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侯府。


    朱亮祖這些日子一直很安分,但其實他很著急。


    因為這一次的北伐人員裏,並沒有他。


    朱亮祖現在的地位已經相當高了,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封永嘉侯,食祿一千五百石,獲賜鐵券,子孫世襲。


    三十四位功臣裏,朱亮祖還排在了二十七位。


    雖說是靠後的位置,但也已經相當不錯了。


    畢竟朱亮祖早年的時候還為元朝效力過,和朱元璋作戰多次。


    歸降的,和一開始就追隨的,總歸是有差別的。


    就好像劉伯溫,若是一開始在朱元璋起家的時候就一直跟隨,而不是半道加入,也不至於隻獲封一個誠意伯了。


    現在北伐是大明第一的大事,大明的軍事實力和北元的軍事實力對比,也是不用多說。


    隻要出征,那必然就有大功勞。


    所以,但凡沒有在出征名額的武將,內心都不是很高興。


    武將不是文官,整日建言獻策都可以獲取功勞和朱元璋的關注。


    沒有戰功,什麽都是虛的。


    朱亮祖原本對於自己的地位就有很強的危機感,之前一直想去抱李善長的大腿,也是這個原因。


    不過李善長沒搭理他,隻有胡惟庸走的和他比較近。


    現在什麽事都沒有,這太平靜了,對於朱亮祖來說,那就是煎熬。


    大廳內,朱亮祖不斷的來迴踱步,臉上滿是疑惑和焦急之色。


    蘇璟和朱元璋之間,到底是個啥情況?


    自從那次早朝封了蘇璟的仁遠伯之後,便再沒有任何的動作了。


    蘇璟仿佛被朱元璋遺忘了一般,根本就沒在朝堂再提起過。


    這樣的事情,不僅僅是朱亮祖,幾乎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很疑惑。


    朱元璋費了這麽大的勁給蘇璟封了仁遠伯,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朱元璋對蘇璟的殷切希望。


    但偏偏現在沒動靜了,實在是太奇怪。


    這就好像是釣魚,釣位找好了,打窩搓餌等準備工作也全部就緒了,最後卻是站在水邊遲遲不下杆。


    朱元璋的葫蘆裏賣的什麽藥,百官都在猜。


    對於朱亮祖這樣的武將,這種事就更難了。


    “侯爺,胡左丞求見。”


    此刻管家的聲音響起。


    朱亮祖立刻說道:“快請!”


    對於自己的腦子,朱亮祖的認知還是很準確的,這不是自己擅長的。


    很快,胡惟庸便來到了朱亮祖的麵前。


    “永嘉侯好啊。”


    胡惟庸一見到朱亮祖,立刻笑嗬嗬的說道。


    “胡左丞才是好啊,這又升官了,真是羨慕你們這些文官,隻需要在後方上書就可以了,我們武將不打仗,那就沒功勞。”


    朱亮祖抱怨道。


    他這人說話,是真的口無遮攔。


    胡惟庸現在和他可是同盟關係,在自己的盟友麵前還如此抱怨,完沒有考慮胡惟庸的心情。


    胡惟庸麵色如常道:“永嘉侯說笑了,文官說的太多,也就是那樣罷了,哪有你們這些將軍出征來的風光,功名萬人傳頌。”


    “胡左丞這話說的倒是有理,文官光說不做,在後世人的眼裏,肯定是比不上武將的。”


    朱亮祖臉上露出一抹自豪之色,對於胡惟庸的恭維,相當的受用。


    胡惟庸的眼神中閃過一抹冷色,但旋即又消失不見。


    朱亮祖這樣的家夥,蠢的有點太過分了。


    不過說話雖然不好聽,但卻也容易看穿心思,不用擔心他算計自己。


    “永嘉侯,我們還是聊聊你關心的事情吧。”


    胡惟庸將話題給引了迴來。


    朱亮祖立刻道:“對!這陛下對蘇璟,到底是個什麽態度,胡左丞你幫我分析分析。”


    果然!


    胡惟庸毫無意外,朱亮祖的心思,真是和寫在臉上差不多。


    “永嘉侯,這事吧,其實很簡單。”


    胡惟庸淡淡道。


    朱亮祖眼睛一亮,問道:“還是胡左丞厲害,這事到底咋迴事?”


    胡惟庸笑道:“陛下對仁遠伯的喜愛,相信永嘉侯肯定是看的出來的,朝堂上下的文武百官也都看得出來,陛下對仁遠伯抱有很大的期待。”


    “等等!”


