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麵露猶豫,“眼下唐軍逼近,我們再內訌的話豈不是便宜了敵人?”
弘述言辭懇切:“大將軍,唐軍滿打滿算還不到六萬人,就算把新羅軍也算進來,他們總共也就十萬左右!”
“我們當下有將近八萬人馬,如果能夠與新羅中書令吉甫等一幹人聯手起事,未必沒有勝算!”
一旁的白玉衫趕忙附和:“沒錯,大將軍!弓裔倒行逆施,搞得民怨四起,若再任由他如此肆意妄為地折騰下去,我們必定會走向失敗的深淵!”
王建聽聞此言,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
“諸位所言不無道理,但弓裔手底下畢竟還掌控著將近兩萬禁軍,此刻貿然舉事,勝算並不會太大。”
“即便是想要對付弓裔,也應當先等待我方成功擊退唐軍之後,再從長計議……”
未等王建話音落下,弘述慷慨激昂地說道:“大王立國才短短幾年,還未完成統一大業,卻開始肆意屠戮無辜之人,致使生靈塗炭,哀鴻遍野。”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對其切齒痛恨,就算古代的暴君夏桀和商紂跟他相比,也遠遠不及!”
“廢掉這樣一個昏庸無道的君王,乃符合天下大義之事!”
“懇請大將軍力挽狂瀾,拯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王建眉頭微皺,臉上露出一絲凝重之色。
白玉衫緊接著又拱手進言。
“大將軍,如今這城中已是謠言漫天飛,且不說這些謠言究竟是大王有意散布,還是唐軍在背後精心謀劃,總之您與大王之間的關係已然緊張到毫無緩和餘地。”
“倘若真要與唐軍開戰,無論最終勝敗與否,我們恐怕都難以善終!”
王建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下來。
“本將軍向來以忠信自許,即便大王行事暴虐無道,我又豈敢存有二心?若真如此,豈不徒留把柄給他人,遭後世之人唾棄辱罵?”
弘述卻不肯罷休,繼續苦口婆心地勸說:“大將軍,正所謂‘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您拒絕大王北上開城的時候,已成了大王的心頭大患。”
“就算您按兵不動,大王也絕不會對您心慈手軟,不僅您麾下數萬名忠心耿耿的將士們會因此受到牽連,就連您的家眷親人怕也是難逃厄運!”
王建聽後,麵色愈發凝重,內心陷入了極度的掙紮之中。
就在此時,王建的妻子柳氏緩緩走了出來。
她雖是一介女流之輩,但卻有著不讓須眉的氣概。
“夫君,自古以來,舉義推翻暴政便是正義之舉,今日聽得諸位將領這般言辭,妾身都不禁熱血沸騰,更何況夫君您身為堂堂七尺男兒,又怎能猶豫不決?”
王建麵露不悅之色,“男人議事,一個婦道人家摻和什麽?”
柳氏麵容沉靜如水,眼神堅定地看著王建,“夫君,連我一介婦道人家都能將此事看得通透無比,你又何必如此猶豫不決?”
“如今擺在麵前的道路無非兩條,其一便是即刻歸降大唐,生死由他,其二則是自立為王,不再為弓裔賣命。”
“否則我與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兒恐怕便再難有生路可言!”
王建身軀猛地一顫,臉上瞬間浮現出驚喜之色,聲音略微顫抖地問道:“你……你說真的嗎?你已有身孕了?”
柳氏微微頷首,輕柔地伸出一隻手,緩緩摩挲著自己並未顯懷的腹部,目光溫柔而慈愛。
“弓裔此人殘暴成性,毫無仁德之心,想當年逼迫梁吉出走之時,手段何其狠辣決絕,哪裏會像你這般心存仁慈。”
“婦人之仁隻會害得自己身陷險境,甚至牽連身邊之人!”
一旁的弘述見狀,趕忙趁熱打鐵,言辭懇切地勸道:“大將軍,切莫再遲疑了!趁此刻弓裔尚未動殺念,我們應當先發製人,果斷出手才是上策!”
“更何況那些禁軍將領以及朝中大臣們,未必都會死心塌地站在弓裔那一邊,隻要我們行動迅速,定能一舉成功!”
白玉衫與砂瑰二人亦齊聲附和:“大將軍,事不宜遲,快快動手吧!”
柳氏亦是滿目深情地凝視著王建。
“夫君,如果實在狠不下心腸對弓裔痛下殺手,不妨將他驅離,收編其麾下軍隊,你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天下蒼生,至於功過得失,就交由後世之人去評說論斷吧!”
