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烜接受琉球請藩,陳虹不免有些失望,覺得楊烜有些好大喜功,未脫傳統帝王愛好虛名的窠臼。
支走琉球使者後,楊烜才向陳虹說出了心裏話:
“琉球請藩事小,借機壓製日本才是正理。我們的外交方針是扶持德川幕府,維持日本現在的‘幕藩體製’。
“此方針的關鍵,是壓製日本西南四強藩。長州藩、薩摩藩、肥前藩、土佐藩四強藩中,又以薩摩藩實力最強,最有希望挑戰德川幕府。
“薩摩藩何以強盛?關鍵就在於控製了琉球。德川幕府閉關鎖國,薩摩藩控製琉球,也就突破了幕府的閉關鎖國政策,從琉球對外貿易中盤剝了無數財產。
“因此,我們控製琉球,既能拓展我國的勢力範圍,又能壓製日本西南強藩,何樂而不為呢?”
陳虹恍然大悟,歎道:“大王料事如神,微臣實不能及!”
憑著某種直覺,楊烜把琉球問題看得很重。因為琉球地處東亞貿易節點,是東亞地緣政治的重要一環,日後必能影響東亞秩序。
因此,他急調正在廣州的海軍司令唐約翰,讓他出使琉球,確立越國與琉球的宗藩關係。
為壯聲勢,唐約翰從南洋艦隊調來四艘大型蒸汽戰艦,一同前往出使琉球。
7月,唐約翰抵達琉球國那霸港,國王尚泰親自來到港口迎接,準備接受越國冊封。
冊封是中國古代皇帝授勳封爵時舉行的儀式,早在殷商時期就已經產生,之後不斷演化改進。至清朝時,冊封儀式已經非常完善。
清初國力強盛,有三十多個藩國。越南、朝鮮、琉球三國都是儒家文化圈國家,清朝對其更為重視,控製更為嚴密。三國王位發生交替,都必須得到清朝的冊封,新王才能即位。
(至今,清朝已經亡國一百多年了。琉球每年9月都會舉行“大清國皇帝冊封琉球國王”儀式,用來宣傳琉球文化,吸引全球遊客。)
卻說,唐約翰受命冊封琉球國王,參考的便是清朝禮部製定的冊封儀式。不過,他是外國人,不喜歡繁瑣空虛的儀式,對清朝的儀式進行了精簡。
經過幾天航行,艦隊靠近琉球,首先看到一座山勢聳立的孤島。隨行的琉球使者尚喜告訴唐約翰,此乃姑米山。在大海上看見姑米山,就算進入琉球境內了。
不多時,上百艘小船如螞蟻一般,向越國艦隊駛來。原來,這是琉球王國派來迎接天國欽使的船隊。頭船上坐的是頭接官,通常由“紫金大夫”擔任。
唐約翰拿過望遠鏡,果然看到頭船上飄著一麵黃色大旗,上麵寫著“接封”大字。
原來,以往清朝的使船都是帆船,速度緩慢,若是無風,船隻就難以動彈。
按慣例,清朝使船靠近琉球時,琉球王都會派出上百艘小船迎接。小船上坐有水手,手拿短棹,劃槳前進。靠近大帆船後,再挽上大船的纖繩,猶如地麵上拉纖一樣,牽引大船進港。
唐約翰聽過尚喜的介紹,哈哈大笑,說道:“我越國軍艦皆為蒸汽戰艦,不靠風力,螺旋槳也好,明輪也好,造成的海浪甚大。
