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人這是有多喜歡降低高度飛行?
羅貝爾下定決心,迴去之後一定要找李爾斯維克少校問個明白,為什麽紅空軍的轟炸機和戰鬥機全都不去搶占高空呢?
“我們要跟下去嗎,少校?”
“轟炸機的戰友們請求我們飛得稍高一些,以便偵查預警,所以我們保持現有高度就好。”
“可是這個高度也做不到預警啊。”羅貝爾不由得提醒道,“德國戰鬥機部隊通常會在四千米以上巡航偵查,我們現在高度隻有不到兩千米。他們一旦俯衝攻擊,即使我們能夠發出預警,我們攔不住,轟炸機群也跑不掉。”
羅貝爾聽到耳機裏傳出非常轟頭的噪音:“這個沒辦法,我們的飛機都是敞篷的,再飛高一點,溫度、噪音和氣壓都能讓團裏那些菜鳥‘爽死’。”
既然這樣,那就隻能叫德國人毒打一頓了。作為全團最有經驗的“對頭大師”,羅貝爾已經做好了帶著僚機跟德國人正麵對衝的心理準備。
隻是這次任務對於427殲擊機飛行團的飛行員來說,順利得全然出乎意料。
讓德國人毒打一頓的前提是得遇見德國人,但羅貝爾和戰友們在10月2日上午的這場轟炸中並沒有見到任何德國飛機的影子,於是他們就隻是看著遠程轟炸機機群沿公路搜索轟炸德國陸軍。
蘇軍轟炸機編隊在不到六百米的高度上巡航,遇到德國人就打開彈倉狂轟濫炸,把公路炸成了月球表麵。德國人的汽車和坦克以及遭受池魚之殃的大樹熊熊燃燒,煙柱扶搖直上,直到羅貝爾等人的身邊才飄散。
地麵上的德國人被炸得很慘,天上的轟炸機部隊也好不到哪裏去。這群德博轟炸機飛行高度低,而且又沿著公路飛行,正是防空炮理想的靶子。羅貝爾粗略地數了數,大概有四分之一的轟炸機已經墜毀或被迫提前返航。
伊-16戰鬥機最大航程也隻有810公裏,作戰半徑頂天能到360公裏,因此李爾斯維克很快就不得不提醒轟炸機部隊的首長,第427團戰機的燃油已經告急。但是轟炸機部隊的領航飛行員非常頑固地表示,他們一定要投完所有炸彈再返航。
“油料見底你們就先返航,不必管我們。”
既然如此,李爾斯維克少校便帶隊返迴了,迴去的路上還順便安排飛行員們再掃射一通剛挨完炸的德國人。羅貝爾加入其中,用兩門施瓦克機炮蹂躪了幾輛半履帶車,然後跟隨全團安然返迴。
相比於陸軍那殘酷的屍山血海,空軍的戰鬥有時就如同現在這樣,輕鬆得與運動無異。
返迴機場後,新飛行員大都處於極度亢奮狀態,這當然要歸因於這次輕鬆的任務:初戰讓他們打起了萬分精神,卻又沒有用殘酷的搏鬥消耗他們的意誌。
羅貝爾還沒來得及下飛機,就聽到隔壁機庫裏傳來了先落地的新飛行員們切切查查的討論聲。
“看樣子戰鬥挺順利,少尉同誌,你有戰果嗎?”
“沒有,我們都沒遇到德國佬的殲擊機。”羅貝爾和自己的機械師伊裏奇下士打了聲招唿,然後撐起身體從機艙裏翻了出來,“你看他們像是打過硬仗的樣子嗎?”
“我看他們簡直就像半夜被挑逗起來拆家的貓崽子。”
“行吧,萬事開頭難,初戰輕鬆一點也不是什麽壞事,至少能減輕他們對德國人的畏懼。”
“我們的飛行員會畏懼德國人?”
