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死哪兒去了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作者:水一方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本是想迴宮好好休息的。
畢竟這一路奔波,多少是有些累了的。
這下倒是好了。
因為朱標,他想休息都休息不了。
無奈,他隻得來到禦書房。
此刻劉公公已經把需要批閱的奏折放在了金絲楠木案板上。
朱元璋看著足足有一人高的奏折,臉徹底黑了。
怎麽會有這麽多?
帶著疑惑,他拿起一本奏折。
奏折上寫的是一月前發生的事。
日子也是一月前。
怒氣升騰的朱元璋再拿一本奏折,也是一月前的。
怎麽還是?
朱元璋繼續。
這一本還是一月前的。
這一本更誇張,兩月前的。
這該死的朱標!
朱元璋恨得牙癢癢。
惡狠狠的眼神直勾勾的盯著前方,恨不得把眼前的一切給滅了。
“來人啊,去把朱標叫過來。”
“是皇上。”劉公公答應下,轉身去做事。
然,一刻鍾後,劉公公孤身一人迴來了。
“怎就你一人?”
朱標呢?
死哪兒去了。
劉公公麵色不太好。
“啟稟皇上,殿下說他……”
“不來?”
劉公公沉默的點點頭。
“哼!”朱元璋恨的咬牙切齒。
這該死的朱標!
是不是要他親自去叫,才願意過來?
“你去告訴那混小子,他要是不來,咱就親自去!”
劉公公害怕得連忙跪了下來。
看劉公公這模樣,朱元璋拳頭捏得哢哢作響。
看來那混小子,是打定了主意不來了。
“殿下的意思是,這些事交給您了,他,他就不用管了,也就不用聽您的吩咐了。”
“大膽!”
朱元璋狠狠的拍了下桌子。
他冷冽的眼神恨不得把劉公公吃了。
劉公公瑟瑟發抖。
為什麽這種事情是他來做啊。
他不想做啊。
嗚嗚嗚。
片刻後,朱元璋陰沉沉的吩咐:“去,把皇後叫來。”
“是皇上。”
劉公公連滾帶爬的出了禦書房。
很快馬皇後來了。
馬皇後迴宮後,沐浴淨身又吃了點東西,此刻精神恢複了不少,與灰頭土臉的朱元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進到禦書房的馬皇後雖有疑問,也規矩的給朱元璋行禮。
在得道朱元璋的準許後,站直了身體。
“你看看朱標那混小子幹的好事!”
朱元璋抱起一堆奏折,走向馬皇後。
馬皇後神色平靜。
“先前你離去的時候,就該想到,標兒定會報複你的。”
所以這些,根本就不奇怪。
朱元璋皺眉,錯愕的看過來:“你這話是什麽意思?是咱咎由自取嗎?不是,你這個人怎麽就這麽惡心啊!”
“咱去民間就隻是吃喝玩樂的嗎?”
“不管怎樣,這事還是做了的,你也無法否認,咱對於百姓是有貢獻的!”
“為何咱一迴來,那朱標針對咱,你還站在朱標那邊!你還是不是咱的夫人了啊!”
“為何要一次又一次的傷咱的心啊。”
被朱元璋連續質問了一堆的馬皇後哭笑不得的搖搖頭。
“我並非有想傷你的心思。隻是如今這情況,你與我都不能改變。”
標兒是如何性子,想來你也是清楚的。
既然標兒做了這些事,自然是把後果想好了的。
“標兒堅定,一旦確定了,就會不屑一顧的去做。如今你迴來,他撂挑子也不過是個循環罷了。”
雖說冤冤相報何時了,到底是有點好笑在其中的。
馬皇後想著,忍俊不禁。
朱元璋眼睜睜的看著馬皇後語氣輕鬆,最後還笑了出來。
那表情,黑沉得宛若殺人一般。
馬皇後感覺到氛圍不對,立刻收斂了笑容。
她努力的讓自己的表情變得關心起來。
“重八你若是咽不下這口氣,我倒是覺得,可以把標兒騙過來,強迫他在這禦書房好好辦公。至於時日多久,你來定。”
這個話讓朱元璋舒服了不少。
他知道夫人這般說,安慰他的成分居多。
可不管怎樣,也有了兩句話,不算是壞事。
“咱宣你過來,也是為此。”
朱元璋大概的說了下,他叫不動朱標的事。
意味深長的視線落在了馬皇後的身上。
馬皇後立刻明白了朱元璋的想法,當即搖頭拒絕。
“此事,是你們父子之間的事,同我沒有關係。如今迴了這皇宮,我也有我的事情要處理。”
說著不給朱元璋拒絕的機會,在行禮後轉身往外走。
朱元璋:……
這什麽情況?