“傳令,降低船速,派一艘快船通知琉球的‘頭接官’。叫什麽來著,對了,紫金大夫。通知紫金大夫,說他們的盛情我心領了,讓他們返迴吧,不要被戰艦衝翻了木船。”
於是,琉球國小船逐漸散去。靠近岸邊時,又有一隊小船敲鑼打鼓,迎接越國使者。這是琉球國王派來的“二接官”。
越國軍艦體型龐大,吃水較深,無法直接靠岸。唐約翰等人隻得下船,乘坐舢板靠岸。
岸邊已經侯了一位“三接官”,是當今琉球王國國舅,率領翻譯官參拜唐約翰。
琉球官民早已翹首以盼,在岸上準備妥當,香案、茶水、地毯、禮樂等一應俱全。
琉球國王名叫尚泰,已在岸上的“卻金亭”恭候多時。他容貌清瘦,隻有二十多歲,跪迎在亭中。
唐約翰身為越國正使,坐在舢板船上,手中拿著使節,副使捧著詔書。聽到岸上放了三聲禮炮,才得信上岸,將使節詔書放到“龍亭”中。
所謂龍亭,類似於轎子,做成了亭子的形狀,飾以龍紋,由仆從扛著,便於移動。
正副使兩人,都乘坐著八抬大轎。走到一半,遇到“迎恩亭”,國王設下香案,率領他的眾多官員,三跪九叩首,迎接唐約翰等人。
越國早已不廢止跪拜之禮,唐約翰是外國人,也不習慣接受這種隆重的禮儀。他連忙上前扶起琉球王,說道:
“王爺請起。我國不興跪拜之禮,我也已經交待過貴國的禮官,王爺怎麽還如此多禮?”
琉球王第一眼見到唐約翰,見他是個外國人,不禁有些畏懼。
聽翻譯說,唐約翰是越國海軍司令,是越王的親密戰友,琉球王才稍微安心。看到唐約翰態度和藹,身後魚貫而來許多華人,琉球王這才相信了翻譯的話,說道:
“先生是越王欽使,代表天朝上國。小王不敢擅自廢禮,有失恭敬。”
身後的琉球官民,見唐約翰身材魁梧,不怒而威,同樣心生畏懼。沒想到,唐約翰雖是洋人,卻翩翩有禮,對琉球王十分客氣。
於是,琉球人戒備頓消,歡騰不已。
唐約翰舟行數日,身體疲憊,與琉球國王寒暄一番,即下榻公館休息。公館稱為“天使館”,意為天國欽使之公館。
冊封有兩大典禮,分別是諭祭和冊封。諭祭是為了祭祖,冊封則是給當今琉球王冊封王號。按慣例,琉球國王一般被封為“中山王”。
唐約翰做事爽快,也不挑選吉日,於到達琉球的次日,舉行了諭祭典禮。
諭祭禮在崇元寺先王廟舉行。這天黎明,琉球法司官率領百官,使用金鼓儀仗,齊集天使館外等候。
唐約翰起床洗漱已畢,法司官進門請安。之後,征得唐約翰同意,請龍亭進入公館中堂。
副使手捧“諭祭文”,將之放入龍亭。諭祭文用楊烜的口吻寫就,祭告琉球曆代國王。因事出緊急,這篇諭祭文實際上在福州寫成,出自楊國楨的手筆。
法司官率領百官對著龍亭三跪九叩。之後,以法司官為首,琉球百官簇擁著天使唐約翰,前往先王廟。
琉球王身著素服,率領王室貴族,已在廟外等候。見到唐約翰,依然行三跪九叩之禮,恭迎天使進廟。
