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兵!傳令兵!”
“到!”氣喘籲籲的年輕士兵哼哧哼哧跑到了營長德內爾的身邊,後者剛剛從臭水溝裏爬出來,從形象上來說幾乎沒有一絲一毫的體麵可言。但傳令兵並沒有小覷這位看似狼狽的軍官,營長的表現可以說和平時在訓練場上一樣可靠。
剛剛他可是跑去d連那裏傳令過的,d連後麵就是2營,2營被炸成什麽熊樣子他又不是看不見。
德內爾看到傳令兵似乎有些疲勞,於是便下令道:“韋德,先把你的步槍給我,還有子彈。”
“什麽……是!”盡管有些疑問,但傳令兵還是服從了命令,向營長交出了自己的卡賓槍和子彈袋。
“向c連和d連傳令,命令d連將所有傷員移交c連救治,c連可以留不超過一個排配合救護分隊完成救治任務。”德內爾接過步槍背在肩上之後,從挎包裏取出地圖,用藍鉛筆在上麵戳了兩個點,一個在無名高地側麵,另一個在高地上,“c連到這裏,d連到這裏,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在這兩地構建防禦陣地,動作要快!”
“是!”
待傳令兵再次狂奔而去,德內爾又命令救護分隊長立刻在附近建立救護站,隨後安排b連的一個班留下配合救護兵救治傷員。他看出b連大概有五六個人負重傷(輕傷員可以自己跟在救護兵旁邊等候處理),b連本就有一個救護兵,救護分隊出五六個人,再加一個班絕對夠用了。
其餘人呢?
“立刻向北方無名高地增援,快快快!”
德內爾可不敢賭這一波是德國人騷擾性質的轟炸,萬一德國大部隊就跟在後麵呢?!
身為營長的他緊握步槍,同b連官兵一同向數百米外的無名高地狂奔。當他們趕到那裏的時候,早十五分鍾部署在彼處的a連已經在高地上挖了一些散兵坑。
“偵查兵撒出去了嗎?”德內爾一停下腳步便向a連連長詢問軍情。
拉塞爾上尉迴答道:“撒出去了,少校,兩條公路和一條土路都有人看著,暫時還沒有情況!”
德內爾點點頭,接著便命令b連到左翼迅速構建陣地。過不多久,d連被部署到了a連背後,c連則部署到高地右翼,也就是布雷達公路以東的一片樹林裏。他下達過命令之後,又讓傳令兵找輛摩托車去團部匯報情況。
直到這一切都完成,他才跑去各連隊查明損失。
a連距離行軍大隊尚遠,又提前停下汽車構建陣地,因此並沒有遭受什麽損失。b連吃了最多的炸彈和槍子,但好在因為德內爾的反應較快,第一時間疏散,隻陣亡15人,另重傷7人,c連也差不多。d連傷亡最小,陣亡4人重傷6人。
各連的汽車損失慘重,但其他武器裝備大多完好。就輕武器而言,陣亡者的武器許多還能繼續使用,重武器損失了一門60毫米迫擊炮,總體戰鬥力損失也不大。
“我們的訓練確實有效果,少校!”d連連長博特阿上尉和與之一同返迴的副營長顯得頗為振奮,“跟我們緊挨著的2營被炸得那叫一個慘!”
“這可不是什麽好事。”德內爾的語氣變得有些嚴厲。
“抱歉,少校,我無意幸災樂禍,隻是對您的訓練表示讚歎……”d連連長博特阿上尉訕訕地致歉。
“安排人手,一有功夫就加強反坦克炮陣地。”德內爾沒有借題發揮,毫不拖泥帶水地布置任務,“能不能擋住德國人的坦克就看你的了!”
博特阿鄭重地敬了個禮,正要離開督促部下,卻又被德內爾叫住。
“您還有什麽指示嗎?”
“團裏加強給我們的高射炮是能平射的吧?擊穿坦克前裝甲有些困難,但擊穿坦克和裝甲車的側麵似乎不是問題?”
