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蘇地門戶


    見殿下心情尚佳,湯重禦立馬就悄悄湊了過去:“殿下你是不知道,你沒下天道山這段時日裏,蘇地愛慕殿下的女子一城之內沒有一萬也有八千。就拿那些待嫁閨中的少女來說好了,反是有媒人說哪家男兒長得有兩分跟您相像,行情立馬就緊俏起來了。不過我後來都去看過了,那些個白麵小郎何來的殿下半分神貌?!一個個都被我揍得鼻青臉腫!”


    “確定沒背著本王殺人?!”蘇啟霄冷聲問。


    湯重禦急忙擺擺手,“沒殺!就教訓了下!”


    蘇啟霄罵道:“你倒是會惹是生非。”


    湯重禦憨笑道:“殿下!我是在給咱蘇王府立威!”


    蘇啟霄唇角一勾,提醒道:“就一張嘴會說話。本王欲治理蘇地,你這張嘴倒是有用得上的地方,遇到紅白臉對唱的戲碼,你該唱什麽,心裏清楚吧?”


    湯重禦即刻得令,應承說:“殿下讓我唱哪個我就唱哪個!別說白臉,黑臉也行!”


    “你本來就是張黑臉。”蘇啟霄眸色深邃,繼而道,“誰不知道你貪財好色?但貪財好色得有分寸,至少明麵上,別太貪、別太色。”


    湯重禦腆著臉,誠懇道:“我對殿下一心一意,再怎麽貪,都是往咱蘇王府內囤!”


    蘇啟霄白了他一眼,罵道:“你的一心一意,還是留給你屋裏藏著的那七八個美嬌娘吧。”


    “啊?殿,殿下!那些水嫩美嬌娘……其實是我搜羅起來,留給您的……”


    “……滾蛋!”


    聽著湯重禦話音越來越不堪入耳,此時一聲氣若幽蘭的女子音氣傳來——


    “咳!”


    湯重禦迴頭,看見是三江公主白若筠,趕忙湊上去:“啊呀!是末將不識抬舉了,原來蘇王妃也在啊?”


    白若筠秋水眸子冷了他一眼,“誰是蘇王妃?”


    湯重禦憨笑道:“除了您,這世間誰擔得起這三個字兒啊?”


    白若筠表麵神情不悅,粉唇卻隱隱翹了翹。


    倒是一旁的侍女白芷看不下去湯重禦這副嘴臉,不屑道:“快走開,離我們公主遠點兒!”


    看他毫無反應,白芷手掌一推,她跟公主同為幻宮宗門,掌心散出的清寒氣浪正中湯重禦胸口!


    “哎喲!”湯重禦哀嚎一聲,摔倒的地方砸出個土坑。


    白若筠經過湯重禦身邊,瞥了他一眼,“別演了,你一個殺人如麻的白虎侯,哪是白芷那點兒功力能推動的?”


    湯重禦嘿嘿一笑,爬了起來。


    白芷跟在公主身邊,費解道:“小姐,蘇王殿下擁有慧眼,怎麽會能跟這等狐朋豬友關係密切?”


    白若筠淡淡道:“你不是當權者,你自然不懂。對他們帝王將相來說,手下的人忠心永遠比好壞更重要。此前鳳靈王的困境你也看見了,啟霄要做的是蘇地之主,而非蘇王府之主,他此行徐州的目的,便是為了更好地掌控這些封地……”


    白芷自然不知道,湯重禦身作蘇王心腹,在軍中橫行霸道,無人膽敢招惹,而能治白虎侯的隻有蘇王,這便是告知蘇地四州之臣,該聽誰的話?


    湯重禦仗著有王爺放權,可以說是整個蘇地裏執掌軍隊最沒上限、敗壞品性最沒下限的人。就是這個三百多斤的黑牛,能在主子麵前,推心置腹;主子背後,壞事明幹。


    下人就該有下人的樣子,哪怕隻是一人之下!湯重禦深諳此理,才能成為蘇啟霄的左膀右臂。


    王駕臨近徐州東城門,湯重禦指揮虎牙旗兵列好軍陣。


    蘇啟霄躍身上馬,目色凝神,暗忖道:“王朝太平了二十年,軍隊也太平久了,糜腐之氣滋生滿營,可這天下離大一統路遙且長,此乃頂頂壞事。本王要在蘇地四州集權、王朝海內立威,湯重禦啊湯重禦,好好活著,往後仗不會少打,有你真正的用武之地。”


    ·


    千年以前,大禹分九州。


    百丈之外,浩瀚定徐州。


    上古時期,夏朝開國君王大禹以天下九牧所供之銅鑄成九鼎,象征九州。


    九州之一,臨泰山居南,坐鎮蘇地四州以北為門戶重城,嶧陽孤桐,泗濱浮磬。


    這天下九五帝鼎之一的徐州鼎,就坐鎮於此城之內!


