟將其摔了個粉碎!哎,都怪哀家!”
說罷,太後對跪在地上的宮女道:“去告訴阮司珍,修不好便修不好吧,讓她迴去吧,沒得因為一支死物責罰於她!”
宮女心中鬆了口氣,起身將檀木匣子交到蘭嬤嬤手上後便退了出去。
蘭嬤嬤又將匣子遞到了太後手中,太後緩緩拉動匣子上方的蓋子,裏麵赫然露出摔得四分五裂的琉璃嵌金絲團花鳳簪。
看見簪子的一瞬,太後的思緒仿佛迴到了三十年前,先皇親手將這枚鳳簪戴到她的發髻時的模樣,眼裏淚光閃爍。
眾人一時不知該如何安慰。
太後難過了一陣後,便囑咐蘭嬤嬤,“將這簪子扔了吧,既然修不好了,放在屋裏每每看到也是添堵,倒不如丟了幹淨!”
“可是……”蘭嬤嬤有些不舍得的看著匣子裏的簪子,這柄簪子承載著了先皇和太後的深厚情誼,怎能輕易丟棄呢?
可看著太後這般堅決的模樣,蘭嬤嬤也不敢違背太後懿旨,從太後手中接過檀木匣子便要派人丟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