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澤南?”曼恩中校也感到詫異了,他瞄了一眼德內爾,繼續問道,“怎麽拚?”
“de zénnan。”
團長再次看向德內爾,德內爾微不可察地點點頭。
“哈,真特麽巧了。”團長搖搖頭,問那個不會說法語的法國人道,“你有什麽情報嗎?”
戴澤南旋即在德內爾的轉譯下告訴眾人,德軍將一營重炮前移了兩公裏,就是為了一舉覆滅他們這支部隊。到後天,也就是3月2日,勃蘭登堡軍就要在重炮的協助下繼續南進,誓要將守備力量孱弱的杜奧蒙村與蘇維爾堡一並化為齏粉。
他所在的第五後備軍正是勃蘭登堡軍(第3軍)的預備隊。
眾人頓時看向了德內爾,熾熱的眼神讓後者一時吃不消,隻好靦腆地笑笑:“那麽中校,布朗熱將軍批準我們的計劃了嗎?”
“批準了!”曼恩中校迴答道,“他十分讚賞我們的勇氣,並許諾為我們提供榴彈炮的支援。”
曼恩中校說話還是這樣抓不住重點,德內爾根本就沒想過布朗熱師長會拒絕他們的提議,畢竟直到今天,進攻還是法軍中最“正確”的戰術。
“那不重要。”他隻好主動問道,“關鍵是,75小姐能不能到達蘇維爾堡後的反斜麵?您有問嗎?”
“事實上已經到了。”曼恩趕忙迴答,好似他倒成了德內爾的下級!
“那就好。”德內爾往前一步,看向了戴澤南,“你之前在哪裏駐紮?從陣地上能看到那些新調到前線的火炮嗎?(德語)”
“在這裏,沃歇以南的……你們這裏怎麽沒標地名啊?算了,就是在這一塊,隻要爬到山上,是能看到重炮的。(德語)”
“是麽。”
眾所周知,凡爾登附近的地形是崎嶇山地,可以部署炮兵的位置並不多,這樣就篩去了一些德國火炮不可能抵達的位置。從沃歇村所在的地勢不高的小丘陵能夠看到,這樣又篩掉了一批被山嶺阻隔視線的位置。最後再篩掉個別打不到114團陣地的位置……
“不是這裏,就是這裏。”很快,德內爾便在地圖上圈了兩個藍圈,然後又著重點了點偏北的那個籃圈,“行動發起後,就讓75小炮轟炸這個地方,說不定有大收獲。”
在場的步兵軍官們仿佛都放棄思考了似的,直接便答應下來。出於疲憊,德內爾也不再去解釋,告別諸位長官之後,他便將自己那位德國親戚要到了自己的連裏,然後便返迴了掩體。
“這位是讓·米歇爾·戴澤南,是我的兄弟,以後你們叫他戴澤南,叫我德內爾就好了。他法語不太好,你們多擔待。”德內爾對著他的班長們介紹了一下這個穿德國軍裝卻戴法國頭盔的不速之客,隨後便去睡覺了,不平凡的1916年3月1日就這麽到來了。
德內爾是被德軍的火炮聲驚醒的,翻身下床的他心中驚駭不已,還以為德軍提前完成了重炮的調動。但他很快迴過神來,從爆炸的動靜來看,德國人仍然隻能用迫擊炮轟炸他們,而迫擊炮對於有工事完備的防禦者而言根本毫無威脅。
於是他也不慌了,拿起一旁的水壺喝一口,又從鋪蓋旁摸索來配槍掛上,然後才不緊不慢地走出掩體,來到塹壕中。
“騷擾性炮擊。”他的連副鮑德溫中尉來到了他的麵前,臉上還掛著肥皂沫,儼然剛挖空心思地刮完了胡子,真是個講究人。德內爾就沒有他這份耐心,也好在自己年紀尚小,胡子並不多。
“保持警惕,然後抓緊時間——”德內爾話音未落,一發炮彈便落在了二人頭頂不遠處,盡管沒造成什麽傷害,卻給他們掀了一身土,灰藍色的軍裝都快變成褐色的了。
隨手拍去頭盔和外套上的土塊,德內爾繼續說道:“抓緊時間休息,今晚有一場硬仗要打。”
“會……順利嗎?”
