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趙東來的小心思
這場飯局,因老省長何康華的加入,瞬間有了別樣的氛圍。
老省長雖極力融入,言談舉止盡顯親和,試圖做個普通食客,可往昔久居高位形成的威嚴氣場,哪能輕易消散?
即便他已竭盡全力放下官架子,在眾人眼中,他依舊是那位令人敬畏的老省長。
想當年,“何康華” 三個字,在整個南陸省可是權力與威望的象征。
如今雖已退休,可當大家首次與這位昔日風雲人物圍坐酒桌,推杯換盞間,內心的拘謹與不自在還是難以掩飾。
且說趙東來,省農業廳副廳長。
他起步於省環保廳,在那積累了豐富經驗與資源,一番努力輾轉後,成功晉升至農業廳副廳長之位。
說來也巧,他先後與溫雲霞、高長山夫婦在同一單位共事,之後又和張華在農業廳短暫同事過。
昨日,趙東來前往省農經辦洽談工作,正待在付主任辦公室。
高長山致電付主任,邀請其今日赴飯局,趙東來恰巧在場。
趙東來素以善於鑽營聞名,聽聞此事,心中頓生雙重想法:一來,純粹是好奇;二來,也想著借此機會拉近與高長山的關係。
畢竟,高長山和溫雲霞有個極為出色的女婿張華。
在趙東來眼裏,張華當初在省農業廳不過是短暫過渡,如今卻已成為北原市常務副市長,妥妥的躋身進了北原市的權力核心圈。
省廳機關單位領導大多向往到地市級黨委政府任職,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幾點:
其一,關乎實際權力與決策自主性。
省廳領導職級雖高,可決策時受諸多因素掣肘,上級領導、其他分管副職以及複雜程序等,常讓其難以完全自主的推行想法,實際拍板權也有限。
到了地市級黨委政府,就有了更大自主權與決策權,能直接部署或參與部署,實施決策,為想幹實事、出成績的領導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其二,個人發展前景更為廣闊。
在省廳工作,晉升到一定階段,晉升通道易變窄,廳級領導再往上晉升機會少。
而地市級黨委政府作為基層治理的關鍵平台,領導在此積累業績與經驗,更易被上級關注,獲得晉升契機。
舉個例子,副省級城市公安局長,不僅有望晉升市委常委,還可能被提拔或交流至其他省份擔任省公安廳廳長,從而躋身副部級幹部行列。
其三,工作成就感與價值實現層麵。
省廳工作多是宏觀指導與政策製定,與基層群眾接觸少,領導難有直接具體的工作成果,缺乏貼近群眾解決民生問題帶來的成就感。
而地市級黨委政府的工作則是直麵基層群眾,處理的都是百姓關心的治安、教育、醫療、就業等問題。
在此任職能讓領導真切感受到工作對群眾生活的影響,實現個人價值與職業理想,收獲更強的工作成就感與滿足感。
其四,豐富工作經曆與提升綜合能力。
省廳工作側重宏觀層麵,領導幹部積累了宏觀思維能力。
地市級黨委政府工作更具體綜合,要求領導幹部具備更強的組織協調、應急處理、溝通談判等能力。
到地市任職,省廳領導幹部能在不同環境鍛煉提升綜合能力,豐富工作經曆,使領導能力更全麵。
趙東來作為省農業廳的一名普通的副廳長,在一正八副的權力圈子裏想脫穎而出,勢必登天。
他焉能沒有下到地方黨委政府任職的渴望?
可是,他沒有路子啊!
今日他終於有幸踏入高長山的家門,但實際上這裏應該被稱為張華的家才更為貼切。
當目光初次觸及到張華那座自建房屋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強烈的羨慕。
這房子雖說並非那種氣勢恢宏、令人歎為觀止的豪宅,其內部裝修也稱不上有多麽的奢華和金碧輝煌。
但僅僅隻是瞧一眼寬敞無比的大客廳、用矮木精心打造而成且錯落有致的隔斷所劃分出的大廚房,以及客廳之外那個寬闊得足以讓人盡情舒展身心的平台,便已讓他心生向往,甚至連口水都差點忍不住要流出來了。
仔細估算一下,建造這樣一整棟樓房所需的花費遠比他現在居住的商品住房便宜不少!
