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內爾還沒走下舷梯,滿臉喜氣的美國人便迎了上來,從四個法國人手上接過了除老救護兵手中裝著一些機密文件的箱子外的所有行李。德內爾被熱情的美國人搞得有些不知所措了,好在有個熟人站了出來:“戴澤南同誌,歡迎您的到來!(英語)”
盡管記不住名字,但德內爾還能迴憶起這位熟人的職務:“營政委同誌,感謝您的問候。(英語)”
“我早就不是什麽營政委了,戴澤南同誌。”林肯營營政委的臉上浮現出夾雜著懷念與懊惱的複雜神色,向德內爾伸出來自己的手,順便為自己做了個正式的介紹,“我的名字是約翰·蓋茨,現在是美共的團中央委員。(英語)”
“讓·德內爾·戴澤南,自由法國駐美軍事代表。(英語)”
“我們早就知道了,在西班牙的時候我就和沃爾夫——就是咱們十五國際旅的旅長——說過,您早晚有一天能成為一個將軍!(英語)”
“那您可真是高看我了,我真不是塊做將軍的料。(英語)”
“淨瞎扯。”蓋茨將手搭在了德內爾瘦削的肩膀上,將另一位國際縱隊的老兵介紹給他,“這裏還有咱們的另一位戰友:摩西·費舍曼,他是華盛頓營的創立者之一。不過您應該不認識他,因為他在37年就負傷迴國了,現在是反束棒黨難民協會的委員。(英語)”
“幸會,同誌。(英語)”
德內爾和這位同樣飽受病痛折磨的費舍曼先生握了手,後者問了他另一個問題:“您在英國有見到我們的旅長米爾頓?沃爾夫嗎?他還在英軍中做誌願者。(英語)”
“很遺憾,我從沒有見過他。(英語)”
費舍曼倒不覺得遺憾:“反正我們將來會再見麵的——在打擊辣脆分子的戰場上!(英語)”
“就是這樣。”圍上來的美國人操著半生不熟的法語紛紛表示讚同。
“將軍!”自由法國在美國的代表之一居易·夏爾·菲洛-拉沃爾特也在歡迎德內爾的人群之中,孱弱的他直到現在才穿過強壯的美國工人結成的人牆,向跨越重洋的同胞發出問候,“中尉,你們好!自由法國駐美代表團歡迎你們的到來!”
德內爾同樣也和這位拉沃爾特握了手:“代表團對我們有什麽安排嗎?”
拉沃爾特便將團長的安排報告給德內爾:“奧其爾巴特先生懇請您和您的下屬盡快趕往華盛頓。”
“我們怎麽去?”
“我們已經為您購買了明天早上的車票,還安排了一位向導。”
拉沃爾特轉過身,向一個青年招了招手,那個青年便快步走到德內爾的麵前,臉上還掛著靦腆的微笑。這個青年身材瘦削,麵容帥氣。美中不足之處在於,他的肩寬實在有限,再加上圓圓的腦袋,這讓他整個人看上去像是一個巨大的球頭錘。
看到這一幕,德內爾難得地微笑了。
“我是羅伯特·杜瓦,戴澤南將軍。”青年人用流利純正的法語做了自我介紹,“您可能還記得我的父親——他曾和您在阿爾貢森林戰役中並肩戰鬥過。”
“格斯·杜瓦上尉,我記得他,他應該在戰後退役做威爾遜總統的秘書了吧?他現在還好嗎?”
