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偷襲珍珠港前的365天 作者:[日]實鬆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山本把他致函及川海相的要點,寫信給他所十分信任的基地航空部隊第十一航空艦隊參謀長大西瀧治郎少將,命令他對這次作戰行動進行研究並製訂出一個初步的作戰計劃草案。
大西是個道道地地的“航空專家”,他富有獨創精神和傑出的實踐能力,是日本海軍航空界的一個人才。因而,他可以說是製訂這一計劃之最合適的人選了。
大西收到山本的信後,立即趕到停泊在有明灣的旗艦“長門號”上,同山本司令長官進行了密談,然後又返迴設在鹿屋(鹿兒島縣)的第十一航空艦隊司令部。在參謀長辦公室裏,他一邊凝視著珍珠港的海圖,一邊苦心孤詣地將山本提出的夏威夷作戰設想使之具體化。就在此刻,東京的一些地方傳出了不著邊際的流言蜚語。
一月二十七日下午,萬裏晴空。位於東京赤阪的一幢白色建築物——美國大使館屋頂上的星條旗迎著朔北寒風飄揚。以“日本通”而著稱的約瑟
夫·c·格魯,從一九三二年以來長達十年之久一直是這幢建築物的主人。這時,他正仰身坐在大使辦公室的安樂椅上,專心致誌地傾聽一等秘書e·s·克洛克神情緊張的談話。克洛克所談的,都是與日本上層社會有密切聯繫的秘魯駐日公使r·r·舒裏巴告訴他的。格魯聽到這個報告後,對其內容吃了一驚,同時又不能輕易相信。於是他連忙把海軍武官史密斯哈頓叫來,問他有什麽看法。
“我認為這不過是街頭傳聞而已。”
“但俗話說無風不起浪啊!”
“反正我不相信。”
“不管怎麽說,還是報告華盛頓吧!”
格魯便把聽到的內容作為最重要的情報之一起草了一份電文交給發報員,這份令人吃驚的密碼急電是在當天下午六時發出的。內容如下:
絕密電第一二五號
國務卿:
據秘魯駐日公使告知本大使館工作人員說,他從包括日本人在內的許多人那裏獲悉,日本軍隊正在計劃,一旦日本與美國發生事端,它試圖動用全部軍事力量對珍珠港大舉突然襲擊。他還補充說,這個計劃似乎沒有什麽根據,但因為是從多方麵探聽來的,所以才向你傳達這一情報。
格魯大使的確,這是一個似乎令人難以置信的計劃。當天夜裏,格魯一麵思忖著自己拍給國務院的那份破例的電報,一麵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但願在夏威夷的我方官兵不要高枕無憂。”
格魯聽到這一“街頭傳聞”,是在山本寫信給及川海相提出了那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夏威夷作戰設想之後二十天,也是在山本寫信給大西的信墨跡未幹的時候。那封信是山本命令大西根據他的這一設想要點製訂作戰計劃方案的。
當時知道山本這個“設想”的,隻有聯合艦隊司令部的幾個參謀和大西,山本給及川海相的信是極其秘密的。他在正文以外的地方用紅筆寫著:“僅限於大臣閣下一人閱看,閱後請立即燒毀。”因此,這一機密究竟從什麽地方泄露於海軍部外,使之成為“街頭傳聞”的,確實難以想像。
如果不是“隔牆有耳”,這一謎底如何才能揭開呢?
無可爭辯的事實是:日本報紙詳細報導了塔蘭託事件,而這一事件也給日本海軍帶來很大震動。因此,在那些關心海軍的“街頭戰略家”中間,便產生了一種想法:“英國海軍能幹的事,日本海軍也能幹。”這種想法也井非是不可思議的。對此,他們添油加醋地予以誇大,以至變成為“日本軍隊將在開戰之初進攻珍珠港”這樣的說法,事情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國務院把上述格魯大使的電文抄件送到了陸軍部和海軍部,要求海軍情報局對這份電報的內容進行譯解並提出意見。專家們的意見是秘魯駐日公使所說的內容純屬“虛構”。但海軍作戰部部長斯塔克卻主張:無論如何也要將該電報拍給珍珠港以供參考,並命令在電文後麵附上海軍情報局遠東科科長麥卡勒姆中校的意見。這份電報於二月一日拍到太平洋艦隊司令手裏,電文內容如下:
一、現將美國駐日大使一月二十七日給國務院的電報摘要通知如下,以供參考;(略)
二、美國海軍情報局認為這種流言蜚語不可信。根據我們所掌握的有關日本陸海軍部隊目前配備和行動的資料來判斷,並不認為它對珍珠港的行動已迫在眉睫,在可預計的將來也看不出有這種計劃。
那時,在終年常夏的珍珠港內平靜的海麵上,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新任和前任司令,正在旗。艦“賓夕法尼亞號”的後甲板上,在三十六公分口徑的三聯炮長長的炮筒下,隆重舉行交接儀式。卸任的是理查森司令,接替他的是赫斯本德·e·金梅爾司令,他將腐負起在波濤洶湧的太平洋上指揮龐大艦隊保衛祖國安全的重任。
本來,理查森的戰略判斷是:從世界現狀來觀察,確保西半球,這對美國的安全來說才是必不可少的;而被捲入於太平洋戰爭,則是一個重大的錯誤。即使純粹從海軍戰略觀點來看,艦隊進駐夏威夷也有許多不利之處。理查森認為美國艦隊與日本艦隊相比,它不僅處於劣勢,而且在戰備方麵,無論是人力或物力都還沒有完全作好準備。他對單憑這樣一支艦隊的實力就想收到製止日本採取行動的效果,表示懷疑。
</br>
大西是個道道地地的“航空專家”,他富有獨創精神和傑出的實踐能力,是日本海軍航空界的一個人才。因而,他可以說是製訂這一計劃之最合適的人選了。
大西收到山本的信後,立即趕到停泊在有明灣的旗艦“長門號”上,同山本司令長官進行了密談,然後又返迴設在鹿屋(鹿兒島縣)的第十一航空艦隊司令部。在參謀長辦公室裏,他一邊凝視著珍珠港的海圖,一邊苦心孤詣地將山本提出的夏威夷作戰設想使之具體化。就在此刻,東京的一些地方傳出了不著邊際的流言蜚語。
一月二十七日下午,萬裏晴空。位於東京赤阪的一幢白色建築物——美國大使館屋頂上的星條旗迎著朔北寒風飄揚。以“日本通”而著稱的約瑟
夫·c·格魯,從一九三二年以來長達十年之久一直是這幢建築物的主人。這時,他正仰身坐在大使辦公室的安樂椅上,專心致誌地傾聽一等秘書e·s·克洛克神情緊張的談話。克洛克所談的,都是與日本上層社會有密切聯繫的秘魯駐日公使r·r·舒裏巴告訴他的。格魯聽到這個報告後,對其內容吃了一驚,同時又不能輕易相信。於是他連忙把海軍武官史密斯哈頓叫來,問他有什麽看法。
“我認為這不過是街頭傳聞而已。”
“但俗話說無風不起浪啊!”
