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寧殿,一個男人寫下了嶽飛的《滿江紅》,寫完落筆,他靠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片刻過後,他似乎下定了決心一般,說道:“來人!”


    一名老太監聽到召喚快步從外殿進來:“陛下……”


    “傳秦宰相速到福寧殿見朕。”男人沉聲說道。


    “遵旨!老奴這就去!”老太監說完轉身剛要下去,似乎想到了什麽,又複迴身道:“陛下……”


    “嗯?”男人看向老太監。


    “陛下連日勞累,氣色欠佳,望陛下保重龍體!”老太監說道。


    男人知道他說的沒錯,自從朱仙鎮的捷報和韓世忠、嶽飛等人的聯名請戰書出現在他的龍案上之後,他這幾日就一直沒有睡好。


    朱仙鎮之戰大獲全勝,他不但沒有高興,反而是寢食難安。此刻在他的心中卻正思考著一個周密的計劃,或者可以說是在醞釀著一個巨大的陰謀。


    “去吧!”說完,男人轉過身,看向窗外。


    今天是近來少有的好天氣,陽光明媚,鳥語花香,但在這個男人的眼神中看到的隻有冷酷。


    這個男人不是別人,正是這個皇宮的主人,也是臨安府的主人,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大宋的主人,他就是宋高宗趙構。


    如果南宋算作是宋朝國祚的延續,那麽宋高宗趙構就是大宋的第九個位君主,也是南宋的開國皇帝。如果北宋沒有滅亡,以趙構的身份是絕無機會繼承大統的,而他自己也從來沒有想過當皇上,可上天似乎硬是塞給了他一個皇位坐。


    靖康之恥宣告了大宋王朝的滅亡,卻成就了當時還是康王的趙構。


    金軍攻入汴梁城之後,燒殺搶掠,將大宋的都府洗劫一空,讓這座千古名城再難複昔日的輝煌。接著,金人又擄走徽、欽二帝,嬪妃皇族,朝臣卿貴,宮女工匠數千人之多。他們中有的死在了去往北國的路上,有的被金人折磨致死,有的則不堪受辱而自盡,這些人的命運是悲慘的,也是無力反抗的。而慶幸的是當時趙構沒有在汴梁城的皇宮,他正在四處招兵,準備領兵勤王,不想國家沒有了。


    在他迷茫之際,身邊那些不甘失敗的人們極力擁護他這個正統血脈登基,而趙構也就這樣稀裏糊塗的於應天府即位。雖然這一切很突然,更談不上正式繼位,可是,做為南宋的開國皇帝,趙構延續了趙氏皇族的血脈,延續了大宋的傳承,更延續了宋人的希望。


    可是,這個皇位對於趙構來說並沒有太多的驚喜,反而令他更加惴惴不安。若論書畫詩文,趙構造詣極深,放眼天下,難有幾人比肩,可若是理政治國,抵禦外敵,他卻難負其重。 他已經習慣了在這皇宮裏過著無憂無慮,逍遙自在的日子,他不想管那麽多,那會令他心力交瘁,可是身為一國之君,很多事情他是無法逃避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趙構終於體會到作為一個君王的美好。現在讓他放棄,是斷斷不可能的,他怎麽舍得這種至高無上的權勢,這種衣食無憂的生活,這種隨心所欲的感覺呢?如今的趙構想的是如何更加愜意,更加快活。更重要的是他不允許任何人跟他搶,因為在他看來,眼前的一切都是他的。


    他可以對那些貪贓枉法、趨炎附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對於那些與他想法不同,甚至有可能危及他皇位的人和做法,他必須打壓和扼殺。他是帝王,就要有帝王的尊嚴和手段,哪怕那些人忠於朝廷忠於他,他也不能容忍那樣的事發生。


    忠君愛國的韓世忠、嶽飛們奮不顧身、竭盡全力的守護著大宋的江山,保衛著他們的皇帝陛下,可是他們非但無法得到應有的寵信和重視,甚至已被視為最大的危機。


    高宗也恰恰利用了他們的忠心來大做文章,他們的一腔赤誠報國心,卻注定無法打動一個自私虛偽的統治者。


    幾日來,高宗趙構反複的思考著一件事情,今日急招宰相秦檜到福寧殿見駕,似乎他已有了計劃。


    “蹬蹬蹬……”半個時辰之後,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有人在門前禮道:“秦檜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來人中等身材,五十歲上下,麵容有些消瘦,雙目卻炯炯有神,一看便是精明強幹之人,這個人就是當今的宰相秦檜。


    高宗道:“愛卿快快平身,朕急著要見你,是有件事想與愛卿商議。”


    秦檜道:“皇上有事盡管吩咐,臣必當竭力為皇上分憂。”


    高宗笑道:“有愛卿在,朕萬事無憂矣。”


    秦檜道:“陛下過獎了,微臣受之有愧。”


    高宗沒有再寒暄客氣,而是突然說道:“我軍朱仙鎮大捷,我軍勢如破竹,金兵全線潰敗,已退守汴京,嶽飛和韓世忠等人真乃國之棟梁啊!”


    乍一聽到此言,秦檜有些詫異,緊接著附和道:“更有陛下恩威浩蕩,才有朱仙之大勝!”說話間他看向高宗,他知道這些不是高宗要說的重點。


    秦檜能扶搖直上,做到當朝宰相,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自然十分清楚高宗的脾氣秉性。


    果然,高宗接著說道:“前日嶽飛、韓世忠、劉琦、張信及眾將聯名上書,欲乘勝追擊,直搗黃龍,愛卿以為可行否?”


    秦檜眼珠轉了轉,答道:“朱仙鎮大破金國主力,將士們必是士氣大振,想為陛下再立功勳,也在情理之中……”他一邊說一邊偷瞄著高宗,見他麵露不悅之色,立即話鋒一轉,說道:“隻是大戰剛過,兵馬本應歇整,不宜急於求成,再者金邦雖新敗,卻未必傷元氣,那金兀術更是有絕境逢生的本事,望陛下三思。”


    高宗一麵聽,一麵看著窗外,秦檜說完了,他依然沒有迴頭看一眼,表情也沒有任何波動,仿佛秦檜的這番話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


    秦檜見狀,不再多言,俯首於側。


    許久,高宗收迴了目光,轉過身,開口問道:“如今與金人議和,可是最佳時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吟壯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馬並收藏龍吟壯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