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龍決定夜裏從盤門出城,這一走再見不知是何時了,因此,他讓韓秀君好好陪陪父母家人,做個告別。
一整日,韓秀君幾乎都在梁紅玉的屋子裏,陪伴母親,柳瑞雲也在。
韓世忠和韓尚德也時不時的來看看,他們也不舍得秀君離去,可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這邊陸文龍等人則是收拾行裝、添補日常、喂馬修車,隻等天色暗下來,便動身出城。
傍晚,韓世忠設宴為眾人餞行。席間因不舍離別,眾人都沒怎麽多言。
直至夜裏,終於到了離別之時,擔心門外多有朝中耳目,眾人隻好在院中告別。
“乖女兒,你和文龍都要好好的。”梁紅玉落淚了,看著女兒就要啟程,做母親的舍不得了。
梁紅玉自從了韓世忠,便跟隨韓家軍四處征戰,如今女兒韓秀君與陸文龍成了夫妻,也勢必與夫君共同麵對未來的疾風驟雨。這也許是她們母女的宿命吧!終有一天,女兒助女婿完成宏願,迴歸田園之時,再享受人間喜樂,也不失是一種幸福吧!
“丫頭,遇事多與文龍商量。”韓世忠道。
久經沙場,戎馬一生,韓世忠最最疼愛的便是韓秀君這個寶貝女兒了。雖然他也不願意女兒經曆戰場上的生死,可是女婿以國家民族為重,更是一心收複河山,作為妻子,自當全力支持,相伴左右。韓世忠不會阻止文龍和秀君奔向前路,隻希望他們能夠披荊斬棘,一路平安。
“小妹,妹夫,你們要保重啊!”韓尚德和夫人說道。
“小妹,你們保重!”二嫂張秀娥說道。
韓秀君含淚點頭,與陸文龍雙雙跪倒,叩首道別。
“爹爹,娘親,大哥大嫂,二嫂,你們也保重啊!”起身時,淚水卻已止不住了。
柳瑞雲一邊抹著眼淚,一邊上前挽住韓秀君,滿是不舍的說道:“小妹,你這一走,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姐姐這心裏當真難受啊!”
“瑞雲姐……”韓秀君一麵哭著,一麵安慰道:“姐姐說的哪裏話,今日隻是暫別,姐姐若是想我,可到鳳凰山找我。”
柳瑞雲隻是默默的點頭,不再言語。
來到門前,陸文龍低聲對韓世忠說道:“泰山大人敬請寬心,小婿不才,為圖嶽元帥和泰山大人之誌,更為黎民百姓計,願拚盡全力,絕不退縮。”
韓世忠拍了拍陸文龍的道:“為父靜候你等凱旋佳音!”
陸文龍又向梁紅玉道別。
梁紅玉道:“文龍啊,秀君長於軍中,很多姑娘家的禮數難免不周,你做丈夫的多擔待些。”母親永遠把女兒的幸福看得最重,也最惦記。
陸文龍道:“這也正是小婿鍾意之處。嶽母大人放心,遇事小婿自會包容禮讓。”
梁紅玉欣慰的點了點頭。
這邊韓秀君不樂意了,“誰用你讓了!?”
一句話逗樂了大家,倒也減去了幾分別時傷感。
再次拜別,陸文龍飛身上馬,高青鸞和寇嗣寶也跟著上馬,張元趕上馬車,韓秀君和諸葛小星也都上了馬車,一行人往盤門而去。
韓世忠、梁紅玉、韓尚德等人一直目送著他們遠去。原本韓世忠打算派人護送的,被陸文龍拒絕了,畢竟人多反而惹人注意,再者若是被困,光是幾個家丁也是無濟於事,韓世忠也就沒再堅持。
今日相送,柳瑞雲的話語顯得尤其少了,眼神也在刻意迴避。她努力克製自己的情感,生怕被人看出異常。
直到他們離開,柳瑞雲的心也似乎歸於沉寂。此時的她終於放下顧慮,直直的望向他們的方向,那眼神始終看著陸文龍的背影,再不舍得移開。哪怕他已走遠,漸漸的消失在夜幕中,她的眼神依然盯著他的方向,久久不願移開。
送走了秀君和文龍,韓世忠等韓家人也陸續迴府,此時的梁紅玉看到柳瑞雲的樣子,若有所思。隻是她並沒有說什麽,略帶遺憾的搖了搖頭,走開了。
柳瑞雲已經做好了決定,也許這一次離別便真的如她所說,不知何日再見了。
“文龍,你能感受到我的心裏有你嗎?”柳瑞雲心中默念,淚眼婆娑。
“小妹,文龍,你們莫怪我無情……動情之人豈會是無情之人?隻是情之所至,實令人傷神,我有此一往已心滿意足,今日別過,互為珍重,我們有緣再見……”
凡塵緣雖淺,奈何情至深。醉裏挽君訴衷腸,難見夢中人。
卻說陸文龍一行人,趁著夜色走在街上,蘇杭之地,向來繁華,雖是夜裏,街麵上還是有很多行人。
韓秀君撩起車簾,把陸文龍叫到跟前,說道:“我總覺得瑞雲姐好像有點不對勁……”
“哪裏不對?”陸文龍問道。
“我也說不上來,隻是覺得她好像有事瞞著我……”
韓秀君和柳瑞雲姐妹情深,也最為了解,她感受到了瑞雲姐內心的不舍之情,既是對她的不舍,更有對文龍的不舍。那一瞬間,秀君的心裏萌生出一個不安的疑問:瑞雲姐會離開嗎?