“希望會順利。”德內爾隻能這麽迴答,“我們的攻擊具有相當大的突然性,我唯一擔憂的就是我們會不會自己出問題。”
“你是說最大的危險來自於部隊徹底失控?”
“就像阿金庫爾一樣,尤其是我們新兵太多。”
“我倒覺得這不是個很好的比喻。”鮑德溫不以為然,“咱們攏共才這麽點人,對麵可是有兩個軍呢,敵眾我寡,這和阿金庫爾戰役可截然相反。所以德國佬自己出問題的概率理所當然比我們的要大。”
德內爾思索片刻,隻能勉強同意了副手的觀點。
剩下的,就是漫長的等待了。
零星的炮擊一直持續到黃昏,甚至都沒法讓陣地上士兵的注意力從杜奧蒙村轉移走。彼處槍炮聲亂作一團,守軍和德軍拚殺了整整一個白天。舉起望遠鏡,德內爾看到德軍屍橫遍野,仿佛在杜奧蒙村前鋪了一層灰色的毯子。
而114團和95團的弟兄們是否會遭受同樣的命運,就看今晚的戰鬥。
…………
不知為何,以往德軍擾人睡眠、喧囂不已的炮火襲擾今夜竟詭異地停了,以至於整片戰場都籠罩在一片死寂中。為了避免部隊在運動中暴露,德內爾臨時給師部去了電話,讓炮手們臨時加了個班。
隨後,他便命柏汀帶上線圈,他自己抱著電話,引導著決定身先士卒的曼恩上校一道向集結點摸過去。
在這寒風料峭的暮冬深夜,戰場上彌漫著一股稱不上濃鬱,卻足讓人反胃的腐臭味,德內爾簡直不敢想象,等到天氣轉暖這味道該有多惡劣。
一行人小心翼翼地繞過一具具僵硬的屍體,終於在炮響後不久抵達了位置,並向陣地上舉起罩了一層布的手電亮了三下。很快,各連、排的士兵們便開始在長官的帶領下翻出戰壕,朝著這邊湧了過來。
在這個時候,德內爾搖響了手中的電話:“這裏是114團,唿叫師部,唿叫師部。”
“這裏是師部,你們——”
“小點聲,老天!”德內爾被大嗓門的參謀長嚇了一跳。
“你們情況如何?”
德內爾瞄了一眼籠罩在黑暗中的德軍陣地,然後壓低聲音對話筒說道:“目前一切正常……現在是23:15,請你們在40分的時候炮擊,或者等我電話,可以嗎?”
“收到,重炮已經就位,隨時等你消息。”電話那邊的師參謀長頓了一下,又說道,“是戴澤南中尉吧?祝你成功!”
“非常感謝,長官。”
德內爾掛掉了電話,然後又拿起了聽筒,讓電話處於占線狀態,他可不想在這個時候讓電話鈴聲響起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官兵們離他們越來越近,他們活動所發出的聲音令德內爾冒出一身冷汗,生怕吵醒了正在戰壕裏瞌睡的德國人。萬幸的是,一直到突擊部隊基本就位,德國人那邊也沒有察覺的跡象。
深吸一口氣,德內爾看向曼恩中校,那模糊的輪廓點了點頭,於是德內爾立刻掛上電話,再次搖動搖把:“師部,這裏是114團!”
“這裏是師部。”
“重炮三發速射,然後向後延伸!”
“明白,重炮三發速射,然後向後延伸!”