王建深深地吸了口氣,眼神堅定而決絕,其中還閃爍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
\"好!既然如此,為了拯救天下蒼生,就算前方困難重重,我也在所不惜!\"
一旁的弘述卻滿臉不屑,嘴角微微上揚,帶著幾分輕蔑。
\"哼,那些所謂的禁軍又能如何?裏麵大多都是些富家子弟,平日裏養尊處優,已經好幾年沒有上過真正的戰場了。”
“他們手中的武器裝備即便再精良,也不過隻是一些華而不實的擺設而已。\"
\"城北的八千禁軍是個棘手的問題,末將願意率領五千人馬前去牽製他們,隻要大將軍能在今晚順利搶占南門,剩下三千兵馬入城,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一定能夠成功。\"
\"隻要我們能夠控製住弓裔,剩下的那些兵馬自然也就不足為懼。\"
王建微微頷首,目光在幾人身上掃過。
\"此次行動至關重要,這件事情隻有我們五個人知道,行動之前任何人都不得向外透露半點風聲,今晚三更時分,本將軍親自率領士兵奪取南門。\"
\"白騎將,你率領一百名精兵守護好府邸,一定要確保萬無一失,絕不能讓敵人有機可乘!\"
白玉衫雙手抱拳,恭敬地答道:\"請大將軍放心,末將定當拚死守護府邸的安全,隻要末將還有一口氣在,就絕不會讓府邸落入敵手!\"
漢陽臨時行宮,弓裔正臉色陰沉地聽著親信的匯報。
“你親眼看見他的幾個部將進入府邸?”
“千真萬確,弘述、白玉衫、砂瑰三位騎將前後腳進去的,約一炷香的時間又前後腳離開,形跡十分可疑。”
弓裔眉頭緊皺,“或許是為了商議對付唐軍之事?”
“大王,若是商議唐軍之事,大可光明正大進出,何必前後腳進去,又前後腳離開?”
“你懷疑王建有異心?他打算降唐?”
“大王,城中謠言四起,王建不論是降唐或者謀反,肯定是想對您不利!我們不得不防!”
弓裔臉色一沉,“現在不是內訌的時候,他身邊隻有一千士兵,我們有五千人,有何可懼?”
“至於城外的七千兵馬讓金將軍率兵看緊了,若對方真有異動,不必客氣!”
弘述言辭懇切:“大將軍,唐軍滿打滿算還不到六萬人,就算把新羅軍也算進來,他們總共也就十萬左右!”
“我們當下有將近八萬人馬,如果能夠與新羅中書令吉甫等一幹人聯手起事,未必沒有勝算!”
一旁的白玉衫趕忙附和:“沒錯,大將軍!弓裔倒行逆施,搞得民怨四起,若再任由他如此肆意妄為地折騰下去,我們必定會走向失敗的深淵!”
王建聽聞此言,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
“諸位所言不無道理,但弓裔手底下畢竟還掌控著將近兩萬禁軍,此刻貿然舉事,勝算並不會太大。”
“即便是想要對付弓裔,也應當先等待我方成功擊退唐軍之後,再從長計議……”
未等王建話音落下,弘述慷慨激昂地說道:“大王立國才短短幾年,還未完成統一大業,卻開始肆意屠戮無辜之人,致使生靈塗炭,哀鴻遍野。”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對其切齒痛恨,就算古代的暴君夏桀和商紂跟他相比,也遠遠不及!”
“廢掉這樣一個昏庸無道的君王,乃符合天下大義之事!”
“懇請大將軍力挽狂瀾,拯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王建眉頭微皺,臉上露出一絲凝重之色。
白玉衫緊接著又拱手進言。
“大將軍,如今這城中已是謠言漫天飛,且不說這些謠言究竟是大王有意散布,還是唐軍在背後精心謀劃,總之您與大王之間的關係已然緊張到毫無緩和餘地。”
“倘若真要與唐軍開戰,無論最終勝敗與否,我們恐怕都難以善終!”
王建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下來。
“本將軍向來以忠信自許,即便大王行事暴虐無道,我又豈敢存有二心?若真如此,豈不徒留把柄給他人,遭後世之人唾棄辱罵?”
弘述卻不肯罷休,繼續苦口婆心地勸說:“大將軍,正所謂‘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您拒絕大王北上開城的時候,已成了大王的心頭大患。”
“就算您按兵不動,大王也絕不會對您心慈手軟,不僅您麾下數萬名忠心耿耿的將士們會因此受到牽連,就連您的家眷親人怕也是難逃厄運!”
