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勁,非常不對勁。”
德內爾小心翼翼地離開沙丘的鋒線,和身旁的偵查排長米勒軍士長一同迴到吉普車旁。他的兩個警衛員和偵查排的六個士兵都在附近警戒,司機坐在駕駛位上,車不熄火,隨時準備撤退,即使是電台兵都將自己的恩菲爾德上了膛。
德內爾一迴來,就讓電台兵唿叫團部。雖然太陽還沒有升起,但天已拂曉,因而電台兵如何操作設備,德內爾看的一清二楚。曾長期任下級軍官的他,常常會跟士兵多學一些技能,以免專業人士陣亡或重傷之後,自己不會用先進的設備。
雖然他現在很難算得上是下級軍官了,但這個習慣還是改不了。
“向團部報告,敵人數量超過預期,多了至少十一輛卡車,他們一定得到了增援,而且人數在一個連左右。如此一來,敵人兵力就達到了四個連。”
電台兵麵無表情地將德內爾的話加密,隨後再譯成摩爾斯電碼。隻是德內爾留意到,這個年輕人的頸後已有汗珠滲出——現在氣溫才十幾度,哪有那麽熱。
“緊張啊?”
電台兵下意識地就要把“緊張啊”寫進電文裏,寫了兩個數字才反應過來,德內爾上校這是在問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說自己不緊張還有什麽意義呢?於是他隻能尷尬地笑笑:“有點。”
這個電台兵憂慮歸憂慮,但發報的動作卻一點不慢,沒出一點差錯,的確是個合格的老兵。因此德內爾也無須開解,隻是一拍他的肩膀,就算是勉勵了。
發出電報之後,德內爾便讓軍士長帶領偵察部隊繼續偵查,自己則乘車返迴了摩步團的出發陣地,找到了在那裏坐立不安的勒克萊爾。
“你們那裏看不到綠洲裏麵的情況,但是偵查2班看到了。”等德內爾一來來,勒克萊爾立刻向他通報了最新的軍情,“有一夥軍裝和駐防部隊不同的意大利人出現在了營地裏,人數隻有兩個班,但帳篷卻多了一大片。應該是大多數人都去睡覺了,2班才無法確認人數!”
“是鹽湖的意大利人連夜轉移到了庫夫拉,理由尚不清楚,不過我看他們的防禦並不鬆懈,或許是因為我們的行蹤已經暴露的緣故。”
“那麽還打不打?”勒克萊爾確實略微有些著急,這夥突然出現的意大利精銳一下子讓雙方實力對比產生了不利於法軍的變化。
多出來的這夥意大利傘兵不僅僅是為摩步團增加了一支勁敵,還鼓舞了意大利人的士氣。意大利人的駐防部隊雖然戰力拉胯,但總歸是正規部隊,最起碼的訓練還是有的,一旦被有利於彼方的兵力對比振奮起士氣來,也會成為法軍不小的麻煩。
以寡擊眾,還是攻堅戰——意大利人那裏有一個不大的堡壘,雖然不能進駐全部軍隊,但駐紮一個連充當戰術支點還是不難的——這場仗不好打啊……
可所有人都不甘心就這樣灰溜溜地退迴乍得:“籌備了那麽久,戴高樂將軍也對這場戰鬥寄予厚望,難道我們隻能無功而返?再叫世人嘲諷自由法國的領袖是個眼高手低、隻會誇誇其談的麥克風將軍嗎?!”
也有軍官說:“風險實在太大了……”
“打仗哪能沒有風險!”迪奧上尉堅決要求開戰,“為了這次襲擊,我們訓練了多久?謀劃了多久?哪怕打不贏呢,至少也得放兩槍吧?”
聽到這話,勒克萊爾就有些不高興了:“如果就抱著放兩槍的態度和意大利人作戰,那還不如立刻撤退,省的猶豫不決,招致更大的損失!”
“抱歉,上校。”迪奧訥訥地低下頭。
待迪奧收聲之後,勒克萊爾才迴頭對德內爾說:“其實我也是主張打的,不知道戴澤南少校有何看法?”
