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李世民讓李麗質去探李長安口風
大唐,我是晉陽小公主的奶爸 作者:曙光之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承乾好奇的接過李長安手裏遞過來的書籍,用手輕輕撫了撫書籍封麵,這材質跟下午寫信用的紙張差不多,跟大唐的紙張略有不同,不過也算各有特色。
封麵上寫著三個大字,西遊記。
李承乾沒有看過類似的書籍。
在大唐時期,這類東西被稱作傳奇,比如說《古鏡記》、《補江總白猿傳》這些短篇故事。
而長篇小說的興起主要是在明清,明清以前是沒有長篇章迴體的小說的。
現代的書文字比較小,排版也比較密集,格式相對大唐的書籍也不相同。
大唐的書籍都是從右往左,自上而下,一列一列的讀,現代書籍卻是從右往左,一行一行的讀。
【ps,這裏不要糾結簡體繁體字的問題,不然小說沒辦法寫了。】
李長安把現代書籍的閱讀習慣告訴李承乾後,李承乾才開始閱讀起來。
其實李承乾骨子裏還是比較跳脫的,喜歡各種腦洞,而西遊記的故事正好滿足他。
裏麵的神仙術法,山精妖怪,全都是李承乾不知道的。
抱著西遊記這本書一看就直接拔不出來了。
一直到李長安提醒他該休息了,才戀戀不舍的放下小說。
翌日清晨。
李麗質帶著李承乾的書信來到立政殿。
李世民剛剛下朝迴來,長孫皇後臉上有些倦容,泛著淡淡的黑眼圈,想來應該是這兩日沒有休息好。
兩人還沒用膳,李麗質就走進來。
長孫皇後見李麗質過來,連忙問她。
“可是兕子寢殿那邊有了承乾的消息?”
李世民目光也看向李麗質,對於這件事他也非常關心。
李麗質從袖中拿出李承乾的書信遞給長孫皇後。
“阿娘,這是阿兄寫給我們報平安的書信,昨日聽小郎君說,阿兄已經醒過來了,用不了五六日就可以迴來了!”
“信裏麵的內容女兒已經提前看過了,是阿兄的筆跡,於小郎君所言基本一致,看來小郎君是真的把阿兄的病給治好了!”
長孫皇後聞言連忙接過李麗質手裏的書信,拆開後仔細閱讀起來,讀完之後,不禁喜極而泣,激動的把信紙遞給李世民。
“陛下,承乾在信中說他在那邊一切都好,多虧了小郎君的照料,讓我們不用擔心,用不了幾日他就可以迴來與我們團聚了!”
李世民接過長孫皇後手裏的書信,看過後微微點頭。
“如此甚好,此番多虧了小郎君的救治,朕一定要重重的感謝他一番!”
“對對,陛下所言甚是,我們應當好好答謝小郎君才是!”
長孫皇後揉了揉眼眶,言語有些激動,隻是說完後,才想起他們似乎還不知道小郎君的喜好。
於是把目光轉向李麗質。
“這幾日都是你在與小郎君交涉,可知道他的一些喜好?”
李麗質聞言沉默了一陣,隨即抬起頭看向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目光中帶著一絲猶豫。
“小郎君想要的東西,女兒還真不清楚,不過女兒似乎猜到了小郎君不喜歡的事情!”
因為李長安一直讓她保守屏風的秘密,所以李麗質覺得李長安似乎在擔心什麽。
為了答謝他救太子的事情,再加上兕子後麵的救治,李麗質決定要幫他解決這個後顧之憂。
“哦?!小郎君不喜歡的事情?”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聞言一臉好奇的看向李麗質,他們倒是想聽聽李麗質口中小郎君不喜歡的事情是什麽。
李麗質看著兩人的目光,沉默了一會兒,才說。
“女兒發現,小郎君似乎對大唐有些抵觸,因為小郎君一直不願意跟大唐的人有過多的接觸,從頭到尾都隻是跟兕子和城陽接觸,而阿兄也是兕子和城陽去求小郎君,小郎君才答應救治阿兄的!”