“許是別時傷感吧!”陸文龍嘴上安慰著韓秀君,可心裏也泛起了合計。
以往柳瑞雲沉穩持重,卻也從不掩飾與韓秀君之間的親密,可今日分別之時卻似乎在刻意迴避什麽,倒顯得有些疏離。
陸文龍隻道是姐妹情深,不想別時太過傷感,讓秀君也難受。
眼下不容他多想,出城門要緊。
從韓府往南十餘裏便到了盤門,這座城門是江平府水陸兩行的城門,何鑄就在此把守。
此時已是深夜,街上隻有稀稀拉拉的行人,陸文龍他們還是很顯眼的。
“哥哥,前邊就是盤門。”寇嗣寶一指前方已經可以看到的城門。
陸文龍看去,隻見城門處有二十餘名軍士守備,夜裏所有的城門多數都宵禁關閉,這盤門倒還可以進出。隻是由於已到深夜,幾乎沒有進出城的人了,這些軍士有的三兩成群的閑聊著,有的幹脆打起了瞌睡。
從此處出城也許真的容易些。
一整日,韓秀君幾乎都在梁紅玉的屋子裏,陪伴母親,柳瑞雲也在。
韓世忠和韓尚德也時不時的來看看,他們也不舍得秀君離去,可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這邊陸文龍等人則是收拾行裝、添補日常、喂馬修車,隻等天色暗下來,便動身出城。
傍晚,韓世忠設宴為眾人餞行。席間因不舍離別,眾人都沒怎麽多言。
直至夜裏,終於到了離別之時,擔心門外多有朝中耳目,眾人隻好在院中告別。
“乖女兒,你和文龍都要好好的。”梁紅玉落淚了,看著女兒就要啟程,做母親的舍不得了。
梁紅玉自從了韓世忠,便跟隨韓家軍四處征戰,如今女兒韓秀君與陸文龍成了夫妻,也勢必與夫君共同麵對未來的疾風驟雨。這也許是她們母女的宿命吧!終有一天,女兒助女婿完成宏願,迴歸田園之時,再享受人間喜樂,也不失是一種幸福吧!
“丫頭,遇事多與文龍商量。”韓世忠道。
久經沙場,戎馬一生,韓世忠最最疼愛的便是韓秀君這個寶貝女兒了。雖然他也不願意女兒經曆戰場上的生死,可是女婿以國家民族為重,更是一心收複河山,作為妻子,自當全力支持,相伴左右。韓世忠不會阻止文龍和秀君奔向前路,隻希望他們能夠披荊斬棘,一路平安。
“小妹,妹夫,你們要保重啊!”韓尚德和夫人說道。
“小妹,你們保重!”二嫂張秀娥說道。
韓秀君含淚點頭,與陸文龍雙雙跪倒,叩首道別。
“爹爹,娘親,大哥大嫂,二嫂,你們也保重啊!”起身時,淚水卻已止不住了。
柳瑞雲一邊抹著眼淚,一邊上前挽住韓秀君,滿是不舍的說道:“小妹,你這一走,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姐姐這心裏當真難受啊!”
