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斷後的孛爾真被困大營,緊接著耶律林珍的中軍被襲,而後納合罕又遭遇了堵截,整個聯軍在極短的時間內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且說納合罕的金兵飛也似的向後逃命,而陸文龍和高青鸞領兵從前麵追殺而來。


    納合罕看到耶律林珍的遼兵也已經陷入苦戰,頓時一驚。可事到如今,他也顧不了那些了,隻要不麵對陸文龍,就是火坑,他恨不得都跳下去。


    他這麽往迴逃不打緊,卻令遼兵更是陣腳大亂。加之關鈴、狄雷、樊成的人馬,楊繼周、董耀宗、王彪的人馬,從左右突襲夾擊。一字長蛇陣原本就陣線拉得過長,很難一時間集結起來,遼兵見到漫山遍野的義軍紅著眼,嚎叫著殺到跟前,隻嚇得扔下兵器,拔腿就跑,哪裏還想著去救主帥?


    “長蛇”被衝的七零八落,斷了無數截,耶律林珍想收拾陣形,已然是不可能了。大營方向難顧左右,隻能固守,前部金兵潰退,遼兵也是亂做一團,耶律林珍此時心已涼了半截。


    事到如今,身為主將的他很清楚,要想全身而退,恐怕是難了。可是,到了這個時候,耶律林珍深知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決一死戰,仗著人數上的優勢,或許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於是,他一揮手中佩劍,打算做困獸之鬥。臨危不亂是做為一名主帥最基本的素質,耶律林珍算是做到了,可是,無情的現實很快讓他僅存的僥幸徹底蕩然無存。


    此時的遼軍已經是軍無戰心,亂作一團了。在這些遼兵的眼中,隻有從四麵八方衝殺而來的義軍,這些人手裏拿著沾滿鮮血的刀槍,呐喊著,嚎叫著,無情的收割著他們的生命。


    這些遼兵原本就無心戀戰,隻想快點迴家,可還是在歸途上被義軍伏擊,他們內心的恐慌和沮喪可想而知。


    關鈴等人率領的鳳凰山人馬和楊繼周等人率領的九龍山人馬從兩翼殺出,起初遼兵利用人數優勢向主將方向靠攏。雙方就在這北上的路邊林間,展開了一場混戰,一時間,刀光劍影,黃沙彌漫,喊殺震天,血肉橫飛。


    可是,在經曆初期的廝殺,遼兵便再難招架。


    而幾乎與此同時,陸文龍和高青鸞的人馬也追擊納合罕的金兵掩殺而來,聯軍根本無力抵擋。


    與這些遼軍金兵不同,義軍將士此時個個精神抖擻,奮勇向前,他們要為死去的手足兄弟報仇,他們要守護美麗的家園,他們要為祖國而戰,為百姓而戰,為民族而戰。他們要讓侵略者見識他們的勇猛,感受他們的無情,懼怕他們的決心,使之永遠不敢再與他們為敵。


    義軍勢不可擋,聯軍人馬被衝殺的死傷無數,四散奔逃,根本無力迎擊。


    待耶律林珍緩過神來,身邊的人馬已經不多了,眼看著義軍人馬就要殺到耶律林珍的跟前了。


    就在此時,耶律林珍隱約間看見迎麵而來一支人馬。


    難不成是哪裏來的援兵?看來耶律林珍的思緒已是徹底亂了,否則他絕不會有如此愚蠢的想法。


    可當耶律林珍定睛一看,頓時泄了氣,現實讓他清醒了許多。


    那支人馬不過百十個人,而且丟盔卸甲,狼狽不堪,為首的正是監軍納合罕。看他那被嚇破膽的樣子,便知道肯定是遇到埋伏了。


    莫不是陸文龍追來了?耶律林珍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納合罕看到耶律林珍,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高聲喊道:“將軍救我!將軍救我!!”


    這家夥不但把追兵引來,還直接暴露了主將的方位,真是“不辱使命”。耶律林珍真想一刀剁了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蠢貨。


    納合罕來到跟前,大口的喘著粗氣,臉色煞白,也不知是累的還是嚇得。


    耶律林珍一麵注視著納合罕來的方向,一麵輕蔑問道:“監軍大人不是都快迴到北國了,何故如此?”


    也難怪耶律林珍這般奚落,自決定退兵,納合罕便再待不下去,今日他更是主動做了先行官,出營之後立即率領親隨金兵快馬加鞭,全然沒有等大隊人馬的意思。


    換作以往,耶律林珍如此嘲諷,納合罕定會給他點顏色,可眼下他哪裏還有心思逞口舌之爭。隻是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將軍啊……大事……大事不好了!”


    “何事?”耶律林珍見他如此慌亂,心中頓時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納合罕指著前麵的方向,喘道:“陸……陸文龍殺來了!”


    什麽!!!耶律林珍聞言大驚失色,不光是他,身邊的將士此時也一樣驚慌,這兩路的義軍已經把一字長蛇陣衝的七零八落,陸文龍再殺來,當真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耶律林珍放眼看去,但見陸文龍一馬當先,直奔他的方向殺來,身後是高青鸞等人,這一路人馬看上去更加彪悍,遼兵根本無法抵擋。


    耶律林珍見此情形,苦苦的搖了搖頭,情知兇多吉少。即便如此,可是卻也能坐以待斃,他拔出佩劍,大聲喝道:“前進者重賞,有畏戰後退半步者,殺無赦!!”


    到底是前遼的名將,他這一聲令下,身邊的親士們倒是不那麽亂了,他們迅速靠向耶律林珍,保護主將的安全。與此同時,遼軍的殘兵敗將也全力向這邊集結,可是在勇猛的義軍的衝殺下,已露出潰敗跡象。


    聯軍撤離擺出的是一字長蛇陣,這種陣法雖然不易被伏兵圍殲,卻也有它的弊端,那就是陣線過長,首尾難顧。


    如今關鈴、狄雷、樊成的人馬和楊繼周、董耀宗、王彪的人馬從兩側一衝,這陣形已然亂了,再加之陸文龍和高青鸞領兵從前麵追著納合罕掩殺而來,聯軍再難重新穩住陣腳。


    再加之雙方將士的心氣完全不同,聯軍這邊,軍無鬥誌,士氣低落,隻想著盡快離開這個令他們膽寒的地方,早日迴到家鄉。而反觀義軍,則是不畏生死,奮勇殺敵,一心要把眼前的侵略者趕盡殺絕。


    在這樣的此消彼長中,這場戰役的結果已經注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吟壯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馬並收藏龍吟壯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