    蘇王車駕儀仗氣勢浩瀚,停駐在徐州東城門下,一位鬆風鶴襖的年老大臣下跪行禮道——


    “徐州太守慕容定方,攜徐州七千守軍,代十二萬戶百姓參見蘇王!”


    昔日大夏高祖尚未稱帝之時,高祖率軍八百起兵,這支後來打遍天下、首屈一指的軍隊,即是大夏白龍軍,先帝高文淵親任白龍軍統帥。


    而眼下這位鬆風鶴襖的老臣,便是當年的白龍軍將領之一,慕容定方!


    慕容定方後於天冊十一年,蘇王就藩蘇地四州時一並歸返故鄉徐州,擔任徐州太守之職至今。其膝下一子一女,皆是人中龍鳳。


    蘇王的麒麟王騎軍與白虎侯的虎牙旗兵分立兩側。


    蘇啟霄翻身下馬,平靜道:“老將軍是王朝的肱股之臣,不需行此大禮!”


    慕容定方仍舊拱手姿勢,道:“王爺舟車勞頓至徐州,老臣未能遠迎,還請王爺見諒。”


    蘇啟霄扶起老太守,笑問道:“慕容老將軍當年隨先帝和本王祖父打天下身懷赫赫戰功,怎擔任了一城太守,反倒拘泥起官場禮節了?”


    慕容定方白須隨風拂動,慨然道:“王爺已然親政,老臣若還把王爺當成那個尚未長大的小王爺,成何體統呐?”


    蘇啟霄含笑道:“老將軍君臣分明,本王便輕鬆多了。”


    慕容定方亦爽朗大笑,伸手道:“請!王爺入城!”


    麒麟王騎軍和徐州駐城守軍刀甲相碰,喊聲震天——


    “恭迎蘇王返蘇!”


    大夏高祖皇帝高文淵,按記載皇室族譜的玉碟所錄,即是兩百年前的祐夏王朝開國皇帝高避白的十三世孫,故大夏製度沿襲了祐夏製度——凡遇皇帝王侯出行儀仗,沿途百姓必須低頭跪拜,倘若直眼麵觀,便有刺王殺駕之嫌。


    這道鐵律,自祐夏國祚消亡、八朝並立以來,縱使中原紛爭不斷再無大一統現世,各個王朝也幾乎都遵循此法。


    蘇啟霄為首騎行,幽草隨衛在側,沿途士卒低頭,百姓叩首。


    在蘇王駿馬之後,王府四侯裏的大劍侯祁遇棠、血戰侯暮淩、白虎侯湯重禦重重護衛,三侯並駕齊驅,氣勢不可謂不悍勇!


    至於三江公主和嚴國公身在馬車內。


    白若筠玉指撩開簾子,隻見徐州護城河如玉帶般環繞城池,在固若金湯的城牆上蘇地眾位將領恭敬拱手,迎接蘇王恢弘入城!


    蘇啟霄抬眼望城樓,有意了解徐州城防,便朝一旁慕容定方問道:“徐州為蘇地四州門戶,東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齊魯,乃兵家必爭之地,現在具體兵馬如何?”


    慕容家族世代將門,五代人鎮守徐州,慕容定方如今身為太守,對徐州城的了解可謂蒙上眼也能從城東走到城西。


    慕容定方事無巨細道:“稟王爺,徐州總共七千兵馬,其中駐城士卒兩千人,城外軍營駐紮五千餘人,軍馬一千二百匹!”


    “好,城防呢?”蘇啟霄又問。


    慕容定方拍拍胸膛,豪爽道:“王爺盡管放心!咱徐州鎮守蘇地北門戶,當年蘇老太師傾注金陵守備給到徐州,使徐州無疑成為四州裏防備最好的城池!且不提甲仗庫堆積如山的尖刀滾木,單是城頭設置的防禦床弩就有三十二架!”


    蘇啟霄滿意一笑,穿過護城河後,徑直走上三層城樓。


    隻見徐州高牆垛口排列齊整的禦城床弩氣勢磅礴,其箭矢碩大如飛簷椽!


