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滿臉尷尬,腦袋不自覺地縮了縮,一聲不吭,隻顧埋頭扒拉著碗裏的飯。


    李景運呢,猛地一拍大腿,他滿臉堆笑,手裏還握著筷子,就迫不及待地指著張華,剛要開口說話。


    眼角餘光不經意間瞥見慧芳阿姨那似笑非笑、帶著幾分嗔怪的眼神,瞬間像被點了啞穴,笑容僵在臉上,腦袋也跟著耷拉下去。


    可不是嘛,這倆活寶剛剛胡言亂語一通,嬉鬧間竟把慧芳阿姨也牽扯進來了。


    他們倆活該被慧芳阿姨罵。


    沈麗娜和高倩這兩位心有靈犀的妻子,相視而笑,那笑容裏滿是對自家老公窘態的調侃。


    她們各自瞧著李景運和張華的模樣,笑得愈發歡快,清脆的笑聲在屋內迴蕩,為這溫馨的飯桌又添了幾分活潑與俏皮。


    李叔坐在一旁,隻是靜靜地微笑著,那笑容裏蘊含著長輩對晚輩們玩鬧的包容與寵溺。


    在這氛圍微妙的時刻,敢出來攪和、插科打諢的,也就隻有高長山這 “老頑童” 了。


    隻見他全然不顧幾個小輩正圍坐在一桌吃飯,直接扭頭朝著盧慧芳,說道:“我說親家母喲,你年輕那會兒,那也是漂亮得跟朵盛開的花兒似的。


    你咋就沒尋思著,跟哪個高級領導幹部生個私生子啥的呢?”


    盧慧芳一聽,臉上瞬間泛起一抹佯裝的怒色,笑罵道:“你瞅瞅,倆孩子不懂事瞎鬧,你高長山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咋也跟著瞎起哄呢?


    你就可勁兒得意吧,等你們家老溫迴來了,看我不跟她好好嘮嘮,讓她好好收拾收拾你這老不正經的!”


    這便是這個特殊大家庭所展現出的獨特和睦氛圍。


    它並非由傳統意義上單一血脈相連的家庭構成,而是匯聚了來自三個不同家庭的成員,共同拚湊出一個獨一無二的溫暖小世界。


    在這個特殊的家庭裏,每個人都背負著自己獨特的過往與經曆,或曲折,或平淡,但他們卻能奇妙地和諧共處,彼此間關愛有加。


    而這一切和諧的根源,恰似一根無形卻堅韌的紐帶,將所有人緊緊維係在一起,這根紐帶,便是張華。


    家庭成員們對彼此滿是尊重、理解與包容。


    盡管各自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秉持著各異的價值觀,可他們都心甘情願地為了這個特殊的家,努力去適應、去改變。


    他們學會了耐心傾聽對方的心聲,尊重彼此的每一個選擇,並且在遭遇困難時,毫不猶豫地相互扶持,攜手共進。


    這個特殊的大家庭,就宛如一座寧靜而溫暖的港灣。


    無論外麵的世界如何喧囂紛擾、複雜多變,這裏永遠洋溢著歡聲笑語,流淌著無盡的關懷。


    在這裏,每一個人都能精準地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深深感受到那份獨有的家庭溫暖與歸屬感。


    這時,一直沉默的李叔好不容易止住笑,清了清嗓子,說道:“行了行了,不瞎鬧騰了,說正事。”


    他將臉轉向張華:“張華啊,你這次跑資金曆經艱難,能引起羅書記的高度重視,我認為這背後可是有不少門道啊。


    其一呢,足以見得羅書記對北原市的發展那是真心實意地上心;


    其二,咱們省直機關長期以來存在的人浮於事、散漫拖遝、推諉扯皮的不良工作作風,確實到了非整治不可的緊要關頭了。


    羅書記巧妙地借著這個由頭,雷厲風行地開展整治行動,這不,正好為你爭取資金開辟了一條順暢的道路;


    其三,依我看呐,張華你的能力是實實在在獲得了羅書記的認可。


    羅書記派你去北原市工作,就是盼著你能在那兒大展拳腳,把工作幹得漂漂亮亮的。


    可如今北原市的形勢所迫,你不得不迴省城四處奔波找資金,這無疑分散了你的工作重心,這肯定也不是羅書記願意看到的。


    反正不管從公從私哪個角度來講,羅書記召開這次會議都是必然之舉。”