他們母子兩個,當真是一個鼻孔出氣啊。
迴眸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奏折,朱元璋麵色陰沉。
這該死的臭小子,既然撂挑子!
那行,他也撂挑子。
左右他這個皇上,權利沒有太子大,就算是擺爛,想來那些大臣最先會去找的,就是朱標。
如此想著,朱元璋的心情好了不少。
他昂首挺胸的離開了禦書房。
翌日清晨,本到了該上早朝的時辰,朱標卻沒有起身。
一旁伺候的下人也不敢叫醒朱標。
而朱標呢,明明已經醒了過來,感覺到周遭氛圍的改變,依舊沒有動。
朱元璋也是差不多的。
然,殿內的大臣們在等不到朱標和朱元璋後,麵麵相覷。
紛紛猜測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麽。
“一個不上朝也就罷了,如今兩個也不上朝。朝中諸事還需要他們的主持啊。”
“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昨日皇上您才迴宮的。”
“是啊,隻是並未進宮,而是先去了太子府。”
一個官職低微的小官探過頭來,小聲的和大家說:“我聽說啊,昨日皇上和殿下鬧的很不愉快。”
此話一出,大臣們紛紛露出了了然的表情。
這就不奇怪了。
殿下和皇上一向是不合的。
二人湊到一起,多數時候都會發生矛盾。
大家互相看著,意思不言而喻。
看了片刻後,有一位大臣開了口。
“那今日這朝,是上呢還是不上?”
劉伯溫道:“自然是要上的,隻是因他二人沒有前來,派人去請一邊就是。”
請得動請不動,那就不是他們該管的事情了。
“待下人迴來,看皇上或者殿下可來了一位。若都沒來,那今日就散了吧。”
這兩人的脾氣都是倨傲的。
若是請不動,自然就不必多花費心思。
畢竟這一路奔波,多少是有些累了的。
這下倒是好了。
因為朱標,他想休息都休息不了。
無奈,他隻得來到禦書房。
此刻劉公公已經把需要批閱的奏折放在了金絲楠木案板上。
朱元璋看著足足有一人高的奏折,臉徹底黑了。
怎麽會有這麽多?
帶著疑惑,他拿起一本奏折。
奏折上寫的是一月前發生的事。
日子也是一月前。
怒氣升騰的朱元璋再拿一本奏折,也是一月前的。
怎麽還是?
朱元璋繼續。
這一本還是一月前的。
這一本更誇張,兩月前的。
這該死的朱標!
朱元璋恨得牙癢癢。
惡狠狠的眼神直勾勾的盯著前方,恨不得把眼前的一切給滅了。
“來人啊,去把朱標叫過來。”
“是皇上。”劉公公答應下,轉身去做事。
然,一刻鍾後,劉公公孤身一人迴來了。
“怎就你一人?”
朱標呢?
死哪兒去了。
劉公公麵色不太好。
“啟稟皇上,殿下說他……”
“不來?”
劉公公沉默的點點頭。
“哼!”朱元璋恨的咬牙切齒。
這該死的朱標!
是不是要他親自去叫,才願意過來?
“你去告訴那混小子,他要是不來,咱就親自去!”
劉公公害怕得連忙跪了下來。
看劉公公這模樣,朱元璋拳頭捏得哢哢作響。
看來那混小子,是打定了主意不來了。
“殿下的意思是,這些事交給您了,他,他就不用管了,也就不用聽您的吩咐了。”
“大膽!”
朱元璋狠狠的拍了下桌子。
他冷冽的眼神恨不得把劉公公吃了。
劉公公瑟瑟發抖。
為什麽這種事情是他來做啊。
他不想做啊。
嗚嗚嗚。
片刻後,朱元璋陰沉沉的吩咐:“去,把皇後叫來。”
“是皇上。”
劉公公連滾帶爬的出了禦書房。
很快馬皇後來了。
馬皇後迴宮後,沐浴淨身又吃了點東西,此刻精神恢複了不少,與灰頭土臉的朱元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進到禦書房的馬皇後雖有疑問,也規矩的給朱元璋行禮。
在得道朱元璋的準許後,站直了身體。
“你看看朱標那混小子幹的好事!”
