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陽府劉子恆、開封府張若明……”


    宋濂雖然年紀大,但也沒搞什麽虛頭巴腦,簡單致辭之後直接開始宣讀名單。


    每一個被念到名字的考生,無一例外,都興奮不已。


    有的仰天大叫,有的喜極而泣,也有的舞動身體……


    金榜題名,這個金榜的含金量,那可是比黃金還真。


    沒有人厭棄他們的行為,大家都非常的理解。


    多少年的寒窗苦讀,還經曆了多少戰亂,如今總算是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了。


    中了,那自然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幾十號人的名單,宋濂念的並不算慢,但對於焦急等待的考生們來說,那就是異常的漫長了。


    約莫兩炷香的功夫,宋濂念完了全部的名單,抬頭看向眾人道:“以上就是全部上榜的考生名單了。”


    果然是沒有謝春芳的。


    蘇璟幾乎不認識什麽考生,就隻有聽聽有沒有謝春芳的名字。


    並未有什麽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


    至於說有沒有舞弊的,蘇璟是沒參加當時現場的考試的監考。


    不過這大明第一次的科舉,料想應該也沒什麽不開眼的家夥膽敢舞弊。


    至少這考題,宋濂這裏是絕對不可能外泄的。


    更不要說,這些上榜的進士,還要經過朱元璋親自的殿試。


    一旦被發現,毫無疑問是死罪。


    “宋大人,就這些嗎?”


    一個考生沒聽到自己的名字,忍不住問道。


    宋濂微微點頭道:“就這些。”


    聽到這個答案,這名考生立刻一個踉蹡就朝後退去,也就是後麵人多,這才沒有摔倒。


    其他的考生聞言,臉上同樣生出了一股悲戚之色來。


    快樂的終究隻是少數,大部分還是落榜的考生。


    烏泱泱的人群裏,登時陷入了一種悲寂的氣氛中。


    麵對這樣的情況,宋濂也不好安慰什麽,終究是實力不足考不上。


    一旁的蘇璟卻是從剛才宋濂播報的名單中察覺到了一絲異樣。


    大部分上榜考生的籍貫,都是江南一帶。


    這是不由的讓蘇璟想起了明朝洪武年間著名的南北榜案,當然了,南北榜案發生的時間,是在洪武末年了。


    現在肯定是沒有的,不過現在這錄取名單,已經初現端倪了。


    要從根本來說,南方本就富庶,讀書人多受教育水平也高,實力自然是要比北方強上一些的。


    還有就是這次的批卷老師,都是翰林院的學士,而其中也多以江南學士為多。


    不是說同屬江南就刻意作弊錄取,而是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答題風格,南方士子在這方麵,自然會更多的受到批卷組的偏愛,自然也就更容易上榜。


    “各位,在下蘇璟,還請先聽我一言。”


    想到此刻,蘇璟直接朝前一步,朗聲朝著一眾考生說道。


    蘇璟的名號,在京城還是很響亮的。


    能夠在二十幾歲被朱元璋特封仁遠伯,這樣的人物,自然是口耳相傳,更不要說在京城這種地方了。


    蘇璟一開口的瞬間,直接吸引了眾多考生的目光。


    蘇璟神色如常道:“我知道你們之中許多人都是十年寒窗,甚至是二十年三十年,你們付出了常人無法忍受的艱辛,不斷的刻苦鑽研,這才能來參加這一次的大明科舉。”


    “你們是好樣的!雖然這一次錄取的隻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我相信,沒有被錄取的並不是因為你們不夠優秀。這是大明的第一次科舉,大明不會隻有這一次科舉,你們還會有很多的機會。”


    “當然,我也清楚,你們之中不少人,為了奔赴京城趕考,也是一路籌措了路費,好不容易才趕到這裏的。”


    “但我請你們相信,陛下對於這些事情都很清楚,陛下的目光不過將你們漏掉。這一次的失敗不是一輩子的失敗,你們的人生也並非到此為止了。”


    “就好像陛下起義,起於微末之間,也曾遭遇過數倍強於自己的敵人,但陛下從未放棄,因而才能奪得天下,建立大明。”


    “剛才我想你們也注意到了這一份金榜上的名單,南方籍貫的士子偏多。南方的學術氛圍比北方好些,這是大家所公認的,但這並意味著北方士子會一直落後於南方士子。下一次,我希望能在金榜上看到更多北方士子的名字。”


    “而我的這一份期待,就交由你們來實現。當然了,南方士子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這便是學識相爭,共同進步。”


    “各位,大明的未來在你們的手裏,而你們想要改變自己的未來,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要因為這一時的失敗而氣餒,振作精神,發奮圖強,為下一次的科舉做好準備,這才是我大明之讀書人該有的風貌。你們說是嗎?”