“事實上,擊穿二號坦克的前裝甲也沒有問題。”博特阿肯定了德內爾少校,但隨後又提醒道,“但是您必須注意,長官,高射炮移動不便,也沒有炮盾防護,所以跟坦克和裝甲車對射肯定會處於下風。”
“我沒有這個打算,我的意思是說——”德內爾跺了跺左腳,又指向了博特阿的身後,“如果把高射炮部署在這裏(高地的反斜麵),那麽當德國人的坦克想從兩側迂迴的時候,是不是可以用高射炮給他們一下子?”
“我認為可行,這就去辦!”d連連長博特阿上尉毫不猶豫地行動了起來。
不過還沒等高射炮陣地構建完成,德內爾就聽到東北方向傳來了一聲槍響,隨之而來的一串猛烈機槍掃射聲便傳到了眾人耳中。
接著,一輛摩托車載著三名a連的偵察兵向著高地狂奔而來,車上的軍士拚命向部隊報警:“德國人來了!”
“戰鬥準備!”
德內爾下達命令後,便立刻同奧布裏昂少校爬上了高地的製高點,掏出望遠鏡向東北方的地平線望去。
漫長的兩分鍾後,一輛灰色的坦克鑽過草叢出現在操場上,接著是第二輛、第三輛……一共八輛坦克,後麵還跟著少說有一個連的伴隨步兵,距離他們的陣地僅有不足四百米了。
“他們很自信啊。”德內爾冷笑道,“偵查和炮火準備都不做就直接強攻!”
說完這句話,他對士兵們下令:“自由射擊!”
話音剛落,各連的輕重武器便對著德國佬潑去暴風驟雨一般的彈藥,幾門迫擊炮也開始在各連長官的指揮下瘋狂射擊!
或許是打多了一觸即潰的荷蘭人,德國人對啃硬骨頭並沒有什麽心理準備,那一連的步兵瞬間就被壓製住了。而裝甲部隊(裝備的是二號坦克)剛要試圖反擊,便被d連的兩門反坦克炮瞬間報銷了兩個。
四百米之內,德內爾對部下的準頭很有信心,而d連的反坦克炮手也沒有辜負他的信任。一瞬間被幹掉兩輛坦克之後,那些德國坦克立刻放棄了對法軍步兵的反擊,開始搜尋法軍的反坦克炮,但這並不容易,因為兩門反坦克炮得手之後已經按照德內爾先前演習時的指示轉移了。
d連的軍官起初對德內爾把反坦克炮組當成狙擊手來用抱有疑慮,因為反坦克炮畢竟不是狙擊槍,往塹壕邊上架好就能打。構築可靠的反坦克炮的陣地就不容易,即使陣地是現成的,重新布置也需要時間。不僅如此,反坦克炮還是直射火炮,不可能被部署到反斜麵,如果在正斜麵部署的話,敵軍坦克很容易就能察覺,從而發起反擊,這樣的話轉移陣地的意義又何在呢?
但德內爾既然堅持這麽做,他們也隻好服從。不過德內爾還是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的,第一,反坦克炮應盡量在敵人視野範圍外轉移,陣地戰時要加寬交通壕,巷戰時要借助建築撤退,丘陵山地戰時要善於利用高地遮蔽。
萬一遇到全營被堵在毫無掩體的曠野上挨打的窘境,橫豎都是要完,那就隻好架好炮就亂打一通了。
“借助棱線轉移雖然好,但是火炮總得推出棱線射擊,那樣的話不還是得在德國人眼皮子底下架炮?德國佬一炮過來不還是全完了?”
雖然反坦克炮排的排長頗為信服營長,但涉及到自己小命的事不能不仔細。不過他的問題並沒有難倒德內爾,這位久經沙場的老軍人立刻反問道:“誰說讓你們把炮推出去了?”
“可不推出去俯角肯定不夠。”
“你就不能找個東西墊墊?”德內爾當時是這樣反問的,“往炮架下麵墊一個沙袋,還不夠就墊倆,不就什麽都解決了?”
“但這樣的話,開第二炮不就……”
問題剛問出口,反坦克炮排長便突然反應過來:打一炮換一個地方,哪有第二炮需要打?!
