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王都的半個月後,蕭尚遠穿著新趕製出的袞冕,遵照禮製,在王都與朝臣的見證下,正式登基為帝。
此後大盛改國號大晟,年號改為文定元年。
蕭尚遠年少時迎娶的王妃已經不在,沐王妃也名正言順地被封皇後。
她名下的蕭承煦蕭承軒二人便自然而然成為了中宮嫡子。
隨後這次成功攻下西齊,論功行賞時蕭承煦獲封燕王,而因為年少還無軍功,卻因為此次鷹嘯營同樣戰績不菲,蕭承軒在封賞眾將士之前,也獲得了豫王的封號。
而伴隨著蕭承煦封王一事而來的還有他馬上便要提上議程的婚事。
畢竟他如今已經十八,再過幾個月便十九了。
哪怕不必馬上娶親,也應該盡早定下來,這一點不單隻是沐皇後這麽想,蕭尚遠也是這麽認為的。
很快沐皇後便提出要在宮中舉辦了宴會,將朝中大臣適婚的女兒、屬國的郡主都請到了王宮裏。
蕭承煦去沐皇後那兒請安的時候便正好碰上了去尋她說話的蘇玉盈。
看著目光幾乎黏在自己身上的少女,他忍不住僵住了身體,強忍著扭頭就走的衝動,跟沐皇後說了會兒話。
沐皇後其實並不滿意蘇玉盈的性子,見蕭承煦對她無意,便與他說了幾句話後,便讓他自己下去歇著,不必每日都來她宮裏請安。
蕭承煦這頭才出了沐皇後的寢宮,沒一會兒蘇玉盈便追了上來。
“承煦哥哥!”
他們是自小一起長大的情分,哪怕蕭承煦對蘇玉盈實在沒什麽男女之情,卻也不好將這個自己當做妹妹一般看著長大的少女丟在後頭不管不顧。
他無奈地轉過身,“又怎麽了?你可別再說要做我王妃這樣的話了,玉盈,我跟你說過了,我隻將你當做妹妹。”
蘇玉盈卻堅信蕭承煦隻要娶了她做王妃,便會發現他們除了兄妹之情之外,還有別的情誼,否則為何從小蕭承煦便這麽照顧她。
他心中明明也有自己,怎麽就不願意娶自己為妻了?
蕭承煦與她實在說不通,便隨手往她背後一指,驚訝道:“快看!”
待蘇玉盈轉過頭去看時,他便運起輕功趕緊開溜。
隻扭頭的功夫,便消失得無影無蹤,氣得本來打算讓他陪著自己的蘇玉盈直跺腳,最後也隻能悻悻地迴了自己姨母,也就是齊王蕭承睿側妃的宮中。
躲在樹上的蕭承煦見她氣衝衝地離開,這才鬆了口氣,調轉了腳步又往沐皇後的寢宮走去。
而正看著宮冊的沐皇後見他折返迴來,麵上不由得露出幾分驚訝。
“怎麽又迴來了?莫不是為了躲玉盈?”
蕭承煦歎了口氣:“母後你就別笑話我了。”
他走到沐皇後的背後,放輕了動作地捏了捏她的肩膀,“我這次來找母後,是有事相求,誰知道玉盈正好在母後這裏,我就隻好迴去了。”
“原來這是躲過了小姑娘,才又跑迴來找母後。”
沐皇後這些時日其實也算不上春風得意,畢竟她並非先王妃那種極聰慧的女子,反倒是性情溫婉柔和,如今坐上這烈火烹油的位置,加之蕭尚遠身子一日差過一日,她心中難免有些不安。
也就如今從戰場迴來,還每日過來請安的蕭承煦還有小兒子蕭承軒能叫她心中鬆快一些。
她拍了拍大兒子的手,笑道:“說罷,有什麽事要母後幫你的,隻要別讓母後將宴會取消,母後便都答應你。”
蕭承煦也知道叫沐皇後取消宴會是絕不可能的事,好在他的目的也並非如此。
“我來找母後,是因為方多……方先生。”
他臉上帶上了幾分不自然:“方先生的師妹如今也來了王都,她一個女子孤身在外到底不方便,方先生在都城中並無府邸,如今都住在我宮中,便想著母妃是不是能將她宣入宮中。”
沐皇後還是頭迴見這個兒子對女子這般上心,不由得抬起眼來,仔細看著他臉上的神色,輕聲道:“既然是方先生的師妹,自然是沒什麽問題,正好最近那些大臣的女兒,還有幾位郡主也都住在了宮裏,我將她們安排在一起,她們姑娘間正好湊一塊兒說說話。”
“別別別!”蕭承煦連忙製住了沐皇後這個荒謬的想法。
這個所謂的師妹雖說是個傀儡,但裏麵可是有著方多病的神魂,就跟方多病的分身無異,怎麽能將他放在女子堆裏!