“勞您掛懷,將軍,家父現在好的不得了。”羅伯特·杜瓦笑著迴答道,“他盼望與您在華盛頓見麵。”
“那一天會很快到來的。”
德內爾向羅伯特點點頭,示意他跟著自己,然後便在蓋茨的引導下與前來歡迎他的美共支持者握手。盡管美國人堪稱“崇拜”的態度令他愧疚且難為情,但他不好打擊這些美共成員的熱情,特別是在這種有求於美國人的情況下。
所以他隻好伸出雙手跟美國人握手,如果美國人在和他握手的時候鞠躬,那麽他也迴以幅度相同甚至更大的鞠躬。既然帶頭的德內爾都如此謙遜,他身後的格拉謝爾等人也隻能以同樣的風格行事,不時對向他們打招唿的美國人迴禮。
四個人的舉措令美國人非常欣賞,在致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唿之後,不少美國人開始交頭接耳,說那些關於法國人非常傲慢的傳言恐怕十有八九是他們的老冤家英國人編造出來的:“就連美國的將軍都不會向一個工人鞠躬!(英語)”
德內爾沒有意識到,美國人在追逐名人這方麵一向有令人為之驚歎的熱情,一旦某位名流對了美國人的胃口,那麽他們的狂熱可不是一般人能吃得消的。德內爾的半個同胞瑪麗·居裏(居裏夫人生於波蘭,但在法國工作)就曾經體會過這一點,一聲高過一聲的歡唿曾令那位可敬的女士身心俱疲,以至於紐約時報的記者都不禁感慨:“美國人的熱情幾乎要殺死這位謙遜的女士!”
這次輪到了德內爾。
握手是不夠的,互相問候也不行,美共的支持者們一定要請德內爾講幾句話。德內爾既不忍心,也不適合推辭,於是他便在部下的協助下爬上了港口旁一家歇業冷飲店後的高台階,然後發表了一段簡短的英語演說,表達了對這些歡迎者的感謝和祝願,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在演講的過程中,甚至還有路過的旅客也圍上來聽聽這位身著法軍將官製服的異國軍人的演說。
在最後,德內爾宣稱:“1939年和1940年的災難並不是戰爭的重點,隻要我們一息尚存,希特勒和他的那些臭味相投的獨裁者們就永遠別想統治世界。我們能打敗法喜寺主義,我們也必須打敗法喜寺!(英語)”
他的話引起了美國人熱烈的掌聲,在他選擇用舉拳禮和西班牙語的“共和國萬歲”結尾時,熱烈的掌聲立刻轉為了海嘯般的歡唿。
…………
演講過後,心滿意足的美國人終於散去了,德內爾等人找了家清靜的咖啡館聊了一會和拉沃爾特聊了一會,便讓事務繁忙的後者迴去工作了。
按道理說,駐北美代表團總該委派一個地位較高的成員來接待自由法國為數不多的將軍之一,但德內爾不是那麽窮講究的人,他直接打發走了打算找電話遙控指揮下屬,讓他們準備接待來訪的州議員的拉沃爾特:“就算沒那麽多工作,迴去睡一覺也好,您的氣色實在糟糕。”
於是安德雷德便咧著嘴將苦笑不已的拉沃爾特推出了咖啡館的門。
在離開之前,這位代表叮囑杜瓦,為四位遠道而來的法國軍人尋一個合適的餐館接風洗塵,杜瓦照做了。在一家幹淨整潔又不過分豪華的餐館坐下後,杜瓦向四個法國人推薦了幾道典型的美式餐點。他們來得相當早,因此廚師首先做的就是他們點的菜。四人本就饑腸轆轆,平底鍋煎肉排的聲音一傳出來,他們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我的父親沒有誇大其詞,您真的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演說家。”
“他謬讚了。”麵對戰友兒子的恭維,德內爾神色柔和地問道,“您今年多大?”
“正好二十歲,將軍。”羅伯特·杜瓦迴答道。
“一九二一年出生嘛,比我兒子小五歲。而且他也叫羅伯特,不過是法語發音——羅貝爾。”
提到羅貝爾,德內爾的臉上就不由得浮現出自豪的神情,這讓他的老戰友格拉謝爾感到由衷的高興。畢竟在兩年前的39年,德內爾每次不得不提到羅貝爾的時候都會特別強調“我的養子”,生怕別人不知道他不是自己的親生子嗣。
起初格拉謝爾還覺得他這位上級很不喜歡自己的養子,為此特別撇清“這不是我的種!”,但後來他才發覺(不止他一人這麽看),似乎是德內爾覺得自己……不配做羅貝爾的父親?!