勒克萊爾的潛台詞就是,作為這裏資曆最深、經驗最豐富的步兵軍官,德內爾能不能應付當前的情況?
“以三個輕裝連進攻三個輕裝連和一個加強連,我也沒有把握能必勝,更不能保證傷亡很小。”
聽到德內爾的話,主戰的軍官都感到有些失望。摩步團作為自由法國摩托化甚至機械化部隊的種子,確實不能承受得了太大損失。如果把第一摩步團的軍官和士官都葬送在沙漠裏,幾個月的沙漠遠程作戰經驗不說是化為烏有,也會損失大半。
縱然不甘心,但德內爾已經是他們這裏,乃至全世界最出色的步兵營級指揮官了,他都覺得勝算不大,那隻能說明形勢是真的不好。
不過接下來德內爾話鋒一轉,卻說出了令在場所有人都倍感驚訝的話語:“但是防禦或許沒問題。”
不是……就算用三個輕裝連防禦住意大利四個連的攻勢,有什麽意義嗎?現在進攻的是法國人啊。
“戰略上是我們進攻,但戰術上,我想我們可以采取防禦的態勢。”
德內爾的話讓大部分軍官摸不著頭腦,但勒克萊爾卻仿佛受到了啟發:“你的意思是?”
“截斷意大利人的補給線,然後與之對壘,讓他來攻!”
這個策略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畢竟現在勞師遠征的可是法國人。但幾個軍官一討論,立刻發現此方案未必不可行。自由法國自乍得到庫夫拉的補給線固然漫長,但意大利的補給線也不遑多讓。
所謂庫夫拉綠洲也隻是千裏沙海之中的一塊小小的綠地罷了,戰爭爆發之前,羅馬方麵從未重視過這塊不毛之地,其實戰爭爆發後也是。他們根本沒有想到會有軍隊將越過撒哈拉北進利比亞當做戰略,因此隻把自由法國軍隊當成一夥令人頭疼的沙漠海盜,最終也沒有將撒哈拉的防務加強到哪裏去,後勤也是如此。
而自由法國則不然,德內爾和勒克萊爾是真真正正打算將撒哈拉戰線發展成屬於自由法國的獨立戰線的!
汽車駱駝一直在籌措,部隊也在不斷訓練中。現在摩步團的攻勢確實是小打小鬧,可再過一年,等摩步團變成摩步旅甚至摩步師,看看兩人還當“沙漠海盜”不?
“將部隊一分為二,我帶2連和3連,再加4門迫擊炮,就能看住庫夫拉鎮和堡壘,1連勒克萊爾上校帶走北上,阻擊援軍和補給車隊,那兩輛卡車改的裝甲車也帶上。”
“打援的兵力會不會不足?”迪奧上尉有些懷疑,“勒克萊爾上校帶的人太少了吧?”
勒克萊爾卻不以為意:“戴澤南上校才帶兩個連,要看住兵力和火力都兩倍於己的敵人,兵力已經壓縮到極限了。我帶這一個連不少了,那個什麽傘兵連進入庫夫拉後,其他援軍搞不好有一半人是利比亞人,溝通交流都有問題,戰鬥力很差,人數也不會很多,我有擋住他們的自信。”
意大利不同於法國,前者在十九世紀下半葉才完成統一,殖民統治的經驗並不豐富,奪得利比亞也才不到三十年,治理水平和同化水平都遠不如法國人。如此一來,部隊中利比亞人能發揮的戰鬥力,便遠不如法軍中的殖民地人。
如果往一支法國部隊裏補充一部分塞內加爾人,這支部隊的戰鬥力不會下降太多,配上好的武器戰鬥力甚至還會強過本土的一些b級師。但如果往一個意大利部隊裏塞一半利比亞人,這個意大利部隊就廢了。
前些日子法軍之所以打意衛戍軍如虐嬰兒,利比亞人總是一觸即潰,讓意大利人的士氣暴跌,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我一個連擋住一個意大利人和利比亞人混編的營,問題不大。”
“但是來支援的部隊總會越來越多的。”迪奧提醒著自信的勒克萊爾,“我們和庫夫拉的意軍對壘可能要持續幾周。”
德內爾則迴答:“我們也會有援軍的,到時候我會不斷加強勒克萊爾上校的兵力。”
“哪來的援軍?”這倒讓迪奧想不明白了,“我們的補給快到極限了,再來援軍也撐不住啊。”
“我們的補給之所以快要到極限,是因為我們現在是一支摩托化部隊。”德內爾解釋道,“但是既然我準備帶兩個連和意大利人對壘,還要汽車幹什麽呢?把2連和3連的汽車全派去運送物資,後勤壓力不就小了?”
