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的人海戰術與齊軍的火藥攻勢相對,等待援軍的希望令齊軍激昂。


    可這種激昂隨著時間的流逝,一點點散去。


    百姓們從早等到晚,依舊沒有等來援軍的身影。


    他們所有人心中都疑惑地在想:為什麽援軍還沒有來?


    為什麽?為什麽!為什麽!!!


    不是說好的援軍兩日後到嗎?為何直到此時還沒有來!


    眾人心中都在思索著這個問題,卻誰都不敢開口詢問。


    因為他們怕問來的,是他們不想聽到的答案。


    他們在等待中艱難渡過。


    一日,兩日,三日......


    百姓臉上最開始的期待與希冀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麻木與絕望。


    援軍不會來了。


    一個殘酷的答案在他們腦中浮現。


    月落日升,天再一次亮了。


    這一次,百姓們站在城門前,看著城樓上滿眼疲憊,渾身是傷的宣威縣令,問出了口:“援軍是不是不會來了?”


    縣令看著底下的百姓,喉頭緊繃,沉默著閉了閉眼。


    若按軍報上說:援軍早該在三日前便到,可如今整整過去了三日,連半點動靜也沒有。


    在這一刻,一向擅長安撫百姓的縣令卻說不出話來。


    長久的安靜令百姓心中搖搖欲墜的希望土崩瓦解。


    “為何不答!”他們質問。


    “不是說再守兩日援軍就會來的嗎!為何我們苦苦守了五日,援軍還是沒來!”


    他們崩潰,他們哭喊:“援軍不會來了!朝廷拋棄我們了!”


    “突厥說要屠城,我們所有人都會死在這兒!”


    “我們都要死!”


    “不會有人屠城。”在一片哭聲中,柳姒鎮定的聲音尤為明顯。


    百姓們停下了眼淚,齊齊看向她。


    她穿著擦拭幹淨的盔甲,麵色慘白:“隻要撐到晌午,突厥就會撤軍。”


    “誰能證明!”有人質問。


    “我能證明!”


    話音落下,柳承明自人群中走出,站在柳姒身側:“方才傳來軍報,援軍晌午之前就會到達,我們隻要撐到晌午,就都能活下去。”


    若是從前,他的話自會有人信,可在經曆了三日的空等後,百姓對他們的信任已經消失。


    “三日前也是這樣說,可援軍來了嗎!若這次援軍依舊不來,後果誰擔!”


    “我擔!”謝晏走到人群之中,拔出腰間佩劍。


    百姓們見他拔劍,紛紛後退:“你想殺了我們不成!”


    謝晏搖頭,雙手捧著劍遞到方才領頭質疑的壯漢前:“我乃聖人親命的兵部侍郎,若援軍晌午不到,諸君盡可用此劍,斬下我的頭顱。”


    看著那鋒利無比的劍,百姓麵麵相覷,似在懷疑他話中真假。


    就在這時,有人越眾而出,怯怯接過了謝晏手中的長劍。


    是個不過十歲的女孩,花貓似的臉上嵌著一顆寶石般的眼睛,有些害怕地看著謝晏:“若援軍不至,我就用它砍下你的頭顱。”


    顯然力氣不夠,她拿劍的手還在顫抖,劍尖觸地,但腳卻未後退一步。


    對上女孩清澈的雙目,謝晏溫和一笑:“好。”


    就在百姓們出神之時,一個懷孕的婦人走到那女孩前,將她手中的劍丟棄,斥責道。


    “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麽!”


    女孩聽著母親的責罵,望了望謝晏身後的柳姒:“公主阿姊這幾日不眠不休地守城,照顧傷坊裏頭的病人,她是個好人,我想相信她。”


    童言無忌。


    可百姓們心中都在下意識地認同女孩的話。


    隻因她說的不假。


    柳姒這幾日並不輕鬆,白日裏突厥進攻,她便站在城樓上指揮;夜裏入傷坊照顧傷者。


    不止是鎮國公主,無論是使君還是謝侍郎,亦或是明府,都在不停地奔波操勞。


    他們都在想盡一切辦法地守住宣威城。


    而援軍久久不至,也並非他們所願。


    “我相信......”人群中有人先開了口。


    這點聲音像是撒進熱鍋裏的水,令百姓沸騰起來。


    “我相信公主和使君!”


    “我也相信!”


    見民心穩定,柳承明並未放鬆,而是更加嚴肅道:“有一件事,我必須告訴你們。就在昨日,火藥便已用盡了。”


    “若要守住宣威,必須拿起武器,共同抵抗!這樣我們才可以都活下去......”


    不等他說完,城樓上便又警戒。


    “突厥來了!”


    沉默一瞬,那些百姓赤紅著眼道:“守住宣威!”


    說罷四散開來,去拿目所能及中,所有能用的武器。


    柳承明他們也當即踏上城樓。


    城外,突厥已集結完畢。


    眺望遠方,柳姒深吸一口氣,問柳承明:“今日並沒有軍報傳來,你為何要幫我?”


