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永樂末年,北方六族結為同盟,經晉中犯西京。

    中妺水部族千葉、北亡水部族畢羅、西離水部族其藍、東習水部族紮伊,並西南繁朔、東南辛然,集六十萬大軍,於永樂九年十二月,兵臨慶州城下。

    慶州總兵黃雨頻率城內三萬軍民力抗一百四十日,城中糧草斷絕,百姓易子而食。

    五月,南朝宰相文僖親臨慶州議和。

    南北約盟,劃晉十九州為“和市”,北族可往來貿易、遷居、駐軍。

    七月初,北方六族退兵。

    慶州大火,黃雨頻舉家殉城。

    次年,南朝改年號“永寧”。

    若蘇厄隨阿爸遷來妺水,已經三年了。

    阿爸是個冶鑄刀槍的名匠師。他手裏打磨出的兵器,掰不彎,折不斷,埋在泥土裏三年,挖出來還是亮晶晶的,一個豁口也沒有,一點兒也沒鏽壞。

    若蘇厄從小跟阿爸學藝,學得不好也不壞。因年紀還不到十六七,也無人催促,每天隻是唱著歌兒、喝著綿孜酒度日。又是個圓圓臉蛋的少年,冶煉營的叔叔伯伯都十分喜愛,常拿些糕餅兒給他,給他說些趣事。至於他那些東倒西歪的作品,見到的無有不發笑的,隻好經常偷偷藏起來。

    不過從幾個月前開始,這令人發笑的東西便漸漸少了,如今竟沒有可笑的了。

    伯伯們便十分感歎:“若蘇厄瞧上誰家的女兒啦,小馬兒要上轡頭,少年郎要收心了!”

    若蘇厄紅著臉道:“沒有!沒有!”抱著他親手淬火的整整齊齊一大把劍刃,蹬蹬蹬地跑掉了。

    這一天若蘇厄也跟往常一樣,往地上一坐,取了些劍把,一個個地卡起榫來。隻是心神不寧,眼睛不時瞟一下門口,卡也卡不齊整。耳中聽見別人在講“和市”上的趣事兒:

    “……我一聽樂壞了,趕緊把那些豁口的刀都卷成一包,還不放心,又問了一遍:‘全要了?’那個南人眉頭皺成一團,有氣無力地說:‘全……全要了。唉,我恨不得買盡北方的刀槍……’哈哈哈哈哈!刀槍難道是買得盡的麽?……”

    若蘇厄隻聽了個大概,心想:“這人真傻。”心頭更牽念另一件事,也沒有笑,又往門口瞟了一眼。

    這一次卻被眼尖的伯伯抓個正著:

    “若蘇厄,你約了誰家的姑娘,這麽慌張?門口的簾子,也要被你看穿啦!”

    若蘇厄臉紅紅地辯駁:“不是姑娘!”忽然聽到遠處虎尾草的葉子滴滴地吹了幾聲,立刻把手上的東西一撒,飛一般的跑了。

    大家哪裏會將他放過,立刻也跟了過去。隻聽見若蘇厄又喘得厲害、又打心底兒高興的聲音:“你、你來啦!”

    偷聽的人都忍不住笑出來:

    “舌頭都打結了,還說不是姑娘!”

    一時之間,人人都伸長了脖子,想看看若蘇厄的心上人。可惜隔著一道坡,隻能看見白紗的一角。

    一個帶著笑的聲音響起來:

    “嗯。你怎麽出了這麽多汗?”