進入廟內,唐約翰從龍亭中取出諭祭文,交由副使準備宣讀。琉球王室與百官合在一起,再度三跪九叩。
之後,副使才開始宣讀諭祭文。
諭讀已畢,唐約翰向琉球先王神位上香。琉球王將另一份謄寫好地諭祭文加帛焚化,原文仍舊放迴龍亭。
之後,琉球王與百官再度向龍亭三跪九叩。唐約翰則與副使一起,向琉球先王神位三跪九叩。
這是唐約翰第一次行跪拜之禮,之前原本還有些心理障礙。可在先王廟內,他接受了太多的跪拜之禮,輪到自己跪拜時,反而釋然了。
之後,唐約翰返迴天使館休息。琉球王遣使答謝,饋送禮品。唐約翰則遣官迴謝。
又過一天,實行冊封典禮。相對於諭祭典禮的莊重,冊封典禮更為隆重、喜慶。
天未黎明,法司官照舊率領百官到天使館外迎候。除龍亭、儀仗等外,又增加了彩亭、禮樂等內容。
冊封典禮是琉球國最為隆重的大事,普通百姓皆得與聞。因此,這一日首裏王城裏萬人空巷,都擠在大街上觀看天使的風采。
琉球王率領百官,已在首裏王城“守禮門”外跪迎天使。見到唐約翰,琉球王依然三跪九叩,把唐約翰迎入王城正殿。
琉球王與百官皆身著吉服,王城內張燈結彩,隆重熱鬧。行禮時奏樂,三跪九叩,然後由唐約翰宣讀冊封詔書。這篇敕諭同樣出自楊國楨的手筆,內容艱澀。
唐約翰提前背得滾瓜爛熟,宣讀時才十分流利:
“越王敕諭琉球國世子尚泰,朕懋績鴻緒,奄有嶺南,爾國慕恩向化,遣使入貢。特頒恩賚,命使海軍司令唐約翰等齎捧敕印,封爾為琉球國中山王,並賜爾及妃文幣等物。
“爾其祇承寵眷,克懋先猷;和輯臣民,增修德政:永延宗社之嘉庥,長作中國之屏翰。欽哉,毋替朕命!故諭。”
接著,唐約翰向琉球王頒發賜物,包括白銀一百兩、絲綢五十匹、茶葉十斤、香米一百斤,另有步槍一百支,子彈十萬發。
琉球王三跪九叩,跪接禮物。又懇請收藏敕諭,按慣例,這份敕諭將被琉球王室奉為傳國之寶。
忙完許多繁文縟節,冊封典禮方算結束。唐約翰返迴公館,琉球王等三跪九叩,恭送唐約翰。
至此,琉球王方算得到中國的承認,算是琉球合法國王,從此之後可得中國之保護。
支走琉球使者後,楊烜才向陳虹說出了心裏話:
“琉球請藩事小,借機壓製日本才是正理。我們的外交方針是扶持德川幕府,維持日本現在的‘幕藩體製’。
“此方針的關鍵,是壓製日本西南四強藩。長州藩、薩摩藩、肥前藩、土佐藩四強藩中,又以薩摩藩實力最強,最有希望挑戰德川幕府。
“薩摩藩何以強盛?關鍵就在於控製了琉球。德川幕府閉關鎖國,薩摩藩控製琉球,也就突破了幕府的閉關鎖國政策,從琉球對外貿易中盤剝了無數財產。
“因此,我們控製琉球,既能拓展我國的勢力範圍,又能壓製日本西南強藩,何樂而不為呢?”
陳虹恍然大悟,歎道:“大王料事如神,微臣實不能及!”