    胡惟庸話剛開始說,這朱亮祖就打斷了他。


    “怎麽了,永嘉侯?”


    胡惟庸有些不解道。


    朱亮祖說道:“胡左丞,你說蘇璟就蘇璟,稱什麽仁遠伯,這不是長他人誌氣,沒自己威風麽。”


    這……


    胡惟庸沒想到,朱亮祖竟然還這點事都計較。


    這小子,對於蘇璟的敵視,那真是到了一定的程度了。


    這要是以後蘇璟真的入仕了,稍微擠兌一點淮西集團的朝堂位置,那恐怕到時候炸鍋的人更多了。


    “永嘉侯此言差矣,仁遠伯乃是陛下所封,就算是陛下不在,我們也應該遵循陛下的旨意,你覺得呢?”


    胡惟庸笑著看向朱亮祖道。


    對於李善長和朱亮祖的話,胡惟庸毫無意外的選擇了聽李善長的。


    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該稱仁遠伯那就是仁遠伯。


    那可是朱元璋在早朝上親自當著文武百官宣布的,難道還能不認不成?


    朱亮祖的臉色有些難看,朱元璋他是萬萬不可違背的,但蘇璟他也是真真討厭的。


    “行,那你叫你的,我叫我的。”


    朱亮祖稍稍妥協了一些。


    以他的角度來說,他是永嘉侯,那是侯爵,而蘇璟隻是伯爵,直唿姓名倒也沒什麽不可以的。


    當然,這是隻考慮爵位的情況下。


    胡惟庸點點頭,朱亮祖的言行他知道自己是約束不了的,那就沒有糾結的必要了。


    “咱們再說迴仁遠伯,現在的仁遠伯,就在應天府呆著,陛下也沒給他任何的職位,理論上來說,他除了是個伯爵,其他什麽都不是。”


    胡惟庸淡淡道:“但陛下從來都不是無的放矢之人,所以我推測呢,陛下是有著相當重大的職責,想讓仁遠伯來承擔,現在不過是緩緩而已。”


    別說,胡惟庸的想法,還真就是目前朱元璋的想法。


    當然,緩緩這件事,並不是朱元璋主動的,而是蘇璟不配合的無奈之舉。


    “什麽!”


    聽到這話的朱亮祖麵色一驚道:“你說陛下還要給蘇璟更大的職位?這朝中,還能有什麽職位是蘇璟的?”


    一個仁遠伯的封爵,在朱亮祖看來已經是巨大的威脅了。


    這還要繼續給職位,蘇璟這受到的恩賜,是不是太多了些。


    蘇璟的職位越高,可以插手到朝堂的事情就越多。


    那他們淮西集團的勢力範圍,不可避免的就會縮小。


    而朱亮祖說是永嘉侯,其實也不是根正苗紅的淮西集團成員,很容易就成了被縮小的那部分。


    這事,朱亮祖急了!


    胡惟庸說道:“永嘉侯莫急,此事也隻是我的推測而已,一切還要等陛下之後的意思,現在還早,什麽都是有可能的。”


    朱亮祖眉頭一蹙道:“胡左丞,你還是把話說的明白些,什麽叫還有可能?我還能做什麽,陛下對蘇璟的態度,會不會發生改變了?”


    對於朱亮祖這樣的直性子,胡惟庸彎彎繞繞的說話方式,顯然是不適用的。


    他看著朱亮祖道:“永嘉侯,最近幾個皇子,一直在蘇璟那裏接受教導,秦王迴來之後,不久便在民報上登了一則信息,不知道永嘉侯看了沒有?”


    民報?


    朱亮祖皺眉道:“胡左丞,這什麽民報我哪有興趣看,你還是直說吧。”


    民報都不看?


    胡惟庸是真的有些驚訝了,這自從民報出現之後,文武百官對其都是相當的關注,此前還出現過爭吵。


    大明朝堂,怎麽才能站穩腳跟?


    最好的辦法就是知道所有的事情,這樣就可以提前做好準備。


    而民報便是一個很好了解信息的渠道。


    這朱亮祖連這點政治敏感度都沒有,也就是會打仗,這才坐到了現在的位置。


    真要是玩朝堂政治,他實在是太弱了。


    “是這樣的,秦王準備做一個香皂的生意,如果我猜的不錯的話,這應該就是仁遠伯教導的,畢竟仁遠伯本身就是個商人。”


    胡惟庸直接和朱亮祖說道。


    秦王做香皂生意,還是蘇璟教導的。


    朱亮祖這下總是明白過來了。


    “胡左丞,你的意思是,隻要秦王的這生意做不成,那陛下那裏,對蘇璟的看法就會不好?”