    他這一番鞭辟入裏的分析,恰似一陣及時雨,瞬間澆滅了剛剛的嬉鬧之火。


    眾人紛紛收起笑容,一臉認真地聆聽著,眼神裏滿是對李叔這番見解的認同與欽佩。


    張華更是不住地點頭,對李叔的分析深表讚同。


    高長山若有所思,微微頷首說道:“老李這麽一剖析,還真是這個理兒。


    之前咱們都隻看到張華跑資金成功這表麵的風光熱鬧,壓根兒沒往深層次去琢磨。


    這麽看來,羅書記這一招棋,下得那叫一個妙啊,既有力地推動了北原市的工作進展,又順帶整治了機關作風,可謂是一舉兩得。”


    李景運也抬起頭來,說道:“是啊,我之前還光眼饞張華這好運氣,現在仔細想想,背後竟藏著這麽多門道。


    羅書記這份魄力,咱是真服了。


    我說張市長,你在北原市可得加把勁,好好幹出一番成績來,不然都對不起羅書記這番良苦用心呐!”


    李叔瞧了瞧李景運,說道:“我說景運同誌,你這馬上就要走馬上任當縣長了,不趕緊琢磨琢磨自己往後該幹的事兒,還有閑心操心人家張市長的工作?


    你這手伸得是不是有點太長啦?”


    李景運聽了,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


    高長山接著說道:“張華這事兒給咱們提了個醒,尤其是倩倩你們幾個年輕人,記住了,不管做啥事兒,別總眼巴巴地等著機會上門,真才實學才是立身之本。


    平日裏把自己手頭的工作幹得漂亮出彩了,機會自然而然就會找上門來。”


    就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樓梯處突然傳來一陣清晰的腳步聲。


    眾人下意識地轉頭望去,隻見一個身影緩緩走了上來,定睛一看,竟是王滿倉。


    按照事先的約定,今天王滿倉從平河趕迴方莊,就是來接張華過去的。


    石麗瞧見王滿倉迴來了,眼睛瞬間亮了起來,滿心歡喜,動作麻利地起身,快步走向廚房,不一會兒就幫王滿倉取來了碗筷。


    王滿倉坐下後,石麗貼心地幫他盛好飯。


    緊接著,王滿倉便開始簡要匯報平河方麵當前的情況。


    目前,小舅媽春秀的喪事布置已然全部準備就緒,就隻等明日出殯了。


    小舅劉會軍在當地雖說算不上唿風喚雨的大人物,但也算是小有名氣,而且還是個積極向上的先進分子,因此,當地鄉村兩級的幹部對他都頗為照顧。


    不僅如此,劉會軍平日裏在當地為人處世極為妥帖,十裏八鄉的老百姓們一提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誇讚。


    如今他的妻子春秀竟突遭如此橫禍,不幸離世,這讓十裏八鄉的鄉親們都深感同情與惋惜。


    更重要的是,在農村有個延續多年的重要習俗,但凡哪戶人家遭遇白事,全村人都必須主動上前幫忙。


    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絕不能讓這戶人家在痛失親人的艱難時刻,還遭受全村人的冷落。


    再者,這幾年下來,大家都已知道,曾經那位聲名遠揚的 “張華鄉長”,如今已然升任為 “張華副市長” 了,而他恰恰是劉會軍大姐的兒子!


    自從劉會軍與這個外甥相認後,張華對小舅那可是關懷備至。不僅掏錢給小舅買了一輛車,還幫著開了一家超市。如今更是聽聞,張華副市長竟然要親自趕來,為他的小舅媽送上 “最後一程”。


    這消息一傳開,著實讓大家感到意想不到。


    而且,被張華副市長視為 “娘” 的小姨張蘭,在張華副市長的嶽母溫廳長的陪同下,坐著小轎車專程趕來,前前後後忙個不停,精心操辦著這場喪事。


    不僅如此,這事兒早已超出了縣鄉兩級的範疇,就連平河市的領導們,都專門派人前來,參與這場吊唁和慰問活動。


    如此一來,十裏八鄉的人們得知消息後,紛紛自發趕來幫忙,還有眾多人親自上門吊唁,人數之多,遠超想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鄉鎮公務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木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木刀並收藏我是鄉鎮公務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