憑著某種直覺,楊烜把琉球問題看得很重。因為琉球地處東亞貿易節點,是東亞地緣政治的重要一環,日後必能影響東亞秩序。
因此,他急調正在廣州的海軍司令唐約翰,讓他出使琉球,確立越國與琉球的宗藩關係。
為壯聲勢,唐約翰從南洋艦隊調來四艘大型蒸汽戰艦,一同前往出使琉球。
7月,唐約翰抵達琉球國那霸港,國王尚泰親自來到港口迎接,準備接受越國冊封。
冊封是中國古代皇帝授勳封爵時舉行的儀式,早在殷商時期就已經產生,之後不斷演化改進。至清朝時,冊封儀式已經非常完善。
清初國力強盛,有三十多個藩國。越南、朝鮮、琉球三國都是儒家文化圈國家,清朝對其更為重視,控製更為嚴密。三國王位發生交替,都必須得到清朝的冊封,新王才能即位。
(至今,清朝已經亡國一百多年了。琉球每年9月都會舉行“大清國皇帝冊封琉球國王”儀式,用來宣傳琉球文化,吸引全球遊客。)
卻說,唐約翰受命冊封琉球國王,參考的便是清朝禮部製定的冊封儀式。不過,他是外國人,不喜歡繁瑣空虛的儀式,對清朝的儀式進行了精簡。
經過幾天航行,艦隊靠近琉球,首先看到一座山勢聳立的孤島。隨行的琉球使者尚喜告訴唐約翰,此乃姑米山。在大海上看見姑米山,就算進入琉球境內了。
不多時,上百艘小船如螞蟻一般,向越國艦隊駛來。原來,這是琉球王國派來迎接天國欽使的船隊。頭船上坐的是頭接官,通常由“紫金大夫”擔任。
唐約翰拿過望遠鏡,果然看到頭船上飄著一麵黃色大旗,上麵寫著“接封”大字。
原來,以往清朝的使船都是帆船,速度緩慢,若是無風,船隻就難以動彈。
按慣例,清朝使船靠近琉球時,琉球王都會派出上百艘小船迎接。小船上坐有水手,手拿短棹,劃槳前進。靠近大帆船後,再挽上大船的纖繩,猶如地麵上拉纖一樣,牽引大船進港。
唐約翰聽過尚喜的介紹,哈哈大笑,說道:“我越國軍艦皆為蒸汽戰艦,不靠風力,螺旋槳也好,明輪也好,造成的海浪甚大。
“傳令,降低船速,派一艘快船通知琉球的‘頭接官’。叫什麽來著,對了,紫金大夫。通知紫金大夫,說他們的盛情我心領了,讓他們返迴吧,不要被戰艦衝翻了木船。”
於是,琉球國小船逐漸散去。靠近岸邊時,又有一隊小船敲鑼打鼓,迎接越國使者。這是琉球國王派來的“二接官”。
越國軍艦體型龐大,吃水較深,無法直接靠岸。唐約翰等人隻得下船,乘坐舢板靠岸。
岸邊已經侯了一位“三接官”,是當今琉球王國國舅,率領翻譯官參拜唐約翰。
琉球官民早已翹首以盼,在岸上準備妥當,香案、茶水、地毯、禮樂等一應俱全。
琉球國王名叫尚泰,已在岸上的“卻金亭”恭候多時。他容貌清瘦,隻有二十多歲,跪迎在亭中。
唐約翰身為越國正使,坐在舢板船上,手中拿著使節,副使捧著詔書。聽到岸上放了三聲禮炮,才得信上岸,將使節詔書放到“龍亭”中。
所謂龍亭,類似於轎子,做成了亭子的形狀,飾以龍紋,由仆從扛著,便於移動。
正副使兩人,都乘坐著八抬大轎。走到一半,遇到“迎恩亭”,國王設下香案,率領他的眾多官員,三跪九叩首,迎接唐約翰等人。
越國早已不廢止跪拜之禮,唐約翰是外國人,也不習慣接受這種隆重的禮儀。他連忙上前扶起琉球王,說道:
“王爺請起。我國不興跪拜之禮,我也已經交待過貴國的禮官,王爺怎麽還如此多禮?”
