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羊城郡。


    自從陵水縣外的青州軍撤兵之後,蕭九便在羊城郡集結了兵力隨時準備著向北方的京都出兵。


    如今京都方麵也傳來了消息,各路起義軍圍困京都,大夏國的存亡隻在一瞬之間。


    對於出兵北上,蕭九略顯猶豫,實在是羊城郡連年征戰掏空了太多了府銀,一旦有失就有傾覆之危。


    舉棋不定的蕭九先後會見了手下一眾將領和羊城郡行政官周進,想從他們身上得到些許建議。


    可問了一圈也隻有周進支持蕭九派兵前往京都,幫助京都的禁軍解決圍城困局。


    現在蕭九陣營中的各大將領,張奔留在陵水縣收拾殘局,金子和黑子的海軍依舊在青州沒有折返。


    如今正當用人之際,可細數之下實在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人才擔此重任。


    若想緩解京都方麵的壓力,蕭九想到了出兵豫州,逼迫圍攻京都的起義軍迴防豫州。


    但蕭九不知道的是,豫州境內的起義軍早已分成兩派,即使從羊城郡出兵威壓豫州,對方也不會迴援。


    還有一個就是沉寂許久的冀州,這次豫州的起義軍北上不可能沒有收到風聲,此時按兵不動更像是和起義軍達成了某種默契。


    最終蕭九還是決定派出了自己重新組建的騎兵營,總計兩千餘人開始往京都方向進發。


    ……


    直隸,京都城。


    此時的京都城已經是一片斷壁殘垣,斷裂的屍體橫七豎八的堆放在一起,還伴隨著強烈的腥臭味。


    為了防止屍體腐爛產生瘟疫,對峙的兩方在戰鬥結束之後都會默契的派出士兵清理屬於自己戰區的屍體,也算是一種戰場禮儀。


    秦鈺站在鮮血染紅的城牆上眺望遠方,麵無表情的臉上逐漸顯露出一絲愁悶。


    城外起義軍圍困京都已經數日之久,若是沒有援軍解圍,隻怕不出三日便會被敵人攻破城門。


    待到起義軍進城,本就風雨飄搖的大夏就會被徹底推翻,在它的屍體上誕生一個新的帝國。


    可他又無法從北方虎牙關抽調出兵力來解京都困局,因為關外的十數萬草原戎族還在虎視眈眈地伺機而動。


    秦鈺的內心也曾猶豫、掙紮過,最後他決定做一迴自己,哪怕丟了大夏也不能讓異族荼毒中原。


    眼下戰爭已經接近尾聲,自從雲弼在馳援京都的路上遭到伏擊之後,戰爭的勝負已成定局,隻不過是時間快慢罷了。


    滿身披掛的秦鈺站在京都高聳的城樓上,聽著下方逐漸吹響的攻城號角深吸了一口氣。


    “將士們,兄弟們,而今京都之困境已經無解,城破後還請諸位莫要再為我枉送性命。


    有家眷者還請城破之後離開京都各自逃難去吧。


    那些少時從軍的壯士也不必為了大夏盡忠,保住有用之軀,傳承宗祠香火。”


    隨著秦鈺的聲音緩緩傳遍城樓,不少守城禁軍地將士都在不自覺地滑下兩行清淚。


    若說以往曆代的亡國之君,無一不是德行敗壞之徒,像秦鈺這種最後關頭還想著為手下將士謀一條出路的皇帝獨此一個。


    待秦鈺言罷,城樓上那些原本就疲憊不堪的士兵竟無一人放下手中兵器,棄城逃命。


    秦鈺心中感動,可又有些為這些忠心耿耿地士兵性命擔憂。


    他們大多數出身寒微,京都朝堂上那些達官貴人平日裏或許都不會多看一眼。


    可就是這樣一群身份卑賤的士兵,卻是陪伴著秦鈺和大夏最後的一批人。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人命在亂世之中更加顯得不值一提。


    就在攻城的號角吹響之後,城外的起義軍開始打了雞血一樣地奮勇上前,與城樓上的守軍展開了殊死肉搏。


    攻城日久,這一次的戰鬥比以往來得更加熱烈,雙方似乎都將今日當成了最後的決戰。


    京都城外的起義軍不斷登上城頭,守城的禁軍拚命抵抗。


    一時間整個京都上下全都被一股血色籠罩,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刺鼻的腥氣。


    “趙先生,今日之後將再無夏國,皇帝小兒今日插翅難飛了。”


    城外起義軍的軍帳前,一名身材魁梧的將領對著身邊的趙清河狂妄的大聲說道。


    而趙清河聞言微微一笑,心中卻不敢真的放下心來。


    如今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攻入京都城,早就已經名存實亡的大夏將徹底成為過眼雲煙。