王建聽後,麵色愈發凝重,內心陷入了極度的掙紮之中。
就在此時,王建的妻子柳氏緩緩走了出來。
她雖是一介女流之輩,但卻有著不讓須眉的氣概。
“夫君,自古以來,舉義推翻暴政便是正義之舉,今日聽得諸位將領這般言辭,妾身都不禁熱血沸騰,更何況夫君您身為堂堂七尺男兒,又怎能猶豫不決?”
王建麵露不悅之色,“男人議事,一個婦道人家摻和什麽?”
柳氏麵容沉靜如水,眼神堅定地看著王建,“夫君,連我一介婦道人家都能將此事看得通透無比,你又何必如此猶豫不決?”
“如今擺在麵前的道路無非兩條,其一便是即刻歸降大唐,生死由他,其二則是自立為王,不再為弓裔賣命。”
“否則我與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兒恐怕便再難有生路可言!”
王建身軀猛地一顫,臉上瞬間浮現出驚喜之色,聲音略微顫抖地問道:“你……你說真的嗎?你已有身孕了?”
柳氏微微頷首,輕柔地伸出一隻手,緩緩摩挲著自己並未顯懷的腹部,目光溫柔而慈愛。
“弓裔此人殘暴成性,毫無仁德之心,想當年逼迫梁吉出走之時,手段何其狠辣決絕,哪裏會像你這般心存仁慈。”
“婦人之仁隻會害得自己身陷險境,甚至牽連身邊之人!”
一旁的弘述見狀,趕忙趁熱打鐵,言辭懇切地勸道:“大將軍,切莫再遲疑了!趁此刻弓裔尚未動殺念,我們應當先發製人,果斷出手才是上策!”
“更何況那些禁軍將領以及朝中大臣們,未必都會死心塌地站在弓裔那一邊,隻要我們行動迅速,定能一舉成功!”
白玉衫與砂瑰二人亦齊聲附和:“大將軍,事不宜遲,快快動手吧!”
柳氏亦是滿目深情地凝視著王建。
“夫君,如果實在狠不下心腸對弓裔痛下殺手,不妨將他驅離,收編其麾下軍隊,你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天下蒼生,至於功過得失,就交由後世之人去評說論斷吧!”
王建深深地吸了口氣,眼神堅定而決絕,其中還閃爍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
\"好!既然如此,為了拯救天下蒼生,就算前方困難重重,我也在所不惜!\"
一旁的弘述卻滿臉不屑,嘴角微微上揚,帶著幾分輕蔑。
\"哼,那些所謂的禁軍又能如何?裏麵大多都是些富家子弟,平日裏養尊處優,已經好幾年沒有上過真正的戰場了。”
“他們手中的武器裝備即便再精良,也不過隻是一些華而不實的擺設而已。\"
\"城北的八千禁軍是個棘手的問題,末將願意率領五千人馬前去牽製他們,隻要大將軍能在今晚順利搶占南門,剩下三千兵馬入城,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一定能夠成功。\"
\"隻要我們能夠控製住弓裔,剩下的那些兵馬自然也就不足為懼。\"
王建微微頷首,目光在幾人身上掃過。
\"此次行動至關重要,這件事情隻有我們五個人知道,行動之前任何人都不得向外透露半點風聲,今晚三更時分,本將軍親自率領士兵奪取南門。\"
\"白騎將,你率領一百名精兵守護好府邸,一定要確保萬無一失,絕不能讓敵人有機可乘!\"
白玉衫雙手抱拳,恭敬地答道:\"請大將軍放心,末將定當拚死守護府邸的安全,隻要末將還有一口氣在,就絕不會讓府邸落入敵手!\"
漢陽臨時行宮,弓裔正臉色陰沉地聽著親信的匯報。
“你親眼看見他的幾個部將進入府邸?”
“千真萬確,弘述、白玉衫、砂瑰三位騎將前後腳進去的,約一炷香的時間又前後腳離開,形跡十分可疑。”
弓裔眉頭緊皺,“或許是為了商議對付唐軍之事?”
“大王,若是商議唐軍之事,大可光明正大進出,何必前後腳進去,又前後腳離開?”
“你懷疑王建有異心?他打算降唐?”
“大王,城中謠言四起,王建不論是降唐或者謀反,肯定是想對您不利!我們不得不防!”
弓裔臉色一沉,“現在不是內訌的時候,他身邊隻有一千士兵,我們有五千人,有何可懼?”
“至於城外的七千兵馬讓金將軍率兵看緊了,若對方真有異動,不必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