“不管怎麽講,德國空軍也是一支打遍歐洲的勁旅,德軍裏的王牌飛行員就像聖母院前的麻雀一樣多,新兵如果說自己心裏不打鼓,那一定是在扯謊。”羅貝爾摘下飛行帽別在武裝帶上,從伊裏奇手中接過一杯水,仰頭喝幹後才繼續說道,“別說他們,我自己都免不了害怕。”
“你都快成王牌嘍,還會害怕嗎?”伊裏奇有些不相信。
“死掉的王牌多了去了。”羅貝爾毫不避諱地迴答,“我跟我兒子都沒見過麵,跟剛結婚的老婆攏共相處了不到一星期,自己也才二十六歲——無論怎麽想,我都沒活夠呢。”
“唉,該死的戰爭。”伊裏奇下士抓著自己的頭發,無可奈何地歎息道。
“你家裏情況怎麽樣?”
“這就不勞你掛念了,我家在古比雪夫,那裏連德國飛機都飛不到。”
“那感情好。”
“誰說不是呢?”
羅貝爾四下打量,想找個地方放下自己手中的空杯子,最終發現了機械師們用作桌子的空桶,上麵還擺著一副撲克牌。
“你們有賭注嗎?”
伊裏奇軍士聳了聳肩:“如果讓對方去跑腿算賭注的話,有的。”
“那麽誰贏了?”
“各有輸贏,我們比不了康斯坦丁少尉,有他在,我們是根本不敢下注的。”
“那你們先忙,我去和那群小子聊幾句。”
伊裏奇軍士聞言便向羅貝爾敬禮告別,羅貝爾見狀也立正迴禮,然後徑直邁出機庫,直奔飛行員俱樂部,去那裏尋找已經開始放鬆的新飛行員們。
如果是在法國,他現在更希望帶兩個僚機邊泡澡邊聊天,就像此前他和已故的馬爾芒德少尉那樣,但這不是法國。團裏是有一個澡堂,但那個澡堂簡直像是從中世紀穿越來的,除了幾個大木桶啥也沒有,冬天取暖還要泡澡者自己伸出手去夠火鉗,然後用它撥弄爐子裏的煤球。
團裏還有一個桑拿房,那玩意羅貝爾暫時消受不了,盡管蘇聯飛行員們都打保票,說他們冬天會渴望這個。
所以就讓最愛幹淨的拉帕奇尼帶著倆下屬先去進泡木桶吧——順便幫其他人把燒水的爐子點起來——羅貝爾和其他飛行員先去俱樂部喝點東西聊會。
坐到康斯坦丁和恰班中間的羅貝爾立刻拋出了一個“過來人”該問的問題:“感覺如何?”
…………
“非常不錯,霞飛元……將軍,非常不錯了。(英語)”
“我知道你想說‘元帥’,戴澤南將軍,我就把這當做祝福了。(英語)”
霞飛將軍開了個無傷大雅的玩笑,然後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您有什麽看法嗎?(英語)”
“有點太高了,這是個問題,不過既然已經定型,再改也來不及了,將來還可以加強裝甲、升級發動機。車體高大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至少升級潛能比較大——它要開炮了!好家夥,炮塔轉得真夠快!(英語)”
德內爾話音剛落,試車場上的鋼鐵巨獸便對準遠處的靶子轟了一炮,他追隨著曳光彈的白色尾跡,直遠處靶場上騰起一片煙霧——這發炮彈顯然沒有裝藥——然後提出了另一項建議:“75毫米主炮目前肯定夠用,不過你們選的這門炮彈道確實一般,炮口初速也有限,將來升級潛能恐怕成問題,可能過兩年,甚至明年就得換門炮。(英語)”
“我們還有一門三英寸反坦克炮正在研發,預計明年這個時候就能用在坦克殲擊車上。(英語)”
“坦克殲擊車?是新炮炮膛尺寸太大塞不進去嗎?”德內爾懷疑地將視線移到坦克的炮塔上,“炮塔尺寸似乎並不算小,而且7.5厘米——就是三英寸——這個級別的口徑,怎麽會塞不進一個這麽高大的坦克裏。(英語)”