朱元璋抱起一堆奏折,走向馬皇後。
馬皇後神色平靜。
“先前你離去的時候,就該想到,標兒定會報複你的。”
所以這些,根本就不奇怪。
朱元璋皺眉,錯愕的看過來:“你這話是什麽意思?是咱咎由自取嗎?不是,你這個人怎麽就這麽惡心啊!”
“咱去民間就隻是吃喝玩樂的嗎?”
“不管怎樣,這事還是做了的,你也無法否認,咱對於百姓是有貢獻的!”
“為何咱一迴來,那朱標針對咱,你還站在朱標那邊!你還是不是咱的夫人了啊!”
“為何要一次又一次的傷咱的心啊。”
被朱元璋連續質問了一堆的馬皇後哭笑不得的搖搖頭。
“我並非有想傷你的心思。隻是如今這情況,你與我都不能改變。”
標兒是如何性子,想來你也是清楚的。
既然標兒做了這些事,自然是把後果想好了的。
“標兒堅定,一旦確定了,就會不屑一顧的去做。如今你迴來,他撂挑子也不過是個循環罷了。”
雖說冤冤相報何時了,到底是有點好笑在其中的。
馬皇後想著,忍俊不禁。
朱元璋眼睜睜的看著馬皇後語氣輕鬆,最後還笑了出來。
那表情,黑沉得宛若殺人一般。
馬皇後感覺到氛圍不對,立刻收斂了笑容。
她努力的讓自己的表情變得關心起來。
“重八你若是咽不下這口氣,我倒是覺得,可以把標兒騙過來,強迫他在這禦書房好好辦公。至於時日多久,你來定。”
這個話讓朱元璋舒服了不少。
他知道夫人這般說,安慰他的成分居多。
可不管怎樣,也有了兩句話,不算是壞事。
“咱宣你過來,也是為此。”
朱元璋大概的說了下,他叫不動朱標的事。
意味深長的視線落在了馬皇後的身上。
馬皇後立刻明白了朱元璋的想法,當即搖頭拒絕。
“此事,是你們父子之間的事,同我沒有關係。如今迴了這皇宮,我也有我的事情要處理。”
說著不給朱元璋拒絕的機會,在行禮後轉身往外走。
朱元璋:……
這什麽情況?
他們母子兩個,當真是一個鼻孔出氣啊。
迴眸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奏折,朱元璋麵色陰沉。
這該死的臭小子,既然撂挑子!
那行,他也撂挑子。
左右他這個皇上,權利沒有太子大,就算是擺爛,想來那些大臣最先會去找的,就是朱標。
如此想著,朱元璋的心情好了不少。
他昂首挺胸的離開了禦書房。
翌日清晨,本到了該上早朝的時辰,朱標卻沒有起身。
一旁伺候的下人也不敢叫醒朱標。
而朱標呢,明明已經醒了過來,感覺到周遭氛圍的改變,依舊沒有動。
朱元璋也是差不多的。
然,殿內的大臣們在等不到朱標和朱元璋後,麵麵相覷。
紛紛猜測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麽。
“一個不上朝也就罷了,如今兩個也不上朝。朝中諸事還需要他們的主持啊。”
“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昨日皇上您才迴宮的。”
“是啊,隻是並未進宮,而是先去了太子府。”
一個官職低微的小官探過頭來,小聲的和大家說:“我聽說啊,昨日皇上和殿下鬧的很不愉快。”
此話一出,大臣們紛紛露出了了然的表情。
這就不奇怪了。
殿下和皇上一向是不合的。
二人湊到一起,多數時候都會發生矛盾。
大家互相看著,意思不言而喻。
看了片刻後,有一位大臣開了口。
“那今日這朝,是上呢還是不上?”
劉伯溫道:“自然是要上的,隻是因他二人沒有前來,派人去請一邊就是。”
請得動請不動,那就不是他們該管的事情了。
“待下人迴來,看皇上或者殿下可來了一位。若都沒來,那今日就散了吧。”
這兩人的脾氣都是倨傲的。
若是請不動,自然就不必多花費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