“年輕人經驗還是太少,這些都是我們在大戰時玩爛了的戰術,當年我們就是靠這招用數量劣勢的野戰炮跟德國佬對射的,現在無非是打步兵換成打坦克罷了。”德內爾歎了口氣,繼續說道,“如果有堅固掩體,你們當然應該按照操典予敵裝甲車輛以迅猛打擊,但有些時候來不及挖掩體,就需要動動腦子靈活作戰了。”
這不,這技巧首戰就用上了。
於是在德國佬眼中,他們才剛看到炮口煙塵,還沒來得及將炮塔轉向那個方向,兩炮帶走他們兩輛坦克的反坦克炮兵就已經拖著家什消失在棱線後,氣得他們破口大罵:
“這幫慫貨就這麽把自己的步兵隊友賣給我們了?!(德語)”
“高盧懦夫!(德語)”
看到剩下的六輛坦克把機炮放低準備重新壓製步兵的時候,德內爾的臉上再次露出了微笑。那些二號坦克還沒打幾梭子呢,架好炮的反坦克炮兵們咣咣兩炮過去,德國佬就又有兩輛坦克一毀一傷!
“唿叫23號!唿叫23號!該死的,連長陣亡了!我來接替指揮!法國佬不光這兩門反坦克炮!我們撞上了一個團,立刻撤退!(德語)”
反正他們怎麽也不相信步兵用的反坦克炮能在三分鍾之內重新布置到幾十米外!
由於高地攏共也不大,因此德內爾剛看到德國人準備倒車逃跑,便跑去命令反坦克炮兵不必再轉換陣地,把炮推上去接著打就好。反坦克炮排長達讓提少尉快活極了:一下子指揮部下幹掉三輛坦克,打廢了另一輛坦克的炮塔,一枚戰功獎章已經手拿把攥了!
“推上去,接著打!”他先向炮長下命令,隨後又迫不及待地跟德內爾分享他的發現,“少校您的打法還有個妙處:不固定炮架就開炮的話,後坐力會把炮直接推迴到棱線後,一瞬間就能完成隱蔽,就是需要多往下瞄一塊,因為炮口會往上翻,您真是……”
沒等他拍完馬屁,德內爾便臉色一變,立刻將其撲倒在地,同時大吼道:“臥倒!”
話音未落,德國人的反擊炮火便砸在了高地周遭,盡管d連並沒有來得及構建牢固的陣地,但德國人也沒什麽重炮,而且他們的80毫米迫擊炮也沒用上空爆引信炮彈,因此德內爾得以“從容”地拖著呆若木雞的少尉連滾帶爬翻進散兵坑。
德國人才炸了兩分多鍾,護衛營長心切的各連迫擊炮手就放棄了追殺平原上的德國步兵,直接調整坐標朝著德國人迫擊炮的大致位置一通炮擊。不管打沒打中,反正德國的迫擊炮很快啞火了。
德內爾從散兵坑裏爬出來,卻發現達讓提少尉並沒有跟著起身,他這才發現後者小腿被彈片豁了個大口子,傷口深可見骨,血流如注。
“救護兵!救護兵!”德內爾一邊唿叫專業人士的支援,一邊也盡自己所能為這個年輕軍官盡快止血。
d連的救護兵很快趕來,正看到達讓提疼得像殺豬一樣鬼嚎:“少校,您忘了先打止疼劑!”
“抱歉,這裏交給你了。”德內爾接著歉意地拍了拍達讓提的肩膀,在他軍服上留下了一個血手印,“放心,不是要命的傷,我們這就把你送下去,戰功獎章和戰傷獎章你能一起拿!”
說完德內爾便立刻返迴了指揮位置,在那裏,奧布裏昂正指揮部隊完成這場遭遇戰的收尾工作。
他舉起望遠鏡看向戰場,草地上布滿了德國人的屍體和坦克殘骸,短短十分鍾功夫,德國人就被報銷了一個坦克排加一整個步兵連:四輛坦克和少說也有一百名士兵。
“非常驚人的戰績,營長!”奧布裏昂毫無保留地稱讚著自己的長官。
“這是碰巧遇上個傻子了。”盡管對這一戰績還算滿意,但德內爾並沒有顯露出十分的高興,他立刻下令道,“繼續構建工事,德國人可能馬上發起下一波進攻。還有,把這裏的情況告知團部,讓他們提高警惕。”
“是!”