    這聲音比若蘇厄的動聽得多,沙沙的像塊蜜糖糕兒。但毫無疑問的,是個少年的聲音。

    果真不是姑娘!大家立刻失掉了看熱鬧的心思,紛紛掉頭走了。

    也有幾個不甘心的,還要多看一眼。那穿白袍的少年實在好認,縱使有些眼拙的,看到他手上兩枚熠熠的紅寶石戒指,又或見了他腳上係的金鈴兒,也馬上認得了。

    於是七嘴八舌地打招唿,有叫屈家小勇士的,也有直唿其名的。

    屈方寧也微微躬身,算是迴禮。風把他的袍子吹得飄飄蕩蕩的,十分好看。大家都心滿意足,總算是迴去了。

    等最後一個人也消失,屈方寧才向若蘇厄瞥了一眼,輕輕地說:“小尾巴怪!”

    他眼角原本有些微微下垂,即使不作甚麽表情,也是個輕嗔薄怒的模樣。

    若蘇厄訕訕道:“我叫別跟著,他們都不聽我的。”怕他生氣,連忙說:“下次不讓他們來了!”

    屈方寧眼角兒一挑,道:“總是平時壞事做多了。”又伸手道:“上次給你的物件呢?補好沒有?”

    若蘇厄見他並不真的生氣,忙道:“在這裏。”從腰袋中異常小心地取出一個布包,層層翻開,露出一支黃銅掐絲的鎏金簪子來。他雙手托過,道:“斷頭的地方是拿同色的胎子補的。我見它舊得厲害,蘸著皂水洗了幾遍。你看是不是亮了些?”

    屈方寧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接過瞟了一眼,隨手往懷中一塞。若蘇厄失望道:“原來不是你的。”

    屈方寧嗤笑道:“小爺看不上這便宜玩意兒。”左右一望,找了塊最大的石頭坐了下來。

    此處接鄰妺水,名叫“棵子坡”。南北兩麵大異,南坡十分平緩,北坡卻陡峭如峰,且生了許多灰白石頭,從水中淺灘次第延伸到坡頂之上,猶如一群飲水迴轉的白羊。若蘇厄見他坐了,也忙坐在他身邊。

    屈方寧托腮望著眼前的河流,並不理會他。一會兒,又從腰上取下一隻皮袋,拔開塞子,似乎鼓足了勇氣,才倒了一口在嘴裏。尚未吞下去,眉毛已經擰成一團,似乎極難下咽。

    若蘇厄不禁好奇道:“你喝的是甚麽?”

    屈方寧總算咽了下去,聞言把皮袋向他一遞,道:“嚐嚐?”

    若蘇厄接來一看,見是一袋極黏稠的羊奶,中間摻有點點血絲;湊上去一聞,頓時眼前一黑,幾乎吐了出來。

    屈方寧饒有興趣地瞧著他的模樣,接迴皮袋,又仰頭咽下一口。若蘇厄急得站起來,抓耳撓腮,恨不得立刻搶了那皮袋投入水中。

    屈方寧瞧著他笑道:

    “這可是又長身體,又長力氣,頭一等的好東西。你要丟了,看我理不理你?”

    若蘇厄漲紅了臉,隻得坐了迴來。眼中見到屈方寧筆直伸出的雙腿,確是比自己的要長得多。他的力氣,自然也比自己大多了。

    屈方寧喝了羊奶,似乎有點兒犯困,就靠在若蘇厄身上打盹。若蘇厄結結巴巴,給他說了一遍那個和市買刀的笑話,肩上的人也沒有笑。

    若蘇厄懊惱地想:自己嘴真笨,如果是別人來講,一定好笑得多。

    屈方寧迷迷糊糊地動了動,含糊道:

    “若蘇厄,你給我唱個歌罷!”