“瑞雲姐……”韓秀君一麵哭著,一麵安慰道:“姐姐說的哪裏話,今日隻是暫別,姐姐若是想我,可到鳳凰山找我。”
柳瑞雲隻是默默的點頭,不再言語。
來到門前,陸文龍低聲對韓世忠說道:“泰山大人敬請寬心,小婿不才,為圖嶽元帥和泰山大人之誌,更為黎民百姓計,願拚盡全力,絕不退縮。”
韓世忠拍了拍陸文龍的道:“為父靜候你等凱旋佳音!”
陸文龍又向梁紅玉道別。
梁紅玉道:“文龍啊,秀君長於軍中,很多姑娘家的禮數難免不周,你做丈夫的多擔待些。”母親永遠把女兒的幸福看得最重,也最惦記。
陸文龍道:“這也正是小婿鍾意之處。嶽母大人放心,遇事小婿自會包容禮讓。”
梁紅玉欣慰的點了點頭。
這邊韓秀君不樂意了,“誰用你讓了!?”
一句話逗樂了大家,倒也減去了幾分別時傷感。
再次拜別,陸文龍飛身上馬,高青鸞和寇嗣寶也跟著上馬,張元趕上馬車,韓秀君和諸葛小星也都上了馬車,一行人往盤門而去。
韓世忠、梁紅玉、韓尚德等人一直目送著他們遠去。原本韓世忠打算派人護送的,被陸文龍拒絕了,畢竟人多反而惹人注意,再者若是被困,光是幾個家丁也是無濟於事,韓世忠也就沒再堅持。
今日相送,柳瑞雲的話語顯得尤其少了,眼神也在刻意迴避。她努力克製自己的情感,生怕被人看出異常。
直到他們離開,柳瑞雲的心也似乎歸於沉寂。此時的她終於放下顧慮,直直的望向他們的方向,那眼神始終看著陸文龍的背影,再不舍得移開。哪怕他已走遠,漸漸的消失在夜幕中,她的眼神依然盯著他的方向,久久不願移開。
送走了秀君和文龍,韓世忠等韓家人也陸續迴府,此時的梁紅玉看到柳瑞雲的樣子,若有所思。隻是她並沒有說什麽,略帶遺憾的搖了搖頭,走開了。
柳瑞雲已經做好了決定,也許這一次離別便真的如她所說,不知何日再見了。
“文龍,你能感受到我的心裏有你嗎?”柳瑞雲心中默念,淚眼婆娑。
“小妹,文龍,你們莫怪我無情……動情之人豈會是無情之人?隻是情之所至,實令人傷神,我有此一往已心滿意足,今日別過,互為珍重,我們有緣再見……”
凡塵緣雖淺,奈何情至深。醉裏挽君訴衷腸,難見夢中人。
卻說陸文龍一行人,趁著夜色走在街上,蘇杭之地,向來繁華,雖是夜裏,街麵上還是有很多行人。
韓秀君撩起車簾,把陸文龍叫到跟前,說道:“我總覺得瑞雲姐好像有點不對勁……”
“哪裏不對?”陸文龍問道。
“我也說不上來,隻是覺得她好像有事瞞著我……”
韓秀君和柳瑞雲姐妹情深,也最為了解,她感受到了瑞雲姐內心的不舍之情,既是對她的不舍,更有對文龍的不舍。那一瞬間,秀君的心裏萌生出一個不安的疑問:瑞雲姐會離開嗎?
“許是別時傷感吧!”陸文龍嘴上安慰著韓秀君,可心裏也泛起了合計。
以往柳瑞雲沉穩持重,卻也從不掩飾與韓秀君之間的親密,可今日分別之時卻似乎在刻意迴避什麽,倒顯得有些疏離。
陸文龍隻道是姐妹情深,不想別時太過傷感,讓秀君也難受。
眼下不容他多想,出城門要緊。
從韓府往南十餘裏便到了盤門,這座城門是江平府水陸兩行的城門,何鑄就在此把守。
此時已是深夜,街上隻有稀稀拉拉的行人,陸文龍他們還是很顯眼的。
“哥哥,前邊就是盤門。”寇嗣寶一指前方已經可以看到的城門。
陸文龍看去,隻見城門處有二十餘名軍士守備,夜裏所有的城門多數都宵禁關閉,這盤門倒還可以進出。隻是由於已到深夜,幾乎沒有進出城的人了,這些軍士有的三兩成群的閑聊著,有的幹脆打起了瞌睡。
從此處出城也許真的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