副手匆匆執行任務去了,德內爾放下望遠鏡,對身後無所事事的後勤分隊的分隊長說道:“安排一部分人手把傷員運到戰地醫院,迴來的時候給各連捎帶補充彈藥,該死的,這些事情還要我來提醒嗎?”
“抱歉,少校,我這就去執行!”
彈藥還沒運迴來,德國佬就又開始炮擊高地了,好在經過十多分鍾的努力,如今所有人都有自己的藏身之處。這次炮擊的主力並非迫擊炮,而是105mm榴彈炮,炸得高地上木屑橫飛、泥土四濺。
德內爾懷疑德軍後勤並不充裕,畢竟布雷達距離德國邊境線的距離已經與從裏爾到布雷達的距離相差無幾,而德軍在短短兩日內肯定沒有能力整合荷蘭的鐵路運輸網。果然,炮擊沒持續多久,德國人便又一次向高地發起了衝鋒。
“他們來得好快!為什麽這麽著急?”奧布裏昂少校對德國人如此草率地發起進攻感到非常不解。
“或許是想趁我們立足未穩、大部隊又來不及展開的時候先搶下這個高地。”德內爾一開始這樣猜測,但當然看到地平線上出現了密如螞蟻的德國軍隊的時候,立刻否定了自己的判斷,“又或許,他們是覺得碾死我們這個營輕而易舉。
————
逐章戰況梗概:
5月10日:德內爾的第95團1營越過邊境進入比利時;羅貝爾所在的航空團與德國空軍發生了一些小衝突;薇爾莉特在巴黎郵局照顧孕婦。
5月11日:德內爾的第95團1營進入荷蘭境內,在布雷達以南遭受空襲並隨後與德軍交火;羅貝爾擊落一架bf-109(疑似e型);薇爾莉特在巴黎郵局照顧孕婦。
“到!”氣喘籲籲的年輕士兵哼哧哼哧跑到了營長德內爾的身邊,後者剛剛從臭水溝裏爬出來,從形象上來說幾乎沒有一絲一毫的體麵可言。但傳令兵並沒有小覷這位看似狼狽的軍官,營長的表現可以說和平時在訓練場上一樣可靠。
剛剛他可是跑去d連那裏傳令過的,d連後麵就是2營,2營被炸成什麽熊樣子他又不是看不見。
德內爾看到傳令兵似乎有些疲勞,於是便下令道:“韋德,先把你的步槍給我,還有子彈。”
“什麽……是!”盡管有些疑問,但傳令兵還是服從了命令,向營長交出了自己的卡賓槍和子彈袋。
“向c連和d連傳令,命令d連將所有傷員移交c連救治,c連可以留不超過一個排配合救護分隊完成救治任務。”德內爾接過步槍背在肩上之後,從挎包裏取出地圖,用藍鉛筆在上麵戳了兩個點,一個在無名高地側麵,另一個在高地上,“c連到這裏,d連到這裏,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在這兩地構建防禦陣地,動作要快!”
“是!”
待傳令兵再次狂奔而去,德內爾又命令救護分隊長立刻在附近建立救護站,隨後安排b連的一個班留下配合救護兵救治傷員。他看出b連大概有五六個人負重傷(輕傷員可以自己跟在救護兵旁邊等候處理),b連本就有一個救護兵,救護分隊出五六個人,再加一個班絕對夠用了。
其餘人呢?
“立刻向北方無名高地增援,快快快!”
德內爾可不敢賭這一波是德國人騷擾性質的轟炸,萬一德國大部隊就跟在後麵呢?!
身為營長的他緊握步槍,同b連官兵一同向數百米外的無名高地狂奔。當他們趕到那裏的時候,早十五分鍾部署在彼處的a連已經在高地上挖了一些散兵坑。
“偵查兵撒出去了嗎?”德內爾一停下腳步便向a連連長詢問軍情。
拉塞爾上尉迴答道:“撒出去了,少校,兩條公路和一條土路都有人看著,暫時還沒有情況!”