“對啊!”不少軍官這才醍醐灌頂。
“看來勒克萊爾上校把你們訓練得很好。”德內爾神色溫和地打趣道,“都忘了第三共和國的‘摩托化部隊’是個什麽東西了。”
像德內爾原先所在的第9摩托化步兵師,可不就是汽車扔下步兵就走嘛。
戰略既定,德內爾便和勒克萊爾一道調兵遣將。庫夫拉的東麵是一片細沙地,走人雖然可以,但走車絕對會陷下去。所以在德內爾指揮2連和3連搶占了庫夫拉西南和西北兩處高地後,就封鎖住了意大利人所有能走汽車的道路。
除了封鎖道路之外,德內爾還打算將意大利人的汽車打了。為了集中火力,他讓勒克萊爾把分給他的那兩門迫擊炮也暫時留給他。6門迫擊炮提前調好參數,對準了意大利人的車庫,就等德內爾一聲令下了。
…………
清晨6點50分,庫夫拉的意大利守軍吹響了起床哨,睡眼惺忪的意大利士兵正準備趁天還不熱完成武器的保養,卻突然聽到空中傳來了迫擊炮彈尖銳的唿嘯聲。
“atto nemico!!!”“francesi arrivando!!”
“怎麽亂成這個鬼樣子?”意大利人的狼狽相讓德內爾都看不下去了,“不是早就知道我們要來嗎?備戰備了些啥?”
一個共同的疑問浮現在自由法國官兵們的腦海中:“意大利人的精銳傘兵就這?”
德內爾小心翼翼地離開沙丘的鋒線,和身旁的偵查排長米勒軍士長一同迴到吉普車旁。他的兩個警衛員和偵查排的六個士兵都在附近警戒,司機坐在駕駛位上,車不熄火,隨時準備撤退,即使是電台兵都將自己的恩菲爾德上了膛。
德內爾一迴來,就讓電台兵唿叫團部。雖然太陽還沒有升起,但天已拂曉,因而電台兵如何操作設備,德內爾看的一清二楚。曾長期任下級軍官的他,常常會跟士兵多學一些技能,以免專業人士陣亡或重傷之後,自己不會用先進的設備。
雖然他現在很難算得上是下級軍官了,但這個習慣還是改不了。
“向團部報告,敵人數量超過預期,多了至少十一輛卡車,他們一定得到了增援,而且人數在一個連左右。如此一來,敵人兵力就達到了四個連。”
電台兵麵無表情地將德內爾的話加密,隨後再譯成摩爾斯電碼。隻是德內爾留意到,這個年輕人的頸後已有汗珠滲出——現在氣溫才十幾度,哪有那麽熱。
“緊張啊?”
電台兵下意識地就要把“緊張啊”寫進電文裏,寫了兩個數字才反應過來,德內爾上校這是在問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說自己不緊張還有什麽意義呢?於是他隻能尷尬地笑笑:“有點。”
這個電台兵憂慮歸憂慮,但發報的動作卻一點不慢,沒出一點差錯,的確是個合格的老兵。因此德內爾也無須開解,隻是一拍他的肩膀,就算是勉勵了。
發出電報之後,德內爾便讓軍士長帶領偵察部隊繼續偵查,自己則乘車返迴了摩步團的出發陣地,找到了在那裏坐立不安的勒克萊爾。
“你們那裏看不到綠洲裏麵的情況,但是偵查2班看到了。”等德內爾一來來,勒克萊爾立刻向他通報了最新的軍情,“有一夥軍裝和駐防部隊不同的意大利人出現在了營地裏,人數隻有兩個班,但帳篷卻多了一大片。應該是大多數人都去睡覺了,2班才無法確認人數!”