但他又不能這麽與母後去說,便隻好支支吾吾道:“這……方先生的師妹天真爛漫,平日裏都是習武,學的機關之術,不擅女工,更不曾與世家貴女接觸過,未必能跟他們處得來。”
沐皇後略一皺眉,但他們北境對女子女工到底也不那麽重視,若是蕭承煦真心喜歡,舞刀弄槍的,倒……也不算什麽。
畢竟除了正妃的位置,再多賜下一個側妃也不算什麽。
她看向自己的大兒子,笑容中流露出幾分揶揄:“煦兒原來已經見過人家姑娘了。”
蕭承煦耳尖不由自主地紅了起來,應話的聲音輕得沐皇後都險些沒聽到。
沐皇後也沒有為難他,便道:“好了,到時候將人宣入宮後,我便將她安置在我宮中的偏殿裏,這下你總滿意了吧?”
蕭承煦連忙又給她捏了幾下肩膀,“我就知道,母後最疼我了。那明日,我便讓方多病將她接進宮裏,到時候直接送到母後這兒來。”
沐皇後被他揉按得忍不住眯起了眼,“你這算盤,打得可真夠響的,竟是將母後我也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他忍不住摸了摸鼻子,好好與沐皇後撒了會兒嬌。
待迴到自己宮中時,他便直奔向方多病的住處。
彼時方多病正在習慣不影響自己日常生活的情況下,叫分出了自己一縷神魂的傀儡也行動自如。
蕭承煦推門看到正拿著刻刀在做著什麽機關的少女,還是忍不住愣了一下。
但很快他便反應過來,連忙將房門關上。
少女抬起頭來,朝他微微一笑:“承煦。”
此後大盛改國號大晟,年號改為文定元年。
蕭尚遠年少時迎娶的王妃已經不在,沐王妃也名正言順地被封皇後。
她名下的蕭承煦蕭承軒二人便自然而然成為了中宮嫡子。
隨後這次成功攻下西齊,論功行賞時蕭承煦獲封燕王,而因為年少還無軍功,卻因為此次鷹嘯營同樣戰績不菲,蕭承軒在封賞眾將士之前,也獲得了豫王的封號。
而伴隨著蕭承煦封王一事而來的還有他馬上便要提上議程的婚事。
畢竟他如今已經十八,再過幾個月便十九了。
哪怕不必馬上娶親,也應該盡早定下來,這一點不單隻是沐皇後這麽想,蕭尚遠也是這麽認為的。
很快沐皇後便提出要在宮中舉辦了宴會,將朝中大臣適婚的女兒、屬國的郡主都請到了王宮裏。
蕭承煦去沐皇後那兒請安的時候便正好碰上了去尋她說話的蘇玉盈。
看著目光幾乎黏在自己身上的少女,他忍不住僵住了身體,強忍著扭頭就走的衝動,跟沐皇後說了會兒話。
沐皇後其實並不滿意蘇玉盈的性子,見蕭承煦對她無意,便與他說了幾句話後,便讓他自己下去歇著,不必每日都來她宮裏請安。
蕭承煦這頭才出了沐皇後的寢宮,沒一會兒蘇玉盈便追了上來。
“承煦哥哥!”
他們是自小一起長大的情分,哪怕蕭承煦對蘇玉盈實在沒什麽男女之情,卻也不好將這個自己當做妹妹一般看著長大的少女丟在後頭不管不顧。
他無奈地轉過身,“又怎麽了?你可別再說要做我王妃這樣的話了,玉盈,我跟你說過了,我隻將你當做妹妹。”
蘇玉盈卻堅信蕭承煦隻要娶了她做王妃,便會發現他們除了兄妹之情之外,還有別的情誼,否則為何從小蕭承煦便這麽照顧她。
他心中明明也有自己,怎麽就不願意娶自己為妻了?