“主要是價格原因,現在謝爾曼上用的m3倍徑不到40,但將來研發的那款倍徑至少要達到50,價格自然便宜不了。而且作戰訓練部參謀長麥克納爾將軍認為,反坦克任務還是交給專門的坦克殲擊車比較好,畢竟分工越細,效率越高嘛。”
“恕我直言,戰場的邏輯和工場不同。”德內爾搖頭反駁,“分的越細,越難指揮,而且萬一德軍重型坦克撞上了沒有坦克殲擊車掩護且穿甲能力感人的謝爾曼們,十幾分鍾時間就足以對它們造成遠超一門火炮價格的損失。”
“通過加強協同作戰訓練,相信這種問題可以緩解,更何況現在比起質量,我們更需要獲得更多坦克。”
“確實。”德內爾沒有繼續反駁。
如今美軍已經建立起了第一批五個裝甲師,這些師裝備的坦克大部分還是斯圖亞特輕型坦克或者“七兄弟的棺材”,別說將來遇著德國的什麽重型坦克,現在應付三號和四號坦克都費勁。
而比起那些走直線都能歪的坦克駕駛員、一炮打出去找不到炮彈落點的炮手和日常行軍都能找不到自己部下的指揮官們,武器的落後倒還算小事。
是啦,怎麽能指望一支三年前還隻有七萬人、兩年前還沒有一支裝甲部隊的軍隊迅速擴大到這種規模還能維持戰鬥力呢?
畢竟馬歇爾曾經說過:“1937年之前,陸軍擁有的裝甲車數量還不及美國銀行名下的裝甲運鈔車,而且很有可能質量也不如。”
馬歇爾將軍的描述並非誇張。羅斯福總統第二次連任之後,曾前往瓦胡島視察陸軍部隊的一次演習。為了這次演習,陸軍拉出了他們擁有的最好的裝備,結果其中一輛裝甲車就在總統的麵前散了架,把總統驚得差點從輪椅上站起來。
比起那個時候的美軍,現在的陸軍的確是好的多了。
在德內爾思緒飄忽的時候,謝爾曼坦克已經完成了所有的演示,他收攏思緒,雙手將望遠鏡遞迴給身旁的美軍少尉,然後對霞飛說道:“這型坦克的售價多少?”
羅貝爾下定決心,迴去之後一定要找李爾斯維克少校問個明白,為什麽紅空軍的轟炸機和戰鬥機全都不去搶占高空呢?
“我們要跟下去嗎,少校?”
“轟炸機的戰友們請求我們飛得稍高一些,以便偵查預警,所以我們保持現有高度就好。”
“可是這個高度也做不到預警啊。”羅貝爾不由得提醒道,“德國戰鬥機部隊通常會在四千米以上巡航偵查,我們現在高度隻有不到兩千米。他們一旦俯衝攻擊,即使我們能夠發出預警,我們攔不住,轟炸機群也跑不掉。”
羅貝爾聽到耳機裏傳出非常轟頭的噪音:“這個沒辦法,我們的飛機都是敞篷的,再飛高一點,溫度、噪音和氣壓都能讓團裏那些菜鳥‘爽死’。”
既然這樣,那就隻能叫德國人毒打一頓了。作為全團最有經驗的“對頭大師”,羅貝爾已經做好了帶著僚機跟德國人正麵對衝的心理準備。
隻是這次任務對於427殲擊機飛行團的飛行員來說,順利得全然出乎意料。
讓德國人毒打一頓的前提是得遇見德國人,但羅貝爾和戰友們在10月2日上午的這場轟炸中並沒有見到任何德國飛機的影子,於是他們就隻是看著遠程轟炸機機群沿公路搜索轟炸德國陸軍。
蘇軍轟炸機編隊在不到六百米的高度上巡航,遇到德國人就打開彈倉狂轟濫炸,把公路炸成了月球表麵。德國人的汽車和坦克以及遭受池魚之殃的大樹熊熊燃燒,煙柱扶搖直上,直到羅貝爾等人的身邊才飄散。
地麵上的德國人被炸得很慘,天上的轟炸機部隊也好不到哪裏去。這群德博轟炸機飛行高度低,而且又沿著公路飛行,正是防空炮理想的靶子。羅貝爾粗略地數了數,大概有四分之一的轟炸機已經墜毀或被迫提前返航。