    蘇啟霄曾在後唐之戰中見識過此物威力,當年後唐皇都江州城上鐵羽集發,震似雷吼,揮斥八極!一根箭矢將三四個士卒射成穿糖葫蘆的血腥畫麵比比皆是,其削鐵如泥的殺傷力堪稱步兵殺神,若攻城部隊士氣稍遜,三輪箭矢齊發就能打退一波千人攻勢!


    蘇啟霄手撫精鐵打造的箭矢,頷首道:“的確,除了沒有麒麟王騎軍的精銳騎兵,徐州城防任何一項皆不輸給蘇王府所在的姑蘇城。”


    慕容定方敏銳地察覺出異狀,疑惑道:“王爺剛至徐州,為何如此關心城防之事,莫非是局勢生了什麽變故?”


    蘇啟霄不急表態,繼而問:“城外的五千兵馬戰時能否成為守城主力?”


    慕容定方擔保道:“城外兵馬多為徐州義兵,就算輪換屯田,日常操練也沒落下過!若有大戰,他們都是主力!”


    蘇啟霄下令道:“好,讓城外將士入城合並,本王會再調八千姑蘇兵馬至徐州城外軍營,以作預備兵。”


    慕容定方白眉緊皺,拱手懇請:“王爺,可否告知老臣究竟發生何事!”


    蘇啟霄長眸微眯,沉聲道:“本王今日告知你,末隋叛亂軍大舉在太行山以東集結,若其意在蘇地,徐州將直麵叛亂軍南侵攻勢!”


    慕容定方驚異萬分:“末隋?!”


    ·


    ·


    第四十三章:慕容世家


    時已入夜,太守府邸,接風宴。


    如今蘇王歸返蘇地,自然與在揚州時的宴席大不相同。


    這次的主座,歸屬於蘇地之主的主。


    在蘇啟霄的主座之下,一側是嚴國公嚴長臨、三江公主白若筠,以及大劍侯、血戰侯、白虎侯三位侯爺。


    而另一側,則是徐州本地將領。除了太守慕容定方,還有州城指揮的四品宜威將軍明騁;負責城內衛戍的從五品輕車都尉魏瑋。


    酒過三巡,蘇啟霄緩緩起身,麵朝慕容太守一側,開門見山道:“末隋亂軍之事為現今絕密,今夜宴席,爾等皆是徐州城防的主心骨。本王通曉諸位,徐州為蘇地門戶,徐州鼎事關謀定天下的九五帝鼎之謎,絕不可有失!徐州城牆有磐石之固,守城將領也務必做到防意如城!”


    明騁高聲道:“謹遵王命!”


    魏瑋跟著道:“喏!”


    蘇王持酒盞起身,跟慕容定方對飲一杯,後者領會王意,起身上前。蘇啟霄從腰間取下那八千姑蘇兵馬的一半虎符,將其鄭重交到慕容定方手中!


    蘇啟霄神色平靜道:“老將軍身經百戰,規矩自當懂。”


    慕容定方緊握一半虎符,拱手道:“王爺如此信任老臣,老臣必身先士卒,不負王爺所托!”


    蘇啟霄聽罷,扶起老太守,大笑道:“尚不知曉末隋亂軍動向,還沒交戰,不必這般大義凜然!況且我蘇地人才薈萃,老將軍身為太守,坐鎮城中掌控局麵即可,身先士卒大可不必老將軍親自去,衝陣殺敵本王會派血戰侯和白虎侯襄助,運籌帷幄本王亦有南州冠冕出謀劃策!”


    慕容定方詫異道:“南州冠冕?王爺將莊非納入麾下了?他可是連著三年拒見權貴登門的強脾氣!”


    蘇啟霄點點頭,“良臣一計可抵三軍,有莊非在,本王心安不少。”


    慕容定方笑歎:“王爺果真有手段!”


    蘇啟霄笑了笑,提起道:“對了,說起手段,本王祖父前些日子遙寄家書一封,讓本王給你帶句話。”


    聽聞是原白龍軍軍師蘇歧帶話,慕容定方作為昔日大夏白龍軍中的一員,收斂笑意,正色道:“既然是蘇老太師所言,王爺請講!”


    蘇啟霄嘴角扯了扯,輕笑道:“祖父說啊,慕容太守是老來得女,從來將小女視若珍寶,她現已過破瓜之年了吧?他讓你好生管看你家那位待嫁閨中的掌上明珠,千萬記得,別讓蘇啟霄遇見了她!省得難得不錯的好苗子又被蘇啟霄的手段禍害了。”


    慕容定方張大嘴巴,擦了擦滿頭汗,“這……是是。”


    此時一聲嬌蠻靈動的少女聲音從大門外傳來——


    “蘇哥哥!”