琉球王第一眼見到唐約翰,見他是個外國人,不禁有些畏懼。
聽翻譯說,唐約翰是越國海軍司令,是越王的親密戰友,琉球王才稍微安心。看到唐約翰態度和藹,身後魚貫而來許多華人,琉球王這才相信了翻譯的話,說道:
“先生是越王欽使,代表天朝上國。小王不敢擅自廢禮,有失恭敬。”
身後的琉球官民,見唐約翰身材魁梧,不怒而威,同樣心生畏懼。沒想到,唐約翰雖是洋人,卻翩翩有禮,對琉球王十分客氣。
於是,琉球人戒備頓消,歡騰不已。
唐約翰舟行數日,身體疲憊,與琉球國王寒暄一番,即下榻公館休息。公館稱為“天使館”,意為天國欽使之公館。
冊封有兩大典禮,分別是諭祭和冊封。諭祭是為了祭祖,冊封則是給當今琉球王冊封王號。按慣例,琉球國王一般被封為“中山王”。
唐約翰做事爽快,也不挑選吉日,於到達琉球的次日,舉行了諭祭典禮。
諭祭禮在崇元寺先王廟舉行。這天黎明,琉球法司官率領百官,使用金鼓儀仗,齊集天使館外等候。
唐約翰起床洗漱已畢,法司官進門請安。之後,征得唐約翰同意,請龍亭進入公館中堂。
副使手捧“諭祭文”,將之放入龍亭。諭祭文用楊烜的口吻寫就,祭告琉球曆代國王。因事出緊急,這篇諭祭文實際上在福州寫成,出自楊國楨的手筆。
法司官率領百官對著龍亭三跪九叩。之後,以法司官為首,琉球百官簇擁著天使唐約翰,前往先王廟。
琉球王身著素服,率領王室貴族,已在廟外等候。見到唐約翰,依然行三跪九叩之禮,恭迎天使進廟。
進入廟內,唐約翰從龍亭中取出諭祭文,交由副使準備宣讀。琉球王室與百官合在一起,再度三跪九叩。
之後,副使才開始宣讀諭祭文。
諭讀已畢,唐約翰向琉球先王神位上香。琉球王將另一份謄寫好地諭祭文加帛焚化,原文仍舊放迴龍亭。
之後,琉球王與百官再度向龍亭三跪九叩。唐約翰則與副使一起,向琉球先王神位三跪九叩。
這是唐約翰第一次行跪拜之禮,之前原本還有些心理障礙。可在先王廟內,他接受了太多的跪拜之禮,輪到自己跪拜時,反而釋然了。
之後,唐約翰返迴天使館休息。琉球王遣使答謝,饋送禮品。唐約翰則遣官迴謝。
又過一天,實行冊封典禮。相對於諭祭典禮的莊重,冊封典禮更為隆重、喜慶。
天未黎明,法司官照舊率領百官到天使館外迎候。除龍亭、儀仗等外,又增加了彩亭、禮樂等內容。
冊封典禮是琉球國最為隆重的大事,普通百姓皆得與聞。因此,這一日首裏王城裏萬人空巷,都擠在大街上觀看天使的風采。
琉球王率領百官,已在首裏王城“守禮門”外跪迎天使。見到唐約翰,琉球王依然三跪九叩,把唐約翰迎入王城正殿。
琉球王與百官皆身著吉服,王城內張燈結彩,隆重熱鬧。行禮時奏樂,三跪九叩,然後由唐約翰宣讀冊封詔書。這篇敕諭同樣出自楊國楨的手筆,內容艱澀。
唐約翰提前背得滾瓜爛熟,宣讀時才十分流利:
“越王敕諭琉球國世子尚泰,朕懋績鴻緒,奄有嶺南,爾國慕恩向化,遣使入貢。特頒恩賚,命使海軍司令唐約翰等齎捧敕印,封爾為琉球國中山王,並賜爾及妃文幣等物。
“爾其祇承寵眷,克懋先猷;和輯臣民,增修德政:永延宗社之嘉庥,長作中國之屏翰。欽哉,毋替朕命!故諭。”
接著,唐約翰向琉球王頒發賜物,包括白銀一百兩、絲綢五十匹、茶葉十斤、香米一百斤,另有步槍一百支,子彈十萬發。
琉球王三跪九叩,跪接禮物。又懇請收藏敕諭,按慣例,這份敕諭將被琉球王室奉為傳國之寶。
忙完許多繁文縟節,冊封典禮方算結束。唐約翰返迴公館,琉球王等三跪九叩,恭送唐約翰。
至此,琉球王方算得到中國的承認,算是琉球合法國王,從此之後可得中國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