…………
“收到命令!三發速射,然後火炮延伸!”一名麵容剛毅的海軍少校豁然起身,匆忙將命令傳達下去。這是他抵達凡爾登的第一天,也是他首次接到開火的命令。
僅僅一個星期前,他還在土倫港無所事事地訓練著部下,忽然之間,他便收到了指揮一營海軍岸防炮趕赴凡爾登支援的命令。凡爾登靠近前線運輸路線已經稀爛了,運輸隊正在貝當將軍的命令下加班加點搶修,幸而他們的210毫米加農炮射程足夠遠,可以在距離前線更遠的地方發揮作用,如此才能在3月1日黃昏完成部署。
根據他的命令,這夥士氣高昂的士兵們忙而有序地完成了射擊前的準備工作,四個炮長都舉起了就緒的信號旗。海軍少校捂住雙耳輕輕一點頭,四發炮彈便出了膛。
這位少校就是未來的法國海軍總參謀長弗朗索瓦·達爾朗。
…………
十公裏外的德內爾正因遲遲沒有聽到炮聲而猶疑,卻忽然先聽到了炮彈的唿嘯,而且不是那種過火車的轟鳴,而是那種車夫揮舞鞭子時鞭梢的嘯叫。而且幾乎在他聽到唿嘯聲的一瞬間,德軍陣地上便發生了爆炸。
德內爾知道這是加農炮的特點,但令他難以理解的是,陸軍的加農炮似乎不應該有這樣大的威力。
不過現在不是刨根問底的時候,隨著炮火開始向後延伸,曼恩中校一躍而起,怒吼著下達了衝鋒的命令。德內爾也立刻將電話甩給柏汀,從槍套裏拔出李凡特少校留下的紅寶石手槍,大步邁向了戰場。
他們的突襲顯然打蒙了德國人,當第一批法國士兵衝進戰壕的時候,很多德國人居然還沒從防炮洞裏出來。德內爾在滑進戰壕的時候想,他們大概是把之前的炮擊當成了騷擾,而現在他們要為自己的大意付出代價了。
95團組成了第一道進攻波次,這是因為身為常備軍的他們裝備了114團暫時還沒裝備的新型手榴彈,如今這個場景正是這些小玩意大顯神威的時候。他們把德國佬堵在防炮洞裏之後,立刻就開始朝裏麵丟手榴彈,很快便將敵人炸得哭爹喊娘。
稍遠處的敵人情況也不妙,由於法軍是從塹壕側翼發起的突襲,他們大部分馬克沁陣地都成了擺設,隻能臨時搬動槍架調整,但早有準備的法軍沒有給他們這個時間。負責統籌機槍部隊的費德森早已占據了德軍陣地右翼的有利地勢,直接用哈奇開斯壓製住了所有能對法軍造成威脅的敵人。
見大勢底定,德內爾這才放下心來。
“這麽快結束了?!”弗拉蒙特猛一拍德內爾的後背,嚇了他一大跳,差點迴頭就是一槍。
“你別搞這個啊,長官。”意識到是戰友的德內爾沒好氣地放下槍,“我上著膛呢!”
弗拉蒙特不好意思地笑笑:“可以向縱深進攻了嗎?”
德內爾踮起腳尖四處望了望,苦笑道:“曼恩中校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您先往北打吧!”
“是!”
…………
身染風寒的貝當將軍突然從夢中醒來。盡管仍然十分疲憊,但他還是欣喜地感受到自己的咽喉已不複此前的疼痛,身上也輕快了許多。
他正打算問問時間,卻突然聽到樓下指揮室的電話響了起來,在一旁瞌睡的副官頓時驚醒:“啊,將軍,您起來了。”
“德軍又在進攻?”貝當擰起了眉頭。
“我去問一下。”
說完,睡眼惺忪的副官便匆匆下了樓梯,片刻之後,他又更加急切地迴到貝當身邊:“是我們在反攻!51師的114團剛剛收複了231.1高地!”
貝當立刻坐直了身體,深吸一口氣後,這位將軍沉聲說道:“再核實。”
“是!”
二十分鍾後,副官更加興奮地迴報道:“情況屬實,將軍!他們不僅奪迴了231.1高地,還引導炮兵摧毀了德軍一個重炮陣地,酸菜佬炮彈殉爆的聲音整個前線都能聽到!”
“51師報功了嗎?”
“報了一部分,他們建議給曼恩中校、戴澤南中尉各一次軍團級表彰,其餘軍官各一次軍級表彰。”
“戴澤南中尉?”貝當看向了自己的副官。
“是的,這場進攻就是他一手策劃的,反炮兵也是他直接指揮的,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子可不得了!”
“軍團級嘉獎……布朗熱就這點膽量?”貝當嗤笑了一聲,搖頭說道,“向巴黎和波爾多發報,為兩人申請全軍表彰,其餘軍官軍團級表彰。還有,我餓了,為我搞點吃的來。”
“是!”