    若蘇厄唱了一段《妺水謠》:

    “我從妺水過,

    妺水欲留我。

    金絲編織的靴子濕了,

    雕著素簪花的船兒翻了,

    窈沙公主的綠手帕在月亮下哭濕了,

    ——留不住我!……”

    夏天雖然還沒到,太陽已經熱起來了。若蘇厄張開手掌,給肩上的人擋了擋曬在臉上的陽光。

    ——老頭子這麽一思忖,去掉些祛風寒的藥草,加了幾味溫補的。小將軍身上虛寒,夏令最好進補……

    穿著布裙的少女桑舌背向門口,雖然手裏還在裝作不經意地翻檢藥材,眼睛已經忍不住轉了過去。綽爾濟爺爺的白胡子亂蓬蓬的,端個大藥碗,手舞足蹈,滔滔不絕地說著話。屈方寧立在一邊,因比爺爺高了一個頭,一直微微彎著腰,眼神極專注,不時點一點頭。

    ——人家又不是藥師,爺爺說那麽多,他也不懂得,……那個人也是!老頭子的胡話,做甚麽聽得那麽認真!他說得高興起來,以後煩也煩死你了。

    但綽爾濟對孫女兒的小心思,一點兒也不能覺察。絮絮叨叨說完了湯藥,又要領他去看入藥的草和蟲子。

    桑舌一咬牙,雙臂往藥材前頭一擋,磕磕巴巴地說:

    “藥……”

    眼見屈方寧訝異的樣子,索性把藥碗拿起,塞在他手上。

    “拿、拿去!——要冷了!”

    屈方寧瞥一眼藥碗,看著她笑道:

    “桑舌姑娘,不一起去麽?”

    綽爾濟立刻附和道:“一起去,一起去。”

    桑舌轉身就蹲到了煙爐下,拿破了邊的扇子唿唿地扇起來,表示自己忙得走不開。

    屈方寧隻好向綽爾濟道:“那我給小將軍送藥去了。”

    又揚聲笑道:“桑舌姑娘,再見。”

    桑舌在扇子後麵點點頭。一會兒,猜他已經走了,才把扇子拿開,氣鼓鼓地拿眼睛覷著爺爺。

    “爺爺,你為什麽東拉西扯的?”

    綽爾濟似笑非笑地瞧著她,摸了摸花白的胡子。

    “桑舌,你說爺爺是為了誰東拉西扯的?”

    桑舌突然明白了爺爺那古怪的笑容,頓時不能說一句話,把扇子遮住了臉,不肯再拿下來。

    大帳中藥香彌漫,華貴的波斯毯上胡亂丟著幾隻風箏骨架;氈毯盡頭,是一架金鏤玉雕的椅披,扶手紅木重漆,飾有數十光華燦爛的明珠;椅底兩邊軸承是精鐵所製,穿透一對碩大的紅木滾輪——赫然是一部輪椅。

    屈方寧赤足踏上毯麵,鈴鐺聲倏然停止。他低聲喚道:

    “小將軍。”

    輪椅微微一動,隨之轉了過來。千葉西軍首領——亭西將軍的獨生愛子小亭鬱,正緊緊蹙著眉頭,不知在想著什麽心事。

    見了屈方寧,眼睛才亮起來,驚喜道:“方寧,你怎麽來了?”

    屈方寧一舉藥碗,笑道:“當大夫來了!”

    小亭鬱忙轉動木輪上前,一邊問:“屈林準你來麽?”一邊把藥碗接過。他手指蒼白無力,幾乎便端不住。屈方寧忙跪了下來,把藥捧到他嘴邊。伺候他喝完藥,嘻嘻一笑,深具頑皮之意:“主人雖然不許,卻也攔不住不聽話的奴隸。”

    小亭鬱也不禁一笑,隨即皺緊了眉頭,道:“你……小心些,別給屈林發現了。上迴他打的地方,現在還疼麽?”