這簡直荒唐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迴過神來的格拉謝爾聽到杜瓦饒有興趣地詢問:“那他還好嗎?”
“或許還好吧……他是自由法國的飛行員,不過暫時沒有戰鬥任務,所以應該還算安全。”
“真了不起,我也想成為一名軍人,我父親倒不反對,但我的母親卻很不高興……不過,將軍,他們都很尊敬您,您或許能幫助我們說服她?”
德內爾聽了小杜瓦的請求,輕輕一抬放在桌子上的手:“很抱歉,我不能,如果有可能,我甚至不想讓我的兒子成為一名軍人。”
小杜瓦疑惑又尷尬,一時不知該如何開口,好在此時餐廳的侍者推著餐車來到了無人桌前,便將這件事先告一段落了。
“聞起來真不錯。”德內爾讚歎了一聲。
“嚐起來更好。”他的勤務兵安德雷德先切塊炸牛排嚐了嚐,然後提示性地感慨了一句。
德內爾點點頭,用叉子插一塊肉填到嘴裏,然後一本正經地迴應道:“確實。”
由於長途奔波的疲勞,他們也沒四處參觀,隻在紐約的旅社中早早睡下。第二天一大早,一行人便趕往中央車站,踏上了前往美國首都的旅途。
四個小時後,法國軍事代表們抵達了華盛頓特區的聯合車站,在那裏,他們再次被美國人給予他們的禮遇震驚。當德內爾從車廂走下來的時候,一隊身著美國陸軍製服的樂手們立刻開始演奏第三共和國的“標準軍樂”《桑布雷與馬斯河軍團進行曲》。
代表團完全被這一幕感動了,安德雷德甚至跟著哼唱起來:
“桑布雷與馬斯河軍團,響應自由的唿喚,
沿著光榮的道路,他們將永垂萬年!”
————
本章出現的所有有名有姓的美共和國際縱隊成員均確有其人,經曆也與史實一致(除去德內爾參與的部分)。格斯·杜瓦(老杜瓦)是《巨人的隕落》中的人物,曾經在美國遠征軍第一師服役,他的兒子羅伯特·杜瓦(小杜瓦)則為杜撰。
盡管記不住名字,但德內爾還能迴憶起這位熟人的職務:“營政委同誌,感謝您的問候。(英語)”
“我早就不是什麽營政委了,戴澤南同誌。”林肯營營政委的臉上浮現出夾雜著懷念與懊惱的複雜神色,向德內爾伸出來自己的手,順便為自己做了個正式的介紹,“我的名字是約翰·蓋茨,現在是美共的團中央委員。(英語)”
“讓·德內爾·戴澤南,自由法國駐美軍事代表。(英語)”
“我們早就知道了,在西班牙的時候我就和沃爾夫——就是咱們十五國際旅的旅長——說過,您早晚有一天能成為一個將軍!(英語)”
“那您可真是高看我了,我真不是塊做將軍的料。(英語)”
“淨瞎扯。”蓋茨將手搭在了德內爾瘦削的肩膀上,將另一位國際縱隊的老兵介紹給他,“這裏還有咱們的另一位戰友:摩西·費舍曼,他是華盛頓營的創立者之一。不過您應該不認識他,因為他在37年就負傷迴國了,現在是反束棒黨難民協會的委員。(英語)”
“幸會,同誌。(英語)”
德內爾和這位同樣飽受病痛折磨的費舍曼先生握了手,後者問了他另一個問題:“您在英國有見到我們的旅長米爾頓?沃爾夫嗎?他還在英軍中做誌願者。(英語)”
“很遺憾,我從沒有見過他。(英語)”
費舍曼倒不覺得遺憾:“反正我們將來會再見麵的——在打擊辣脆分子的戰場上!(英語)”
“就是這樣。”圍上來的美國人操著半生不熟的法語紛紛表示讚同。
“將軍!”自由法國在美國的代表之一居易·夏爾·菲洛-拉沃爾特也在歡迎德內爾的人群之中,孱弱的他直到現在才穿過強壯的美國工人結成的人牆,向跨越重洋的同胞發出問候,“中尉,你們好!自由法國駐美代表團歡迎你們的到來!”