伊-16戰鬥機最大航程也隻有810公裏,作戰半徑頂天能到360公裏,因此李爾斯維克很快就不得不提醒轟炸機部隊的首長,第427團戰機的燃油已經告急。但是轟炸機部隊的領航飛行員非常頑固地表示,他們一定要投完所有炸彈再返航。
“油料見底你們就先返航,不必管我們。”
既然如此,李爾斯維克少校便帶隊返迴了,迴去的路上還順便安排飛行員們再掃射一通剛挨完炸的德國人。羅貝爾加入其中,用兩門施瓦克機炮蹂躪了幾輛半履帶車,然後跟隨全團安然返迴。
相比於陸軍那殘酷的屍山血海,空軍的戰鬥有時就如同現在這樣,輕鬆得與運動無異。
返迴機場後,新飛行員大都處於極度亢奮狀態,這當然要歸因於這次輕鬆的任務:初戰讓他們打起了萬分精神,卻又沒有用殘酷的搏鬥消耗他們的意誌。
羅貝爾還沒來得及下飛機,就聽到隔壁機庫裏傳來了先落地的新飛行員們切切查查的討論聲。
“看樣子戰鬥挺順利,少尉同誌,你有戰果嗎?”
“沒有,我們都沒遇到德國佬的殲擊機。”羅貝爾和自己的機械師伊裏奇下士打了聲招唿,然後撐起身體從機艙裏翻了出來,“你看他們像是打過硬仗的樣子嗎?”
“我看他們簡直就像半夜被挑逗起來拆家的貓崽子。”
“行吧,萬事開頭難,初戰輕鬆一點也不是什麽壞事,至少能減輕他們對德國人的畏懼。”
“我們的飛行員會畏懼德國人?”
“不管怎麽講,德國空軍也是一支打遍歐洲的勁旅,德軍裏的王牌飛行員就像聖母院前的麻雀一樣多,新兵如果說自己心裏不打鼓,那一定是在扯謊。”羅貝爾摘下飛行帽別在武裝帶上,從伊裏奇手中接過一杯水,仰頭喝幹後才繼續說道,“別說他們,我自己都免不了害怕。”
“你都快成王牌嘍,還會害怕嗎?”伊裏奇有些不相信。
“死掉的王牌多了去了。”羅貝爾毫不避諱地迴答,“我跟我兒子都沒見過麵,跟剛結婚的老婆攏共相處了不到一星期,自己也才二十六歲——無論怎麽想,我都沒活夠呢。”
“唉,該死的戰爭。”伊裏奇下士抓著自己的頭發,無可奈何地歎息道。
“你家裏情況怎麽樣?”
“這就不勞你掛念了,我家在古比雪夫,那裏連德國飛機都飛不到。”
“那感情好。”
“誰說不是呢?”
羅貝爾四下打量,想找個地方放下自己手中的空杯子,最終發現了機械師們用作桌子的空桶,上麵還擺著一副撲克牌。
“你們有賭注嗎?”
伊裏奇軍士聳了聳肩:“如果讓對方去跑腿算賭注的話,有的。”
“那麽誰贏了?”
“各有輸贏,我們比不了康斯坦丁少尉,有他在,我們是根本不敢下注的。”
“那你們先忙,我去和那群小子聊幾句。”
伊裏奇軍士聞言便向羅貝爾敬禮告別,羅貝爾見狀也立正迴禮,然後徑直邁出機庫,直奔飛行員俱樂部,去那裏尋找已經開始放鬆的新飛行員們。
如果是在法國,他現在更希望帶兩個僚機邊泡澡邊聊天,就像此前他和已故的馬爾芒德少尉那樣,但這不是法國。團裏是有一個澡堂,但那個澡堂簡直像是從中世紀穿越來的,除了幾個大木桶啥也沒有,冬天取暖還要泡澡者自己伸出手去夠火鉗,然後用它撥弄爐子裏的煤球。
團裏還有一個桑拿房,那玩意羅貝爾暫時消受不了,盡管蘇聯飛行員們都打保票,說他們冬天會渴望這個。
所以就讓最愛幹淨的拉帕奇尼帶著倆下屬先去進泡木桶吧——順便幫其他人把燒水的爐子點起來——羅貝爾和其他飛行員先去俱樂部喝點東西聊會。
坐到康斯坦丁和恰班中間的羅貝爾立刻拋出了一個“過來人”該問的問題:“感覺如何?”