“是鹽湖的意大利人連夜轉移到了庫夫拉,理由尚不清楚,不過我看他們的防禦並不鬆懈,或許是因為我們的行蹤已經暴露的緣故。”
“那麽還打不打?”勒克萊爾確實略微有些著急,這夥突然出現的意大利精銳一下子讓雙方實力對比產生了不利於法軍的變化。
多出來的這夥意大利傘兵不僅僅是為摩步團增加了一支勁敵,還鼓舞了意大利人的士氣。意大利人的駐防部隊雖然戰力拉胯,但總歸是正規部隊,最起碼的訓練還是有的,一旦被有利於彼方的兵力對比振奮起士氣來,也會成為法軍不小的麻煩。
以寡擊眾,還是攻堅戰——意大利人那裏有一個不大的堡壘,雖然不能進駐全部軍隊,但駐紮一個連充當戰術支點還是不難的——這場仗不好打啊……
可所有人都不甘心就這樣灰溜溜地退迴乍得:“籌備了那麽久,戴高樂將軍也對這場戰鬥寄予厚望,難道我們隻能無功而返?再叫世人嘲諷自由法國的領袖是個眼高手低、隻會誇誇其談的麥克風將軍嗎?!”
也有軍官說:“風險實在太大了……”
“打仗哪能沒有風險!”迪奧上尉堅決要求開戰,“為了這次襲擊,我們訓練了多久?謀劃了多久?哪怕打不贏呢,至少也得放兩槍吧?”
聽到這話,勒克萊爾就有些不高興了:“如果就抱著放兩槍的態度和意大利人作戰,那還不如立刻撤退,省的猶豫不決,招致更大的損失!”
“抱歉,上校。”迪奧訥訥地低下頭。
待迪奧收聲之後,勒克萊爾才迴頭對德內爾說:“其實我也是主張打的,不知道戴澤南少校有何看法?”
勒克萊爾的潛台詞就是,作為這裏資曆最深、經驗最豐富的步兵軍官,德內爾能不能應付當前的情況?
“以三個輕裝連進攻三個輕裝連和一個加強連,我也沒有把握能必勝,更不能保證傷亡很小。”
聽到德內爾的話,主戰的軍官都感到有些失望。摩步團作為自由法國摩托化甚至機械化部隊的種子,確實不能承受得了太大損失。如果把第一摩步團的軍官和士官都葬送在沙漠裏,幾個月的沙漠遠程作戰經驗不說是化為烏有,也會損失大半。
縱然不甘心,但德內爾已經是他們這裏,乃至全世界最出色的步兵營級指揮官了,他都覺得勝算不大,那隻能說明形勢是真的不好。
不過接下來德內爾話鋒一轉,卻說出了令在場所有人都倍感驚訝的話語:“但是防禦或許沒問題。”
不是……就算用三個輕裝連防禦住意大利四個連的攻勢,有什麽意義嗎?現在進攻的是法國人啊。
“戰略上是我們進攻,但戰術上,我想我們可以采取防禦的態勢。”
德內爾的話讓大部分軍官摸不著頭腦,但勒克萊爾卻仿佛受到了啟發:“你的意思是?”
“截斷意大利人的補給線,然後與之對壘,讓他來攻!”
這個策略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畢竟現在勞師遠征的可是法國人。但幾個軍官一討論,立刻發現此方案未必不可行。自由法國自乍得到庫夫拉的補給線固然漫長,但意大利的補給線也不遑多讓。
所謂庫夫拉綠洲也隻是千裏沙海之中的一塊小小的綠地罷了,戰爭爆發之前,羅馬方麵從未重視過這塊不毛之地,其實戰爭爆發後也是。他們根本沒有想到會有軍隊將越過撒哈拉北進利比亞當做戰略,因此隻把自由法國軍隊當成一夥令人頭疼的沙漠海盜,最終也沒有將撒哈拉的防務加強到哪裏去,後勤也是如此。
而自由法國則不然,德內爾和勒克萊爾是真真正正打算將撒哈拉戰線發展成屬於自由法國的獨立戰線的!