等副官離開後,貝當才緩緩躺迴床上,盯著天花板喃喃道:“老夥計,這孩子可比咱倆都要出色。”
他下了決心,要為法蘭西和自己的故交保全這個人才。
“de zénnan。”
團長再次看向德內爾,德內爾微不可察地點點頭。
“哈,真特麽巧了。”團長搖搖頭,問那個不會說法語的法國人道,“你有什麽情報嗎?”
戴澤南旋即在德內爾的轉譯下告訴眾人,德軍將一營重炮前移了兩公裏,就是為了一舉覆滅他們這支部隊。到後天,也就是3月2日,勃蘭登堡軍就要在重炮的協助下繼續南進,誓要將守備力量孱弱的杜奧蒙村與蘇維爾堡一並化為齏粉。
他所在的第五後備軍正是勃蘭登堡軍(第3軍)的預備隊。
眾人頓時看向了德內爾,熾熱的眼神讓後者一時吃不消,隻好靦腆地笑笑:“那麽中校,布朗熱將軍批準我們的計劃了嗎?”
“批準了!”曼恩中校迴答道,“他十分讚賞我們的勇氣,並許諾為我們提供榴彈炮的支援。”
曼恩中校說話還是這樣抓不住重點,德內爾根本就沒想過布朗熱師長會拒絕他們的提議,畢竟直到今天,進攻還是法軍中最“正確”的戰術。
“那不重要。”他隻好主動問道,“關鍵是,75小姐能不能到達蘇維爾堡後的反斜麵?您有問嗎?”
“事實上已經到了。”曼恩趕忙迴答,好似他倒成了德內爾的下級!
“那就好。”德內爾往前一步,看向了戴澤南,“你之前在哪裏駐紮?從陣地上能看到那些新調到前線的火炮嗎?(德語)”
“在這裏,沃歇以南的……你們這裏怎麽沒標地名啊?算了,就是在這一塊,隻要爬到山上,是能看到重炮的。(德語)”
“是麽。”
眾所周知,凡爾登附近的地形是崎嶇山地,可以部署炮兵的位置並不多,這樣就篩去了一些德國火炮不可能抵達的位置。從沃歇村所在的地勢不高的小丘陵能夠看到,這樣又篩掉了一批被山嶺阻隔視線的位置。最後再篩掉個別打不到114團陣地的位置……
“不是這裏,就是這裏。”很快,德內爾便在地圖上圈了兩個藍圈,然後又著重點了點偏北的那個籃圈,“行動發起後,就讓75小炮轟炸這個地方,說不定有大收獲。”
在場的步兵軍官們仿佛都放棄思考了似的,直接便答應下來。出於疲憊,德內爾也不再去解釋,告別諸位長官之後,他便將自己那位德國親戚要到了自己的連裏,然後便返迴了掩體。
“這位是讓·米歇爾·戴澤南,是我的兄弟,以後你們叫他戴澤南,叫我德內爾就好了。他法語不太好,你們多擔待。”德內爾對著他的班長們介紹了一下這個穿德國軍裝卻戴法國頭盔的不速之客,隨後便去睡覺了,不平凡的1916年3月1日就這麽到來了。
德內爾是被德軍的火炮聲驚醒的,翻身下床的他心中驚駭不已,還以為德軍提前完成了重炮的調動。但他很快迴過神來,從爆炸的動靜來看,德國人仍然隻能用迫擊炮轟炸他們,而迫擊炮對於有工事完備的防禦者而言根本毫無威脅。
於是他也不慌了,拿起一旁的水壺喝一口,又從鋪蓋旁摸索來配槍掛上,然後才不緊不慢地走出掩體,來到塹壕中。
“騷擾性炮擊。”他的連副鮑德溫中尉來到了他的麵前,臉上還掛著肥皂沫,儼然剛挖空心思地刮完了胡子,真是個講究人。德內爾就沒有他這份耐心,也好在自己年紀尚小,胡子並不多。
“保持警惕,然後抓緊時間——”德內爾話音未落,一發炮彈便落在了二人頭頂不遠處,盡管沒造成什麽傷害,卻給他們掀了一身土,灰藍色的軍裝都快變成褐色的了。
隨手拍去頭盔和外套上的土塊,德內爾繼續說道:“抓緊時間休息,今晚有一場硬仗要打。”
“會……順利嗎?”