    什麽援軍晌午會到達的話,都是假的。


    柳姒根本不知援軍何時抵達,她那樣說不過另有緣由,隻是沒想到這樣的大事,柳承明會幫著她欺騙百姓。


    柳承明看著城外的突厥兵,並未轉首:“因為我信你。”


    聽罷,柳姒轉頭看向謝晏:“那你呢?你可是答應了他們要舍棄頭顱的。”


    謝晏與她對視,目光深沉:“你說過的,要守住涼州。”


    所以無論她做什麽,他都支持。


    微風拂過,三人默契地相視一笑。


    突厥似乎也知道了齊軍援軍不至,這一次來勢洶洶,從正、東、西三門同時發起進攻。


    柳承明與謝晏守在正門,汝空同羅刹寺僧人守住西門,柳姒則帶著姚健他們趕往東門。


    卻不想有人比她們先到,是當初獨自逃出沙匪窩的吳小娘子。


    此刻她領著一群百姓,守在東城門前。


    見到柳姒,也隻對著她頷首,便專心投入戰鬥中。


    沒有火藥,對敵能力大大降低。


    幸而前幾日已殺了突厥不少將士,不似從前的十萬抵一萬那樣令人膽寒。


    城門被撞得陣陣作響,看起來搖搖欲墜,眾人隻能抱著粗木抵在門後,不讓最後一絲防線被攻破。


    到處都是鮮血廝殺,混著難聞的腥臭味,令人絕望。


    究竟還要堅守多久?


    百姓們看著日漸正午的天空,迷茫地想著。


    卻仍不忘將手中的利器,向敵人砍去。


    各路城門已有突厥兵趁著空子鑽進來,齊兵與百姓也隻能見一個殺一個。


    城門之間的縫隙也越來越大,百姓將自己與敵人用斷劍紮在門上,即便是死也要做著最後的犧牲。


    曹守揮劍砍下麵前的敵人,卻忽視了身後,正當敵人要偷襲時,八方財拿著劍將其砍殺。


    看著八方財的身影,曹守有一瞬的恍神。


    好似自己的兄長就在眼前。


    最終八方財冷硬的話將他喚醒:“不要走神。”


    突厥所有的主力都聚在正門,謝晏帶著手下不停地殺掉衝進來的敵人,身上的盔甲染成了鮮紅。


    無論是他還是柳承明,都漸漸感到吃力。


    眼中隻有血紅一色,所有人殺紅了眼,城門後的屍體堆積如山,敵人卻依舊不停地從缺口爬進來。


    快要被攻破了……


    眾人怔怔地想著。


    就在城門即將淪陷,所有人絕望之際,一道清脆響亮的鉦聲自城外傳來。


    正準備入城的突厥兵聽著這熟悉的鉦聲,俱都麵露疑惑。


    接著一個騎著高馬的突厥兵自可汗大帳而來,用突厥話揚聲道:“王都受困,速速撤離!速速撤離!”


    正在進攻的突厥兵聽罷,麵色大變。


    敵人如潮水般退去。


    宣威的百姓與士兵看著撤離的敵人,茫然不已。


    他們本來都要敗了,突厥為何突然撤兵?


    柳姒看著慌亂離開的突厥兵,抬首望天。


    刺眼的陽光懸在正空,投射出的暖意驅散了瀕死的寒涼。


    像是為了解惑,軍報急傳而來。


    “報!豐州出兵圍困突厥王都!突厥可汗已撤兵迴都!”


    聽到這個消息,眾人都似還未迴過神來。


    什麽意思?


    他們這是……守住了?


    “哐當——”


    一個老者手中的殘刀滑落,抱著身側的孫子老淚縱橫:“我們守住了……”


    刹那間,無邊的喜悅充斥著。


    眾人抱著親人、知己、戰友開始痛哭起來。


    看著這一幕,柳姒從心底裏迫切地想見到謝晏。


    她褪下笨重的盔甲,不顧身上的傷口,一瘸一拐地朝正門跑去。


    快些,再快些。


    她從未像眼下這樣想念他。


    柳姒在城中不顧一切地奔跑著,終於到城門時,緩緩停了下來。


    往日頎長清貴的身影,此刻跪在一眾屍堆中,渾身浴血,右手抵著劍才讓自己沒有倒下,聽見動靜,他抬首看向來人。


    “念念。”


    他開口,聲音沙啞微弱。


    柳姒緩緩跪在他麵前,捧著他流血的臉頰,艱澀道:“竹君……我們贏了。”


    謝竹君費力地揚起一抹笑來:“我們守住了。”


    那夜臨行前,她讓他替她守住宣威城。


    他做到了。


    沒有讓她失望。


    柳姒再也忍不住,一把將他抱住,眼淚止不住地流:“是,我們守住了,我們贏了。”


    “吱呀——”


    身後沉重的城門被人從外打開,柳姒抱著謝晏,朝來者看去。


    城外,是穿著盔甲的士兵,黑壓壓一片好似要將人吞沒。


    印有柳氏皇族圖紋的旗幟迎風擺動,獵獵作響。


    援軍,終於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他被我玩弄於鼓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擺著大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擺著大佬並收藏重生,他被我玩弄於鼓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