    一個嬌氣可人、年紀莫約十六七歲的丸子頭少女撲了過來。


    果真說什麽來什麽,慕容定方的掌上明珠——慕容靈瑄。


    慕容靈瑄春日晏晏,一溜煙就跑到主座前,笑問:“蘇哥哥沒忘了我是誰吧?”


    慕容定方製止道:“靈瑄,不可無禮!”


    蘇王擺擺手,示意無妨。


    蘇啟霄看著少女比起數年前早已長開了的楚楚美顏,優雅一笑:“怎麽會忘呢?以前日日來本王府上蹭飯的臭丫頭。”


    慕容靈瑄小嘴高撅:“誰是臭丫頭!哼,要不是我娘走得早,我爹和阿兄又不會做飯,我才不來你家呢!”


    “好好。”蘇啟霄道,“說來你哥呢?今日宴席上也沒見到。”


    慕容靈瑄歎了口氣,“阿兄他啊現在滿腦子是慕容家的祖上榮光,每天都在城外操練軍馬,真把自己當上陣殺敵的大將軍了。”


    蘇啟霄看向慕容定方,“是如此嗎?”


    慕容定方應聲道:“犬子陵煥自幼視蘇尋大將軍為楷模,自從犬子發誓成為大將軍的後繼者,便一心投身軍中。不過老臣方才已差人送信給了陵煥,既殿下來此,他明早便迴徐州。”


    蘇啟霄想起與慕容兄妹的少年時,不由笑出聲:“靈瑄自幼就像隻小饞貓,來本王府上蹭完飯,臨到散宴恨不得把看上的餐後糕點也通通帶迴去;而陵煥來蘇王府每每都是為了偷學我爹劍法,偶爾得到我爹傳授一兩招時,一高興就是半個月!他們兄妹倆啊,真真‘各懷鬼胎’。”


    慕容靈瑄氣鼓鼓的,一拳捶向蘇啟霄臂膀,嗔怒道:“我才沒有!我哪有偷拿!”


    “想耍賴呀?”蘇啟霄手指了指她身後,提醒道,“我可有人證,那時你白姐姐也在,她還幫著你往衣袖裏偷偷塞糕點,你當我沒發現?”


    蘇啟霄側眸望向一旁的白若筠,表情溫柔。


    慕容靈瑄這才注意到坐席另一側的那位絕世傾城美人,驚喜道:“白姐姐,你來徐州啦!”


    白若筠含笑上前,解圍道:“是呀,靈瑄,好久不見!我給你作證,帶糕點迴去不怪我們,要怪就怪你蘇哥哥挑食!王府每晚端上來十幾種糕點,他就隻吃桂花糕!”


    慕容靈瑄點點頭,“對嘛!我們不拿也是浪費。”


    “是是是。”蘇啟霄笑了笑,遂對白若筠柔聲道,“帶靈瑄先下去吧,我還有話與慕容太守說。”


    白若筠輕輕應道:“嗯。”


    眾人離席之際,慕容定方看著女兒與三江公主膩在一起,臨走前都不忘迴頭衝蘇啟霄做個鬼臉,苦笑道:“靈瑄這孩子啊,從小被老臣和她兄長寵壞了,都快出閣的姑娘了,還這般衝撞王爺……”


    蘇啟霄目含笑意,平和道:“無妨,如此便好。她安安心心做她的太守府千金,跟徐州城一樣海不揚波,永遠別學著長大。”


    蘇啟霄頃刻話音轉藏鋒芒:“若等她真的長大那天,一定是要撐起慕容世家職責之日,那對徐州城和徐州百姓來說,不會是好事。”


    慕容定方顯然聽懂了蘇王的言下之意,果決道:“老臣慕容氏五代生長於徐州,老臣有生之年,定會恪守蘇地門戶,不致讓徐州鼎外落!”


    蘇啟霄眸色凝神,低聲問:“老將軍,可否讓本王看看徐州鼎?”


    慕容定方猶豫片刻,頷首道:“王爺,請!”


    ·


    一千三百年前。


    馬陵之戰破斧缺斨,周顯王一怒將九鼎沉沒於泗水下!


