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兩點半,章平縣委小會議室。


    縣委書記簡永紅、縣長段國生、常務副縣長張華等人在認真聽取縣安監局、縣公安局、縣消防大隊、縣衛生局、縣醫院及縣玻璃廠和相關單位的人員就上午玻璃廠高溫溶液泄露事件的詳細過程及調查結果。


    相關單位的領導就上午事件發生之後所采取的緊急處置措施向在場的縣領導作了具體且詳細的匯報。


    縣安監局、縣消防大隊等幾家單位還就發生此次事件的原因進行了調查。


    經調查:玻璃廠熔爐設備老化、檢修不及時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看著調查人員拍攝迴來的大量照片和視頻,看著因超期使用、設備老化導致熔爐壁裂痕出現破裂的洞口,在場人員無不心驚。


    如果這個洞口不是出現在熔爐的腰部,而是出現在熔爐的底部,六七十噸的高溫溶液一下泄露出來,那造成的危害可大了去了,大到其危害程度無法估量。


    簡書記問:“玻璃廠的設備都沒有檢修過嗎?”


    在場的人都沒有迴答。


    像玻璃廠的這些生產設備,都歸自己的廠子自檢與維修,主管部門也隻是監督管理職責,玻璃廠自己不說設備老化、不說設備不能用了,誰會沒事催著玻璃廠更換設備?再說買新設備的錢呢?


    看著自己的問話無人迴答,簡永紅的臉色逐漸陰沉下來,她語氣堅定地說:“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麽就按照我說的做。


    從現在開始,玻璃廠暫時停止生產,等候縣裏的決定。


    我們必須要確保類似的悲劇不再發生!”


    說完這些話後,簡永紅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當前最緊急的任務是全力救治受傷的員工,並妥善處理好善後事宜。


    對於遇難工人及其家屬,我們要給予充分的關懷和幫助,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同時,我們也要盡快查明事故原因,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給受害的各位工人一個交代。”


    最後,簡永紅深吸一口氣,說:“這件事情我們一定嚴格按照國家政策來辦理,任何人在執行政策時不得打折扣。”


    會議室裏一片寂靜,沒有人說話,但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簡永紅的決心和責任感。


    會議就這樣結束了。


    當晚的八點,還是這間會議室,章平縣委常委舉行了新年的第一次縣委常委會,主要議題就是上午的玻璃廠的突發事件。


    因為這次事件發生至現在不到一天的時間,網上已經出現了各種版本的傳言,對章平縣的影響很大,已經有不少上級領導與有關部門紛紛打來電話詢問了。


    在這個互聯網飛速發展、信息爆炸的時代,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社交媒體的興起,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拍攝照片、錄製視頻,並通過各種平台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


    這種現象被稱為“全民記者”或“公民新聞”,改變了大家獲取信息的方式。


    全民記者的出現讓新聞報道變得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


    他們可能更貼近事件現場,能夠捕捉到一些專業記者無法觸及的細節和情感。


    然而,全民記者也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由於缺乏專業訓練和經驗,很多人在報道時可能會出現事實錯誤、偏見或者不客觀的情況。


    其次,大量的信息也容易讓人感到困惑和疲憊,難以分辨真假。


    最後,由於社交媒體的算法推薦機製,一些不實或低俗的信息可能會被廣泛傳播,影響社會輿論。


    章平縣委常委會的連夜召開就是為了及時的發布官方消息而召開的。


    當然了,統一對外的宣傳口徑隻是一方麵,更多的還是要拿出實際的東西來,比如事件的真相,采取的什麽處理辦法,發生此次事件的原因,最後是落實到誰該對此事負責,這才是公眾最想、也最急需知道的。


    列席的相關人員為各位常委又詳細的介紹了事發經過、緊急處置方式、事件調查結果後相繼離席而去。


    縣委各位常委這才正式關門開會,商討事件的解決辦法。


    會議先給此次事件定性為“一零三安全事故”,這意味著將原本被視為普通“事件”的情況提升到了更為嚴重的“事故”級別。


    這種定性的變化表明了章平縣對該事件的重視程度和嚴肅態度。


    通常情況下,當一個事件被定義為“事故”時,會引發更廣泛的關注、調查和應對措施。


    這也可能意味著政府或相關部門需要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行動來解決問題,並承擔更大的責任。


    在如何解決此次事故的問題上,縣委常委們的意見就不統一了,有的提出關停,有的提出整改,理由是不能再將玻璃廠關停了,上一次關停造紙廠,千把號工人到現在還沒有安置完畢,玻璃廠再關停,又有大幾百號工人失業,政府和各機關單位在安置就業問題上困難會更大。


    這一意見的主要提起者就是現任的專職副書記李建平。


    李建平雖然提議不讓關停玻璃廠,也隻是考慮工人的去向問題,但對玻璃廠如何整改不能拿出有效的建議,因為整改,那就意味著更新設備,那可不是一筆小錢。


    大家議論紛紛。


    簡永紅看了看一直低頭不發言的張華,問到:“張華常委,大家都在發表自己的意見,你怎麽不說話,你支持哪一種意見?”


    大家見簡書記點名張華讓他發言,便停止了議論,一齊看向張華。


    張華見簡永紅點名讓他發言,清了一下嗓子,打開自己麵前的話筒,說道:“我的意見很簡單,不但要關停玻璃廠、連印染廠一並關掉。


    而且要加快化肥廠的搬遷速度。


    我們章平縣城再也不能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了。”


    大家一下被張華的話語震驚住了,不是說縣玻璃廠的嗎?怎麽連印染廠也捎帶上了?


    段國生看著張華問道:“說說你的理由。”


    張華點了一下頭繼續說道:“縣玻璃廠的熔爐發生泄露事故不是偶然,是必然的,用老舊的設備搞生產就跟睡在定時炸彈旁邊一樣。


    關鍵,縣玻璃廠還在縣城裏麵,周圍那麽多的住戶、商戶和老百姓。


    用著超期陳舊的設備搞生產,而且還被一群隻顧生產不管工人百姓死活的廠領導班子管理著,出了今天的這個事故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縣印染廠也不遑多讓,設備陳舊不說,管理者也是如此,大家設想一下,萬一印染廠的工業廢水突然流向我們縣城的街頭,其危害程度不比造紙廠輕吧?


    所以,我的建議,全部關停,不留後患!”


    李建平急忙問道:“張華同誌,關停好辦,那麽這兩個廠子裏加起來一千多號工人該如何安置?一旦處理不好,將是我們縣發展建設的不安定因素啊?”


    “不,他們不但不會是不安定因素,相反,我認為他們還會成為我們章平縣城新商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張華堅定的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鄉鎮公務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木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木刀並收藏我是鄉鎮公務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