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帝,這不可能,”賈托身邊一同跟隨觀禮的弗朗基國使者,嘴裏連連大唿不可能。


    如今的歐羅巴,那些火炮動不動就是成噸的鑄造,別說是一匹馬了,就是兩三匹拉著走都費勁,他們鑄造的火炮,追求的是口徑越大,威力認為也就越大。


    還是發射實心彈的歐羅巴火炮,如何能想到大明的火炮,發射的都是高爆榴彈,更加不會懂得,什麽叫炮身緊箍,什麽叫環套鑄造法。


    現在的造辦監下屬火器局製造生產出來的火炮,除了沒有製退器外,幾乎與現代火炮無二樣了。


    而為了讓火炮後坐力減弱,造辦監的工匠們聽取了洪治帝的建議,給新出產的火炮,都加裝上了炮口補償器,用以削弱火炮發射時的直線後坐力,提高火炮發射的穩定和精準度。


    看著明軍一門門火炮被單馬拉著往前奔跑而過,對於此時的西班牙帝國特使團來說,無異於是天方夜譚。


    他們此時的唯一疑惑便是,明軍的這些輕便火炮,發射的時候,難道不怕炸膛嗎!


    這麽輕便,口徑隻怕會很小吧,炮彈的重量也一定會很輕才是。


    雖然機動性提高了,但火力打擊一定不足,帝國的火炮雖然機動性差了點,但起碼陸地作戰,威力上還是足夠的。


    但明帝國作為一個遠東大國,為何舍本逐末,放棄鑄造重型火炮,反而鑄造這些威力不足的輕炮。


    賈托實在是想不明白,他看向了一旁的翻譯,“劉,你能不能跟他們說說,我想參觀一下他們的火炮!”


    劉翻譯先是眉頭一皺,對於賈托提出的要求,他覺得大明的官員,應該不會允許,不過還是本著傳遞的原則,朝不遠處的一個鴻臚寺官員走去。


    這個官員是負責今日監視這幾個弗朗基國特使的,對於劉翻譯說出的話,他先是一愣,隨即迴答道,“本官得詢問上官才能迴複。”


    鴻臚寺卿陸樹聲作為大明七卿之一,自然是有資格站在承天門城樓,陪同洪治帝一起觀看閱兵的,就在他正欣賞著城樓下那浩蕩的炮兵方隊行進之時,一個錦衣衛番子過來拱手道,“大行令!”


    “何事?”


    “弗朗基人那邊帶話過來,詢問可否讓其前往參觀我大明之火炮!”


    陸樹聲嗤笑一聲,想都沒想,就開口道,“告訴那個劉姓翻譯,便說,我大明之火炮,乃是朝廷機密,不可外泄,如何可讓他觀看!”


    站在不遠處的內閣大臣張居正也聽到了鴻臚寺卿陸樹聲的話,也笑著諷刺那些弗朗基人,“朝廷機密之器,彼等也敢窺視!”


    趙貞吉也笑出聲來,被這幫子弗朗基人的不知好歹,給逗笑了。


    洪治帝聽見幾個大臣的笑聲,側頭看來,望向聲音之處,鴻臚寺卿陸樹聲見洪治帝注意到了這邊,忙上前拱手道,“適才弗朗基人傳話,言其有意觀看我大明之火炮,臣為防泄露,予以拒絕!”


    “既然他想觀看,火炮自然是不行的,前些時日,海東那邊繳獲了大批的燧發火銃,不如就組織一次射擊演練,讓這些個弗朗基人開開眼!”


    “到時把這些個淘汰替換下來的燧發火銃,全賣給這些弗朗基人,”洪治帝笑著說道。


    這些燧發火銃,全都是當初張叔安等安平商行運送到倭國,販賣給那些大名的,如今被明軍繳獲後,又積壓在手,海東百姓自然是不被允許持械的,這些火銃就被直接運送迴了大明本土,如今正積壓在天津港倉庫中吃灰。


    大明如今的製式火銃全部都已經替換成了拉栓式火銃了,對於落後了兩個版本的燧發火銃,自然是看不上眼的,地方警備可能還有點用處,但若是能高價再賣一次給弗朗基人,賺點迴頭錢,也不是不可以的。


    對於洪治帝的指使,兵部尚書戴才開口詢問道,“陛下,此些火銃,皆乃是我兵部之庫存,若賣與弗朗基國,此款可否交於我兵部,采買物資供給廣西!”


    沒辦法,兵部如今窮呀,到處都在伸手要物資,要器械,不討要這筆款,他戴才去那籌錢給這些地方師團采買火銃火炮。


    造辦監雖是朝廷司局,但人家也不是兵部要多少就給多少的,隻有是朝廷兵部軍冊上的編製師團,造辦監那邊才會給足裝備,而像訓練銃藥等,都是要兵部那邊報備的。


    打多了,人家造辦監火藥局鳥都不會鳥你的,現在是優先供應海東及安南那邊,地方上的,就先等著吧。


    可五軍都督府那些都督可不管,你兵部管理後勤,我地方上的沒銃沒炮,就要找你兵部要,給不出來,你兵部就得想辦法解決。


    且兵部每年是有一筆財政預算的,洪治帝給予兵部的預算是每年三百萬圓,這三百萬圓包括全大明兵馬的人吃馬嚼,軍服軍靴軍被等等。


    而洪治帝的操典之中就嚴格規定死了士兵每日的夥食標準,兵部是不敢克扣的,戰馬的吃食,就更不敢馬虎了。


    戰馬你要是敢給它吃差點,他就敢在訓練上給你尥蹶子,這些馬大爺可精貴著呢,可不是光喂點草料就能打發的。


    三百萬圓聽起來很多,但全大明一平攤,其實沒剩下多少,兵部每年要不是戴才這個尚書,這邊扣點,那邊省點,讓人與坊間的成衣坊商談大批訂單的優惠等,隻怕這三百萬圓預算,兵部一年節省不下三十萬圓。


    而節省下來的錢,也不是說就歸兵部自由支配了,都是有賬目可查的,敢貪汙,都察院的那些禦史,那可都是指望著這些事來升遷呢。


    戴才這個兵部尚書,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如何采買到更低廉的糧食和物資,供給給大明的邊軍。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當了家才知道,物資統籌是真的麻煩!


    “交於兵部,”陳誌這個‘吝嗇鬼’這時候就站出來了,“不妥吧,大司馬!”


    戴才此刻隻想說,陳誌你走開,怎麽那裏都是你戶部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日不落,開門,自由貿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粵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粵瓜並收藏大明日不落,開門,自由貿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