    朱亮祖好歹是反應過來了,這讓胡惟庸輕輕鬆了一口氣,至少是不用自己解釋了。


    胡惟庸說道:“倒也不能這麽說,仁遠伯的功勞,永嘉侯在朝堂上也聽太子細數過了,這一件事想讓陛下對仁遠伯改觀肯定是不可能的。”


    “那胡左丞你還對我說這個做什麽?沒用的事情,我做了還是沒用啊!”


    朱亮祖看著胡惟庸,並不是那麽高興。


    胡惟庸當即道:“永嘉侯,你別著急啊,這一件事不夠,但隻要事情夠多,陛下對蘇璟的看法也會一點點的發生變化的,現在我們和仁遠伯之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日後在朝堂上的多的是機會。”


    朱亮祖真是太急了。


    在那次刺殺行動失敗之後,胡惟庸就意識到,對付蘇璟已經是一件從長計議的事情了。


    而朱亮祖顯然並沒有意識到。


    “胡左丞,就沒什麽快點的辦法嗎?”


    朱亮祖看著胡惟庸問道。


    胡惟庸搖頭道:“除非永嘉侯願意犧牲自己的榮華富貴,和仁遠伯來個一換一,否則我是想不到什麽辦法了。”


    聽到這話,朱亮祖頓時一個激靈。


    開玩笑,他之所以要對付蘇璟,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地位自己的利益不會受損。


    現在的榮華富貴,那是他在戰場上拚殺來的,這和蘇璟一換一,太不值了。


    “還是慢點吧。”


    朱亮祖心有戚戚道。


    胡惟庸看著朱亮祖,他心裏其實也不希望朱亮祖一換一。


    這李善長的話,他是真聽進去了。


    朝堂之上,不能一家獨大,自己日後成了宰相,是得要有一個對手,好讓朱元璋放心。


    但胡惟庸不希望這個對手太強,要在自己可控的程度之中。


    現在的蘇璟,就是太強了。


    或者說,太完美了。


    那次朝堂上,太子朱標給蘇璟輪功勞,著實是震驚了文武百官。


    蘇璟為大明做的貢獻竟然如此之大,這功勞,真是一點可以指摘的地方都沒有。


    這樣的蘇璟,日後或許會成為比劉伯溫還要強大的存在,那對付起來可就難了。


    “胡左丞,那我現在該怎麽做呢?秦王殿下做生意,我也不能搞什麽私下底的小動作吧?”


    朱亮祖朝著胡惟庸問道:“不搞小動作,真做生意,我可是不行的。”


    現在的目的,是攪渾秦王朱樉的生意。


    但是朱樉不是一般人,這是朱元璋的親兒子,正常的商業行為沒什麽問題,搞一些非法手段,這就是作死了。


    朱亮祖是很猖狂,但他也沒到目中無皇子的程度。


    “放心,永嘉侯,這事我早有定計,你隻需要按照我說的做就行了。”


    胡惟庸淡淡道。


    他之所以來這裏,就是為了將這事告訴朱亮祖。


    以朱亮祖這隻會打仗的腦子,讓他做生意,屬實是有些為難他了。


    “原來胡左丞早有計劃,快說來我聽聽!”


    朱亮祖的神色一亮,興奮的問道。


    胡惟庸隨即便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朱亮祖,內容詳實,細節豐富,而且目的很明確。


    不求自己賺錢,隻求朱樉的生意虧本。


    別看胡惟庸沒做過生意,但他的腦子還是有的,這種壞事的能力,更是尤為的強。


    “哦哦哦,我懂了,胡左丞此計甚妙,就算是陛下知道了,也不用擔心什麽,佩服佩服!”


    聽完了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那是相當的興奮。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朱樉生意失敗的場麵,而那時候,朱元璋對蘇璟的態度,肯定也會變差一些的!


    胡惟庸還是不太放心,囑咐道:“永嘉侯,記住了,此事是正當的商業競爭,絕不能做見不得光的事情,明白嗎!”


    朱亮祖這人的性格,始終是個炸彈。


    但胡惟庸目前,也沒有什麽好用的人選。


    畢竟他還不是宰相,還得夾著尾巴,保持低調。


    朱亮祖拍了拍胸脯道:“胡左丞放心,這我還是懂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邊不亮北邊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邊不亮北邊亮並收藏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最新章節