“希望會順利。”德內爾隻能這麽迴答,“我們的攻擊具有相當大的突然性,我唯一擔憂的就是我們會不會自己出問題。”
“你是說最大的危險來自於部隊徹底失控?”
“就像阿金庫爾一樣,尤其是我們新兵太多。”
“我倒覺得這不是個很好的比喻。”鮑德溫不以為然,“咱們攏共才這麽點人,對麵可是有兩個軍呢,敵眾我寡,這和阿金庫爾戰役可截然相反。所以德國佬自己出問題的概率理所當然比我們的要大。”
德內爾思索片刻,隻能勉強同意了副手的觀點。
剩下的,就是漫長的等待了。
零星的炮擊一直持續到黃昏,甚至都沒法讓陣地上士兵的注意力從杜奧蒙村轉移走。彼處槍炮聲亂作一團,守軍和德軍拚殺了整整一個白天。舉起望遠鏡,德內爾看到德軍屍橫遍野,仿佛在杜奧蒙村前鋪了一層灰色的毯子。
而114團和95團的弟兄們是否會遭受同樣的命運,就看今晚的戰鬥。
…………
不知為何,以往德軍擾人睡眠、喧囂不已的炮火襲擾今夜竟詭異地停了,以至於整片戰場都籠罩在一片死寂中。為了避免部隊在運動中暴露,德內爾臨時給師部去了電話,讓炮手們臨時加了個班。
隨後,他便命柏汀帶上線圈,他自己抱著電話,引導著決定身先士卒的曼恩上校一道向集結點摸過去。
在這寒風料峭的暮冬深夜,戰場上彌漫著一股稱不上濃鬱,卻足讓人反胃的腐臭味,德內爾簡直不敢想象,等到天氣轉暖這味道該有多惡劣。
一行人小心翼翼地繞過一具具僵硬的屍體,終於在炮響後不久抵達了位置,並向陣地上舉起罩了一層布的手電亮了三下。很快,各連、排的士兵們便開始在長官的帶領下翻出戰壕,朝著這邊湧了過來。
在這個時候,德內爾搖響了手中的電話:“這裏是114團,唿叫師部,唿叫師部。”
“這裏是師部,你們——”
“小點聲,老天!”德內爾被大嗓門的參謀長嚇了一跳。
“你們情況如何?”
德內爾瞄了一眼籠罩在黑暗中的德軍陣地,然後壓低聲音對話筒說道:“目前一切正常……現在是23:15,請你們在40分的時候炮擊,或者等我電話,可以嗎?”
“收到,重炮已經就位,隨時等你消息。”電話那邊的師參謀長頓了一下,又說道,“是戴澤南中尉吧?祝你成功!”
“非常感謝,長官。”
德內爾掛掉了電話,然後又拿起了聽筒,讓電話處於占線狀態,他可不想在這個時候讓電話鈴聲響起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官兵們離他們越來越近,他們活動所發出的聲音令德內爾冒出一身冷汗,生怕吵醒了正在戰壕裏瞌睡的德國人。萬幸的是,一直到突擊部隊基本就位,德國人那邊也沒有察覺的跡象。
深吸一口氣,德內爾看向曼恩中校,那模糊的輪廓點了點頭,於是德內爾立刻掛上電話,再次搖動搖把:“師部,這裏是114團!”
“這裏是師部。”
“重炮三發速射,然後向後延伸!”
“明白,重炮三發速射,然後向後延伸!”