而且此地不僅自然環境優美宜人,四周靜謐祥和。
更難能可貴的是它與繁華喧囂的市區之間的距離恰到好處,既不會過於偏遠而顯得與世隔絕,又能夠遠離城市的嘈雜與紛擾,享受那份獨屬於鄉村的寧靜與閑適。
趙東來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下參與了與大家的聊天。
當從高長山口中得知張華不但一會迴來吃飯,還要給幾位叔叔敬酒的時候,趙東來都快心花怒放了。
就在這時,高長山繼續說道:“我估摸啊,咱們這頓午飯恐怕沒法痛痛快快地暢飲一番啦!
為啥呢?張華這次可是帶迴了一位極其重要的貴客喲!
這位貴客呀,是張華特意邀請來跟大家夥兒一同喝酒的。”
眾人聞聽此言,一個個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紛紛迫不及待地追問起來:“到底是誰呀?快告訴我們唄!”
然而,無論是高長山本人,還是坐在一旁的李延海,麵對大夥兒連珠炮似的發問,卻都隻是微微一笑,輕描淡寫地迴應道:
“別急嘛,稍安勿躁,等會兒你們親眼瞧見了自然也就清楚啦!”
就這樣,在一片好奇與期待交織的氛圍中,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終於,門口傳來一陣腳步聲和寒暄聲。
緊接著,張華滿麵笑容地陪著一位精神矍鑠、氣質不凡的老者走了進來。
待看清來人麵容之後,在場所有人不禁全都大吃了一驚——原來,這位貴客竟然是德高望重的老省長何康華!
一時間,平台上原本輕鬆熱鬧的氣氛瞬間變得有些拘謹起來。
大家麵麵相覷,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是好。
而老省長則顯得十分和藹可親,微笑著向眾人點頭示意,並主動開口打起了招唿,這才讓略顯尷尬的局麵稍稍緩和了一些。
隨後,這場別開生麵的午宴便正式開始了。
盡管眾人心中仍對老省長的突然到訪感到驚訝不已,但隨著美酒佳肴陸續上桌,以及張華和老省長不時地引領話題,現場的氛圍也逐漸重新活躍了起來。
大家推杯換盞,談笑風生,好不熱鬧……整個中午的飯局,就在這般既充滿驚喜又和諧融洽的狀態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趙東來心中的激動難以言表。
尤其是在用餐的時候,他驚訝地發現張華竟然和老省長緊挨著坐在了一起。
這兩個人之間的互動實在是太有趣了,他們一邊享受著美食美酒,一邊談笑風生。
那親密的樣子,有時看起來宛如一對父子,有時又像是爺孫倆。
一會兒他們顯得格外親熱,相互夾菜、敬酒;一會兒又互相打趣逗樂,歡聲笑語不斷。
然而,在這場飯局之中,如果仔細觀察就能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占便宜的永遠都是張華,而吃虧的總是那位德高望重的老省長。
比如說,張華會故意開一些玩笑讓老省長多喝幾杯酒,或者搶著吃掉最後一口美味佳肴,但即便如此,老省長也絲毫沒有表現出不悅。
相反,他不僅欣然的接受了張華的這些“小欺負”,甚至臉上還洋溢著發自內心的喜悅笑容。
每當老省長將目光投向張華時,那眼神裏所蘊含的情感更是讓人羨慕和感動不已。
那眼光中滿滿的都是對張華的關愛與信任,仿佛張華就是他生命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無比珍貴且無可替代。
這種深厚的情誼,看在眾人的眼裏,誰都不禁為之動容!