聽到李麗質的分析,李世民和長孫皇後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似乎還真是這個樣子。
李世民不免有些奇怪。
“小郎君為什麽會抵觸大唐呢,我大唐又不是大隋,被煬帝搞的民不聊生,烽煙四起,大唐現在國泰民安,小郎君為何會不願意接觸朕呢?”
李世民覺得自己貴為一國之君,又是天可汗,此等功績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竟然還不能得到小郎君的青睞,也是有些鬱悶。
長孫皇後沒有接觸過小郎君,也不是太明白其中的隱情。
李麗質思索了一會兒,忽然說道。
“阿耶,會不會因為你是皇帝,小郎君才不願意與阿耶接觸,他或許擔心與阿耶起衝突呢?”
“阿耶試想,你是兕子和城陽的阿耶,但小郎君又十分喜愛兕子和城陽,如果他與你起了衝突,豈不是讓兕子和城陽很為難,所以他才不願意接觸你?”
這些也是李麗質的猜測,至於為什麽隻有李長安知道。
對於李麗質的話,李世民想了想,覺得似乎有些道理。
如果他真的與小郎君起衝突,那兕子和城陽夾在中間確實不好辦!
隻是自己這性格,也不是那種無法容人的皇帝啊!
自己可是連魏征這種鄉巴佬都能忍受的人,難道小郎君比魏征還難相處!
更何況小郎君還是承乾的救命恩人!
自己還沒到那種恩將仇報的地步!
念及此,李世民心中多少有些委屈,感覺自己被誤解了!
隻是他又見不到小郎君,無法當麵解釋,臉上有些愁苦!
一旁的長孫皇後聽著兩人的話,心中也了解了個大概,看著李世民的模樣,忍不住對李麗質說道。
“要不你找個時間問問小郎君這件事,看看小郎君有什麽要求,不妨讓他提出來,我們也好盡力照辦!”
“對對,麗質你抽時間問問小郎君,順便把阿耶的意思轉達給他,如果他有什麽要求,盡管提出來,隻要不是違背人倫道德,阿耶都是可以商量的!”
李世民沒有直接說答應,畢竟小郎君要是提出太過分的要求,他肯定是不同意的。
他這個皇位可是殺了兩個親兄弟,好不容易得來的,不可能拱手讓人!
封麵上寫著三個大字,西遊記。
李承乾沒有看過類似的書籍。
在大唐時期,這類東西被稱作傳奇,比如說《古鏡記》、《補江總白猿傳》這些短篇故事。
而長篇小說的興起主要是在明清,明清以前是沒有長篇章迴體的小說的。
現代的書文字比較小,排版也比較密集,格式相對大唐的書籍也不相同。
大唐的書籍都是從右往左,自上而下,一列一列的讀,現代書籍卻是從右往左,一行一行的讀。
【ps,這裏不要糾結簡體繁體字的問題,不然小說沒辦法寫了。】
李長安把現代書籍的閱讀習慣告訴李承乾後,李承乾才開始閱讀起來。
其實李承乾骨子裏還是比較跳脫的,喜歡各種腦洞,而西遊記的故事正好滿足他。
裏麵的神仙術法,山精妖怪,全都是李承乾不知道的。
抱著西遊記這本書一看就直接拔不出來了。
一直到李長安提醒他該休息了,才戀戀不舍的放下小說。
翌日清晨。
李麗質帶著李承乾的書信來到立政殿。
李世民剛剛下朝迴來,長孫皇後臉上有些倦容,泛著淡淡的黑眼圈,想來應該是這兩日沒有休息好。
兩人還沒用膳,李麗質就走進來。
長孫皇後見李麗質過來,連忙問她。
“可是兕子寢殿那邊有了承乾的消息?”
李世民目光也看向李麗質,對於這件事他也非常關心。
李麗質從袖中拿出李承乾的書信遞給長孫皇後。
“阿娘,這是阿兄寫給我們報平安的書信,昨日聽小郎君說,阿兄已經醒過來了,用不了五六日就可以迴來了!”
“信裏麵的內容女兒已經提前看過了,是阿兄的筆跡,於小郎君所言基本一致,看來小郎君是真的把阿兄的病給治好了!”