    蘇璟一番慷慨激昂的發言,直接將一眾讀書人的氣氛都調動了起來。


    原本死氣沉沉的氛圍,轉而變得激昂了起來。


    甚至有考生問道:“仁遠伯,陛下真的不會忘記我們嗎?”


    作為一個落榜的考生,他並不覺得自己這樣沒上榜,還能被皇帝關心。


    但說這話的是蘇璟,他也不是完全不信。


    蘇璟笑道:“有些話我說了沒用,但若是不急的話,你們不妨在京城再待幾日,到時候自然能知曉陛下有沒有忘記你們了。”


    對於大明讀書人的地位,蘇璟還是有所了解的。


    老朱對於讀書人十分的優待,包含在方方麵麵,都給予了相當優厚的政策。


    隻不過,這會才是大明的第一次科舉,許多的事情,還沒來得及提上議事日程。


    “好,既然仁遠伯說了,那我就看看。”


    這位考生點點頭,似乎是得到了鼓舞。


    其他落榜的考生亦是情緒平複了不少,或者應該說激昂了起來。


    對於許多的考生來說,這一次的落榜打擊真的太大了。


    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


    蘇璟的鼓舞,一方麵是精神上鼓動他們,另一方麵則是告訴他們,皇帝沒有忘記他們,物質上的彌補也不會差。


    當然了,還未發生的事情,蘇璟也不會明著說出來的。


    假傳聖旨,這是大罪。


    考生們情緒恢複,緩緩的從至公堂內離開,但人實在是太多了,足足接近一個時辰,這才算是全部安全的離開。


    若是搞的不好,很容易就形成踩踏事故了。


    等到考生散盡,宋濂一臉憂愁的看向蘇璟道:“仁遠伯,此事你不該如此草率啊!陛下從未提及過對於這些落榜考生的處理,你怎麽能公然之下和他們說這些話呢?”


    蘇璟看向宋濂,略有些失望。


    沒想到自己剛才那般慷慨激昂的話語,竟然也對宋濂這麽個老學究起作用了。


    “宋大人,剛才我說的話,可是為了大人你啊!”


    蘇璟感歎道。


    宋濂神色一怔,有些不理解的問道:“仁遠伯,你此言是何意啊?還請解惑。”


    蘇璟無奈解釋道:“宋大人,這一次的主考官是你對吧。”


    “嗯,陛下欽定的老夫,承蒙陛下信任。”


    宋濂點頭,頗有些自豪。


    科舉考試的主考官,這對於天下讀書人來說,那就是一個莫大的殊榮。


    能當大明開國之後第一次科舉的主考官,宋濂很是驕傲。


    蘇璟淡淡道:“陛下是信任你不錯,這些上榜的名單,自然也是宋大人連同翰林院眾多翰林學士一起擬定的吧。”


    “是,仁遠伯說的不錯,一共三千二百四十二份考卷,老夫與翰林院眾多同僚,日夜奮戰了整整十日,這才算是擬出了這個名單,絕對是公平公正,也無懼任何的檢查。”


    宋濂相當自信的說道。


    這些考卷,全都是他親力親為去審批的,他自問自己做的已經十分公正了。


    科舉考試,最重要的公平公正。


    畢竟這事關天下讀書人的命運,若是科舉都失去了公信力,那大明也絕對會遭受巨大的影響。


    蘇璟聽著宋濂這番話,總算是明白了,為什麽到了洪武末年會出現什麽南北榜案。


    雖然那時候已經不是宋濂當主考官了,但這風氣已經傳下去了。


    “宋大人,我方才對那些考生說的話,你應該聽的很清楚吧,其中的南北士子錄取數量,你可有意識到其中問題?”


    蘇璟淡淡反問道。


    宋濂聞言立刻又看了一眼金榜,過了一遍之後點頭道:“南方士子的確居多,但老夫問心無愧,哪怕是要同陛下拿出所有卷子一張張的核對亦是無懼!”