德內爾同樣也和這位拉沃爾特握了手:“代表團對我們有什麽安排嗎?”
拉沃爾特便將團長的安排報告給德內爾:“奧其爾巴特先生懇請您和您的下屬盡快趕往華盛頓。”
“我們怎麽去?”
“我們已經為您購買了明天早上的車票,還安排了一位向導。”
拉沃爾特轉過身,向一個青年招了招手,那個青年便快步走到德內爾的麵前,臉上還掛著靦腆的微笑。這個青年身材瘦削,麵容帥氣。美中不足之處在於,他的肩寬實在有限,再加上圓圓的腦袋,這讓他整個人看上去像是一個巨大的球頭錘。
看到這一幕,德內爾難得地微笑了。
“我是羅伯特·杜瓦,戴澤南將軍。”青年人用流利純正的法語做了自我介紹,“您可能還記得我的父親——他曾和您在阿爾貢森林戰役中並肩戰鬥過。”
“格斯·杜瓦上尉,我記得他,他應該在戰後退役做威爾遜總統的秘書了吧?他現在還好嗎?”
“勞您掛懷,將軍,家父現在好的不得了。”羅伯特·杜瓦笑著迴答道,“他盼望與您在華盛頓見麵。”
“那一天會很快到來的。”
德內爾向羅伯特點點頭,示意他跟著自己,然後便在蓋茨的引導下與前來歡迎他的美共支持者握手。盡管美國人堪稱“崇拜”的態度令他愧疚且難為情,但他不好打擊這些美共成員的熱情,特別是在這種有求於美國人的情況下。
所以他隻好伸出雙手跟美國人握手,如果美國人在和他握手的時候鞠躬,那麽他也迴以幅度相同甚至更大的鞠躬。既然帶頭的德內爾都如此謙遜,他身後的格拉謝爾等人也隻能以同樣的風格行事,不時對向他們打招唿的美國人迴禮。
四個人的舉措令美國人非常欣賞,在致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唿之後,不少美國人開始交頭接耳,說那些關於法國人非常傲慢的傳言恐怕十有八九是他們的老冤家英國人編造出來的:“就連美國的將軍都不會向一個工人鞠躬!(英語)”
德內爾沒有意識到,美國人在追逐名人這方麵一向有令人為之驚歎的熱情,一旦某位名流對了美國人的胃口,那麽他們的狂熱可不是一般人能吃得消的。德內爾的半個同胞瑪麗·居裏(居裏夫人生於波蘭,但在法國工作)就曾經體會過這一點,一聲高過一聲的歡唿曾令那位可敬的女士身心俱疲,以至於紐約時報的記者都不禁感慨:“美國人的熱情幾乎要殺死這位謙遜的女士!”
這次輪到了德內爾。
握手是不夠的,互相問候也不行,美共的支持者們一定要請德內爾講幾句話。德內爾既不忍心,也不適合推辭,於是他便在部下的協助下爬上了港口旁一家歇業冷飲店後的高台階,然後發表了一段簡短的英語演說,表達了對這些歡迎者的感謝和祝願,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在演講的過程中,甚至還有路過的旅客也圍上來聽聽這位身著法軍將官製服的異國軍人的演說。
在最後,德內爾宣稱:“1939年和1940年的災難並不是戰爭的重點,隻要我們一息尚存,希特勒和他的那些臭味相投的獨裁者們就永遠別想統治世界。我們能打敗法喜寺主義,我們也必須打敗法喜寺!(英語)”
他的話引起了美國人熱烈的掌聲,在他選擇用舉拳禮和西班牙語的“共和國萬歲”結尾時,熱烈的掌聲立刻轉為了海嘯般的歡唿。
…………
演講過後,心滿意足的美國人終於散去了,德內爾等人找了家清靜的咖啡館聊了一會和拉沃爾特聊了一會,便讓事務繁忙的後者迴去工作了。
按道理說,駐北美代表團總該委派一個地位較高的成員來接待自由法國為數不多的將軍之一,但德內爾不是那麽窮講究的人,他直接打發走了打算找電話遙控指揮下屬,讓他們準備接待來訪的州議員的拉沃爾特:“就算沒那麽多工作,迴去睡一覺也好,您的氣色實在糟糕。”
於是安德雷德便咧著嘴將苦笑不已的拉沃爾特推出了咖啡館的門。
在離開之前,這位代表叮囑杜瓦,為四位遠道而來的法國軍人尋一個合適的餐館接風洗塵,杜瓦照做了。在一家幹淨整潔又不過分豪華的餐館坐下後,杜瓦向四個法國人推薦了幾道典型的美式餐點。他們來得相當早,因此廚師首先做的就是他們點的菜。四人本就饑腸轆轆,平底鍋煎肉排的聲音一傳出來,他們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我的父親沒有誇大其詞,您真的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演說家。”
“他謬讚了。”麵對戰友兒子的恭維,德內爾神色柔和地問道,“您今年多大?”
