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書記聞聽趕緊打開手中的工作總結,找到數據的時候,不說話的詳細翻看著有關數據那兩頁紙,看著,臉上抑製不住的開心。


    半晌,他合上手中的工作總結對康縣長說:“學新縣長,打電話向市領導報喜吧。”


    白馬市紀委網站淩晨五點突然掛出一則消息,內容是:白馬市紀委原副書記、市監察局長彭文娜因嚴重違紀現在被市紀委進行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早間出版的《白馬日報》也全文刊發了這則消息。


    正當人們吃驚並疑惑不解時,白馬日報下屬的晨報突然以兩個整版的篇幅刊登了一篇通訊報道——《紀委女副書記彭文娜的雙麵人生》。


    這篇文章把彭文娜的履曆詳細地描寫了出來。從她的出身開始,到她的成長經曆和工作曆程,無一不清晰可見。


    文章揭露了她如何因為貪圖享樂而逐漸走向腐化墮落的深淵。其中包括她與他人的不正當關係以及她在權力和金錢麵前的迷失。


    這些細節讓人們對彭文娜的真實麵目有了全麵的了解。


    彭文娜的私生活混亂、放蕩不羈更是被揭露個徹底,所有與她有過歡愉的男人除了調離的薛元基和省城裏麵的幾個人外,所有在白馬市的都被一一點了名,而且是實名實職實單位的點名。


    這些男人來自不同的領域,有的是政府官員,有的是企業老板,還有一些是社會名流。他們的身份和地位各不相同,但都因為與彭文娜有著特殊的關係而被點名曝光。


    僅僅公職人員中有上至市委組織部原常務副部長霍應林,下至彭文娜的司機與原竹林縣案審科的科長祝青偉,李鵬飛、王正平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這個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城市,引起了軒然大波。


    人們對彭文娜的行為感到震驚和憤怒,紛紛譴責她的不道德行為。


    同時,也有人開始質疑那些與她有關係的男人,認為他們沒有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參與了這種不檢點、不正當的行為。


    對於這些被點名的男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場噩夢。


    大家都知道,這篇文章絕對是經過市裏高層領導授意刊登的,不但將彭文娜徹底的釘在道德與法紀的恥辱柱上;


    也將那些不堅守思想道德底線的黨員幹部、社會名人徹底的釘在道德與法紀的恥辱柱上。


    相信即便某些人可能逃避了法紀的追究,但他們的名聲也會受到極大的損害,工作和生活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有些人甚至因此失去了工作或麵臨著家庭破裂的危機。


    然而,他們中的所有人卻無法反駁,也不敢反駁,隻能低著頭默默地承受著這一切。


    於是,彭文娜迅速成為了眾矢之的,她的形象一落千丈,從一個備受矚目的女強人變成了一個聲名狼藉的蕩婦。


    人們對她的評價變得極其負麵,不僅讓彭文娜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也給整個社會帶來了深刻的反思。


    全文揭示了權力、欲望和道德之間的複雜關係,提醒人們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被權力和欲望所迷惑,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


    這也充分說明了我們的黨對於黨員幹部的要求之嚴格、標準之高。


    黨的事業需要有一支高素質、忠誠幹淨有擔當的幹部隊伍來推動,而這種嚴格要求正是為了確保這支隊伍始終保持純潔性和戰鬥力。


    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履行黨的使命,實現民族偉大複興。


    這篇報道隨著紙質報紙的出版發行,晨報的官網上也同步上傳了報紙的電子版,如此桃色新聞很是吸睛,何況又是一個身居高位的女幹部呢。


    一時間,晨報的官網都被訪客擠的差點癱瘓。


    許多官媒、官博、大的門戶網站、微博博主紛紛轉載或鏈接此文並配發評論。


    一時間天下輿論嘩然。


    晨報也因為此篇報道賺足了眼球,一瞬間提高了知名度。


    晨報依據這個勢頭,趁著熱度,在第二天早晨又刊登出了一篇文章——《想借著女紀委副書記的汙名來詆毀我們的好幹部張華?沒門!》


    全文又是以通訊報道的形式將以市委組織部原常務副部長為首的多名領導幹部,包括竹林縣原副書記、代縣長胡長風、竹林縣紀委副書記、縣監察局長王正平等人。


    將如何挑選一批私德、私生活有問題的幹部下掛到竹林縣發展建設最好的幾個鄉鎮,如何給竹林縣生亂生事破壞竹林縣的穩定與發展的全過程給揭露了出來。


    尤其將一名生活作風極其混亂的青年女幹部派到“黨的基層好幹部、老百姓心中的好領導”張華領導的雙河鄉掛職副鄉長,試圖禍亂雙河的穩定大局和阻礙雙河鄉的經濟建設。


    最終目的就是給張華的班子隊伍建設起到不好的社會影響,最終將張華以領導不力為由調出雙河鄉。


    多虧張華書記領導的班子隊伍思想純潔、作風端正,抵禦住了這名女幹部的美色侵蝕,最終張華書記強力出手,趕走了這名掛職的女幹部。


    然而,霍應林之流爭奪張華書記位置的心依然不死,他們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陰險的計劃。


    強行將他與腐化墮落的女紀委副書記彭文娜的事跡連在一起,企圖讓張華書記身敗名裂,無法再繼續擔任書記一職。


    當時的竹林縣紀委副書記、縣監察局長更是不顧組織紀律,罔顧黨紀國法,甘願充當霍應林等人的馬前卒,率先對張華書記發難。


    他繞過竹林縣委和縣紀委,私自帶人對張華書記進行組織調查,意圖引導輿論認為張華書記生活作風混亂和道德敗壞,不配擔任領導職務。


    竹林縣委和白馬市委經過深入了解,發現這完全是一場針對張華書記的陰謀陷害,立即將事情調查的真相大白於天下,為張華書記恢複了名譽,那些惡意造謠生事的人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通訊報道最後說,我們的基層好領導張華書記不但是一名合格的黨員,更是一名稱職的基層領導幹部,他紮根基層、深入基層、心係百姓。


    他有著鋼鐵般的意誌和堅韌不拔的精神,無論麵對怎樣的艱難險阻,都能毫不畏懼地前行。


    他對困苦視若無睹,對勞累毫無怨言,甚至在遭受委屈和誤解時也能默默承受。


    在他心中,有一個堅定而執著的信念,那就是讓他所熱愛、所領導的雙河鄉的老百姓都能夠過上幸福美滿富足的生活,是他的信念追求。


    這個信念仿佛熊熊燃燒的烈焰,將無盡的光明和力量灑向他前行的道路;


    又似一道閃耀天際的閃電,點燃他內心深處的鬥誌與激情,激勵著他勇往直前、不懈奮鬥!


    這則通訊報道本來直白的通欄標題就夠奪眼球的了,竟然還有女紀委副書記,怎麽還扯上了張華書記,人們心中的那個優秀的基層好幹部“張華鄉長”。


    這還了得?


    上午八點多晨報官網上傳的電子報,不到十點,晨報官網的服務器因訪客擁擠造成了癱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鄉鎮公務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木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木刀並收藏我是鄉鎮公務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