    宋濂自問自己足夠公平,絲毫不擔心。


    蘇璟搖了搖頭,這老頭真是隻把自己當考官了。


    “宋大人,你可曾想過,若今後每年之科舉考試,都是南方士子居多,那麽北方士子會有何想法?”


    蘇璟淡淡道:“若是北方士子群起攻訐你宋大人則主考官不公正,你覺得陛下是相信你,還是相信那些北方士子。”


    “又或者宋大人以為,北方士子讀書不行,就不應該入朝為官,登科進榜?”


    蘇璟的三連問,直接將宋濂給問懵逼了。


    雖然宋濂是個老學究,朝堂上的事情,是稍稍遲鈍了一些。


    但蘇璟到底是說的這麽清楚了,宋濂就算是腦子再蠢,也該明白了。


    他立刻意識到,自己這麽取士子的方式,是有問題的。


    大明並非隻有南方,還有北方。


    考卷上是需要公平公正,但那也需要對北方士子公平公正,畢竟北方條件惡劣,學風不盛,本就不是南方可比的。


    這要是真的激起了北方士子的圍攻,怕是誰都保不住自己。


    還好!


    還好!


    這一次隻是大明的初次科舉,這些問題,現在還不算很大。


    “多謝仁遠伯提醒,老夫真是太蠢了,竟然沒有領會到仁遠伯這般深意!”


    宋濂當即朝著蘇璟躬身行禮,那是相當的心有餘悸。


    蘇璟剛才那一番話,直接將南北士子錄取的情況點明了,這是切切實實的在幫自己解釋,現在這樣的情況,隻是因為大明初創,北方略有不足,給了北方士子一個可以接受的理由。


    “行了,宋大人,我能做的已經做了,今日之事,我想很快也會傳到陛下的耳朵裏,你自己想想怎麽和陛下好好解釋吧。”


    蘇璟說完,直接轉身離開了。


    這般放榜大事,老朱肯定不可能不派人盯著的。


    ……


    紫禁城,奉先殿內。


    “蘇璟真的說了這些?”


    朱元璋蹙著眉頭朝著麵前跪著的親軍都尉問道。


    “迴稟陛下,此這些話乃是仁遠伯朗聲對著所有考生所說的,在場所有人都聽到了。”


    親軍都尉恭敬迴答道。


    朱元璋又問道:“那之後蘇璟和宋濂都說了些什麽,你可有聽到?”


    親軍都尉搖頭道:“仁遠伯與宋大人乃是當麵交談,臣不能再至公堂內現身,沒有聽到。”


    朱元璋略有失望,擺手道:“行了,你下去吧。”


    “是,陛下。”


    隨著親軍都尉的離開,朱元璋嘴角微揚道:“好你個蘇璟,竟然敢假傳咱的話,真是膽子破天了!”


    老朱本想著將蘇璟傳喚過來,好好的責問一下。


    但仔細想想剛才親軍都尉轉述的蘇璟言論,好像也沒有真的說他這個皇帝要做什麽。


    隻是說皇帝不會忘記那些落榜的考生,這要是責問蘇璟,豈不是說自己就是忘了那些落榜的考生了。


    朱元璋反應了過來,當即打消了這個念頭。


    思慮片刻之後,朱元璋喊道:“將宋濂喊來,咱有話要問他。”


    不好問蘇璟,自然是可以問宋濂的。


    這次科舉放榜讓蘇璟參加,朱元璋內心也是有著自己的考慮的。


    蘇璟足夠年輕,日後定然要輔佐太子朱標。


    那麽現在這些參加科舉的士子,最好還是要讓他們簡單的打個照麵,起碼要認識一下。


    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元璋早早的就在為朱標鋪路了。


    同時他也很清楚,這一次的科舉落榜生眾多,但大明日後的臣子之中,還是會有許多從這些落榜考生中出現。


    蘇璟的那番話,朱元璋還是認同的。


    他也早就想好了,要好好安頓這些落榜的考生。


    能來參加這次秋闈的,全都是通過了各地考試的優秀士子,全都是潛力股,可不能怠慢了。


    這是朱元璋剛才嘴角上揚的原因,蘇璟和他想到一塊去了。(本章完)


    epzww3366xs80wxxsxs</p>


    yjxs3jwx8pzwxiaohongshu</p>


    kanshubahmxswtbiquhe</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邊不亮北邊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邊不亮北邊亮並收藏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