    不說拿下京都之後權力該如何分配,他們這些世家大族作為推翻大夏勢力背後最大的股東,得到的好處將是海量的。


    若有可能,整個北地最富庶的土地都將被他們收入囊中,起義軍若想建立新朝,沒有他們的支持同樣是癡人說夢。


    所以現在最想秦鈺死的倒不是攻城時的那些大頭兵,而是已經押上了身家性命的地方世家豪族。


    而城中的秦鈺同樣知道自己和大夏已經走到了末路,不會再像從前那樣仔最後關頭獲得一線生機。


    現在的起義軍早就不同以往,根據之前得到的種種情報,都在說明著今日圍攻京都城有著多方勢力在暗中支持。


    特別是京都城外出現的形形色色身穿大夏兵服的士兵,更是讓秦鈺本就薄涼的心如墜冰窟。


    他們都是帝國的士兵,現在卻跟著造反的反賊一起誅殺自己的袍澤。


    秦鈺心痛的同時,心中更加憤恨這些將天下、百姓玩弄於股掌之間的陰謀家。


    可縱使秦鈺心中萬般咒罵,此時早就已經為時晚了。


    就在秦鈺愣神的功夫,一支從城樓另外方向射來的羽箭正好射中他的前胸。


    “皇爺。”


    一直貼身護衛秦鈺的一名侍衛最先反應過來,在秦鈺倒地的瞬間就反應過來開始疾唿。


    隨著護衛的唿喊,城樓上一道道目光向秦鈺匯聚。


    看著倒在地上的皇帝,不少人都緩緩流下淚水,更加賣力地嘶吼著皇帝。


    而攻上城樓的起義軍一方見守城禁軍這麽大反應,瞬間便知道了對方的大人物被射倒,開始興奮地高聲唿喊。


    就在一幹皇城禁軍圍上秦鈺時,那中箭倒地的秦鈺強撐著身體坐起,猛地拔出了射進左胸地箭頭。


    那箭頭帶著倒刺,被拔出來時生生帶出一塊皮肉,讓人光是看著就有些觸目驚心。


    麵無血色的秦鈺拔出箭頭之後,用手舉著輕輕越過頭頂。


    “今日我秦鈺有死而已,大夏已亡可錯不在我,在天意、在朝堂上地奸佞庸人。”


    “日後再無大夏,可大夏子民皆無罪也,希望爾等進城之後勿要濫殺無辜。”


    這一支羽箭仿佛當頭棒喝將秦鈺打醒,不想讓這些忠心為國地士兵白白搭上性命。


    現在秦鈺做出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那就是向對方投降。


    隨著秦鈺的話音落下,不止是京都城內守城的士兵愣神,攻殺正酣的各路反賊也都出神地望向對方。


    “打了這麽久,投降?”


    不少人心中冒出了這樣的疑惑,可事實如今就擺在眼前。


    隻見秦鈺緩緩走向城樓最高處,望著千瘡百孔的大地和即將遠去的夕陽,發出一聲悠長的歎息。


    “斜陽欲落去,一望黯銷魂。”


    秦鈺用隻能自己聽見的聲音低聲自語,輕輕搖頭苦笑。


    以往所有的經曆就像播放電影一樣在腦海中匆匆劃過,一切都成了過眼雲煙。


    現在的秦鈺不是大夏的皇帝,隻是一個壯誌未酬的青年。


    心中的所有抱負和滿腔的熱血都化為了一灘泡影,他唯一希望的就是能保全這些陪伴自己走到最後的朋友。


    或許秦鈺並不能知道他們的姓名,可這群沒默默無聞的隱形守護者依舊給了秦鈺不少的慰藉。


    “天下,有德者居之。”


    “我秦鈺愧對祖宗,可大夏之禍無關京都百姓。”


    “爾等再立新朝,當安民阜新,無傷百姓,若為蒼生顧,我有死無悔。”


    秦鈺亦步亦趨的走向城樓邊上,遠處的將士全都停下廝殺緊緊盯著秦鈺。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秦鈺要做什麽了,不少禁軍將士都在大聲唿喊,希望秦鈺改變想法。


    “皇爺~”


    一名禁軍老兵淚流滿麵,轟然跪倒在地,緊接著此起彼伏一個個禁軍將士紛紛跪倒。


    秦鈺迴頭看見這一幕,臉上冷漠的表情逐漸化開,露出淒然一笑。


    “有汝追隨,不負此生。”


    言罷,秦鈺從十數米高的城樓上一躍而下,頭朝下徑直地墜落下去。


    “轟~”


    秦鈺的身體落到地上時,卷起一陣煙塵,全場鴉雀無聲。


    城外的一眾起義軍首領和趙清河也早已趕到了城門口處,正好看見秦鈺一躍而下的場麵,悚然心驚。


    “大夏皇帝,並非庸主。”


    良久之後,那名魁梧的起義軍首領不無感歎的朝著秦鈺的屍體發出一聲感歎。


    而站在一旁的趙清河望著秦鈺的屍首,忽然有種心驚的感覺。


    隨著皇帝的身死,京都之戰算是接近尾聲,城內殘留的抵抗勢力基本上所剩無幾。


    除了那些死命抵抗的禁軍士兵之外,城內百姓倒是沒有遭到起義軍的屠戮。


    讓人感到諷刺的是,京都城內平日裏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夏朝臣,竟無一人願意追隨秦鈺而去,紛紛主動向起義軍投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巨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大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大炮並收藏亂世巨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