這場飯局,因老省長何康華的加入,瞬間有了別樣的氛圍。
老省長雖極力融入,言談舉止盡顯親和,試圖做個普通食客,可往昔久居高位形成的威嚴氣場,哪能輕易消散?
即便他已竭盡全力放下官架子,在眾人眼中,他依舊是那位令人敬畏的老省長。
想當年,“何康華” 三個字,在整個南陸省可是權力與威望的象征。
如今雖已退休,可當大家首次與這位昔日風雲人物圍坐酒桌,推杯換盞間,內心的拘謹與不自在還是難以掩飾。
且說趙東來,省農業廳副廳長。
他起步於省環保廳,在那積累了豐富經驗與資源,一番努力輾轉後,成功晉升至農業廳副廳長之位。
說來也巧,他先後與溫雲霞、高長山夫婦在同一單位共事,之後又和張華在農業廳短暫同事過。
昨日,趙東來前往省農經辦洽談工作,正待在付主任辦公室。
高長山致電付主任,邀請其今日赴飯局,趙東來恰巧在場。
趙東來素以善於鑽營聞名,聽聞此事,心中頓生雙重想法:一來,純粹是好奇;二來,也想著借此機會拉近與高長山的關係。
畢竟,高長山和溫雲霞有個極為出色的女婿張華。
在趙東來眼裏,張華當初在省農業廳不過是短暫過渡,如今卻已成為北原市常務副市長,妥妥的躋身進了北原市的權力核心圈。
省廳機關單位領導大多向往到地市級黨委政府任職,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幾點:
其一,關乎實際權力與決策自主性。
省廳領導職級雖高,可決策時受諸多因素掣肘,上級領導、其他分管副職以及複雜程序等,常讓其難以完全自主的推行想法,實際拍板權也有限。
到了地市級黨委政府,就有了更大自主權與決策權,能直接部署或參與部署,實施決策,為想幹實事、出成績的領導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其二,個人發展前景更為廣闊。
在省廳工作,晉升到一定階段,晉升通道易變窄,廳級領導再往上晉升機會少。
而地市級黨委政府作為基層治理的關鍵平台,領導在此積累業績與經驗,更易被上級關注,獲得晉升契機。
舉個例子,副省級城市公安局長,不僅有望晉升市委常委,還可能被提拔或交流至其他省份擔任省公安廳廳長,從而躋身副部級幹部行列。
其三,工作成就感與價值實現層麵。
省廳工作多是宏觀指導與政策製定,與基層群眾接觸少,領導難有直接具體的工作成果,缺乏貼近群眾解決民生問題帶來的成就感。
而地市級黨委政府的工作則是直麵基層群眾,處理的都是百姓關心的治安、教育、醫療、就業等問題。
在此任職能讓領導真切感受到工作對群眾生活的影響,實現個人價值與職業理想,收獲更強的工作成就感與滿足感。
其四,豐富工作經曆與提升綜合能力。
省廳工作側重宏觀層麵,領導幹部積累了宏觀思維能力。
地市級黨委政府工作更具體綜合,要求領導幹部具備更強的組織協調、應急處理、溝通談判等能力。
到地市任職,省廳領導幹部能在不同環境鍛煉提升綜合能力,豐富工作經曆,使領導能力更全麵。
趙東來作為省農業廳的一名普通的副廳長,在一正八副的權力圈子裏想脫穎而出,勢必登天。
他焉能沒有下到地方黨委政府任職的渴望?
可是,他沒有路子啊!
今日他終於有幸踏入高長山的家門,但實際上這裏應該被稱為張華的家才更為貼切。
當目光初次觸及到張華那座自建房屋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強烈的羨慕。
這房子雖說並非那種氣勢恢宏、令人歎為觀止的豪宅,其內部裝修也稱不上有多麽的奢華和金碧輝煌。
但僅僅隻是瞧一眼寬敞無比的大客廳、用矮木精心打造而成且錯落有致的隔斷所劃分出的大廚房,以及客廳之外那個寬闊得足以讓人盡情舒展身心的平台,便已讓他心生向往,甚至連口水都差點忍不住要流出來了。
仔細估算一下,建造這樣一整棟樓房所需的花費遠比他現在居住的商品住房便宜不少!