    依稀記得大概是胸口及肩的地方,便仔細地看了一遍,隻見當時屈林鞭打的血痕已經褪去,隻留下一條淺淺的白色疤痕。小亭鬱伸出手指,小心地觸摸那個愈合的傷口。

    屈方寧搖一搖頭,道:“那有甚麽?我早就習慣啦。”

    小亭鬱歎氣道:“你又騙我。鞭子打在身上,豈有不疼的?我平時給木刺紮一下手,也疼得不得了。”又低聲道:“我也是個自私的人!明知你要挨打,卻又叫你來見我。可是……除了你,我真不知能跟誰這麽安安靜靜地說話。”

    屈方寧枕在他扶手旁,柔聲道:“能聽你說說話,我也很歡喜呢。”

    他的頭發垂到了小亭鬱膝蓋上。小亭鬱伸出手,輕輕地撫摸著。

    “我原本想跟父親說,讓他接你到我們家來。可惜……那是不行的。我們家世代掌兵,一個奴隸也不許豢養。即使大王準了,屈林又怎麽會把你讓出來?你當年王帳中一手掏心的英姿,至今還在草原上傳誦。我要是屈林,也要一輩子把你帶在身邊。”

    屈方寧低低地說:

    “小王爺這個人,平生愛極了黃金。他常常全身戴滿黃金飾品,以便向人誇耀。我也不過是個長了腿的飾品罷啦!”

    小亭鬱心道:

    “我絕不會把你當飾品。”

    屈方寧忽然坐起,道:“說到這個,差點忘了。”從布包中取出那支補好的簪子,遞了給他。

    小亭鬱十分歡喜,翻來覆去地看,讚道:“補得真好!”

    屈方寧也道:“這東西這麽精致,要是任由它斷了,多麽可惜!”

    小亭鬱喜道:“你也這麽覺得麽?”轉動簪子,豎在二人麵前。那簪頭上原本落著一隻喜鵲,銅身珠眼,栩栩如生。他往雀尾一根翎毛上一按,鵲身突然從中裂開,變成幾根削瘦的梅枝。兩顆做雀眼的珍珠,便成了兩朵梅花的花蕊。

    屈方寧訝然道:“真好玩兒!小將軍,是你做的麽?”

    小亭鬱笑了一聲:“我哪裏做得出來?這是南人的東西。”

    屈方寧了然地點點頭。

    此時北草原各部族正是如日中天,千葉勢力最雄,王公親貴、主將統帥們家中,無不堆滿了從南朝豐足之地劫掠而來的戰利品。這一支簪子雖然精巧,也算不得甚麽名貴的物事了。

    小亭鬱仿佛在自言自語地說:

    “前年,車寶赤將軍帶迴一架四尺見方的金縷屏風。那屏風共分六扇,每一扇都是個美麗的故事。上頭有一百多個人物,還有許多花兒鳥兒。每一個人的眼睛都能骨溜溜地轉動,每一朵花都能張開、合上。可是現在已經沒有啦!車將軍叫人把它融了,打了一條這麽粗的金項圈,又嫌太冰人,從來沒有戴過。”

    他伸出兩根手指比了比,又似乎不想記起似的,握起了手。

    “後來,我常常想起那個屏風,想起那些會動的花朵兒、眼珠。我做個風箏,尚且十分吃力。那些南朝的匠師辛辛苦苦,不知耗費了多少心血時光,才能把死氣沉沉的金子,變成一個個故事。就這麽隨手融了,難道他們心裏,一點兒也不會……惋惜麽?父親一聽我說這些話,就要生氣。可是惋惜了就是惋惜了,怎麽能欺騙自己的心?”

    屈方寧捧著臉頰,一動不動地看著他。小亭鬱方如夢初醒,赧然道:

    “方寧,又同你說了許多癡話。”

    屈方寧忙搖頭道:

    “喜歡美好的物件,是人之常情,哪是甚麽癡話了?”

    又眨了一下眼睛,笑道:

    “而且剛才小將軍的樣子好帥氣,我都忍不住看得呆了。”

    小亭鬱愣了片刻,突然彎下腰,抱住了屈方寧。屈方寧連忙跪直了身體,讓他的臉孔埋在自己肩上。聽見一個有些哽咽的聲音在耳邊道:

    “方寧,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屈方寧全身顫了顫,抱緊了他纖瘦的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近江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孔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孔恰並收藏花近江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