德內爾點點頭,接著便命令b連到左翼迅速構建陣地。過不多久,d連被部署到了a連背後,c連則部署到高地右翼,也就是布雷達公路以東的一片樹林裏。他下達過命令之後,又讓傳令兵找輛摩托車去團部匯報情況。
直到這一切都完成,他才跑去各連隊查明損失。
a連距離行軍大隊尚遠,又提前停下汽車構建陣地,因此並沒有遭受什麽損失。b連吃了最多的炸彈和槍子,但好在因為德內爾的反應較快,第一時間疏散,隻陣亡15人,另重傷7人,c連也差不多。d連傷亡最小,陣亡4人重傷6人。
各連的汽車損失慘重,但其他武器裝備大多完好。就輕武器而言,陣亡者的武器許多還能繼續使用,重武器損失了一門60毫米迫擊炮,總體戰鬥力損失也不大。
“我們的訓練確實有效果,少校!”d連連長博特阿上尉和與之一同返迴的副營長顯得頗為振奮,“跟我們緊挨著的2營被炸得那叫一個慘!”
“這可不是什麽好事。”德內爾的語氣變得有些嚴厲。
“抱歉,少校,我無意幸災樂禍,隻是對您的訓練表示讚歎……”d連連長博特阿上尉訕訕地致歉。
“安排人手,一有功夫就加強反坦克炮陣地。”德內爾沒有借題發揮,毫不拖泥帶水地布置任務,“能不能擋住德國人的坦克就看你的了!”
博特阿鄭重地敬了個禮,正要離開督促部下,卻又被德內爾叫住。
“您還有什麽指示嗎?”
“團裏加強給我們的高射炮是能平射的吧?擊穿坦克前裝甲有些困難,但擊穿坦克和裝甲車的側麵似乎不是問題?”
“事實上,擊穿二號坦克的前裝甲也沒有問題。”博特阿肯定了德內爾少校,但隨後又提醒道,“但是您必須注意,長官,高射炮移動不便,也沒有炮盾防護,所以跟坦克和裝甲車對射肯定會處於下風。”
“我沒有這個打算,我的意思是說——”德內爾跺了跺左腳,又指向了博特阿的身後,“如果把高射炮部署在這裏(高地的反斜麵),那麽當德國人的坦克想從兩側迂迴的時候,是不是可以用高射炮給他們一下子?”
“我認為可行,這就去辦!”d連連長博特阿上尉毫不猶豫地行動了起來。
不過還沒等高射炮陣地構建完成,德內爾就聽到東北方向傳來了一聲槍響,隨之而來的一串猛烈機槍掃射聲便傳到了眾人耳中。
接著,一輛摩托車載著三名a連的偵察兵向著高地狂奔而來,車上的軍士拚命向部隊報警:“德國人來了!”
“戰鬥準備!”
德內爾下達命令後,便立刻同奧布裏昂少校爬上了高地的製高點,掏出望遠鏡向東北方的地平線望去。
漫長的兩分鍾後,一輛灰色的坦克鑽過草叢出現在操場上,接著是第二輛、第三輛……一共八輛坦克,後麵還跟著少說有一個連的伴隨步兵,距離他們的陣地僅有不足四百米了。
“他們很自信啊。”德內爾冷笑道,“偵查和炮火準備都不做就直接強攻!”
說完這句話,他對士兵們下令:“自由射擊!”
話音剛落,各連的輕重武器便對著德國佬潑去暴風驟雨一般的彈藥,幾門迫擊炮也開始在各連長官的指揮下瘋狂射擊!