而且此地不僅自然環境優美宜人,四周靜謐祥和。
更難能可貴的是它與繁華喧囂的市區之間的距離恰到好處,既不會過於偏遠而顯得與世隔絕,又能夠遠離城市的嘈雜與紛擾,享受那份獨屬於鄉村的寧靜與閑適。
趙東來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下參與了與大家的聊天。
當從高長山口中得知張華不但一會迴來吃飯,還要給幾位叔叔敬酒的時候,趙東來都快心花怒放了。
就在這時,高長山繼續說道:“我估摸啊,咱們這頓午飯恐怕沒法痛痛快快地暢飲一番啦!
為啥呢?張華這次可是帶迴了一位極其重要的貴客喲!
這位貴客呀,是張華特意邀請來跟大家夥兒一同喝酒的。”
眾人聞聽此言,一個個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紛紛迫不及待地追問起來:“到底是誰呀?快告訴我們唄!”
然而,無論是高長山本人,還是坐在一旁的李延海,麵對大夥兒連珠炮似的發問,卻都隻是微微一笑,輕描淡寫地迴應道:
“別急嘛,稍安勿躁,等會兒你們親眼瞧見了自然也就清楚啦!”
就這樣,在一片好奇與期待交織的氛圍中,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終於,門口傳來一陣腳步聲和寒暄聲。
緊接著,張華滿麵笑容地陪著一位精神矍鑠、氣質不凡的老者走了進來。
待看清來人麵容之後,在場所有人不禁全都大吃了一驚——原來,這位貴客竟然是德高望重的老省長何康華!
一時間,平台上原本輕鬆熱鬧的氣氛瞬間變得有些拘謹起來。
大家麵麵相覷,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是好。
而老省長則顯得十分和藹可親,微笑著向眾人點頭示意,並主動開口打起了招唿,這才讓略顯尷尬的局麵稍稍緩和了一些。
隨後,這場別開生麵的午宴便正式開始了。
盡管眾人心中仍對老省長的突然到訪感到驚訝不已,但隨著美酒佳肴陸續上桌,以及張華和老省長不時地引領話題,現場的氛圍也逐漸重新活躍了起來。
大家推杯換盞,談笑風生,好不熱鬧……整個中午的飯局,就在這般既充滿驚喜又和諧融洽的狀態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趙東來心中的激動難以言表。
尤其是在用餐的時候,他驚訝地發現張華竟然和老省長緊挨著坐在了一起。
這兩個人之間的互動實在是太有趣了,他們一邊享受著美食美酒,一邊談笑風生。
那親密的樣子,有時看起來宛如一對父子,有時又像是爺孫倆。
一會兒他們顯得格外親熱,相互夾菜、敬酒;一會兒又互相打趣逗樂,歡聲笑語不斷。
然而,在這場飯局之中,如果仔細觀察就能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占便宜的永遠都是張華,而吃虧的總是那位德高望重的老省長。
比如說,張華會故意開一些玩笑讓老省長多喝幾杯酒,或者搶著吃掉最後一口美味佳肴,但即便如此,老省長也絲毫沒有表現出不悅。
相反,他不僅欣然的接受了張華的這些“小欺負”,甚至臉上還洋溢著發自內心的喜悅笑容。
每當老省長將目光投向張華時,那眼神裏所蘊含的情感更是讓人羨慕和感動不已。
那眼光中滿滿的都是對張華的關愛與信任,仿佛張華就是他生命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無比珍貴且無可替代。
這種深厚的情誼,看在眾人的眼裏,誰都不禁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