蕭承煦與她實在說不通,便隨手往她背後一指,驚訝道:“快看!”
待蘇玉盈轉過頭去看時,他便運起輕功趕緊開溜。
隻扭頭的功夫,便消失得無影無蹤,氣得本來打算讓他陪著自己的蘇玉盈直跺腳,最後也隻能悻悻地迴了自己姨母,也就是齊王蕭承睿側妃的宮中。
躲在樹上的蕭承煦見她氣衝衝地離開,這才鬆了口氣,調轉了腳步又往沐皇後的寢宮走去。
而正看著宮冊的沐皇後見他折返迴來,麵上不由得露出幾分驚訝。
“怎麽又迴來了?莫不是為了躲玉盈?”
蕭承煦歎了口氣:“母後你就別笑話我了。”
他走到沐皇後的背後,放輕了動作地捏了捏她的肩膀,“我這次來找母後,是有事相求,誰知道玉盈正好在母後這裏,我就隻好迴去了。”
“原來這是躲過了小姑娘,才又跑迴來找母後。”
沐皇後這些時日其實也算不上春風得意,畢竟她並非先王妃那種極聰慧的女子,反倒是性情溫婉柔和,如今坐上這烈火烹油的位置,加之蕭尚遠身子一日差過一日,她心中難免有些不安。
也就如今從戰場迴來,還每日過來請安的蕭承煦還有小兒子蕭承軒能叫她心中鬆快一些。
她拍了拍大兒子的手,笑道:“說罷,有什麽事要母後幫你的,隻要別讓母後將宴會取消,母後便都答應你。”
蕭承煦也知道叫沐皇後取消宴會是絕不可能的事,好在他的目的也並非如此。
“我來找母後,是因為方多……方先生。”
他臉上帶上了幾分不自然:“方先生的師妹如今也來了王都,她一個女子孤身在外到底不方便,方先生在都城中並無府邸,如今都住在我宮中,便想著母妃是不是能將她宣入宮中。”
沐皇後還是頭迴見這個兒子對女子這般上心,不由得抬起眼來,仔細看著他臉上的神色,輕聲道:“既然是方先生的師妹,自然是沒什麽問題,正好最近那些大臣的女兒,還有幾位郡主也都住在了宮裏,我將她們安排在一起,她們姑娘間正好湊一塊兒說說話。”
“別別別!”蕭承煦連忙製住了沐皇後這個荒謬的想法。
這個所謂的師妹雖說是個傀儡,但裏麵可是有著方多病的神魂,就跟方多病的分身無異,怎麽能將他放在女子堆裏!
但他又不能這麽與母後去說,便隻好支支吾吾道:“這……方先生的師妹天真爛漫,平日裏都是習武,學的機關之術,不擅女工,更不曾與世家貴女接觸過,未必能跟他們處得來。”
沐皇後略一皺眉,但他們北境對女子女工到底也不那麽重視,若是蕭承煦真心喜歡,舞刀弄槍的,倒……也不算什麽。
畢竟除了正妃的位置,再多賜下一個側妃也不算什麽。
她看向自己的大兒子,笑容中流露出幾分揶揄:“煦兒原來已經見過人家姑娘了。”
蕭承煦耳尖不由自主地紅了起來,應話的聲音輕得沐皇後都險些沒聽到。
沐皇後也沒有為難他,便道:“好了,到時候將人宣入宮後,我便將她安置在我宮中的偏殿裏,這下你總滿意了吧?”
蕭承煦連忙又給她捏了幾下肩膀,“我就知道,母後最疼我了。那明日,我便讓方多病將她接進宮裏,到時候直接送到母後這兒來。”
沐皇後被他揉按得忍不住眯起了眼,“你這算盤,打得可真夠響的,竟是將母後我也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他忍不住摸了摸鼻子,好好與沐皇後撒了會兒嬌。
待迴到自己宮中時,他便直奔向方多病的住處。
彼時方多病正在習慣不影響自己日常生活的情況下,叫分出了自己一縷神魂的傀儡也行動自如。
蕭承煦推門看到正拿著刻刀在做著什麽機關的少女,還是忍不住愣了一下。
但很快他便反應過來,連忙將房門關上。
少女抬起頭來,朝他微微一笑:“承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