或許是打多了一觸即潰的荷蘭人,德國人對啃硬骨頭並沒有什麽心理準備,那一連的步兵瞬間就被壓製住了。而裝甲部隊(裝備的是二號坦克)剛要試圖反擊,便被d連的兩門反坦克炮瞬間報銷了兩個。
四百米之內,德內爾對部下的準頭很有信心,而d連的反坦克炮手也沒有辜負他的信任。一瞬間被幹掉兩輛坦克之後,那些德國坦克立刻放棄了對法軍步兵的反擊,開始搜尋法軍的反坦克炮,但這並不容易,因為兩門反坦克炮得手之後已經按照德內爾先前演習時的指示轉移了。
d連的軍官起初對德內爾把反坦克炮組當成狙擊手來用抱有疑慮,因為反坦克炮畢竟不是狙擊槍,往塹壕邊上架好就能打。構築可靠的反坦克炮的陣地就不容易,即使陣地是現成的,重新布置也需要時間。不僅如此,反坦克炮還是直射火炮,不可能被部署到反斜麵,如果在正斜麵部署的話,敵軍坦克很容易就能察覺,從而發起反擊,這樣的話轉移陣地的意義又何在呢?
但德內爾既然堅持這麽做,他們也隻好服從。不過德內爾還是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的,第一,反坦克炮應盡量在敵人視野範圍外轉移,陣地戰時要加寬交通壕,巷戰時要借助建築撤退,丘陵山地戰時要善於利用高地遮蔽。
萬一遇到全營被堵在毫無掩體的曠野上挨打的窘境,橫豎都是要完,那就隻好架好炮就亂打一通了。
“借助棱線轉移雖然好,但是火炮總得推出棱線射擊,那樣的話不還是得在德國人眼皮子底下架炮?德國佬一炮過來不還是全完了?”
雖然反坦克炮排的排長頗為信服營長,但涉及到自己小命的事不能不仔細。不過他的問題並沒有難倒德內爾,這位久經沙場的老軍人立刻反問道:“誰說讓你們把炮推出去了?”
“可不推出去俯角肯定不夠。”
“你就不能找個東西墊墊?”德內爾當時是這樣反問的,“往炮架下麵墊一個沙袋,還不夠就墊倆,不就什麽都解決了?”
“但這樣的話,開第二炮不就……”
問題剛問出口,反坦克炮排長便突然反應過來:打一炮換一個地方,哪有第二炮需要打?!
“年輕人經驗還是太少,這些都是我們在大戰時玩爛了的戰術,當年我們就是靠這招用數量劣勢的野戰炮跟德國佬對射的,現在無非是打步兵換成打坦克罷了。”德內爾歎了口氣,繼續說道,“如果有堅固掩體,你們當然應該按照操典予敵裝甲車輛以迅猛打擊,但有些時候來不及挖掩體,就需要動動腦子靈活作戰了。”
這不,這技巧首戰就用上了。
於是在德國佬眼中,他們才剛看到炮口煙塵,還沒來得及將炮塔轉向那個方向,兩炮帶走他們兩輛坦克的反坦克炮兵就已經拖著家什消失在棱線後,氣得他們破口大罵:
“這幫慫貨就這麽把自己的步兵隊友賣給我們了?!(德語)”
“高盧懦夫!(德語)”
看到剩下的六輛坦克把機炮放低準備重新壓製步兵的時候,德內爾的臉上再次露出了微笑。那些二號坦克還沒打幾梭子呢,架好炮的反坦克炮兵們咣咣兩炮過去,德國佬就又有兩輛坦克一毀一傷!
“唿叫23號!唿叫23號!該死的,連長陣亡了!我來接替指揮!法國佬不光這兩門反坦克炮!我們撞上了一個團,立刻撤退!(德語)”
反正他們怎麽也不相信步兵用的反坦克炮能在三分鍾之內重新布置到幾十米外!
由於高地攏共也不大,因此德內爾剛看到德國人準備倒車逃跑,便跑去命令反坦克炮兵不必再轉換陣地,把炮推上去接著打就好。反坦克炮排長達讓提少尉快活極了:一下子指揮部下幹掉三輛坦克,打廢了另一輛坦克的炮塔,一枚戰功獎章已經手拿把攥了!
“推上去,接著打!”他先向炮長下命令,隨後又迫不及待地跟德內爾分享他的發現,“少校您的打法還有個妙處:不固定炮架就開炮的話,後坐力會把炮直接推迴到棱線後,一瞬間就能完成隱蔽,就是需要多往下瞄一塊,因為炮口會往上翻,您真是……”
沒等他拍完馬屁,德內爾便臉色一變,立刻將其撲倒在地,同時大吼道:“臥倒!”