長孫皇後聞言連忙接過李麗質手裏的書信,拆開後仔細閱讀起來,讀完之後,不禁喜極而泣,激動的把信紙遞給李世民。
“陛下,承乾在信中說他在那邊一切都好,多虧了小郎君的照料,讓我們不用擔心,用不了幾日他就可以迴來與我們團聚了!”
李世民接過長孫皇後手裏的書信,看過後微微點頭。
“如此甚好,此番多虧了小郎君的救治,朕一定要重重的感謝他一番!”
“對對,陛下所言甚是,我們應當好好答謝小郎君才是!”
長孫皇後揉了揉眼眶,言語有些激動,隻是說完後,才想起他們似乎還不知道小郎君的喜好。
於是把目光轉向李麗質。
“這幾日都是你在與小郎君交涉,可知道他的一些喜好?”
李麗質聞言沉默了一陣,隨即抬起頭看向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目光中帶著一絲猶豫。
“小郎君想要的東西,女兒還真不清楚,不過女兒似乎猜到了小郎君不喜歡的事情!”
因為李長安一直讓她保守屏風的秘密,所以李麗質覺得李長安似乎在擔心什麽。
為了答謝他救太子的事情,再加上兕子後麵的救治,李麗質決定要幫他解決這個後顧之憂。
“哦?!小郎君不喜歡的事情?”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聞言一臉好奇的看向李麗質,他們倒是想聽聽李麗質口中小郎君不喜歡的事情是什麽。
李麗質看著兩人的目光,沉默了一會兒,才說。
“女兒發現,小郎君似乎對大唐有些抵觸,因為小郎君一直不願意跟大唐的人有過多的接觸,從頭到尾都隻是跟兕子和城陽接觸,而阿兄也是兕子和城陽去求小郎君,小郎君才答應救治阿兄的!”
聽到李麗質的分析,李世民和長孫皇後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似乎還真是這個樣子。
李世民不免有些奇怪。
“小郎君為什麽會抵觸大唐呢,我大唐又不是大隋,被煬帝搞的民不聊生,烽煙四起,大唐現在國泰民安,小郎君為何會不願意接觸朕呢?”
李世民覺得自己貴為一國之君,又是天可汗,此等功績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竟然還不能得到小郎君的青睞,也是有些鬱悶。
長孫皇後沒有接觸過小郎君,也不是太明白其中的隱情。
李麗質思索了一會兒,忽然說道。
“阿耶,會不會因為你是皇帝,小郎君才不願意與阿耶接觸,他或許擔心與阿耶起衝突呢?”
“阿耶試想,你是兕子和城陽的阿耶,但小郎君又十分喜愛兕子和城陽,如果他與你起了衝突,豈不是讓兕子和城陽很為難,所以他才不願意接觸你?”
這些也是李麗質的猜測,至於為什麽隻有李長安知道。
對於李麗質的話,李世民想了想,覺得似乎有些道理。
如果他真的與小郎君起衝突,那兕子和城陽夾在中間確實不好辦!
隻是自己這性格,也不是那種無法容人的皇帝啊!
自己可是連魏征這種鄉巴佬都能忍受的人,難道小郎君比魏征還難相處!
更何況小郎君還是承乾的救命恩人!
自己還沒到那種恩將仇報的地步!
念及此,李世民心中多少有些委屈,感覺自己被誤解了!
隻是他又見不到小郎君,無法當麵解釋,臉上有些愁苦!
一旁的長孫皇後聽著兩人的話,心中也了解了個大概,看著李世民的模樣,忍不住對李麗質說道。
“要不你找個時間問問小郎君這件事,看看小郎君有什麽要求,不妨讓他提出來,我們也好盡力照辦!”
“對對,麗質你抽時間問問小郎君,順便把阿耶的意思轉達給他,如果他有什麽要求,盡管提出來,隻要不是違背人倫道德,阿耶都是可以商量的!”
李世民沒有直接說答應,畢竟小郎君要是提出太過分的要求,他肯定是不同意的。
他這個皇位可是殺了兩個親兄弟,好不容易得來的,不可能拱手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