汽車駱駝一直在籌措,部隊也在不斷訓練中。現在摩步團的攻勢確實是小打小鬧,可再過一年,等摩步團變成摩步旅甚至摩步師,看看兩人還當“沙漠海盜”不?
“將部隊一分為二,我帶2連和3連,再加4門迫擊炮,就能看住庫夫拉鎮和堡壘,1連勒克萊爾上校帶走北上,阻擊援軍和補給車隊,那兩輛卡車改的裝甲車也帶上。”
“打援的兵力會不會不足?”迪奧上尉有些懷疑,“勒克萊爾上校帶的人太少了吧?”
勒克萊爾卻不以為意:“戴澤南上校才帶兩個連,要看住兵力和火力都兩倍於己的敵人,兵力已經壓縮到極限了。我帶這一個連不少了,那個什麽傘兵連進入庫夫拉後,其他援軍搞不好有一半人是利比亞人,溝通交流都有問題,戰鬥力很差,人數也不會很多,我有擋住他們的自信。”
意大利不同於法國,前者在十九世紀下半葉才完成統一,殖民統治的經驗並不豐富,奪得利比亞也才不到三十年,治理水平和同化水平都遠不如法國人。如此一來,部隊中利比亞人能發揮的戰鬥力,便遠不如法軍中的殖民地人。
如果往一支法國部隊裏補充一部分塞內加爾人,這支部隊的戰鬥力不會下降太多,配上好的武器戰鬥力甚至還會強過本土的一些b級師。但如果往一個意大利部隊裏塞一半利比亞人,這個意大利部隊就廢了。
前些日子法軍之所以打意衛戍軍如虐嬰兒,利比亞人總是一觸即潰,讓意大利人的士氣暴跌,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我一個連擋住一個意大利人和利比亞人混編的營,問題不大。”
“但是來支援的部隊總會越來越多的。”迪奧提醒著自信的勒克萊爾,“我們和庫夫拉的意軍對壘可能要持續幾周。”
德內爾則迴答:“我們也會有援軍的,到時候我會不斷加強勒克萊爾上校的兵力。”
“哪來的援軍?”這倒讓迪奧想不明白了,“我們的補給快到極限了,再來援軍也撐不住啊。”
“我們的補給之所以快要到極限,是因為我們現在是一支摩托化部隊。”德內爾解釋道,“但是既然我準備帶兩個連和意大利人對壘,還要汽車幹什麽呢?把2連和3連的汽車全派去運送物資,後勤壓力不就小了?”
“對啊!”不少軍官這才醍醐灌頂。
“看來勒克萊爾上校把你們訓練得很好。”德內爾神色溫和地打趣道,“都忘了第三共和國的‘摩托化部隊’是個什麽東西了。”
像德內爾原先所在的第9摩托化步兵師,可不就是汽車扔下步兵就走嘛。
戰略既定,德內爾便和勒克萊爾一道調兵遣將。庫夫拉的東麵是一片細沙地,走人雖然可以,但走車絕對會陷下去。所以在德內爾指揮2連和3連搶占了庫夫拉西南和西北兩處高地後,就封鎖住了意大利人所有能走汽車的道路。
除了封鎖道路之外,德內爾還打算將意大利人的汽車打了。為了集中火力,他讓勒克萊爾把分給他的那兩門迫擊炮也暫時留給他。6門迫擊炮提前調好參數,對準了意大利人的車庫,就等德內爾一聲令下了。
…………
清晨6點50分,庫夫拉的意大利守軍吹響了起床哨,睡眼惺忪的意大利士兵正準備趁天還不熱完成武器的保養,卻突然聽到空中傳來了迫擊炮彈尖銳的唿嘯聲。
“atto nemico!!!”“francesi arrivando!!”
“怎麽亂成這個鬼樣子?”意大利人的狼狽相讓德內爾都看不下去了,“不是早就知道我們要來嗎?備戰備了些啥?”
一個共同的疑問浮現在自由法國官兵們的腦海中:“意大利人的精銳傘兵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