話音未落,德國人的反擊炮火便砸在了高地周遭,盡管d連並沒有來得及構建牢固的陣地,但德國人也沒什麽重炮,而且他們的80毫米迫擊炮也沒用上空爆引信炮彈,因此德內爾得以“從容”地拖著呆若木雞的少尉連滾帶爬翻進散兵坑。
德國人才炸了兩分多鍾,護衛營長心切的各連迫擊炮手就放棄了追殺平原上的德國步兵,直接調整坐標朝著德國人迫擊炮的大致位置一通炮擊。不管打沒打中,反正德國的迫擊炮很快啞火了。
德內爾從散兵坑裏爬出來,卻發現達讓提少尉並沒有跟著起身,他這才發現後者小腿被彈片豁了個大口子,傷口深可見骨,血流如注。
“救護兵!救護兵!”德內爾一邊唿叫專業人士的支援,一邊也盡自己所能為這個年輕軍官盡快止血。
d連的救護兵很快趕來,正看到達讓提疼得像殺豬一樣鬼嚎:“少校,您忘了先打止疼劑!”
“抱歉,這裏交給你了。”德內爾接著歉意地拍了拍達讓提的肩膀,在他軍服上留下了一個血手印,“放心,不是要命的傷,我們這就把你送下去,戰功獎章和戰傷獎章你能一起拿!”
說完德內爾便立刻返迴了指揮位置,在那裏,奧布裏昂正指揮部隊完成這場遭遇戰的收尾工作。
他舉起望遠鏡看向戰場,草地上布滿了德國人的屍體和坦克殘骸,短短十分鍾功夫,德國人就被報銷了一個坦克排加一整個步兵連:四輛坦克和少說也有一百名士兵。
“非常驚人的戰績,營長!”奧布裏昂毫無保留地稱讚著自己的長官。
“這是碰巧遇上個傻子了。”盡管對這一戰績還算滿意,但德內爾並沒有顯露出十分的高興,他立刻下令道,“繼續構建工事,德國人可能馬上發起下一波進攻。還有,把這裏的情況告知團部,讓他們提高警惕。”
“是!”
副手匆匆執行任務去了,德內爾放下望遠鏡,對身後無所事事的後勤分隊的分隊長說道:“安排一部分人手把傷員運到戰地醫院,迴來的時候給各連捎帶補充彈藥,該死的,這些事情還要我來提醒嗎?”
“抱歉,少校,我這就去執行!”
彈藥還沒運迴來,德國佬就又開始炮擊高地了,好在經過十多分鍾的努力,如今所有人都有自己的藏身之處。這次炮擊的主力並非迫擊炮,而是105mm榴彈炮,炸得高地上木屑橫飛、泥土四濺。
德內爾懷疑德軍後勤並不充裕,畢竟布雷達距離德國邊境線的距離已經與從裏爾到布雷達的距離相差無幾,而德軍在短短兩日內肯定沒有能力整合荷蘭的鐵路運輸網。果然,炮擊沒持續多久,德國人便又一次向高地發起了衝鋒。
“他們來得好快!為什麽這麽著急?”奧布裏昂少校對德國人如此草率地發起進攻感到非常不解。
“或許是想趁我們立足未穩、大部隊又來不及展開的時候先搶下這個高地。”德內爾一開始這樣猜測,但當然看到地平線上出現了密如螞蟻的德國軍隊的時候,立刻否定了自己的判斷,“又或許,他們是覺得碾死我們這個營輕而易舉。
————
逐章戰況梗概:
5月10日:德內爾的第95團1營越過邊境進入比利時;羅貝爾所在的航空團與德國空軍發生了一些小衝突;薇爾莉特在巴黎郵局照顧孕婦。
5月11日:德內爾的第95團1營進入荷蘭境內,在布雷達以南遭受空襲並隨後與德軍交火;羅貝爾擊落一架bf-109(疑似e型);薇爾莉特在巴黎郵局照顧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