“反正我不相信。”
“不管怎麽說,還是報告華盛頓吧!”
格魯便把聽到的內容作為最重要的情報之一起草了一份電文交給發報員,這份令人吃驚的密碼急電是在當天下午六時發出的。內容如下:
絕密電第一二五號
國務卿:
據秘魯駐日公使告知本大使館工作人員說,他從包括日本人在內的許多人那裏獲悉,日本軍隊正在計劃,一旦日本與美國發生事端,它試圖動用全部軍事力量對珍珠港大舉突然襲擊。他還補充說,這個計劃似乎沒有什麽根據,但因為是從多方麵探聽來的,所以才向你傳達這一情報。
格魯大使的確,這是一個似乎令人難以置信的計劃。當天夜裏,格魯一麵思忖著自己拍給國務院的那份破例的電報,一麵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但願在夏威夷的我方官兵不要高枕無憂。”
格魯聽到這一“街頭傳聞”,是在山本寫信給及川海相提出了那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夏威夷作戰設想之後二十天,也是在山本寫信給大西的信墨跡未幹的時候。那封信是山本命令大西根據他的這一設想要點製訂作戰計劃方案的。
當時知道山本這個“設想”的,隻有聯合艦隊司令部的幾個參謀和大西,山本給及川海相的信是極其秘密的。他在正文以外的地方用紅筆寫著:“僅限於大臣閣下一人閱看,閱後請立即燒毀。”因此,這一機密究竟從什麽地方泄露於海軍部外,使之成為“街頭傳聞”的,確實難以想像。
如果不是“隔牆有耳”,這一謎底如何才能揭開呢?
無可爭辯的事實是:日本報紙詳細報導了塔蘭託事件,而這一事件也給日本海軍帶來很大震動。因此,在那些關心海軍的“街頭戰略家”中間,便產生了一種想法:“英國海軍能幹的事,日本海軍也能幹。”這種想法也井非是不可思議的。對此,他們添油加醋地予以誇大,以至變成為“日本軍隊將在開戰之初進攻珍珠港”這樣的說法,事情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國務院把上述格魯大使的電文抄件送到了陸軍部和海軍部,要求海軍情報局對這份電報的內容進行譯解並提出意見。專家們的意見是秘魯駐日公使所說的內容純屬“虛構”。但海軍作戰部部長斯塔克卻主張:無論如何也要將該電報拍給珍珠港以供參考,並命令在電文後麵附上海軍情報局遠東科科長麥卡勒姆中校的意見。這份電報於二月一日拍到太平洋艦隊司令手裏,電文內容如下:
一、現將美國駐日大使一月二十七日給國務院的電報摘要通知如下,以供參考;(略)
二、美國海軍情報局認為這種流言蜚語不可信。根據我們所掌握的有關日本陸海軍部隊目前配備和行動的資料來判斷,並不認為它對珍珠港的行動已迫在眉睫,在可預計的將來也看不出有這種計劃。
那時,在終年常夏的珍珠港內平靜的海麵上,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新任和前任司令,正在旗。艦“賓夕法尼亞號”的後甲板上,在三十六公分口徑的三聯炮長長的炮筒下,隆重舉行交接儀式。卸任的是理查森司令,接替他的是赫斯本德·e·金梅爾司令,他將腐負起在波濤洶湧的太平洋上指揮龐大艦隊保衛祖國安全的重任。
本來,理查森的戰略判斷是:從世界現狀來觀察,確保西半球,這對美國的安全來說才是必不可少的;而被捲入於太平洋戰爭,則是一個重大的錯誤。即使純粹從海軍戰略觀點來看,艦隊進駐夏威夷也有許多不利之處。理查森認為美國艦隊與日本艦隊相比,它不僅處於劣勢,而且在戰備方麵,無論是人力或物力都還沒有完全作好準備。他對單憑這樣一支艦隊的實力就想收到製止日本採取行動的效果,表示懷疑。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