…………
“收到命令!三發速射,然後火炮延伸!”一名麵容剛毅的海軍少校豁然起身,匆忙將命令傳達下去。這是他抵達凡爾登的第一天,也是他首次接到開火的命令。
僅僅一個星期前,他還在土倫港無所事事地訓練著部下,忽然之間,他便收到了指揮一營海軍岸防炮趕赴凡爾登支援的命令。凡爾登靠近前線運輸路線已經稀爛了,運輸隊正在貝當將軍的命令下加班加點搶修,幸而他們的210毫米加農炮射程足夠遠,可以在距離前線更遠的地方發揮作用,如此才能在3月1日黃昏完成部署。
根據他的命令,這夥士氣高昂的士兵們忙而有序地完成了射擊前的準備工作,四個炮長都舉起了就緒的信號旗。海軍少校捂住雙耳輕輕一點頭,四發炮彈便出了膛。
這位少校就是未來的法國海軍總參謀長弗朗索瓦·達爾朗。
…………
十公裏外的德內爾正因遲遲沒有聽到炮聲而猶疑,卻忽然先聽到了炮彈的唿嘯,而且不是那種過火車的轟鳴,而是那種車夫揮舞鞭子時鞭梢的嘯叫。而且幾乎在他聽到唿嘯聲的一瞬間,德軍陣地上便發生了爆炸。
德內爾知道這是加農炮的特點,但令他難以理解的是,陸軍的加農炮似乎不應該有這樣大的威力。
不過現在不是刨根問底的時候,隨著炮火開始向後延伸,曼恩中校一躍而起,怒吼著下達了衝鋒的命令。德內爾也立刻將電話甩給柏汀,從槍套裏拔出李凡特少校留下的紅寶石手槍,大步邁向了戰場。
他們的突襲顯然打蒙了德國人,當第一批法國士兵衝進戰壕的時候,很多德國人居然還沒從防炮洞裏出來。德內爾在滑進戰壕的時候想,他們大概是把之前的炮擊當成了騷擾,而現在他們要為自己的大意付出代價了。
95團組成了第一道進攻波次,這是因為身為常備軍的他們裝備了114團暫時還沒裝備的新型手榴彈,如今這個場景正是這些小玩意大顯神威的時候。他們把德國佬堵在防炮洞裏之後,立刻就開始朝裏麵丟手榴彈,很快便將敵人炸得哭爹喊娘。
稍遠處的敵人情況也不妙,由於法軍是從塹壕側翼發起的突襲,他們大部分馬克沁陣地都成了擺設,隻能臨時搬動槍架調整,但早有準備的法軍沒有給他們這個時間。負責統籌機槍部隊的費德森早已占據了德軍陣地右翼的有利地勢,直接用哈奇開斯壓製住了所有能對法軍造成威脅的敵人。
見大勢底定,德內爾這才放下心來。
“這麽快結束了?!”弗拉蒙特猛一拍德內爾的後背,嚇了他一大跳,差點迴頭就是一槍。
“你別搞這個啊,長官。”意識到是戰友的德內爾沒好氣地放下槍,“我上著膛呢!”
弗拉蒙特不好意思地笑笑:“可以向縱深進攻了嗎?”
德內爾踮起腳尖四處望了望,苦笑道:“曼恩中校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您先往北打吧!”
“是!”
…………
身染風寒的貝當將軍突然從夢中醒來。盡管仍然十分疲憊,但他還是欣喜地感受到自己的咽喉已不複此前的疼痛,身上也輕快了許多。
他正打算問問時間,卻突然聽到樓下指揮室的電話響了起來,在一旁瞌睡的副官頓時驚醒:“啊,將軍,您起來了。”
“德軍又在進攻?”貝當擰起了眉頭。
“我去問一下。”
說完,睡眼惺忪的副官便匆匆下了樓梯,片刻之後,他又更加急切地迴到貝當身邊:“是我們在反攻!51師的114團剛剛收複了231.1高地!”
貝當立刻坐直了身體,深吸一口氣後,這位將軍沉聲說道:“再核實。”
“是!”
二十分鍾後,副官更加興奮地迴報道:“情況屬實,將軍!他們不僅奪迴了231.1高地,還引導炮兵摧毀了德軍一個重炮陣地,酸菜佬炮彈殉爆的聲音整個前線都能聽到!”
“51師報功了嗎?”
“報了一部分,他們建議給曼恩中校、戴澤南中尉各一次軍團級表彰,其餘軍官各一次軍級表彰。”
“戴澤南中尉?”貝當看向了自己的副官。
“是的,這場進攻就是他一手策劃的,反炮兵也是他直接指揮的,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子可不得了!”
“軍團級嘉獎……布朗熱就這點膽量?”貝當嗤笑了一聲,搖頭說道,“向巴黎和波爾多發報,為兩人申請全軍表彰,其餘軍官軍團級表彰。還有,我餓了,為我搞點吃的來。”
“是!”
等副官離開後,貝當才緩緩躺迴床上,盯著天花板喃喃道:“老夥計,這孩子可比咱倆都要出色。”
他下了決心,要為法蘭西和自己的故交保全這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