    直到兩百年前,九鼎重現人間。祐夏開國皇帝高避白得其中五鼎,攻克大魏王朝一統天下。


    自此,九五帝鼎“得其五者得天下”的傳說始現人間。


    祐夏王朝滅亡這百餘春秋以來,九鼎雖其名更替變幻,九鼎依然是那九鼎!昔日八朝統治者盡不遺餘力苦尋,然九鼎從未集全過……


    如今現存已知的是——


    九鼎之中,大夏王朝境內僅僅隻有兩鼎,分別為坐鎮神都洛陽的大夏鼎與蘇地門戶的徐州鼎。


    國祚綿長的北晉王朝擁有北晉鼎。


    雄踞西域的武殷王朝坐擁武殷鼎。


    千裏邪瘴的南詔國據有南詔鼎。


    獨立存世的三江城持有三江鼎。


    剩餘末隋鼎、西蜀鼎、後唐鼎,皆在浩蕩戰亂中不知其蹤……


    二十年前,天冊初年:隋靈帝苻夕靈被腰斬後屍首詭譎消失,與之同時消失的是‘大都城’皇宮的末隋鼎。


    十八年前,天冊三年:大夏嚴國公攻破西蜀門戶鎮鼎城,西蜀後主樂睿攜帝印走出錦官城投降,西蜀鼎卻在鎮鼎城之戰中遺失。


    五年前,永炎初年:後唐江州城破,唐僖帝被近衛宦官所殺,大夏唐定王搜遍全城都沒找到後唐鼎之下落。


    而今晚深夜。


    蘇啟霄與慕容定方二人穿過太守府長廊,坐落於府邸最深處、徐州城中軸盡頭,正是慕容世家五代守護的大鼎閣。


    蘇啟霄左手持燈,慕容定方用不同的鑰匙組合打開鐵索相連的三把鎖,沉鐵所鑄的大鼎閣高門在厚重聲響下,緩緩被推開——


    高門洞開瞬間,龍血玄黃!


    九五帝鼎之一的徐州鼎赫然坐鎮於正中,足可幹戈載戢!


    聖朝雲屏典,金丹開鼎鉉。


    先輝雙銳氣,重安萬世功。


    蘇啟霄靠近徐州鼎,指撫鼎身,頃刻浩然鎮海之氣湧溢出整座大鼎閣!


    慕容定方活了六十八年,頭迴得見徐州鼎的磅礴聲息竟也有壓不住人的時候!


    蘇啟霄沉聲吐氣:“鑄鼎象物,社稷可安。”


    慕容定方震驚地望著眼前的年輕王侯背影,大夏高祖皇帝的儀態仿佛赫然在目!


    伴隨氣機流轉,耀目身影頃刻又消散。


    ·


    蘇啟霄退離徐州鼎半步,問道:“慕容太守多大年紀了?”


    “老臣比蘇老太師隻小一歲。”


    蘇啟霄應道:“那便是,古稀差二?老將軍精神矍鑠,本王欣慰。”


    慕容定方坦承道:“我們這些老頭子啊,終歸是老了。來日總要讓位給年輕人的,為了權勢死坐著這位子,百害無一利。”


    蘇啟霄滿意道:“千古飛龍地,一代帝王鄉。這徐州交給你守,本王很放心。”


    慕容定方有心發問:“莫非蘇地境內,還有王爺不放心的地方?”


    蘇啟霄冷笑道:“本王此番迴姑蘇,特意繞路徐州、淮陰二州,權當巡訪。慕容老將軍的秉正為人,本王知曉。隻是淮陰城還有個老頑固,一直是個麻煩。”


    慕容定方問道:“王爺是指淮陰太守,秦桎?”


    蘇啟霄漠然頷首。


    慕容定方憤懣道:“那老家夥啊,確實是塊硬臭磚頭!秦家在淮陰城幾大家族中為首,昔日高祖皇帝起兵時又恰巧出了個能征善戰的秦桎,王爺剛就藩蘇地時,秦家因為淮陰世代豪紳支持,連蘇老太師都沒把這地頭蛇壓下去。到時王爺去了淮陰,可得萬分當心!”


    蘇啟霄沉冷道:“老將軍的話本王記住了。至於當心?本王倒希望在淮陰發生些事端,才能師出有名,所謂強龍壓不過地頭蛇?興許隻是龍不夠強罷了。如今這永炎五年,已然不是當年根基不穩的天冊五年;而蘇地之王,也不是當年那個要靠著眾人扶持才能長大的幼麒麟。”


    慕容定方拱手道:“蘇王聖明!”


    蘇啟霄負手立於大鼎前,眸色灼灼道:“這蘇地四州的封土內,從來沒有第二個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霄承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兮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兮約並收藏天霄承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