“正好二十歲,將軍。”羅伯特·杜瓦迴答道。
“一九二一年出生嘛,比我兒子小五歲。而且他也叫羅伯特,不過是法語發音——羅貝爾。”
提到羅貝爾,德內爾的臉上就不由得浮現出自豪的神情,這讓他的老戰友格拉謝爾感到由衷的高興。畢竟在兩年前的39年,德內爾每次不得不提到羅貝爾的時候都會特別強調“我的養子”,生怕別人不知道他不是自己的親生子嗣。
起初格拉謝爾還覺得他這位上級很不喜歡自己的養子,為此特別撇清“這不是我的種!”,但後來他才發覺(不止他一人這麽看),似乎是德內爾覺得自己……不配做羅貝爾的父親?!
這簡直荒唐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迴過神來的格拉謝爾聽到杜瓦饒有興趣地詢問:“那他還好嗎?”
“或許還好吧……他是自由法國的飛行員,不過暫時沒有戰鬥任務,所以應該還算安全。”
“真了不起,我也想成為一名軍人,我父親倒不反對,但我的母親卻很不高興……不過,將軍,他們都很尊敬您,您或許能幫助我們說服她?”
德內爾聽了小杜瓦的請求,輕輕一抬放在桌子上的手:“很抱歉,我不能,如果有可能,我甚至不想讓我的兒子成為一名軍人。”
小杜瓦疑惑又尷尬,一時不知該如何開口,好在此時餐廳的侍者推著餐車來到了無人桌前,便將這件事先告一段落了。
“聞起來真不錯。”德內爾讚歎了一聲。
“嚐起來更好。”他的勤務兵安德雷德先切塊炸牛排嚐了嚐,然後提示性地感慨了一句。
德內爾點點頭,用叉子插一塊肉填到嘴裏,然後一本正經地迴應道:“確實。”
由於長途奔波的疲勞,他們也沒四處參觀,隻在紐約的旅社中早早睡下。第二天一大早,一行人便趕往中央車站,踏上了前往美國首都的旅途。
四個小時後,法國軍事代表們抵達了華盛頓特區的聯合車站,在那裏,他們再次被美國人給予他們的禮遇震驚。當德內爾從車廂走下來的時候,一隊身著美國陸軍製服的樂手們立刻開始演奏第三共和國的“標準軍樂”《桑布雷與馬斯河軍團進行曲》。
代表團完全被這一幕感動了,安德雷德甚至跟著哼唱起來:
“桑布雷與馬斯河軍團,響應自由的唿喚,
沿著光榮的道路,他們將永垂萬年!”
————
本章出現的所有有名有姓的美共和國際縱隊成員均確有其人,經曆也與史實一致(除去德內爾參與的部分)。格斯·杜瓦(老杜瓦)是《巨人的隕落》中的人物,曾經在美國遠征軍第一師服役,他的兒子羅伯特·杜瓦(小杜瓦)則為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