…………
“非常不錯,霞飛元……將軍,非常不錯了。(英語)”
“我知道你想說‘元帥’,戴澤南將軍,我就把這當做祝福了。(英語)”
霞飛將軍開了個無傷大雅的玩笑,然後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您有什麽看法嗎?(英語)”
“有點太高了,這是個問題,不過既然已經定型,再改也來不及了,將來還可以加強裝甲、升級發動機。車體高大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至少升級潛能比較大——它要開炮了!好家夥,炮塔轉得真夠快!(英語)”
德內爾話音剛落,試車場上的鋼鐵巨獸便對準遠處的靶子轟了一炮,他追隨著曳光彈的白色尾跡,直遠處靶場上騰起一片煙霧——這發炮彈顯然沒有裝藥——然後提出了另一項建議:“75毫米主炮目前肯定夠用,不過你們選的這門炮彈道確實一般,炮口初速也有限,將來升級潛能恐怕成問題,可能過兩年,甚至明年就得換門炮。(英語)”
“我們還有一門三英寸反坦克炮正在研發,預計明年這個時候就能用在坦克殲擊車上。(英語)”
“坦克殲擊車?是新炮炮膛尺寸太大塞不進去嗎?”德內爾懷疑地將視線移到坦克的炮塔上,“炮塔尺寸似乎並不算小,而且7.5厘米——就是三英寸——這個級別的口徑,怎麽會塞不進一個這麽高大的坦克裏。(英語)”
“主要是價格原因,現在謝爾曼上用的m3倍徑不到40,但將來研發的那款倍徑至少要達到50,價格自然便宜不了。而且作戰訓練部參謀長麥克納爾將軍認為,反坦克任務還是交給專門的坦克殲擊車比較好,畢竟分工越細,效率越高嘛。”
“恕我直言,戰場的邏輯和工場不同。”德內爾搖頭反駁,“分的越細,越難指揮,而且萬一德軍重型坦克撞上了沒有坦克殲擊車掩護且穿甲能力感人的謝爾曼們,十幾分鍾時間就足以對它們造成遠超一門火炮價格的損失。”
“通過加強協同作戰訓練,相信這種問題可以緩解,更何況現在比起質量,我們更需要獲得更多坦克。”
“確實。”德內爾沒有繼續反駁。
如今美軍已經建立起了第一批五個裝甲師,這些師裝備的坦克大部分還是斯圖亞特輕型坦克或者“七兄弟的棺材”,別說將來遇著德國的什麽重型坦克,現在應付三號和四號坦克都費勁。
而比起那些走直線都能歪的坦克駕駛員、一炮打出去找不到炮彈落點的炮手和日常行軍都能找不到自己部下的指揮官們,武器的落後倒還算小事。
是啦,怎麽能指望一支三年前還隻有七萬人、兩年前還沒有一支裝甲部隊的軍隊迅速擴大到這種規模還能維持戰鬥力呢?
畢竟馬歇爾曾經說過:“1937年之前,陸軍擁有的裝甲車數量還不及美國銀行名下的裝甲運鈔車,而且很有可能質量也不如。”
馬歇爾將軍的描述並非誇張。羅斯福總統第二次連任之後,曾前往瓦胡島視察陸軍部隊的一次演習。為了這次演習,陸軍拉出了他們擁有的最好的裝備,結果其中一輛裝甲車就在總統的麵前散了架,把總統驚得差點從輪椅上站起來。
比起那個時候的美軍,現在的陸軍的確是好的多了。
在德內爾思緒飄忽的時候,謝爾曼坦克已經完成了所有的演示,他收攏思緒,雙手將望遠鏡遞迴給身旁的美軍少尉,然後對霞飛說道:“這型坦克的售價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